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布时间:2019-09-22 21:51:15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宿豫区陆集中心小学      陈建民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学习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在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是紧密相连的两个过程,即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主要模式,是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路。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的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研究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生中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笔者提出如下的一些初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尊重孩子的问题意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是前人总结的,需要的技能是前人积累的;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却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更高境界,是一种能动的、理性的冲动,因此,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正处在孩童时期,大千世界对于他们到处充满着未知,也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好奇。瓦特对于开水冲起壶盖产生好奇,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动力时代;伽俐略出于好奇,在比萨教堂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牛顿对苹果落地现象产生好奇,奠定了力学的基石。可见好奇心,甚至于幼稚的问题,对于创造才能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然而,往往孩子们的可贵的好奇心或积极意义的幼稚问题有时并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和充分关注。如何尊重孩子的问题意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我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谈如下几点看法:

    1、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引导,要让孩子在尊重、信任、引导中树立信心,保持一颗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心。

2、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知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是翱翔天宇的大鹏而不是笼中的小鸟。

3、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探索、研究,获得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4、利用讨论、交流,激发好奇心。分组讨论和对抗学习、共同交流,在讨论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在交流中满足其好奇心。

5、引导实践,激发好奇心。实践表明,人们对亲身参与的事情,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尊重孩子的问题意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对于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因此教师要设法做好,充分关注与科学引导,让自己成为孩子们润育成功之果的催化剂。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供挑战性学习任务,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教学中,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真实的科学,生活的科学。联系实际,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思考空间,给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思考内容,促使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探究。

案例:

   一天,一个犹太人儿童坐幼儿园的接送车回到家。进门之后,妈妈像往常一样问他:“今天你提问了吗?”他连连点头。“那么,你都问了些什么呢?”妈妈继续问他。他开始复述他今天一天只所提的问题,有的是问幼儿园老师的,有的是问同班小朋友的……问题千奇百怪:为什么树叶有红的也有绿的?为什么有的蚂蚁会有翅膀?……听了孩子的话,妈妈高兴地点了点头。

   可能你会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位犹太人妈妈就会笑眯眯地回答你:这没什么,几乎每个犹太人家庭的孩子,都是在提问中长大的。大家都知道,犹太民族非常优秀,他们有很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商人掌握了巨额的世界财富。那么,犹太民族为什么这么优秀?看看他们的教育,也许我们就不难知道了。犹太人家庭热衷于鼓励孩子从小就积极提问,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

   鼓励孩子提问,大大有力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当然,并不是说一个孩子只要提问,思维就能快速发展。其实,儿童的提问源于其认知冲突,为了解决认知冲突,孩子进行各种探究,奥秘就在于此。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解决各种问题,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这虽然是犹太人的家庭教育,对于我国当今的教育和教实践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提问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教师要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者所学的知识较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在小组内提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模仿老师提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在教学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质疑、自我展示。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抓典型、树榜样的办法,通过开展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等活动,在学生中形成良好风气,使学生由被动提问逐步转向主动提问,并养成习惯。为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提出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情境。

   三、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策略与模式的教学探索。

   从二十世纪的70年代开始,西方的一些教育理论专家,就陆续在学校开展了旨在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创造能力的改革试验,也逐渐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教学模式:例如:

   1、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教学模式

   由美国创造下降学家帕内斯及其同事根据奥斯本的创造过程理论创立。其一般目标为:(1)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给定的困境中,指导学生提出探讨的许多具体问题,描述有关问题的诸多要素;(2)使学生学会确定问题。给定一个复杂的问题情景,要求学生找到陈述问题之后的潜内在真正的问题,并扩展或重新定义问题,识别若干可能存在的子问题。(3)学会打破习惯性思维。(4)学生应能推迟判断。即对某一问题提出诸多答案,但暂不作评价。(5)进一步发现新的关系,如事物或经历之间的相似或差异。(6)学会评价问题及解决方案。

    2、奥斯本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五步过程

    由美国创造性教育领域的先驱者亚历克斯F 奥斯本总结归纳.它特别强调学生自己的"发现".其主要步骤是:(!)发现问题,或从不同的角度搜寻真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2)发现事实,为了更好地理解情景和设想可能的方案;(3)发现观念,旨在汇集来自潜意识和下意识的观念,并在它们全部涌现之后才对它们的质量判断;(4)找到解决方案,并对诸多观念的贴切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价,从而选出最佳观念用以实施;(5)寻找认可或获得一批这一观念的拥戴者,并将其付诸实施.

    ……

    其实,不论何种培养的策略或模式,只要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就是当前新课改所要求的实质所在.

