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4-04-30 02:01:0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确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
作者:胡瑞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12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31-01 素质教育的大潮对每位教师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能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正确使用新教材,应探索一条新的教育教学思路。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认真研读课标,以及该条"标准"要求的广度、深度、学习方法等。然后,依据课标组织教学活动,将课标与教材、教材与生活、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用教材教,借教材学"的境界。在此,我谈一谈对新教材使用的认识。 1.深度的掌握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要紧扣"新纲",绝不能简单地照以前的旧套路进行教学。
1.1 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对待不同层次的问题解决方法也不相同。例如,需要"理解"的知识教师必须说清、讲透,使学生充分理解,牢固掌握;需要"了解"的知识,可以一般性掌握。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进行简化处理,可只讲形象不讲形成原因,如"三圈环流"的产生经过、"地转偏向力"的产生经过等。
1.2 正确领会新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教材。新教材和老教材相互对比,在内容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区别,使学科特点更加鲜明。如关于"大气"的科学知识内容要求有所降低而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问题、大气环境保护问题等都列举了不少实际案例。可见,理论联系实际,写实、写活是新教材的特点。 2.关注教学中素质教育功能的加强
素质教育功能的体现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主旋律, 它对我们大多数教师来说, 还是一个新的课题, 所以, 教师的知识更新、加强学习是非常迫切的。就这一个课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 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能源, 减少废物, 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为了把可持续发展的这些观念融入高中地理教材中, 我们必须对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构建教材框架的做法进行改革, 采取以人为中心, 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 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贯穿其中的框架体系。教学中我们要按照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程度, 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地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教材通过讲述各个环境的特点, 以及人类与各环境、资源的关系,
侧重体现生态持续的观点。当然人类生存的社会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境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旅游等方面, 我们要通过讲述各种人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点、发展和变化, 侧重体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观点。也许按照这种思路教学。用传统的眼光看,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有所削弱,但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得到了加强。 3.关注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它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的特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它的不足是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自己学习的信息、选择学习的途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而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 它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欢迎。 4.有度删减
对于教材中一些与主题联系不密切,或超过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点,如果不能用其它方式处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不讲。"地方时"是中学地理的难点,新教材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用了较大的篇幅(约占了本节内容的一半)来介绍地方时、时区和区时的概念,区时的计算;并通过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各国在理论时区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计时系统各不相同。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抓住本节的中心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只让学生掌握由于地球的自转,使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即可,其它内容一概不讲,腾出时间来分析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原因(如前文所述)。讲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后,专门安排练习课,结合练习题的讲解回顾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的概念及有关的计算方法;各国的计时系统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显然,这样处理后重点更加突出,教师也容易把握。 5."活动"内容的时间安排要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新教材的有些活动内容,学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能解决,如观察类活动: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的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记录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调查类活动:2.7《气候资源》的调查家乡的积温值和年降水量值,分析作物熟制和作物搭配与气候资源的关系;讨论类活动:5.7《企业的空间发展》的活动1:搜集当地或国内某大企业的发展资料,讨论以下问题……;成果展示类活动:7.4《城市交通发展》的请给报社投一篇稿,谈谈你对当地交通状况的看法等。因为这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当堂课不能完成,必须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作充分的准备。一般可以在课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准备,学完本课内容后解决,也可以在本课内容学完后,布置学生准备,在单元小结时解决。这就使"活动"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真正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技能。 6.加强能力培养,让学生会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读图能力培养:地理课本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书中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地图、图片和地理图表等等。这许多图、画、表和照片,大部分插附在课文之中,小部分插附在课文之后,如何用好图并让他们发挥作用,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看图说话的能力。高中地理新教材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设置了案例、活动内容,增加了图幅,这一变化十分有利于在教学中开展看图说话活动。
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地理课涉及到许多可供学生直接感知的内容,如板图板画的展示,地图册与课本插图的阅读,教具与仪器的演示,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月球圆缺的变化、地域文化的差异等等),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内容,学生通过观察就可以达到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目的。 记忆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毕竟属于文科,要记忆的知识有很多。怎样记忆更有效?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美的语言,才能做到上课时简明扼要,及时归纳,使知识点凸显在学生的脑海中,如在讲"日界线"时我引"一对孪生兄弟在由西向东形式的海伦上过日界线时出生,为什么弟弟的生日反而比哥哥的大?"的例子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究,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还记得牢;其次上课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诗歌、成语、地理小故事、国内外热点新闻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如在讲"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我引进了诗歌:"纬度基本,带状分布\0369,三低四高\高向低流,形成风带\东北、东南,信风不同\4060(度),盛行西风\极地东风,常年吹送\信风西风,十分重要\气压风带,南北移动。" 综上所述:经过几年的摸索与探究,在地理教学中如果真能够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够实现新课改的目标,也才能够实现由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的模式,最后才能为社会培育创新型人才。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