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过去现在将来

发布时间:2020-03-20 16:29:50

会计电算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张燕

一、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介绍

(一)概念理解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简言之,利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

(二)为什么会计工作可以用计算机代替

1、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及特点

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陈报的步骤和方法。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步骤和方法。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其特点有:

(1)数据来源广泛,连续性强,数据量大,存储周期长,类型较为复杂。输入时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2)工作较简单,但准确性要求非常高。

(3)信息输出频繁且量大,输出形式多种多样。

(4)环节较多,处理步骤定期重复进行,处理过程必须符合会计制度和政府法规要求,方便审计。 如登账方法、编报表的方法

(5)证、账、表种类繁多,数量大,要作为会计档案长期保存,并方便查找。

2、计算机工作原理及特点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word/media/image1.gifword/media/image1.gifword/media/image2.gifword/media/image3.gif

  计算机作为一种通用的信息处理工具,它具有极高的处理速度、很强的存储能力、精确的计算和逻辑判断能力,其主要特点如下:

(1)运算速度快

  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 4小时天气预报的计算等,过去人工计算需要几年、几十年,而现在用计算机只需几天甚至几分钟就可完成。

(2)计算精确度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3)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随着计算机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大,可存储记忆的信息越来越多。计算机不仅能进行计算,而且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以供用户随时调用;还可以对各种信息(如语言、文字、图形、图像、音乐等)通过编码技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甚至进行推理和证明。

(4)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内部操作是根据人们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进行的。用户根据解题需要,事先设计好运行步骤与程序,计算机十分严格地按程序规定的步骤操作,整个过程不需人工干预。

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2010年10月最新数据

  天津的天河-1A已经安装完毕,速度全球第一,比第二名的美国国家实验室的计算机快30%,速度达到每秒2.5千万亿次运算。

由此我们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用计算机的优点来实现会计的要求或者特点。达到快、准、精的效果。

3、两者结合的载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会计软件

也就是说,计算机这么好,如何操作它?用软件,也就是会计软件:会计软件是指专门用于完成会计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而需要的数据这么多,放在那里,数据仓库——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数据库是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应用领域的通用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从全局观点出发建立的,他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其结构基于数据间的自然联系,从而可提供一切必要的存取路径,且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特征。存储的是属于企业和事业部门、团体和个人的有关数据的集合。

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的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班级常常要把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家长、家庭电话、各科成绩以及成绩排名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学生的基本情况,那我们的学生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财务管理通用数据呢?是会计科目。

 

(三)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电算化会计与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记账的含义不尽相同

手工条件下,记账指明细账、日记账、总账由不同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目,分别在不同的帐册上加以记录。这种重复而繁琐的抄抄写写造成会计工作周期长,速度慢,效率低。电算化后,记账仅是一个数据处理过程,通过记账这一数据处理步骤,使被审核过的记账凭证成为正式会计档案,从“凭证临时库”转移到“流水帐库”中存放,记账后的凭证不再允许修改,记账的同时,对科目的发生额进行汇总,更新“科目余额,发生额库”。而真正的帐册,只有在需要时临时从“流水账库”中把有关科目的经济业务分离出来,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打印。如下是会计软件中的凭证和记账过程。

第二,数据处理程序具有新的特点。

  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程序与传统会计不同。在传统会计中,针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的特征,必须采用与之适应的不同的帐簿组织形式、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而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数据处理的精度高和速度快,可以采用一种统一的核算形式。而且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差错的概率小,没必要象传统会计那样,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各种核对,如帐帐核对、帐证核对、帐表核对。现在的会计人员应该有过这种体验:到了月底对帐时,为了几分钱的差额而必须翻遍所有的凭证、帐册。