    四、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切记莫让"问题止于智者"

    传统的以传道、授业、释疑、解惑的灌输式教学观,显然是不能适应当前的新课改的精神。流言止于智者是一大幸事,而让问题止于智者则不但令人遗憾,而且是大不幸的了。那么,怎样才能不让问题止于智者呢?

    1、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设疑、置惑,引而不发。

    作为教师,确实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指导他们认识并消除学业上、人生道路上碰到的困惑,首先,这种指点和帮助,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学生自己的思考。而且,释疑解惑并非是将疑惑全部冰释,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有时甚至要 设疑、置惑 

    2、决不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

    教师决不可能通晓一切。尤其在信息时代的当代,在学生面前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应当是21世纪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最好体现。出生于德国的美国生理学家洛布,有一次被学生课后的提问问倒,他并未掩饰自己的无知,而是非常坦然地说:我回答不出你的问题,因为我自己还没有看过教科书的那一章。不过你明天来的时候我已经看过了,也许能够回答你的问题。采取这种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形成一种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出错露丑的氛围大有好处。

    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十分自由、宽松的探究问题的环境。鼓励大胆质疑,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即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者远离现实,也值得表达、研讨,与他人分享。有人将之称为去除思想的车闸。因为如果要求问题都有创意或者都很成熟,才能发表、交流,那就等于在事实上取消提问、质疑。在近代物理学界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哥本哈根学派之所以人才辈出,青出于蓝,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学派的鼻祖玻尔从来都是毫不犹豫地在学生面前指出自己的错误。玻尔这样做,一方面显示自己与学生在科学真理面前完全平等;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创见,而无须顾虑出错可能引起的难堪。玻尔和洛布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不可因似是而非的回答而遏止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由于经验丰富,涉猎甚广,而且善于表达,有时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十分圆滑妥帖地将学生的疑虑化解,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崇拜,在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终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此被束之高阁。教师一定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决不能让问题止于自己。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形成;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每位教师,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工作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论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都要予以重视,还要给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特别要予于保护和培养他们可贵的好奇心和值得鼓励的问题意识。这是新课改所要求的,也是新的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需要的。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者:杨海英 发表时间:2009-2-22 9:23:11 来源:长泰县武安中心小学 访问次数:8866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从教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当学生感到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主动性思维才真正激发和启动。在数学教学中,似乎总是老师提问的多,学生提问的少。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掌握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搭建宽松、平等的平台,让学生敢于提问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学生敢于提问,进入主动思维的状态,而不是严肃有余、气氛沉闷,学生只听不问,处于被动思维的状态。除了老师方面的原因外,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甚至幼稚,怕同学取笑,更怕老师批评指责,不敢发言。还有部分学生依赖心理较重,只想课堂上靠老师讲解、作业照套例题,学习只停留在表面,认为自己都懂了,懒得提问题。对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的积极性。



  1、营造宽松、活跃的提问环境。要尊重学生,对于有自卑感的学生,即使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或者不着边际,也要运用微笑、点头等方式给予鼓励,尽可能让他们优先发言。还要教育引导取笑他们的同学给予理解和帮助,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探索问题的环境,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敢于提问、踊跃发言。 



  2、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产生依赖心理的学生一般在家中都是事无巨细皆由家长一手包办,长期以来形成了被动接受的心理。教师要与家长多加联系,密切配合,克服家庭、学校包办过多的不良影响。还要在课堂上多启发他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探索和独立发现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运用活泼的教学手段。为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提问积极性,要注意运用好活泼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问搭建平台。如经常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题比赛,通过提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各组成绩,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思考的热情。学生将会在竞赛中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形成大胆质疑和提问的习惯。 



  二、打牢知识基础培养良好习惯,让学生善于提问 



    除了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外,还要增强学生学习素质,培养良好习惯,善于在学习中质疑,不断从提出低质量问题向提出高质量问题转变。



  1、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没有掌握必要的知识,就会出现提出简单、幼稚甚至荒唐可笑问题的情况,挫伤学生提问的热情。因此加强双基训练,打牢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是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前提条件。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特别是有主动思维价值的地方,要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讨论,畅所欲言,积极发表意见。比如在教学“观察与测量”时,组织学生分组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第一组学生量出课本大约是一枝铅笔长,第二组学生量出大约两个手掌长,第三组量出大约一个文具盒长,第四组量出大约五个橡皮擦长。这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各组量出来的数不同、量也不同,怎么办?有的学生就会提出“有没有一个统一的长度标准”这样的问题。于是就得出了结论:需要统一的标准长度单位。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标准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继续学习的强烈愿望。



