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手法

发布时间:2015-11-12 13:22:53

散文的手法与小说表现手法相同

1、 从情节的情节特点角度看。(即结构安排角度)看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色:开头是否吸引读者,引起下文,结尾是否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等等;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运用了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是否运用了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是否做到了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2、 从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看。(叙述考点包括顺序倒叙等的用法,顺序作用--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补叙作用: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平叙作用:同一时间地点发生的不同的事即花开两朵各表一支: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三种人称的区别,夹叙夹议、抒情、议论、描写相结合等;抒情的考点:直接抒情(诗歌中常称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融情入境)、借物抒情即托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咏史言志、借事抒情(寄情于事);描写: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远近结合、上下结合、分类描写、移步换景、定点观察、正侧结合、五觉结合、人物描写(描写如见其人、如听其言,读者有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环境描写、工描白描、细节描写、场面描写、以乐景哀情或相反;注意: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3、 各种其他表现手法看。选材方面的以小见大、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象征、想象、联想、寓庄于等;

4、 从选材组材角度看。人称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是否准确、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把握文章结构(铺垫、过渡、照应)等;照应:文章和作品结构的基本环节,指文章中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同部位上互相关照与呼应。a首尾照应。这种照应指的是开头交代,结尾照应。b反复照应。指的是一次交代,多次照应。c伏笔照应。指的是开始留下伏笔,造成悬念,随着情节的逐步展开,最后显现伏笔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文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5、 从语言运用角度看。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形象;人物语言是否个性鲜明,反映性格,简洁传神,吸引读者;整体看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辛辣讽刺、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委婉含蓄、冷峻深沉、热情澎湃或典雅庄重或含蓄凝练);文中所运用的词语、句式、各种修辞手法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效果怎样等。

常考题型

▲整体

1、(2012.广东中考)15题,本文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

2、(2012.泸州中考)13题,既然作者对超市的粽子感到失望,为什么还要花笔墨进行细致描写?

3、(2013.天津中考)20题,文章使用什么方法来凸显“一棵树的智慧”?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

4、(2012.衢州中考)9题,文章多次写到“门”,其作用是什么?

5、(2012.四川高考)第⑥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开头

1、(2013.成都中考)9题,本文标题是“燕子”,但一开始却写了一件有关歌曲《送别》的往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2、(2012.资阳中考)12题,选文以“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开头,有何作用?

3、(2013.凉山州中考)14题,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分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并联系全文内容,说说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2010.江苏高考)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1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5、(2010浙江高考)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2分)

▲主体部分

1、(2013.德州中考)21题,本文是一篇对话体散文,请结合⑥~⑩段分析“对话”这种手法的好处。

2、(2012.丽水中考)15题,第(11)节作者描写“冬夜的街”和“犬吠声”有什么用意?

3、(2013.重庆中考)15题,第⑤段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2012.长春中考)20题,凡是学生,对任教老师的第一堂课往往印象深刻些。“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结尾

1、(2012.兰州中考)21题,文章的题目是“看火车”,可是结尾为什么还要写“我”做火车这件事呢?

2、(2012.郴州中考)24题,有人认为文章结尾是多余的,可以删除,你认为呢?

3、(2013.黄冈中考)33题,作者在结尾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衣着死去的芦花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与作用的?

4、(2013.南充中考)13题,第⑿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散文的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