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园公园

发布时间:2013-03-19 11:40:38

天津桥园公园

 

 作品名称:天津桥园公园

 

 设计单位:土人设计

 

 作品地点:天津

 

    设计师:土人设计         设计时间:20053



    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完成时间:20064



    设计规模:22公顷          所在国家:中国



    作品地址:天津市河东区    甲方:天津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



    项目概况



    桥园位于天津市河东区,河东区是天津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天津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占地40平方公里,人口63万。公园场地南临盘山道,东以天山路为界,西北朝向卫国道立交桥呈扇形展开,占地22公顷。东南两侧为城市干道,是公园与城市的活跃交界面,周边社区人口近30万。原为打靶场,北侧尚有一土堤;场地低洼,有鱼塘若干;地面建筑物已被拆除,残留杨、柳树若干。



    因为是卫国道立交桥边的一个大型绿地,故名桥园。



    设计目标与定位



    项目被作为天津市城市环境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希望通过公园建设为周围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游憩空间,并要求有一个桥文化博物馆和至少1000平米的商业面积;同时,由于地处天津市的重要门户,公园应有自己的特色,期望成为天津市的一大特色公园。



    设计概念



    基于以上的功能要求、地域及场地特征,提出桥园设计有以下两个概念:



    1城市-自然谱系:公园整体结构上以东南角的扇心为原点,以东、南两侧临街界面为两舷,分别平行向西、北分层推进,功能和形式上呈现由城市向自然的层层递变,形成一个城市-自然递变的谱系,与人对公园的使用强度相对应;



    2)取样天津:在景观元素构成和材料上,设计采用了取样的方式来放映天津的地域自然和文化景观特色。取样对象包括从植物群落和植物材料,到工业材料,并使公园提供完整而丰富的景观体验。



    景观构成



    1)城市林带:临街一侧为林荫带,密植适宜于本地生长的杨树林,形成城市林带,划出一条鲜明的城市边缘线,并将城市步行道置于林中,提升城市意象、改善城市体验,并使公园有一个鲜明的缓冲带,将道城市路上的噪音隔离和吸收,营造一个城市中的桃花源。



    2)高台-沉床园带:城市林带之内有规律地交错分布着高台和下沉庭院。台地高达五米,其上为一条横跨廊道相串联;台地给平原上的城市和绿地一种新的体验,每个台地上都密植一种乡土树种的有幼苗,形成浓密的绿块,也即取样天津乡土树种,同时表明对社会上盛行的大树移植之风的反对立场,告诉人们幼苗也是很美的;每一幼苗绿块之中为一宜人尺度的小广场和荫棚,各具特色;台地的边坡由金矿、铁矿、铜矿等各种矿石铺成,是对天津作为工业和港口城市的反应,也即取样天津工业材料。在每两个台地之间是一个20X10米见方的下沉式小花园,依地势布置台阶可以席坐,是大尺度的环境中的一个个亲人空间。沉床园设计精细,以乡土禾草植物为主,也即取样天津乡土野草。除高台和下沉庭院以外,是树荫下的城市广场区域,以硬质地面为主。高台和连廊构成了一个个窗景,让公园的绿色流露到城市,也给造访者营造了一个个诱人的豁口。



    3)湿地-湖泊带:包括带状湖泊和两侧的湿地。外围为临湖亲水带,由顺地势跌落的栈桥构成,丰富的水际植物掩映着穿越其中的栈桥,使人与水和生物近距离接触;在内侧(湖的西、北侧)为大片的湿地,恢复和再现天津地域性景观,由芦苇和其他湿地植物构成。一条蜿蜒的步道栈桥穿越其中,并穿连多个木平台和荫棚。两个滨水湿地都是湿地植物的科普走廊,也即取样天津湿地植物。



    4)疏林草地-高台带:本区域与湖对岸的高台-沉床园带遥相呼应,但在元素构成上则更自然化了:基底是开放的草地,林子是自然式的疏林,台地不再是一个方向整齐排列的绿块阵,而有不同的朝向,规则中又有自由,边坡处理也是用草而非矿石。



