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必要认真对待中国院士问题

发布时间:2020-07-05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有必要认真对待“中国院士”问题
文榕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员)
《中华读书报》200424
《还是认真一点好》(见《中华读书报》200417日)称:发现《院士成才启示录》中《我永远感激和怀念我的老师》一文提到,1941年在贵州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从事抗日战伤治疗工作的总队长林可胜教授是“我国第一批中科院院士”。贺洪德先生查阅1955年中科院院士人员名单和《辞海》后,认定林可胜教授不是中科院院士。不容忽视的是《我永远感激和怀念我的老师》的内容在中国工程院网上以“自述”发布,该文作者是中国工程院张涤生院士(整复外科、显微外科及颅面外科专家),影响就更不同一般。笔者经核对原文:“总队长是北京协和医院的林可胜教授(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同行高级专家的如此记载不准确不是负责态度,尽管林可胜教授并非中国科学院院士,但他又确实是第一批“中国院士”之一,并由此引发我们需要对“中国院士”进行正确界定。
“院士”是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他们分别由在相关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学者、专家中产生,是公认的科学技术界一流精英群体,也是各个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权威人士、新兴学科的开创者,享有崇高声誉。院士制度源于欧洲,自17世纪中叶法国皇家科学院出现第一批“院士”以来,这一称谓现在已经基本通行于世界学术界(当然,也有称“会员”等)。
“中国院士”有多种具体称谓(如: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等)归纳起来主要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院士是指得到政府认可的中国籍高级科技专家、学者;广义的院士则除了狭义院士外,还应当包括外籍院士,但不应将中国籍的外国院士掺杂进来。除了被除名的,院士(学部委员)都是终身荣誉。按照唯物史观与逻辑性原理,“中国院士”,当包括:①中央研究院(国民政府1928年设立)在1948年产生的第一批81位院士(名单见附表1,至2003年底仅陈省身和贝时璋2位院士“硕果仅存”;当年在选择这一创新性称号的中文译名时颇费周折,在排除了“会员”、“学侣”、“院员”、“院侣”等译法后,最终由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傅斯年倡议,吴有训、竺可桢等人大力支持而定名);其后(即1958年及其以后)再选出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已经不再具备合法地位,不宜作为“中国院士”。②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49年设立)1955年、1957年、1980年、1991年推(增)选的学部委员(当初设想称“学部委员”既有别于“院士”,又为将来建立院士制度创造条件),1993年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57年以后再没有增选,虽然该学部1977年单独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该学部委员事务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局负责,但是这部分“学部委员”现在也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③1993年以来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④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以来产生、增补的院士。笔者根据比较权威的资料统计,从1948年至2003年底止,广义的“中国院士”有1863位(不计复数,不含除名院士;但包括迄今唯一的“荣誉院士”,即1963年授予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主席艾地为中国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
“中国院士”出现刚刚半个多世纪,就已经形成“数不清”、“道不明”的尴尬现状。尽管原因有多方面,但是权威机构、媒体、出版物的误导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人们俗称的“两院院士”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际上,还存在一些“双院士”现象:①1948年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在1955年又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有:许宝騄、华罗庚、苏步青、吴有训、叶企孙、赵忠尧、严济慈、饶毓泰、吴学周、庄长恭、曾昭抡、李四光、黄汲清、杨钟健、谢家荣、竺可桢、周仁、侯德榜、茅以升、王家楫、伍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献文、贝时璋、秉志、陈桢、童第周、殷宏章、张景钺、钱崇澍、戴芳澜、罗宗洛、张孝骞、汤佩松、冯德培、蔡翘、俞大绂、邓叔群、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余嘉锡、杨树达、陈垣、陈寅恪、郭沫若、梁思成、马寅初、陶孟和等)。②中国工程院仅成立时产生的第一批96名院士中就有30位本来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③陈省身是1948年当选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长期在国外,1961年加入美国籍后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他又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④美籍华人科学家田长霖教授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⑤中国工程院2001年新增设的工程管理学部首批36位院士中就有31位是跨学部院士。
