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13-03-07 15:54:47

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 发展现状

姓名:赵洲

班级:机化112

学号:2011012615

时间:2011.11.07

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现状

摘要:农业机械化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起着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叙述我国农业的发展现况,论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关于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路。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农业装备;发展现状

为了适应中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首先介绍一下我国现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大特点:

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4.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

5.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

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也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时期了。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强大的农业作坚实的后盾,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而要使我国农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使我国的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所以当前我国应该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综合水平。

1我国农业及农业机械化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等特点,因此农产品不论从价格上还是品质上都比不过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经济面对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对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农业的不稳定对人们生活、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国农业在解放前基本是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这30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农机的装备总量也不断增加,推动了农机化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业领域的不断拓展,小麦主产区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势头也正在加快,与此同时,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了,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在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基本改变了我国“靠天吃饭”的状况。同时促使农业向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农业运输业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还不是很高,结构性矛盾冲突、农机产品机构性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以及发展不平衡。

2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生物技术的科学化,二是劳动手段的机械化,三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而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核心技术组成,农业机械化始终要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将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手段与载体,它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在提高粮食单产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农业机械化支撑着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是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以及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用现代农业工程及装备替代人力劳动,彻底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幅度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21世纪是农业机械化飞速发展的阶段,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总战略的需求,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有效的装备保障,从技术角度支撑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起决定作用。

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上世纪末,美国工程学家评价20世纪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工程技术时,把“农业机械化”列为20项最伟大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农业发展和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回顾20世纪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世界各国都是从种植生产机械化起步的。美国于1940年左右率先实现粮食种植生产的机械化,继而60年代在经济作物领域也实现了土地耕植、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和运输等主要环节的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此后,畜禽与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也达到了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其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荷兰、日本、以色列也相继在20世纪50~70年代初实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机械化。而我国从解放初期的改良农具开始,经历了“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虚热,在改革开放以后,走上了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以市场导向为主,在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粮食经济作物主产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选择的发展农业机械化道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新的发展,进行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适应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和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对农业装备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农业实际发展需要出发,借鉴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加快技术创新,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提供更多更好的新产品、新技术,并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早日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们应该发展适合我们国家自己的农业机械化,应该从本国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农业生产规模、经济实力、农业制度、农业资源等现状,发展适合本国农业生产特点的农业技术装备。从总体上说,我国属于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农业产业相对落后的国家,但在局部上,大型国营农场耕地多,发达地区土地集中经营后出现了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很多大城市郊区实现了农业兼业。因此,中国农业机械化不可能采用一种发展模式。

由于现在人口增加、需求增加、以及资源建设和环境恶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发展健康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持续满足世世代代的需求,能较好保护现有资源和环境,技术上适当,经济上有活力,而且社会能接受的农业”这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基本概念,所以最近二十年各国越来越重视开发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装备,如发展的高效、低量、低毒农药和防扩散污染技术和施药机械、化肥深施技术和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及机械、免耕作业机械等,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发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装备已成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农产品数量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调整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21世纪初我国农业装备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必须与我国农业产业机构的调整相适应,才能在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要加强农业装备制造能力,要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加强农业装备技术的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农业战略的农业装备技术,加大优势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开发,提高农业的后续效益,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面对新挑战,要跟踪国外最新技术,为我所用。

4各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应用

近年来,世界农业机械装备技术正迅速地吸收和应用电子信息科技发展的成果。目前我国农业还处于推进实现基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因此,研究发达国家电子信息方面高新技术,在规模化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服务产业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迄今,电子信息技术用于农业机械装备的技术创新有五方面:一是提高提高机器作业的技术性能:过程监视、控制、诊断、通信;二是实现节本增效和环境友好的农作:节约化肥、农药、水资源和燃料消耗,降低作业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壤、水体、动植物遭受污染;三是过程的精确操作:及时获取过程信息,使农业机械操作能精确执行过程控制指令;四是改善劳动者的操作条件:良好的人机接口,操作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五是发展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农机作业田间导航、定位变量作业的智能控制农业机械,实现农场管理信息系统与田间移动作业机械间的无线通信与机群调度,支持农田作业的科学管理决策等。
拖拉机和各种农业机械上应用的智能化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发展,使其接口的通用化、标准化设计变得愈益重要。拖拉机和农业机械作业中,都需要人来操纵和控制。传统驾驶室中的仪表盘正迅速被电子监视仪表取代,并逐步由单一参数显示方式向智能化信息显示终端过渡,从而大大改善了人机交互界面。这种智能化显示终端,实际上就是一台带液晶显示屏的计算机,它代表了当今仪器与控制装置发展的主流方向,又常被称为虚拟化仪器显示终端。在农业机械工程领域,自70年代中期由微电子技术迅速实用化而推动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监控技术,农田信息智能化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加上80年代中期后各发达国家对农业经营中必需兼顾农业生产力、资源、环境问题的广泛关切和有效利用农业投入、节约成本、提高农业利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减少环境后果的迫切需求,为“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海湾战争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完善与开放民用化,为实现定位处方农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得近20年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作物科学、农业学、土壤学、植保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与自动监控技术、系统优化决策支持技术等,得以在GPSGIS空间信息科技支持下组装集成起来,形成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并开展了广泛的试验实践。“精细农作”的主要支持技术:13S技术;2. 田间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3. SDDS技术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4. 农业机械装备技术;5. 系统集成技术;还有CAD技术、液压技术、电子智能化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等,此外还有很多的技术用于农业机械化中,这些技术正在不断的提高农业机械化前进的步伐。

5我国农机化展望未来

面向21世纪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农民购买、国家扶持;因地制宜、系统推进;市场导向、拓展延伸;信息管理、提高水平。所以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坚持农民购买和国家扶持相结合,因地制宜,系统推进全过程机械化,市场导向、拓展延伸,全面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却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近70%的耕地是以梯田的形式分布在丘陵、山地和高原地带。这种耕地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分散度大、不平度高和交通极为不便,如果要在这种条件下实行农业机械化,那么目前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说毫无用处。其次,我国农村的生产经营形式是采用以个体小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很难做到农作物种植在地域上的集中化以及播种、管理和收获在时间上的统一化。再者,改革开放30年,我国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以外出打工的形式分流到外,使得农村劳动力主要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且总体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产生匮乏,因而不能再用传统劳动力密集型农业生产。就上面的几点而言,农业机械在我国走轻便化的道路是可行的。

我国也应该以加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为目标来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发挥农机化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作用,与时俱进,以创新求发展,让我们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要走在世界的前端。就体制创新而言,我国服务体制越来越不适合新形势,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业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转向更多的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农业运行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专业化、组织化和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现在应该走“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的体制,这样才能节本升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主要要实现它的三个方面:一是生物技术的科技化,二是劳动手段的机械化,三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可以看出采取“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的体制是必然的。所以我国应该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章正德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思路 现代农业科技,20107),284—286

汪懋华 “精细农业”发展与工程科技创新 农业工程学报,Vol.15, No.1, 1999.3

彭卫峰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研究 江苏农机化,20103),43

李华、王强、赵明宇、薛殿伦 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创新的探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03,61):32-34

刘涛 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为目标,推进我区农业机械化 新疆农机化,200316

高焕文、李文盈、李洪文 我国农业机械化跨世纪展望 农业工学报,Vol.16,No.2,2000.3

高焕文、李洪文、张晋国、王晓燕 面向21世纪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思考

薛金林、樊明轩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农机化研究,20044),159

陈志 21世纪初叶我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20021),8-11

伦冠德 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农机化研究,20075),248-249

田明、袁越阳 农机轻便化-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之一 农机化研究,20104),221-222

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现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