第三、电算化会计建立了一套新的会计资料档案。

  传统会计档案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以及报表。一个单位每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档案都要按一定的要求排列,连同各种附件定期加具封面,装订成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查找十分不便,又易于毁坏。原来的老会计人员现在应该还记得每到月初报表出来以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装订凭证,虽然美其名曰:活动筋骨,但穿孔打眼,飞针走线,也够难为我们的会计人员了。等到年底,三大检查团(财政税务审计)来检查工作时,我们的会计人员还得在堆积如山的档案库中翻找凭证。现在,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运用,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电算化会计档案都存放在软盘或硬盘等设备中,这些设备的存贮密度,是以往任何一种会计档案所不能比拟的,查询速度快、检索能力强,可以快速传递会计信息。

二、会计电算化的昨天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情况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1946年诞生于美国。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使用UNIAC-1型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电子计算机开始进入会计数据处理领域。50多年以来,随着会计本身和电子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也逐步普及和深入发展。纵观整个发展过程,计算机在会计中的作用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单项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

这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中电子计算机逐步取代了沿用近半个世纪的以穿孔卡片为输入方式的会计机器,成为数据处理的重要工具。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数据量大、业务简单、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中,如工资计算、库存材料的收发核算等。它以模拟手工会计的核算方式,替代了部分手工劳动,提高了这些业务的工作效率。

2数据处理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

这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第三代计算机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出现了能随机存储的外存储设备——磁盘;操作系统日趋成熟,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和信息定时处理功能的通用操作系统问世。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会计数据的处理基本实现了自动化,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电子计算机几乎完成了手工簿记系统的全部业务,并打破了手工方式下的一些常规结构,更重视数据的综合加工处理,更好地为分析、预测、决策和日常管理服务。

3管理系统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微型计算机出现并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出现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大大增强而价格不断降低,这一切为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计算机化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形成和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开始从主要处理历史数据的日常业务型发展为能够向各管理层提供各种管理信息,进行财务计划、分析、预测、决策,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特征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在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占据中心和主体的地位。

(二)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情况---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缓慢发展阶段
   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57年(哈工大研制成功) 70年代,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的探索。1983年开始大量引进PC机,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1.起步或缓慢发展阶段:(1979~1983)这一阶段是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主要处于实验试点和理论研究的阶段。1979年,财政部对作为第一家试点单位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拨款500万元人民币,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并由此拉开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序幕。
  第二阶段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7)

1983年以后,微型计算机在国内市场上大量出现,多数企事业单位也能够买得起微机,这为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企业也有了开展电算化工作的愿望,纷纷组织力量开发会计软件。
  第三阶段: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6)

财政部1989年颁布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1990年7月颁布的《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使我国有了关于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法规,使全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走向正轨,并引导软件开发向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竞争提高阶段(1996~现在)

国内一些老牌专业会计电算化软件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如用友软件的年销售额突破亿元,一批后起之秀广为人知,如深圳金蝶、杭州新中大、金算盘等会计电算化软件公司。

三、会计电算化的今天-ERP软件

会计软件已经从单纯性的会计软件过渡到了ERP软件。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变革,而提出了这个概念。 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它将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

  所有以ERP理论思想为产品设计基础的、涵括企业财务、物流、供应链、生产计划、人力资源、设备、质量管理等各类资源管理的软件操作系统,都可以统称为ERP软件。国内外有很多ERP软件,国外最顶端的ERP软件当属SAP公司的SAP ERP软件了,它以其功能强大、开放性强、设计思路与流程严谨牢居着全球ERP软件之首;其次,德国的ORACLE -ERP、丹麦的AxaptaERP、台湾方天ERP等都是世界顶尖级ERP产品。

近几年国产ERP软件也在蓬勃发展之中,其中北京用友的ERP软件位居国内ERP软件之首,其次深圳金蝶、杭州新中大、重庆金算盘、深圳天思、蓝灵通、道讯、上海迅达中国等ERP软件也各自占据着一小部分市场。用友财务软件只是用友ERP产品的其中一个模块而已,有关企业各项管理如生产计划、物资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均有其相应的模块可供使用。

其中,用友软件是亚太本土最大管理软件供应商,是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财务软件供应商,是中国最大的独立软件供应商。 用友软件在中国境内拥有41家地区分子公司、5000人的软件产品研发、营销和咨询顾问实施专家队伍。下图是用友软件公司的产品塔。