近年,传媒不仅将“院士”名称庸俗化(如称“少年院士”),而且随意对待“中国院士”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名单中列出32位以郭沫若为首的名家,除马洪(院长)外,都具有“学部委员”(亦即文科“院士”)称号。笔者根1955年与1957年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名单查证,其中5(顾颉刚、平伯、罗尔纲、贺麟、钱锺书)都对不上号,差错率占16%。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案议案“精选”中提到:“到50代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62名。”不知这种数字是如何统计出来的?笔者根据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名单统计,应当是64位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5年有61人当选,1957年增选3人;到2003年底,这2批学部委员(院士)中仅陈翰笙、季羡林、骆耕漠、薛暮桥、于光远5位院士健在(详见附表2)。
《中国科技史料》载文《中国院士制的沿革史》中只介绍1955年“最后选定了233学部委员,其中……哲学社会科学部61人”;“1957年……又加聘了18位学部委员,其中数理学部6人,化学部2人,生物学部5人,地学部3人,技术学部2人”。经查,该文的附录中也确实缺少1957年增选的3位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同时将1955年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包尔汉委员错为“鲍尔汉”。从该文的“参考文献”看,附录的名单似乎主要是根据199463《中国科学报》所登“历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所造成的遗漏。《中国科学院编年史:19291999附录2“历届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尽管补足1957年增选的21位学部委员,但是依然误将“鲍尔汉”作为1955当选的包尔汉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这可能是造成以讹传讹的源头之一?
《北京青年报》发表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提到:“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就因为信奉摩尔根学派而不被允许开设遗传学课程。……后来,毛泽东又几次约见竺可桢,一直到1974年冬天,在长沙养病的毛泽东还特地嘱托王震路过上海时给竺可桢带了口信,问为什么这几年没有见到竺可桢发表的文章。遗传学在毛泽东的心目中,似乎有着特殊重要的分量,也许,这与1956年遗传学领域开了百家争鸣的先河,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吧。”尽管该报“致读者”慎重地称是“与专门从事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的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辑部合作”,但是无情的史实确是:从事遗传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是在上海的复旦大学生物系谈家桢院士(1980年当选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而非远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地学部主任竺可桢【1949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从事气象学、地理学研究】,完全是张冠李戴。
《辞海》是我国比较严谨、权威性的工具书(对人物坚持“生者不入”惯例),然而对于“院士”的处理却比较草率,有多种形式:①1994年前去世者称“学部委员”。如:“陆学善(19051981)中国物理学家……数学物理学化学学部委员”。②1994年及其以后去世者称“院士”。如:“王伏雄(19131995),中国植物学家……中科院院士”。③1994年后去世者也称“学部委员”。如:“李强(19051996中国无线电专家……外贸部部长等职。……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④不提“学部委员”或“院士”。如:包尔汉、胡乔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木、吕会科学部委员。又如:就连1948年中央研究院数理组和生物组的姜立夫、李书华、吴宪、朱家骅、翁文灏、萨本栋、李宗恩、陈克恢、吴定良、汪敬熙、林可胜、李先闻等的“院士”身份都没有提,有的人甚至没有列出专条(但凌鸿勋、胡先马肃等却提到,蔡翘还同时提“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⑤随意赠送“院士”桂冠。如:“钱钟(锺)书(19101998)中国学者、作家。……1949年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我们可以对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网上相关信息:“钱锺书……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一级研究员。‘文革’中受冲击。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3年免)、文学所研究员。”⑥根本未列。如果说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不宜提”的话(实际上也有,甚至反面人物还有),那么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学部委员(院士)也有“遗漏”。如:陆志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网上有:“陆志韦(18941970)语言学家、心理学家、音韵学家,中科院院士”;嵇文甫(18951963),哲学家、历史学家;陶孟和(18871960),社会学家;张稼夫(19031991),历史学家。⑦同时称多国“院士”。如:冯德培为“中国、美国、印度等国科学院院士”(应称“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印度等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为妥)。
