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发布时间:2013-11-02 13:33:27

西方哲学的重要转折之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艰苦探索历程

西方哲学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在西方哲学两千多年的长河中,包含着对宇宙、世界、人的精神、思维、认识等各个方面的探索和发展。在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们提出的不同认识和不同观点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激烈的争辩,也可以感受到哲学家们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而作出的种种牺牲。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同争论、不同观点,才推动着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才使得整个西方哲学史呈现出一个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局面。在这个历史长河中,有一个重要的转折,这个转折推动者人类对宇宙认识的近一步发展,即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探索与发展。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漫长而又曲折,西方哲学关于自然、宇宙的探索要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从泰勒斯开始,哲学家们就开始了对世界本原的探索与研究,不同时期的不同派别们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前人的观点提出了批判、继承、改良等。直到古希腊三贤之一的亚里士多德,才正式提出了“地心说”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哲学,地心说就包含在他的宇宙观之中。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宇宙的基本构成元素、性质和宇宙模式。[1] 他认为天界是恒星的世界,恒星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其运动是一种匀速的圆周运动。

亚里士多德坚持地球中心说,认为圆球形的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而且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天体则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关于宇宙的结构模式,他认为地球的表面是水,水上面是气,气上面是火,火之外存在着多层天。[2]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宇宙观中对于地心说的阐述,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地心说就成为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权威性解释,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也就成为人们心中普遍认同的观念。到了公元2世纪,托勒密把地心说加以系统化。他认为日、月五大行星都在绕地球的偏心圆轨上运转,并各有其轨道层次。从而将地心说的理论更加精细化,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地心说理论体系。到公元13世纪中世纪经院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遵照教皇的旨意,把已经趋于成熟的地心说溶入到了基督教神学之中,宣称上帝在创造世界的时候把人所居住的地球摆在了宇宙的中心,万事万物都是上帝为人而造的,日月星辰也都在绕着地球旋转。从此之后,地心说就成了基督教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是不准违犯的神圣教条,这样,地心说的统治地位也达到顶峰,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们重拾对自然的考察而以此摆脱长期以来神学的束缚。新兴的自然科学不仅要同封建神学进行顽强的斗争,而且必须为自身解决认识自然的方法论问题。[3] 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出现了自然科学方面的杰出代表人物哥白尼,他的科学和技术贡献不仅开创了新兴的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近代新哲学思想的形成有这及其重大的意义,是哲学摆脱封建神学束缚,走向自然哲学的一次重要转折。

在天文学方面,哥白尼面对的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权威和已经统治达1000年、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他没有因此而放弃、退缩,表现出的是一个伟大科学创建者的开拓创新和革命勇气,向教会权威和传统提出了挑战。哥白尼在他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序言中说:“那些对数字一窍不通的无聊空谈家会摘引圣经的章句加以曲解来对我的著作进行非难和攻击。对这种一件,我绝不予以理睬,我鄙视他们。”[4] 哥白尼以他独有的革命精神和有着确凿事实的理论依据来推翻前人关于地心说的理论,他认为托勒密的地心体系还有很多地方时不符合事实的。例如,如果像托勒密所说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其他星球循圆形轨道绕地球旋转,那么对于住在地球上的人来说,其他星球就应该是保持与地球不变的距离均匀地向前运行。但是我们现实观测到的情况却非如此,有的顺时针运行,有的则是逆向旋转,而且行星与地球的距离位置都会在不同时间发生变化。于是哥白尼得出结论说:“行星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和行星到地球距离有变化的事实,证明了地球并非是所有行星旋转的中心。”[5]

在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同时,哥白尼通过不断收集资料、实践观察等方法,提出了日心说的假说。这个假说的基本内容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星球体系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地球在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的同时,和其他行星一起围绕太阳运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行星以太阳为中心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最外层是”恒星天层“。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是整个宇宙论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是自然哲学的伟大革命,同时也是对教会权威的挑战。从此,自然哲学逐渐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为科学得以迅猛发展提供了保障。

哥白尼虽然提出了日心说的基本理论,但是由于当时封建神学还很浓厚的社会背景之下,这个理论还没有得到人们的接受,哥白尼的著作也在后来才发表出版。在哥白尼之后的后期自然哲学家布鲁诺对日心说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当时的封建神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布鲁诺把哲学的研究对象转向了自然,他将关于自然事物的原因、本原和统一性问题,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他贯彻宇宙太一的原理,认为宇宙只有一个,无边无际,也没有中心。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太阳和地球,这些地球都围绕着太阳旋转,就如同我们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样。“布鲁诺认为,包括太阳、地球、行星在内的所有天体,都是同样的元素构成的,具有同样的形式、运动和变化。”[6]布鲁诺的观点进一步解释和阐明了日心说的理论,他也为此和封建神学进行了不懈地抵抗和较量,虽然他最后被封建宗教烧死,但是他的这种思想和精神却广泛流传开来,对后世哲学家有很大的影响,也使得日心说动摇了封建神学宣扬的地心说,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羁绊,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大踏步地前进。

到了十七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己创制的望远镜观测天象,以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推翻了宗教一直以来宣扬的地心说。其间伽利略也是经历了宗教的一系列迫害,但是经过不断努力,日心说的地位却得到日益巩固,人们也开始相信和接受日心说的观点。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分析概括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天文学资料等的基础之上发现了行星是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他用精确的计算和科学规律性证实和发展了哥白尼学说,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提供了前提基础。

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探索和斗争,日心说的理论终于战胜了统治西方近一千年的地心说理论。人们对科学的探索和追求永远没有停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具有着历史必然性,新事物必然代替着旧事物,虽然这一过程是曲折螺旋向前进展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我们不仅要学习哲学家们的刻苦钻研和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之下他们所做的斗争,只有这样,科学才能不断进步,更多正确的真相才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 苗力田 李毓章 《西方哲学史新编》.p94.人民出版社.

[2] 苗力田 李毓章 《西方哲学史新编》.p95.人民出版社.

[3] 苗力田 李毓章 《西方哲学史新编》.p249.人民出版社.

[4]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p6.

[5]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p25,26.

[6] 苗力田 李毓章 《西方哲学史新编》.p251.人民出版社.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