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的思想内容赏析

发布时间:2020-06-17 18:21:25

唐代边塞诗的思想内容赏析
作者:丁笑涵
来源:《商情》2020年第11

        【摘要】唐代边塞诗特有的豪迈高昂的气势雄浑刚健的风格和意境壮阔的阳刚之美,在中国诗歌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文学赏析; 唐代边塞诗; 思想内容赏析

        中国古代与军事有关的诗歌创作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从先秦两汉直至现当代以来,军事题材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秀的诗作,尤其是盛唐时期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李颀诗人的倾力作品,使这类诗歌创作蔚然成风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边塞诗派。唐代边塞诗多反映戍边将土的战斗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与边塞军事斗争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唐代边塞诗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着重赏析以下三个方面。

        一、歌颂沙场豪情,抒发报国壮志

        这一题材与唐代富足恢宏、昂扬进取、开疆拓土、建功进仕的时代背景相适应,是唐代边塞诗的主旋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歌前两句描写青海湖上空阴云密布,遮蔽了连绵的雪山;无际的沙漠中只有一座孤城与军事要塞玉门关遥遥相望。只两句便写出了西北边塞荒凉、空旷、单调的自然环境,透出了戍边生活的艰苦、孤寂。黄沙百战穿金甲写战士们在漫漫黄沙中已经身经百战,以至于连铠甲都已磨穿。战斗是如此频繁、激烈我们可以想见战士们是多么的疲惫不堪。但他们仍然坚定地表示: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深沉豪壮的誓言,充分表现了将士们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和豪迈斗志。

        表达同一种思想感情的诗作还有很多,如,李白《塞下曲》中有两句诗: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表达了将士们挥舞宝剑,直捣敌营的希望和决心令狐楚在《少年行》一诗中说: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河湟地一般指河西陇右一带的地方。安史之乱后,这个地方被吐蕃侵占长达数十年。这首诗表达了将士们不收复失地绝不返回家乡的决心。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这是王维《少年行》中的诗句。意思是说,谁不知道成边艰苦危险,但即便是战死沙场也依然能够闻到英雄侠骨的芳香,战士们勇赴国难的精神仍然会千古流芳战士们的爱国情感已渗入心骨,这是多么深厚的情感、多么豪迈的气慨啊。初唐诗人刘希夷在他的《从军行》一诗中也表示: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诗人是说,自己平生就怀有报国壮志,想一展男子汉的慷慨投笔从戎他认为作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立志为天下扫清敌寇,岂能只为一家一己之私利呢?表现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胸怀。从以上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戍边将士的爱国热情、报国之志及其坚定豪迈的精神风貌。

唐代边塞诗的思想内容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