海燕课文解读

发布时间:2016-03-21 18:14:22

海燕课文解读

这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通过列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深刻反映了l905年俄国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全文是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来写的。

首先写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以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诗篇开头简洁地写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苍茫”,说明大海辽阔无边,表现了大海磅礴的气势。象征人民群众巨大雄厚的革命力量。“狂风卷集着乌云”,描写大小云块翻滚聚拢的情景,渲染出环境的险恶。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问”搏击,以壮阔海天为背景,显示厂英雄气概;。邑像“黑色的闪电”,这个比喻从形和色两方面描写海燕,准确而新颖地表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在高傲地飞翔”,“高傲”一词表现海燕藐视狂风乌云,充满自信,有压倒一切邪恶势力

的气概。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写出它勇敢低飞-触及海浪;.写出它迅猛高翔锐不可当;箭一般地.写出它速度之快。“它叫喊着”,显示了气势和声威.叫喊声里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勇敢的”“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颦.这是正面写叫喊的深刻含义;乌云听出了欢乐”·“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则是从侧面描写“叫喊”的震慑敌胆的威力。对“叫喊”的正面、侧面的描写.充分表现海燕热烈向往荡涤旧世界的暴风雨.无比仇恨旧世界的鬼魅.以在火热的战斗中一

显身手为乐。坚信正义的事业一定会取得胜利。诗篇既展现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又展现海燕热烈如火的内部世界,立体化地塑造了海燕的形象,以象征手法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无产阶级及其先锋战士的英勇斗一争精神和所向无敌的精神力量。

文章又通过描写其他海鸟的声音、动作和情态进一步突出海燕的形象。海鸥“呻吟着”,“在大海上飞窜”.对暴风雨无比“恐惧”。“呻吟”。是因痛苦而发出声音,与海燕昂扬旺盛的精神状态形成对比;“飞窜”。四处逃窜.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行动与海燕矫健勇猛地“直冲向乌云”形成对比;“恐惧”.写心理状态,正是由于心理上恐惧才‘四处飞窜。海鸭因被轰隆隆的雷声“吓坏”了.“也在呻吟着”;“蠢笨的企鹅”,一样因“胆怯”而“躲藏”。海鸥、海鸭、企鹅三三种形象有着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的象征。本层结束时.以“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收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海燕的形象。

接着写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勇敢地搏击风浪.以必胜的信心迎接暴风雨到来。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越……越……”这一紧缩句显示了暴风雨逼近的情景。“暗”.写出云块浓重;“低”.形容直逼海面;“压”.表现乌云的凶残和淫威。这些象征着最黑暗的社会环境。这一形态描写.加上“雷声轰响”,狂风吼啸的声音描写,把这黑暗气氛渲染得更浓。“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更显其狰狞、凶残。“抱”“甩’“‘摔”和“恶狠狠”这几个词语把狂风拟人化,突出了狂风势力的猖獗。“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象征沙皇反动势力以百倍的凶残摧毁革命力量。

这里也写了与惊雷、狂风相对立的波浪形象。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这就写出了波浪的乐观精神与战斗雄姿。“歌唱”“冲”“迎接”“呼叫”“争鸣”,这些动词都用得很确切。这一描写显示了大海的力量和乐观精神。

乌云、雷声、狂风与波浪的描写,表现革命的暴风雨越来越迫近,反革命力量和革命力量开始接触,斗争越来越激烈。

写了暴风雨逼近的情景后.接着写海燕搏击乌云。

在海浪与乌云剧烈拼搏的大背景里,海燕怎么样?“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这些呼应上文的句子,说明海燕一刻也没有停止战斗。作者对海燕的描写比上文又进了步:从叫喊大笑”“号叫,更显其欢快、豪放;从“飞翔”到“色舞”,显其全身心投入战斗.,在斗争中得到快乐;从一鼠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示其敏捷、勇猛,富于战斗力。涛篇绘声绘色地进一步把海燕英勇战斗的激越豪迈的雄姿突现了出来。

海燕这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拟人化的描写显示了它的勇敢和智慧。表现无产阶级革命者具有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这里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语气非常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心。

再接着写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先写大海熄灭闪电。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这也是呼应上文的句子,说明狂风、惊雷

一刻也没有停止肆虐逞威,并以声音渲染浓烈的气氛。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说明乌云已弥漫整个海面,并妄图摧毁一切,更加凶暴。闪电是在这部分中新出现的,作者把它比喻为“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指出“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描写贴切准确。闪电倒映在海里,闪电愈高。倒映愈深,因而便仿佛“在大海里蜿蜒游动”,闪电结束时便仿佛“熄灭在”大海的“深渊里”,显示了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力量。“抓住”显示大海的力量;“深渊”表现大海的潜能。从象征的角度来看,大海与闪电的激战,象征阶级斗争的

激化;大海的胜利象征无产阶级必胜,沙皇反动势力虽然气焰嚣张。最终必将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接着写海燕呼唤暴风雨到来。

面对狂风吼叫、乌云翻滚、雷电交加、大海怒吼的激战环境,海燕准确地判断:“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暴风雨”的反复修辞手法,强化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极度兴奋欢快之情。作者称海燕为“胜利的预言家”,说明海燕的预言正确地把握了现实的发展和历史的必然。最后,海燕再次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里使用祈使句式,语势有力,语调高昂,表达了无产阶级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愤怒和渴望大规模革命风暴早日到来的思想感情,富于号召力和战斗力。

重点难点

1.对象征的理解:这篇散文诗的思想是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要从作品整体上和主要方面领会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防止牵强附会。

这首散文诗中的风、云、雷、电象征反动势力,波浪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那些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诗中的这些海鸟以及狂风、巨浪等,都具有人格化的特点,描写时又运用了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对结构的把握:《海燕》一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一说顺序),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海燕的性格随着这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文章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这篇散文诗是运用象征手法来写的。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所谓的托意于物。一般说来-使用象征手法。借助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意义。可以使思想性和艺术性圆满地统一起来。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如反动统治还比较强大,人民还没有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使用象征手法也是一种必要的斗争方式。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则不必拘泥于形似.而是通过联想和暗示着意追求神似。

《海燕》这首散文诗运用象征手法,通篇只出现形象,没有片言只字揭示形象的象征义,一切象征义俱蕴涵在形象之中。作者紧紧把握住形象的特征,如乌云低压、狂风肆虐、海燕高傲地飞翔、企鹅胆怯地躲藏等等.内在地照应沙皇反动势力、勇敢的革命者及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的各自特点,使得象征义十分鲜明突出,既隐又露,既暗又明,既隐晦曲折又富于斗争效果,体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适应了在特定形势下斗争的需要。

文中进行了有力的对比和烘托。

这篇作品为了表现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还通过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的描写来烘托,并以海鸥、海鸭、企鹅等来作对比。第一部分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第二部分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拼搏的激战场面,正是以壮阔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一齐出动,以此背景来烘托海燕那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文章的语言具有强烈抒情性。

作为散文诗,《海燕》的语句不分行,但它精练、形象、优美,有一定的跳跃性,节奏感强。例如“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短短一句,以“叫喊”写声,以“黑色的闪电”写形,以“飞翔…‘穿过乌云”“掠起波浪的飞沫”写一连串的快速敏捷的行动:有比喻,有夸张(“箭一般地,比喻中兼有夸张),形象鲜明;较多的句中停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琅琅上口。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如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唤革命的风暴。又是对人民的战斗召唤。比喻、夸张、拟人(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海燕课文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