  3、培养良好习惯。除了课堂上积极鼓励、引导学生提问以外,也要培养他们在课外自习、思考中质疑的良好习惯。比如让学生准备专门的问题记录本。无论在作业练习或课外学习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都记下来,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也可以求助同学或老师。这样就能在学习、生活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质疑习惯,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三、在主动思考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答疑中获得快乐 



  如何答疑和解疑,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后的恍然大悟和释然快乐,并乐于提问、认真钻研,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也就是按问题—思考—发现—掌握和提高的轨道进入良性发展过程。整个认识过程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始终以积极思维去探索和发现,同时获得问题解决的愉快情感经验,这就有助于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内在动力。比如在教学“百分数”时,先设计一个场景:班级要选出一名学生参加全校投篮比赛,现在我班有四个候选队员,平时的成绩如下:小明投过20个球,投中17个球;小东投过25个球,投中21个球;小军投过50个球,投中40个球;小亮投过10个球,投中8个球。要选谁去呢?经过讨论思考后,有的学生提出应让小军去,因为他投中的球最多;有的提出应让小亮去,因为他投不中的球最少;有的提出应该用抽签的办法,谁抽到谁去。那么到底应让谁去呢?应该有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才行。最后学生再进行讨论,一致觉得应该用命中率来衡量,也就是用百分比来衡量。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从这个问题的解决中经历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不仅有助于他们体会百分数的意义,而且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获取了解决问题的乐趣,形成了对百分数深入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而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主动思维的火花塞,是积极学习的发动机。只要解决了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在答疑中获得乐趣这三个环节,就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主动探索、独立发现的创造者。

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说过:要教学生“学问”,必须首先从教学生学会“发问”开始,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发展和前途,因为“问题”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茫然,从而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所以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源头,是主动学习的基础。

怎样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基本的方法有:

1、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敢问。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生最深刻的原则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如果教师时刻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那么学生会感受到爱,就会信赖教师,对他任教的这门学科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的投资,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语文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教师应营造宽松、自由和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质疑和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出。这样做学生自然回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想问。

一是原型创设,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中,可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多媒体创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刺激,迸发出问题火花。但要适度、适时、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3、构建自主探索,培养学生会问、善问。

教师要注意适时地给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二是要注意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三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内容,这是他们发现问题的基础。四是要求学生学会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多问一些“是什么”“为什么”,增强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庄子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是呀,春秋置换,日月交替,这从指尖悄然划过的时光,没有一点声响,没有一刻停留,仿佛眨眼的功夫,半生已过。

  人活在世上,就像暂时寄宿于尘世,当生命的列车驶到终点,情愿也罢,不情愿也罢,微笑也罢,苦笑也罢,都不得不向生命挥手作别。

  我们无法挽住时光的脚步,无法改变人生的宿命。但我们可以拿起生活的画笔,把自己的人生涂抹成色彩靓丽的颜色。

  生命如此短暂,岂容随意挥霍!只有在该辛勤耕耘的时候播洒汗水,一程风雨后,人生的筐篓里才能装满硕果。

  就算是烟花划过天空,也要留下短暂的绚烂。只有让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丰盈充实,才不枉来尘世走一遭。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一趟人生旅程,总该留下点儿什么!

  生活是柴米油盐的平淡,也是行色匆匆的奔波。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

  前行的路上,有风也有雨。有时候,风雨扑面而来,打在脸上,很疼,可是,我们不能向生活低头认输,咬牙抹去脸上的雨水,还有泪水,甩开脚步,接着向前。

  我们需要呈现最好的自己给世界,需要许诺最好的生活给家人。所以,生活再累,不能后退。即使生活赐予我们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皱一皱眉头,也要饮下。

  人生是一场跋涉,也是一场选择。我们能抵达哪里,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在于我们的选择。

  如果我们选择面朝大海,朝着阳光的方向挥手微笑,我们的世界必会收获一片春暖花开。如果我们选择小桥流水,在不动声色的日子里种篱修菊,我们的世界必会收获一隅静谧恬淡。

  选择临风起舞,我们就是岁月的勇者;选择临阵脱逃,我们就是生活的懦夫。

  没有淌不过去的河,就看我们如何摆渡。没有爬不过去的山,就看我们何时启程。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让我们打开朝着晨光的那扇窗,迎阳光进来,在每一个日出东海的日子,无论是鲜衣怒马少年时,还是宠辱不惊中年时,都活出自己的明媚和精彩。

  时间会带来惊喜,只要我们不忘记为什么出发,不忘记以梦为马,岁月一定会对我们和颜悦色,前方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人生忽如寄,生活多苦辛。

  短暂的生命旅程,

  别辜负时光,别辜负自己。

  愿我们每一个人自律、阳光、勤奋,

  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活成一束光,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