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286243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
【摘要】高科技的发展推进着社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急剧的改变,也就对教育发出了强烈的挑战,而新课标就是在这种强烈的时代呼吁中应时而生,是一种创,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
【关键词】教育;高中数学;新课程;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052-02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课程应反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的概念、法则、结论发生、发展过程和数学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知识结构,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样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1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1.1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年轻从教时,特别鼓励学生向教师提

问,他总是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包括操作性活动和思考性活动及实践性活动),从而获得主动地发现机会。要充分发挥数学交流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交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及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及问题解决后进行小结,将触发思维的因素(即问题是怎样想到的?是什么使我这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的?)进行显现,将引导思维的方法、策略进行提炼,让学生分析把握,为今后创新思维打下基础。
1.2重例题的选择及变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对教学中的例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有针对性;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对原理进行广泛的变换和延伸,尽可能延伸出更多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3创设民主氛围,激发主体意识是关键。高中数学的创造教育必须创设一定情景、氛围,引导、启发学生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呼唤学习主体能动参与联想、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归纳等学习探究活动。允许学生“插嘴”,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释放学生时间,拓延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自愿性、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拓宽教育

领域。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活动领域,向社会实践求新知,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知的眼界,发挥内在的创造力。
1.4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精神,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要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习题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联、一题多变、一题多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及思维的流畅性;采用多题归一,训练求同思维能力;用整法解题,锻炼统摄思维能力;用反证法、倒解题等训练逆向思维。启发学生思维探讨,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鼓励学生间积极争辩,陈述矛盾,各抒己见,揭露弊病;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向教师质疑提问;组织学生间相互批改作业,评阅试卷,发现问题,改正错误。2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教学应强调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即在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发展非智力因素,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2.1讲清楚概念的实际来源和含义。由于数学本身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等特点,使学生望而生畏。不少数学概念都可以找到它的实践原型。如:正负数、数轴、绝对值、点到直线的距离、函数等,都是由于科学与实际的需要而产生的。讲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可使学生不会感到抽象乏味而且易理解。就“函数”来,单单讲概念,学生不易接受。函即传递,函数可理解为数的传递,通过对应关系来传递,于是有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

系。
2.2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成长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针对个别学生数学基础差、意志薄弱、对学好数学失去信心,给他们讲数学家张广厚的故,从数学不及格没考上中学到艰苦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终于成为数学家。学习他不怕挫折、持之以恒的精神。个别学生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给他们讲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高斯是近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而他总是十分谦虚,坚持不懈,永远探索。学习他谦虚谨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3实施趣味教学
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因素很多,从学生方面看,优等生和后进生在学习兴趣方面的显著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正是当代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先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形成重要的学习态度,对数学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可从以下几点努力:3.1学习数学史,挖掘数学之美,设置巧妙的数学问题,激发学

习兴趣。例如,在讲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之前,先介绍了德国数学家高斯及其童年巧算1+2+3……+100的故事,而后乘势问:“你们能根据高斯巧分组的解题思想计算12-22+32-42++992-1002的值吗?”凭借着故事的启迪思维和产生的“热效应”,大部分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速算出答案(-5050“只要同学们平时能像高斯那样勤观察、多动脑一些巧妙的解法定会在你们中间产生。”这一番话借古论今,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地用“首尾相加”导出求和公式。
3.2教师要有灵活的教学艺术。务实学生知识基础,活跃学生思维过程,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广泛的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语言力求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与诱导性,让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生动的甚至是幽默的语言传输给学生,尽最大可能与学生产生互动,形成热烈和谐的气氛,学生在心情愉悦当中有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三角函数一章,诱导公式有几十个,给学生的记忆带来很大的困难,经过分析公式的特征,用形象语言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不但使学生很快记住,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数学教学语言,从教学实践中提炼和运用数学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3.3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在高中数学课堂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是有效落实新课程的途径之一。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应主要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创设情境、作演示工具、为突出重点与难点创造氛围、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形象的东西,从而有力的突出重点与难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它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知识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阶段性地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先易后难,多条道路的解析,让学生慢慢尝到成功的喜悦,而后激发其对自己独到见解和创新思维的肯定和骄傲,全力以赴地投身于感兴趣的数学学习当中。
总之,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要求:在教学目的上,要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传授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的主要任务上,不只满足于学生“学到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决定因素,一切教学内容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体验去获取.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动手、动眼、动身、动脑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归纳、猜想等思维能力,这样既有利于领会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中非智》吴兴长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