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作品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2-22 14:40:32

——试谈对屈原作品的分析

屈原的诗歌被称为楚辞,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楚辞作为一种文体在屈原诗歌中已初见端倪。在《离骚》、《抽思》、《招魂》等6篇作品的篇末都用一段短歌作为结尾,称为“乱曰”。郭沫若认为,这个“乱”字是不通金文的人把它弄错了。按金文“乱”应该是个“司”,而“司”与“嗣”、“词”、“辞”不仅字形字音相近,字义也相通,“乱曰”就是“词曰”或“辞曰”,即“尾声”。王逸却将“辞”字认定为“乱”,从此对这个字发生解释上的错误,一直错了两千多年。

屈原创作了20多首诗歌,但他没有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楚辞”。宋玉作了一篇《九辩》,也没有标明其作品为“楚辞”。但是,只要认真揣摩屈原的作品,便可以发现,屈原在写作过程中,就刻意创造一种新的风格。后人只需在“辞”字前面冠上一个“楚”字,楚辞之名便有了。

事情往往不会那样简单。楚辞作为一种文体被后人接受,并模仿其形式创作了一大批新的作品,是在西汉时期。如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东方朔的《七谏》、庄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等,大大地丰富了楚辞的内容。《汉书·朱买臣传》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会稽吴地(今江苏省吴县)有个读书人叫严助,把朱买臣推荐给汉武帝。朱买臣在汉武帝面前说《春秋》,谈“楚辞”,博得了汉武帝的赏识。在这位皇上的心目中,楚辞不单是一种可供欣赏的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文学成就,一种专门学问,与儒家经典《春秋》相媲美。他下令淮南王刘安作《离骚传》,使刘安成为第一个解释屈原作品的人。虽然那个注本后来失传了,在当时却为司马迁作《屈原列传》提供了依据。汉宣帝时,汉宫把“楚辞”看得与“六艺群书”同等重要。汉成帝时,刘向将先秦的屈原和宋玉,西汉的淮南小山、东方朔、庄忌、王褒及他本人的辞赋共16篇汇编成集,书名定为《楚辞》。东汉王逸为《楚辞》作注,增录他作的一篇《九思》,共17篇,书名定为《楚辞章句》,使楚辞广为流传。

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说,之所以称屈原的作品为楚辞,因为屈原是楚国人。这解释够明白的了,似乎又缺点什么?宋人黄伯思说:“屈原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这段话概括地说明屈原作品较多地运用了楚国的方言,呼出了楚国的声音,记述了楚国的锦绣河山,赞扬了楚国的富饶物产,从性质上给楚辞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从楚辞与楚国的关系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出发,说明楚辞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有着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特征,使楚辞这个文学品种为后世接受,为中国文学史缀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2级小教本科

屈原作品的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