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同理心的案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7-27 13:29:34

演讲中同理心的案例有哪些

篇一:同理心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龙源期刊网 .cn

  同理心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作者:吴芃叶

  来源:《新课程·上旬》XX年第03期

  摘 要:管理即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幼儿园管理中,园长经常会站在当事人双方中间做出调解和判断,而如何成功地引导当事人解决问题,并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是一门领导艺术。心理学中的“同理心”技能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有着广泛的运用。我院在如何管理好集体办公室的讨论中,较为成功地运用了同理心的方法,取得了使用和管理双方的共识,有效地改善了办公室的使用

  情况。

  关键词:同理心;管理;幼儿园

  同理心在心理学中指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和内心世界,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在实施管理中,可以借助同理心的运用,促使当事人之间互相谅解,矛盾得到妥善的解决。幼儿园管理中经常出现管理和被管理双方的矛盾纠纷,在协调关系中灵活运用同理心的技巧,成为我院管理工作的一个助力。

  一、事由

  我院刚装修完办公室,按班级配置了各自的电脑,共18台电脑,办公室装了八台壁扇、一台空调,有前后两个门出入,总面积100平方米。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有教师离开办公室忘了关电脑,电脑一直工作到第二天,电脑桌面不整洁,垃圾随意扔在地上,风扇和空调也没人关。分管卫生的领导多次开会强调纪律,但收效甚微。

  二、思考

  如何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果并能取得长远的效果,必须让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并且成为管理的主人是根本。我在会议上采取了有请管理方和使用方双方面对面剖析的方式,并运用同理心引导技能,使双方达成共识。

  三、做法

  首先有请双方一起观看办公室使用的情况,通过使用方自己去查看使用状况后,大家开始面有愧色,窃窃私语。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而可以进入解决事情的程序。

篇二:善用同理心 共筑沟通桥 合肥师范附小 知心姐姐

  善用同理心 共筑沟通桥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就是指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陶行知强调的是一种教育理念,而“同理心”则是一种心理辅导技能,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他人的情绪、想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场,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因此,合理运用同理心,是实现师生、生生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情感 关系 同理心

  引 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何实现这种需要?教师的同理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教学中,善用同理心,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心理学上将同理心分成三个层次:

  一是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知和体验他人所感知的世界。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总是会有不同的心情与想法,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位置和角度去看世界、去体验世界。作为教师,能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容易和学生的心更近,就为开展教育赢得了主动权。

  二是能知道和理解他人为什么这样感知与体验。这是一个比较难做到的层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多地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家庭背景、个性特征等,主动地了解他们对不同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及产生这些看法的主要原因。理解孩子这样想的来历,就能真正理清孩子的思路,教育才能有的放矢而不致“放空枪”。

  三是能把自己对他人的感知和体验传达给对方。如果只是一句“我理解你!我很理解你!”别人怎么会知道你理解了他什么?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程度,随时调整自己表达的语言、表现的情绪、使用的动作等。 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得使用同理心?如何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如何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是当下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技能。

  下面,结合一段教学案例《小鲤鱼成长记》来细致分析和探讨同理心的建立和实施。 ***小鲤鱼诞生篇***

  “老师,快看她的手!”巡视到这一小组时,惊呼声不绝于耳。这是小组团队意识培养的初期,一年级的孩子,自控力差,大惊小怪的事件我已经习以为常了。李**怯生生地握紧拳头,眼神慌乱,不知所措。我俯身走进拍拍她的背,她像找到了依靠一样,放声大哭起来。“这是皮肤病,会传染的。”小组内的组员还在轻声议论着。

  办公室里,我使尽浑身解数彰显为师的和蔼可亲,李**终于打开了自己的双手。我顿时惊呆了。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手心每一寸皮肤反复蜕皮,颜色就如刚出生的小老鼠一般。“老师,我这绝不是皮肤病。医生都说不会传染的。”“我说得都是真的!”看我没有吱声,她又加了一句。我轻抚着孩子的双手,犹如握一刺球于手心般扎人,“老师相信你!”

  第二天,孩子尾随妈妈来到办公室,递交了一份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孩子一直躲在妈妈的身后,望着妈妈离开的背影许久后才转身走向教室。

  而后的那节课,我带着这份健康证明踏上讲台。郑重介绍道:“李**的手很特别,就像泡泡(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中的主角)的皮肤一样。她的手还可以帮你挠痒痒哦。”于是,“小鲤鱼”便这样喊开了。

  ***小鲤鱼挣扎篇***

  而后,每每巡视到这个组的小组讨论时,小鲤鱼总是默默地听着,极少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组员虽不像初次的那般咋呼,却也是对她的那双手敬而远之。同桌更是避免自己的手臂触碰到小鲤鱼,一旦有丝毫的接触必是又吐舌头又跺脚。四人小组渐渐被三人小组所取代。大家