中国科学院在庆祝建院25周年时,在网上推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栏目,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委员”都改称“中科院院士”,但所属64名学部委员中却有相当部分没有推出。如:嵇文甫(18951963由河南新闻网和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网上推出,前者注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后者同时称“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又如:“包尔汉(18941991)”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推出,但其卒年却与《辞海》所注的“1989年”有出入;此外,二者均未提及包尔汉的“学部委员”或“院士”称号。再如:张稼夫(19031991)与陶孟和(18871960)皆由中国科学院网推出,却都提及他们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委员,特别还提到:“1935年,陶孟和被聘任为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评议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统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次是1995年(327位院士),第二次是1997年(439位院士);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统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次依然是1995年(327位院士),第三次是1997年(439位院士),其中“新增”了第二次是“1996年(327位院士)”。《中国工程院第二次院士大会文件集刊》中刊登朱光亚19957月《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结果及召开第二次院士大会新闻发布讲话》称:“当选216人(其中医药与卫生学部有2人当选后去世了)……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309人。”新华网公布《两院院士的历次增选》报道:“1994年……选举产生了首批9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工程院在首次增选中选出216名新院士,院士总数达309人。”96+216312。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是1994年产生的,首批外籍院士是1996年产生的;再查截至1995年底,中国工程院只有4位院士逝世。那么上述这些互相矛盾的数字又是如何统计的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院士”应当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院士群体的泛称;而具体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院士”群体,尤其是“院士”个人,宜明确具体“院士”的前提情况(例如: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外籍等);针对中科院学部委员的特殊情况,建议:1994年以前逝世的,称“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及其以后逝世的,直接称“院士”。统计院士,应当注明“外籍”、“逝世”、“除名”等情况,保证准确性。 附表1
中央研究院首批(1948年)院士名单 数理组
1 姜立夫18901978数学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许宝马录19101970数学 3 陈省身1911-数学
4 华罗庚19101985数学 5 苏步青19022003数学 6 吴大猷19072000物理学 7 吴有训18971977物理学 8 李书华18891978物理学 9 叶企孙18981977物理学 10 赵忠尧19021998物理学 11 严济慈19001996物理学 12 饶毓泰18911968物理学 13 吴宪18931959生物化学 14 吴学周19021983物理化学 15 庄长恭18941962化学 16 曾昭抡18991967化学 17 朱家骅18931963地质学 18 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 19 翁文灏18891971地质学 20 黄汲清19041995地质学
21 杨钟健18971979地质学、古生物学 22 谢家荣18981966地质学、矿床学 23 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地理学 24 周仁18921973钢铁冶金学、陶瓷学 25 侯德榜18901974化学 26 茅以升18961989桥梁工程 27 凌鸿勋18941981铁路工程
28 萨本栋19021949物理学、电机工程学 生物组