四、会计电算化的明天

(一)网络化

会计软件的网络化目前大多限于局域网,信息传输的范围小,制约电算化会计效能的发挥,未来的电算化会计将向着广域网的方向发展,信息传输范围大大增加,使会计数据的异地共享成为可能。会计电算网络化将从原来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共享,上、下级单位之间的财务信息的传递转变到与外部相关机构的信息共享、与全世界进行信息交流。

  网络会计环境是一个集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用户和银行等机构为一体的网络体系。

  1、会计电算的发展要适应电于商务发展的要求

  电子商务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各类电子工具进行的一切商业贸易活动。电于商务是21世纪贸易方式发展的方向: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业务数据能够自主地进行双向交流,企业建设自己的电子账簿和电于银行账户划拨资金,企业采购、发货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确认。它正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等特征吸引着大多数企业。

  电算化会计就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不同的来源和渠道收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会计数据、会计资料,按照经济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予以存储、加工,并生成会计信息,向企业内外部各方面传递,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改进经营管理,加强财务决策和有效控制经济活动。在网络时代,电算化会计在实现其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将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2、会计原始凭证电子化

目前,大多数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中所采集的原始凭证都是纸张数据,而这些原始凭证在手工输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差错又未能审核出来,再者纸张凭证本身的真实性及信息的完整性也要打个问号。这些问题都是因原始凭证未能电子化而产生的。

单据的电子化将不仅克服纸质凭证因人工传递而速度慢的影响,而且从Internet接收之后即可自动确认和转换为记账凭证,使得许多经济业务在其发生的同时其信息就能“实时”地进入企业会计系统,从而大大促进财务核算和管理的速度和效率。因此,凭证电于化必将逐步取代大部分的纸质凭证,这是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

3、会计电算化新领域——在线财务报告

  在线报告是指企业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置站点,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定期更新的财务报告。其特点是利用国际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体,将网络页面数据采用“超文本”的形式,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交互性。

  在线报告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财务报告顺序结构,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建立了超链接,人们可以借助相关链接主动而迅速地搜寻所需信息,企业还可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财务报告。

  在线报告改变了信息披露方式。由于信息链的建立并不局限于财务信息本身,其范围可以覆盖所有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方面,提高了不同信息处理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在线报告在美国应用较为广泛,从其现有的在线报告来看,它们往往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出现在互联网上,而是融合于整个企业的经营情况介绍之中,与各种营销统计数据及其他非数量化信息一起向关心企业的公众展示企业的综合经营情况,有利于准确地把握企业的财务脉搏以及业务活动。

  总之,在线报告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实时追踪,便于财务报告的需求者及时掌握相关企业的第一手资料,为本企业的理性决策提供了方便,实现了企业的在线管理,并利于会计信息系统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二)智能化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 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比如会计工作中的职业判断以及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如果将人工智能应用到会计电算化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处理的智能化实现由经济业务自动编制会计记账凭证

按照经济业务的分类划分分别分析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的情况,可以寻找到每类经济业务在编制会计记账凭证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几项关键因素。每项关键因素又由几个特定的若干具体元素组成采购业务核算、库存业务核算、销售业务核算、固定资产业务核算、应收应付核算等由经济业务自动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的方法,解决了从经济业务信息到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的难点,实现了会计核算的智能性处理,荡平了会计信息化全面智能化核算的一个最终障碍。

目前已经实现的智能化登记账簿、期末结账自动编制会计报表的处理。

2、决策的智能化

  智能化的会计核算系统将为智能型会计决策系统奠定基础财务决策直接依赖于会计信息的提供。现时经济管理的决策模型不仅发展迅速而且十分丰富,而财务管理决策的方法却相形见绌,会计信息不能迅速供应可能影响了它的发展。

  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在系统中除了设计有数据库外,还有方法库,其中预先放置了各种决策方法,可以快速运用这些决策方法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得出在不同决策方法下的系统运行结果,从而为用户得出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从理论上未说,如果方法库中放置了足够多的方法,那么,系统便能提供足够多的决策帮助。

 

(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过去现在将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