  似乎都忽视了小鲤鱼的存在,因为她总是安静得像一团空气。

  课下,她总是远远地看着蹦跳游戏中的同学们,眼神一旦与人触碰到,随即便会低下眼睑,故作拨弄手指状。我虽三番五次找过组内成员,但态度转变的时效性总是稍纵即逝。 ***小鲤鱼脱胎篇***

  这节课的小组讨论环节,我直接驻足于小鲤鱼组。听完其他成员的汇报,我握起小鲤鱼的手,低声说道:“老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其他同学肯定也一样。”她习惯性地搓揉着大拇指,声音低到极限。我始终盯着她的眼睛,期间不乏给予点头肯定,末了我还评价道:“小鲤鱼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不仅找到了别人发言中的精髓,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全班交流环节,我又再次当众与她握手示好。

  小组长似乎受到了老师的感染,竟主动要求批改小鲤鱼的作业。并这样对其他两位组员说道:“我们是一组的,小鲤鱼这节课的表现真棒。你们都来看看她的课本。”小鲤鱼羞涩地低着头,嘴角掠过一丝微笑。

  大课间,孩子们玩得是猫抓老鼠。我不动声色地来到小鲤鱼组,自然地拉起她的手,随其他孩子们的节奏与她互动配合。胜利时尽情地与她击掌祝贺。轮到小鲤鱼扮演小猫了,她迟疑了一下,撇见组内其他同学焦急而又专注的眼神,终于进入了角色,我配合她的行踪左躲右闪。第一次发现小鲤鱼的运动技能精湛,

  不出五分钟,竟满载而归。组内同学听到胜利的喜讯时,尽情与她拥抱、呐喊。小鲤鱼陶醉于同学们的字字句句赞美声中,不禁莞尔一笑,脸上犹如菊花绽放般灿烂。

  随后的几天,我刻意在大众场合下与小鲤鱼的双手亲密接触,并不失时机地对小鲤鱼的积极变化给予肯定。组内交流中,也暗示组长多追问小鲤鱼。一次、两次??多次尝试后,小鲤鱼组的讨论氛围便更有针对性了,大家对小鲤鱼的不信合和排斥渐渐被小鲤鱼的见解所融化。同桌也由嫌弃、疏远逐渐演变成鼓励、肯定。组员之间的互评也多了份对自身变化的纵向比较。

  ***小鲤鱼待续篇***

  小组组员间的交往,一旦破冰了,就会亲密无间。低年级的孩子,内心深切地渴望得到老师、组员的直观肯定,内向的孩子总是习惯性自我封闭,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给孩子树立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至关重要。

  小鲤鱼的变化离不开老师真切的关注和陪伴,而组员态度的转变也离不开老师的榜样示范。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重在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处,让孩子有机会可表现、有空间可发挥。每个组员都很重要,大家都意识到了,进步得便是整个小组了。

  上述案例提示我们如何表达“同理心”?

  一、 理解孩子此时的内心

  首先,通过面部表情我观察到,孩子十分胆怯,一个转身躲闪,一个细微的搓手动作,一个眼神的逃离??都应该及时捕捉并重视。其次,我们应该领悟她这种表情与心态的来历。通过了解,我明白了,手部的严重湿疹,是孩子一切不自信的来源。因此,及时给予孩子恰当的表现机会和肯定,在言传身教中,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为走进孩子真实内心埋下伏笔。

  二、表达对孩子内心的理解

  当众出示孩子的健康证明并接触孩子的双手,当众耐心倾听孩子的发言并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当众主动亲近孩子并肯定孩子的特长??教师在处理学生的事情时要态度要热情,立场要坚定。我们说同理心只是对对方的感受做出反馈,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倾听者赞同当事人的观点与行为,它不等同于同情心,也不等同于有错不纠和拍马屁,让倾听者放弃自己的立场。修正孩子的不自信源头,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赢得更多的掌声,这才是表达同理心的根本目的。

  三、夯实深入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规律、情感诉求、心理变化的理论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努力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学习心理学的理念和技巧、不断了解人的发展和成长的客观规律。“同理心”不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沟通技术,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高度、一种胸怀。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多一份同理,除了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觉得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同时,也恰恰是对自己、对他人多一份认同,对职业、对工作多一份理解与投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构建出真正的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让师生之间的沟通呈现出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良好状态,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小鲤鱼”的蜕变仍在继续,更多的热情参与会带来更多的惊喜,更多的俯身倾听也会带来更多的有效沟通。

  四、巧用朋辈效应,传递同理心

  案例中,由小组长开始的第一步走进,其实是对教师同理心的继承和传递。孩子们更易接受和认可教师的示范行为,也就自然得开始模仿和靠近。而这种积极主动的开始,会使整组的氛围发生变化。