    5)群落取样区:从空间位置和面积上来说,这是公园的核心区域。由林网围合成一个个泡状空间(可称为样泡),每个空间都有不同的标高,海拔高差变化以10cm为单位,因而会有不同的水分和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适宜于不同植物群落的生长。初始的群落在天津地域内挖取同样海拔和水分条件的地块,连同土壤和植被,完整移植到公园的样泡内。取样过程本身要求有环保意识,即采用小斑块或窄条带的取样,以保证不破坏原生境的自我恢复能力。每个样泡内都有一个平台,伸入群落内部,使人有贴近群落观赏的机会。林网由当地最为强势的柳树作为基调树种,在交叉部位种以其他乡土树种。林网内是自然的游步道,粗沙铺地。



    6)西、北边缘隔离带:公园西-北侧濒临立交桥,噪音和视觉干扰都比较大,而且远离社区居民,故结合地形设计绿化隔离带,并于原有的靶场地形相结合,为公园做了一个弧状绿屏。



    7)一条对角线,三个节点:这条对角线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它是城市街道的视觉延伸;第二,它与已经建成的立交桥广场以及其中的一个高塔形成对景;第三,它是公园主要入口的延伸。这条轴线横跨上述城市-自然的多个带谱,串联三个节点,包括入口广场,桥博物馆和一个户外剧场。



    8)一组服务设施:在公园的西南角,是一组服务性建筑,它们以水为明堂,半围合布局,互相之间以廊道、栈桥相联系。建筑两层为主,轻盈而亲切,飘浮于水面和湿地之上,主要提供餐饮、茶吧、酒吧、书吧等服务。

基于以上的功能要求、地域及场地特征,提出桥园设计有以下两个概念:

  城市——自然谱系:公园整体结构上以东南角的扇心为原点,以东、南两侧临街界面为两舷,分别平行向西、北分层推进,功能和形式上呈现由城市向自然的层层递变,形成一个城市——自然递变的谱系,与人对公园的使用强度相对应;

  取样天津:在景观元素构成和材料上,设计采用了取样的方式来放映天津的地域自然和文化景观特色。取样对象包括从植物群落和植物材料,到工业材料, 并使公园提供完整而丰富的景观体验。



  绿地内部景观



  疏林草地-高台带



  外围为临湖亲水带,由顺地势跌落的栈桥构成,丰富的水际植物掩映着穿越其中的栈桥,使人与水和生物近距离接触;在内侧(湖的西、北侧)为大片的湿地,恢复和再现天津地域性景观,由芦苇和其他湿地植物构成。一条蜿蜒的步道栈桥穿越其中,并穿连多个木平台和荫棚。



  高台-沉床园带



  城市林带之内有规律地交错分布着高台和下沉庭院。台地高达五米,其上为一条横跨廊道相串联;台地给平原上的城市和绿地一种新的体验,每个台地上都密植一种乡土树种的有幼苗,形成浓密的绿块,也即取样天津乡土树种 。在每两个台地之间是一个20X10米见方的下沉式小花园,依地势布置台阶可以席坐,是大尺度的环境中的一个个亲人空间。



  湿地-湖泊带



  外围为临湖亲水带,由顺地势跌落的栈桥构成,丰富的水际植物掩映着穿越其中的栈桥,使人与水和生物近距离接触;在内侧(湖的西、北侧)为大片的湿地,恢复和再现天津地域性景观,由芦苇和其他湿地植物构成。一条蜿蜒的步道栈桥穿越其中,并穿连多个木平台和荫棚。

天津桥园公园

天津桥园公园

天津桥园公园

天津桥园公园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地址:中国天津市

  项目面积:22公顷

  项目委托:天津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首席设计师:俞孔坚

  设计团队:石春、林里、贾军、王浩、王云峰、王俊、祈胜、胡含宇、张波、苏兴兰、封显俊、臧学年

  设计时间:200510月~20085

  建成时间:2008

  

  获奖情况:

  2010ASLA专业奖之设计荣誉奖

  2009年第2届世界建筑节世界景观奖

  2008年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相关信息参见:www.turenscape.com 

  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为整座城市和周边市民创造一个有多种自然服务机能的公园绿地,包括:雨水收集利用、净化;在自然过程中改善盐碱土质;重塑乡土植被风貌,实现低成本管理;发挥乡土植物、自然系统、雨洪系统、土壤改良及景观可持续性的科普教育功能;为游人提供美的享受。

