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对话作文

发布时间:2020-08-15 08:17:03

人物对话作文

篇一:小学四年级作文训练——写人物对话

写一段人物对话

作文片段训练:写一段人物对话

1、提示小语:孩子们,人类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歌唱。大家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多热闹。不过在发生了具体事情之后,并不是个个都很开心的,也会有愤怒、有失望、有沮丧、有不满、有骄傲??不同的心情便会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神情,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揣摩,我们身边处处有灵动的声音,处处有有趣的瞬间。 2、人物对话在书面表达中的几种形式

(1)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满脸笑容 说 今天的心情真不错

(2)提示语在后面。

我在钓鱼呢 叔叔笑着说

(3)提示语插在人物语言的中间。

小华 你要认真想想 丁老师严肃地说 你这样做 行吗

(4)在清楚地知道对话人是谁的前提下,省略提示语,连续地写双方对话。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书呀?”

“我在读书呢。”

书?哪里有书哇

石头就是书 你们看 这石头一层一层的 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习作指导:

(1)首先选择一个事件。

人物的对话离不开具体的事件。所以在确定哪些主人公展开对话之前,先选择一个事件,简洁地描述一下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冲突或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事件设计好,这样对起话来才有凭证。

(2)抓住人物个性写对话。

要写清人物讲的内容,就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表情,抓住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等。如慈祥的妈妈说起话来可能温柔和气;魁梧的爸爸往往喊声震天响,生起气来胡子能撅到屋顶上;机灵的“小猴子”个头虽小,很可能得理不饶人??掌握好这些人物的个性,再想象他们的对话就容易多了。他们可以唇枪舌剑,可以心平气和,也可以针锋相对,但结尾要确立好方向是握手言和呢,还是各自自惭形秽,或者??

(3)注意标点的使用。

在对话时,为了使文章读起来更生动,要在人物说话前加上表示他们动作或神态、语气的提示语。特别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哦。

范文欣赏

爸爸终于开口了,问道:“你期中得了多少分?”我一听,头顶上仿佛挨了重重的

一击。

这时爸爸声音放低了些,安慰似地说:“不要害怕,你老老实实对爸爸说,爸爸不打你了。”

我只好支支吾吾地说:“语文考试得了八十二,数学考试得了六十二分。”说完我低下头,又偷偷地瞟了爸爸一眼。

爸爸脸色铁青,嘴唇绷得紧紧的,两手放在背后,来回踱着步……他低着头自言自语地说:“我过去不应该那样打你,看来棍棒下面出不了?材?呀!”??

自主习作练习

1、思考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对话。2、抓住人物特点把这段对话写出来。3、学习自己修改。

题材指引

1、和同学的一次争执或与几个同学的讨论。

2、由于某种原因被老师找去谈话。

3、妈妈(或爸爸)要出远门很久,与她(他)的对话。

4、在某个店里与店老板的对话等。

范文模板(不会写的同学可以使用范文模板)

我的同桌,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暴力狂”,她就是——。

“XX,我对你忍无可忍了!”我暴跳如雷,对着我的同桌XX大声咆哮。

也可以是懒洋洋地当没听见,或者是翻一个白眼,根本不理你。例如:XX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端详了我好一阵子,居然无动于衷:“哈,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呀?这么凶啊!”总之是什么就写什么。)

“ ”我 “ ”她 (你是什么感受,气得要命还是?你说了什么?你的表情呢?你的动作呢?你的同桌呢?把这些生动地写进去,用不同的方式。)

正在我们吵得头上都快冒烟的时候,“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哼!”“哼!”我们只好停止战斗,气鼓鼓地坐在座位上。

好句欣赏:1、你居然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是轻蔑?是嘲笑?再怎么说我也算是班上的一枚小帅哥,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把眼睛瞪得恐怕有铜铃大,“今天,我就不怕你了!”

2、“哎哟!哎哟!你真的动手啊!”她的九阴白骨爪居然悄无声息地向我袭来,我又中招了。“哼!要不是因为你是女生??算了,好男不跟女斗。”

篇二:人物对话描写训练

人物对话描写

秘笈:

1、对话分行写。

2、每句简短精炼。围绕中心。

3、提示语有三种形式:牵牛式、推车式、挑担式。

4、提示语使用动作、神态、心理、环境等修饰。

5、“说”的同义词:道、叫、喊、问、念、咒、吭、劝说、唠叨、嘟囔、请求、反驳、呻吟、吆喝等。

6、也可以裸话。

训练题

1、本嘲笑汤姆:“嘿,老伙计,你不得不干活,是吧?”

A、(添加动作)

B、(添加神态)

C、(添加心理)

D、(添加环境)

2、根据以下情境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闯祸后的你和老师之间会展开怎样的对话呢?