  基于朋辈效应的普遍性、全员性、义务性、时效性和直接干预性,小组长的改变,恰恰表达了小组长对于小鲤鱼的同理心,同时他又自然地将这份同理心传递下去,乃至弥散给整组、整班。

  同理心是份沟通技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中,需要学习和掌握“同理心”的理念和技巧。尊重、理解学生是与之沟通交流的基础,而“同理心”则是尊重、理解学生的一个基本途径。在努力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个理念和这项技能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能得到锤炼和完善,教育效能就能够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也会逐渐学会“同理”他人,在心理上成长得更健康、更强大。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学习陶行知伟大的师爱精神》,维普资讯网XX年版。

  [2]李子勋:《陪孩子成长——亲子关系36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XX年出版。

  [3]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

格教程——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XX年出版。

篇三:什么是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EQ理论的专有名词,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

  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同样时间、地点、事件,把当事人换成自己,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 请用你们的手指------------摆一个“人”字给我看

  认识同理心认识同理心

  说明——-------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的。

  案例讨论:

  一个空姐的遭遇

  1)同理心并非等同于同情心。

  2)同理心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养的。

  3)缺乏同理心的人是无法表达相互关怀、理解,达到融洽的人际关系倾听的目的?基本原则

  --下处方前必须先诊断-------了解是来自于倾听

  主要思维

  --我需要去倾听因为我的假设是我不完全了解。

  --如果我先倾听来了解他人,那他人才会更深入的去了解我

  ? Ignoring 忽视--------------Pretend Listening 假装听

  ? Selective Listening: 选择性倾听-----------Attentive Listening: 留意的听

  ? Empathic Listening: 同理心倾听

  自传式的回应

  建议 给予建议、对策、劝告

  探寻 以自己的观点及动机去问问题

  诠释 以自己的经验去诠释别人的动机及行动

  评估 判断,同意/不同意

  自传式的回应的效能 ,在下列状况下具有效能:

  当对方沟通的性质是逻辑的 当对方征询你的意见来协助时

  当你与对方的情感帐户额度很高时

  在下列状况下会无效:

  对方只是要找个人听他说话 对方表达及探究自己感受时只按照自己步调及方向

  当对方的沟通充满情绪时

  同理心倾听

  当对方的沟通充满情绪 当人际关系已变质或信任度不高时

  当我们不确定我们是否了解当资讯是不熟悉的或太复杂时

  当不确定对方是否确知我们了解他的意思

  站在对方的角度能专心听对方说话,让对方觉得被尊重能正确辩识对方情绪

  ? 能正确解读对方说话的含义

  1、站在对方的角度

  趣味游戏:猜五官

  如果你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你会发现其实游戏很简单!

  2、能专心听对方说话,让对方觉得被尊重

  人都有渴望被尊重的需要。有了尊重,沟通就有了基础

  开放式情景对话:

  男:小姐,今晚你有空吗?女:没空!

  男:为什么没空? 女:约人了!

  男:约谁了?女:你管不着!

  男:摆什么臭架子!

  女扬长而去……

  封闭式情景对话:

  男:小姐,看你不着急走,是不是不用回家吃饭啊? 女:是啊!

  男:有人请你吃饭吗?女:没有!

  男:不如我请你吃饭怎样? 女:好啊!

  情境模拟:

  假设你一是一个三岁小孩的父母,你的孩子生病了需要打吊针,针管插在孩子的胳膊上,孩子一直哭着,这个时候,您怎么让孩子不哭呢

  A、「拜托你不要哭好不好,医院的人都被你吵得受不了了。」

  B、「妈妈抱你,,听话啊 。等一下我买玩具给你喔。」、

  C、「你再哭,病就好不了喔!」

  D、「你不哭,我就去买好吃的麦当劳给你,好不好?」

  E、「你一直哭,那么大声,被隔壁警察听到了,就麻烦喔!」

  讨论:你会怎样做?

  同理心对话模拟:

  「打针很痛喔!」 「你很想不要打针是吗?」

  「很想把这点滴拿掉是吗?」 「你害怕打针打很久?」

  「我去问医生,可不可以不要打?」

  3、能正确辩识对方情绪

  [观察训练:] 旅途中

  场景:在深圳飞往成都的飞行途中

  人物:看报纸的男士(45岁左右,穿着休闲服装)

  ? 正在看窗外的男士(28岁左右,西装革履)

  ? 四处张望的老婆婆(60岁左右,好象第一次坐飞机)

  ? 刚吃完准备休息的小姐(24岁左右,看起来心情不错)

  任务:你是机组乘务员,公司正在推行一项“顾客满意计划”你的任务就是通过和乘客进行交流,想办法让乘客填写一份有效意见调查表。

演讲中同理心的案例有哪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