  多样化的生态群落创造并开启了植物适应性与群落进化的自然过程。混合植物种类的种子最初用来培育出新的植被,其他乡土植物则宜地栽种。随着季节更替,每一块植物种植区将大大小小、有水无水、pH值不一的坑洞串联在了一起。

  这一在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 Services)中扮演着生态基础设施角色的公园以持续进化过程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景观美学——没有规整的形式,没有刻意的种植,洋溢着自然凌乱的野趣,使植物在景观中能够充分体现其自身特有的美丽。

  在天津桥园公园项目中,土人景观通过改造地形使城市雨水融入植被适应与群落更替的自然过程中,将一块废弃的打靶场变为了一座低人工养护的城市公园,使其具有雨洪调蓄、净化等多种自然服务(Nature's Services)功能,改善了公园的盐碱土质,为环境科普教育提供了条件,为游人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景色。

  艰巨工作势在必行

  该场地位于中国北部海滨城市——天津,占地22公顷。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原打靶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土壤盐碱化,在项目被委托之前,场地上还存在着破败临建。其南部和东部为人口稠密地带,西侧和北侧则紧邻公路和立交桥。

  2006年初,为实现市民期望提高该场地环境质量的要求,天津市政府与景观设计师达成一致:抢救这块退化土地的艰巨工作势在必行。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为整座城市和周边市民创造一个有多种自然服务机能的公园绿地,包括:雨水收集利用、净化;在自然过程中改善盐碱土质;重塑乡土植被风貌,实现低成本管理;发挥乡土植物、自然系统、雨洪系统、土壤改良及景观可持续性的科普教育功能;为游人提供美的享受。

  斑块式的景观

  该地区一度有着湿地、盐沼景观,但因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消失殆尽。虽然这种盐碱土壤不适宜树木生长,但地被和湿生植物却在这片水位与pH值变化不定的水域里繁茂丛生。适应性植物群落灵巧地装点着这块区域的景观,这种简单淳朴的、名为适应的调色板的设计方案旨在利用自然、利用开挖的21个大小深浅不一的坑洞——直径幅度从1040米,凿挖深度从0.52——解决场地垃圾问题。

  由于雨季和地下水位浅的原因,这些坑洞或成为了水塘,或成为了湿地,或成为了季节性水池,或保持原状成为一些无水的坑穴。经过雨水的冲刷过滤,那些无水坑穴内的土壤由此得到改善,在汇集雨水径流的深坑中营养逐步沉积。

  多样化的生态群落创造并开启了植物适应性与群落进化的自然过程。混合植物种类的种子最初用来培育出新的植被,其他乡土植物则宜地栽种。随着季节更替,每一块植物种植区将大大小小、有水无水、pH值不一的坑洞串联在了一起。这种斑块式的景观也是将该区域中水敏感植物、碱敏感植物纳入精心考量的设计成果之中。我们在一些坑池上还架起了木质平台,供游人坐在植物块丛中观赏。连通整个调色板的道路网络,可使参观者在其红色的沥青路面上漫步,游赏于各景观斑块之间,聆听自然模式进程和乡土植物绘声绘色地讲述它们的故事。

  自然凌乱的野趣

  桥园公园仅用两年就实现了其设计目标。水池内蓄存的雨水为多种多样的水敏感植物群落提供了演替条件。植被的季节性变化与野趣的本土景观美感结合在了一起,每天吸引着数以千计的游客前来观赏。公园开放的第一个月(20081011月)内,约有20万人入园游览。这座仅在一年内就将原有景观进行更新的公园成为了既广受社会大众欢迎,又无需大量管理成本的成功范例。

  这一在生态系统服务(Ecosys-

  tem's Services)中扮演着生态基础设施角色的公园以持续进化过程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景观美学——没有规整的形式,没有刻意的种植,洋溢着自然凌乱的野趣,使植物在景观中能够充分体现其自身特有的美丽。这个以生态功能为主导的适应的调色板已成为了天津人心目中一块珍贵的非凡之地。

天津桥园公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