29 王家楫18981976动物学 30 伍献文19001985动物学 31 贝时璋1903-生物学 32 秉志18891965动物学 33 陈桢18941957生物学
34 童第周19021979实验胚胎学 35 胡先马肃18941968植物学 36 殷宏章19081992植物生理学 37 张景钺18951975植物学 38 钱崇澍18831965植物学 39 戴芳澜18931973真菌学 40 罗宗洛18981978植物生理学 41 李宗恩18941962医学 42 袁眙瑾18992003医学 43 张孝骞18971987内科学 44 陈克恢18981988药理学
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5 吴定良18931969人类学
46 汪敬熙18931968生理学、心理学 47 林可胜18971969生理学、医学
48 汤佩松19032001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能学 49 冯德培19071995生理学、神经生物学 50 蔡翘18971990生理学、医学 51 李先闻19021976植物遗传学
52 俞大绂19011993植物病理学、微生物学 53 邓叔群19021970真菌学 人文组
54 吴敬恒18651953语言学
55 金岳霖18961984哲学、逻辑学 56 汤用彤18931964哲学 57 冯友兰18951990哲学
58 余嘉锡18841955目录学、古典文献学 59 胡适18911962文学 60 张元济18671959文学
61 杨树达18851956语言文字学 62 柳诒征18801956历史学 63 陈垣18801971历史学 64 陈寅恪18901969历史学
65 傅斯年18961950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
66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历史地理学、民间文艺 67 李方桂19021987语言学 68 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 69 李济18961979考古学 70 梁思永19041954考古学
71 郭沫若18921978文学、历史学、考古学 72 董作宾18951963甲骨学 73 梁思成19011972考古学 74 王世杰18911981法学 75 王宠惠18811958法学 76 周鲠生18891971法学 77 钱端升19001990法学 78 萧公权18971981政治学 79 马寅初18821982经济学 80 陈达18921975社会学 81 陶孟和18871960社会学 注:排序按原公布名单;现通常使用的是“吴敬恒”早期姓名“吴稚晖”;有的院士“专长”与现时定论有出入。 附表2
中国科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名单 1 艾思奇19101966哲学
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包尔汉18941991历史、语言学 3 陈伯达19041989历史 4 陈翰笙1897-亚洲史
5 陈望道18901977语法理论、修辞学 6 陈寅恪18901969隋唐史
7 陈垣18801971宗教史、史料学 8 邓拓19121966历史
9 狄超白19101976政治经济学
10 丁声树19091989汉语音韵、方言调查
11 杜国庠18891961哲学、中国思想史、先秦诸子 12 范文澜18931969历史 13 冯定19021983哲学
14 冯友兰18951990中国哲学史
15 冯至19051993中国古典文学、德国文学 16 郭大力19051976政治经济学 17 郭沫若18921978历史、文学 18 何其芳19121977文学
19 侯外庐19031987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国思想史、哲学 20 胡乔木19121992历史、中国近代史 21 胡绳19182000历史、中国近代史 22 黄松龄18981972政治经济学
23 嵇文甫18951963哲学、历史1957 24 季羡林1911-印度及中亚古代语言学 25 翦伯赞18981968历史 26 金岳霖18951984哲学
27 黎锦熙18901978汉语语法、文字学 28 李达18901966哲学
29 李亚农19061962古代文字学、历史 30 李俨18921963数学史
31 刘大年19151999历史、中国近代史
32 陆志韦18941970语言学、心理学、音韵学1957 33 吕澄18961989佛学、因明学1957 34 吕叔湘19041998汉语语法 35 吕振羽19011980历史
36 罗常培18991958汉语音韵学 37 骆耕漠1908-经济学
38 马叙伦18851970中国文字学 39 马寅初18821982经济学 40 茅盾18961981文学 41 潘梓年18931972哲学
42 千家驹19092002政治经济学 43 钱俊瑞19081985农村经济 44 沈志远19021965政治经济学 45 汤用彤18931964印度哲学
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6 陶孟和18871960社会学
47 王力19001986汉语音韵、语法 48 王学文18951985政治经济学 49 王亚南19011969政治经济学 50 魏建功19011980汉语音韵学 51 吴晗19091966历史
52 吴玉章18781966文字语言学、历史 53 夏鼐19101985考古学、田野发掘 54 向达19001966中古史、中西交通史 55 许涤新19061988政治经济学 56 薛暮桥1902-政治经济学
57 杨树达18851956汉语训诂学、古文字学、修辞学 58 杨献珍18961992哲学
59 尹达19061983新石器时代考古学 60 于光远1915-政治经济学、哲学 61 张稼夫19031991历史 62 张如心19081976哲学
63 郑振铎18981958文学史、考古学 64 周扬19081989文艺理论
注:表中有下划线者是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当选时专长学科”按原公布情况,“当选年”未标者为1955年当选。

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1有必要认真对待中国院士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