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396250

诗经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诗经》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一、《诗经》的产生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诗经》的创作,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它堪称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千百年来,人们传咏它,研究它,历久不衰,代代相传。古往今来,关于《诗经》的文章著作,不可胜数,早已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这便是“诗经学”
《诗经》本来只称为“诗”“诗三百”或“三百篇”.汉武帝时独尊儒术提倡读经,从此《诗经》便被奉为垂教万世的宝典,并改称为《诗经》。所谓“经”,即经典之义,也就是能称为典范的著作。至于现在仍使用《诗经》这个名称,那是依照传统的习惯,便于同其它广义的诗区别开来。
《诗经》经秦代焚书后,至西汉复传,西汉传《诗》的有四家。即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还有鲁人毛亨。齐人辕固所传的叫“齐诗",鲁人申培所传的叫“鲁诗",燕人韩婴所传的叫“韩诗三者合称“三家诗”。鲁人毛亨和他的弟子赵人毛苌所传的《诗经》称为“毛诗”.把“三家诗”同“毛诗”相比较,多有不同,前者对《诗经》的说解诠释往往断章取义,繁琐晦涩,而且充满阴阳五行杂说,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而后者“毛诗”,则较注重字义训诂,诠释简明,迷信成分也少得多。至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又给毛亨的《诗故训传》(毛亨解释《诗经》的著作,也称“毛传”作了“笺"(对“毛
1/10

诗经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传”加以补充和发挥,简称“郑笺",使“毛诗"的诠释更趋精密。从此以后,“毛诗"广泛流传,而“三家诗”则逐渐衰废。
《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等十五个地区的诗歌,合称十五国,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以上三大类的划分,在于音乐曲调的不同:“风"是地方乐调;“雅”为正乐之歌,即周王朝王都的歌曲;“颂"则是庙堂祭祀所用的曲调缓慢的乐章。由此可见,“诗三百”最早都是配乐、歌咏的。后来,曲调失传,只剩下唱词,这便是后人所见到的《诗经》.
收入《诗经》的作品,从时间看,包括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这五百多年间的诗作;从地域上说,大部分产生于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带,包括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区,最南到湖北北部的长江流域。如国风中的周南、召南就产生于江汉流域。
收入《诗经》的作品,由于大多是民间口头流传而后采集编定的,所以具体写作年代和作者姓名都无从考证,但《诗经》的确反应了群众集体的艺术智慧。那些无名诗人虽然湮没无闻,但他们对中国文学作出的卓越贡献的确是不可磨灭的。这些历时几百年,地跨数千里而产生出来的诗篇,在当时各地语言不统一,交通又不便利的情况下,是怎样采集、写定并汇编成书的呢?从文献记载上看,采集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采诗”。这是当时采诗以观民风的制度.《汉书·识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
2/10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