篇三:作文训练对话描写

人物对话描写专项训练

方法指导

1、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要个性化

2、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要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心理状态

3、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4、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

5、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

人物的语言描写一般有五种:

(1)提示语在前面

(2)提示语在后面

(3)提示语在中间

(4)提示语在两边

(5)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

1、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要个性化

作者笔下的人物语言应切合人物身份地位、年龄特征、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特别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

例: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

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你知道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 明确:这说明这些人物的语言能够表现鲜明的个性特征。“锅了碗了”“针过去线过去”“前有车后有辙”“见风使舵”这些极具职业特点的用语显示出它们的使用者分别是厨师、裁缝、车把式和船老大。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透露出厨师媳妇的身份—商人。因此,我们要写好人物,必须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努力做到“话到人到”

片段练习:同学不小心把你心爱的玩具摔坏了,这时——性格温和的你会说:脾气暴躁的你会说:

——————————————————————————————————————————————————————————————————————————————————————————————。

2、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要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心理状态。 所谓场合,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

话,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如果再有感情的因素掺在其中,那就更是大不一样了。 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对象不同,往往同一人物的语言的内容与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严肃的场合,话语一般应庄重;个别人之间开玩笑,则可以幽默风趣些;兴高采烈时,人说起话来快言快语;懊丧时,人的语调又会缓慢低沉。当然,与之相反,用得好,也会产生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例:大年初一,你出门拜年去,路上你遇见了老师,热情的你主动打招呼:“老师,您吃了吗?”

片段练习:酷夏,你与朋友在家玩游戏,发现爸爸(妈妈)汗流浃背的抗着一箱饮料推门进来,你会:

————————————————————————————————————————————————————————————————————————————————————————————————————。

3、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有些学生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

例: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练习:

1、填空:

刘老师( )地说:“你怎么把二年级小朋友打哭了?”张清()说:“我没有打他”

刘老师( )地说“还敢顶嘴,别的老师和同学都看见了。”

“我真的没打!”张清( ),“也许是张明干的,他在教室里都要哭了。” “噢!噢!难道是他们看错了,张清和张明可是双胞胎呀!”刘老师()。

于是,( )说:“看来,在这件事上是我冤枉了你,对不起啊,张清!”

张清听了()“没关系,刘老师。”

2、小结

谁说的

神态

表情

提示语在前:“”

对话描写 怎样说 心情提示语在中“。”,“。”

提示语在后“”。

语调没有提示语

说什么 动作

4、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

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这是学生作文容易出现的毛病,即使生活中真的这样说了,也要根据文章需要进行取舍。

例: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我说:“吃过了。”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这段对话虽然写得很通顺,可很多却是不必要的废话。

片段练习:今天早上,有多位同学因迟到而被老师责罚。假设你是其中两位同学,试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他们的心情与感受。

同学甲:品行优良,对师长必恭必敬,知错能改。

同学乙:品性顽劣,自以为是不听师长劝告。

————————————————————————————————————————————————————————————————————————————————————————————————————————————————————————————————————————————————————。

5、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人物的语言

描写一般有五种:

(1)提示语在前面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2)提示语在后面

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3)提示语在中间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4)提示语在两边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5)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

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描述形式,可以几种描述形式交替使用。这样在表达形式上才不会显得单调。

例: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奇怪地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刚才称错了!”老板边说边手忙脚乱地重新称肉。“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沁出来的汗珠,脸涨得跟柜台上的猪肝似的,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这,这??”爸爸严厉地问老板:“这什么?”老板低下了头,小声说:“这是七块钱的肉,不够半斤。”爸爸冷冷地看了看卖肉的老板,说:“平常看你怪老实的,谁知道你竟敢缺斤少两,欺骗顾客,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

精彩示例

例一《吃西瓜》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全家人在院里乘凉。这时妈妈抱出一个圆滚滚、碧绿的大西瓜。妈妈还没开口,我马上用命令的口吻说。“妈妈,我要半个 (ku3i)着吃。”哥哥说:“你怎么老是这么霸道,这一回不能再惯着你了!”我听后一下子冲到了他面前,恨不得鼻尖对鼻尖地向他喊:“谁霸道,谁霸道,你都是中学生了,还不说让我一点!”妈妈说:“哥哥说得对,你也太……”话还没说完,姥姥便说:“得了,得了,哪有这么多话说,就算俺要半个瓜吧,赶紧切给他吧。”妈妈无可奈何地把半个西瓜递给了我。我拿过瓜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哥哥在一旁瞪了我一眼,随后便把一块瓜递给了姥姥。“还是老大孝顺。”姥姥夸赞着哥哥,我听了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

〔评语〕写几个人之间的对话,一要注意层次清楚,二要注意人物的特征。这篇对话,写的是为吃西瓜引起的一场争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哥哥礼貌让人;弟弟专横跋扈;妈妈

遇事迁就;姥姥溺爱孙子。人物的性格特点,流露于字里行间。小作者所以写得这样真切,是由于自己对事物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例二《在路上遇到的一件事》

中午,我到副食商店去买酱油,刚走出家门就看见一辆自行车飞驶过来,我心一惊,身一侧,那辆车就从身边擦过去,真险呀!我放眼一看,骑车的是一个身穿花格子的青年,后货架子上还坐着一个大个子。我正想走,忽然一声喊:“站住!”原来,一位老爷爷在招呼那两位骑车的人。这时,只见那老爷爷走上前去,说:“你俩下车,先别走!”花格子头一歪,神气地说:“你凭什么不让我们走!”“凭什么,就凭你们违反交通规则!”老爷爷理直气壮地说。“走!别理他!”大个子一声招呼,花格子又要推车走。老爷爷一把捏着车闸,说:“谁敢走!”两个年轻人见走不了,只好换了口气说:“大爷,我们有急事,就这么一回,下不为例。”“照你这么说,只要有急事,交通规则就可以作废了!”老爷爷激动地说。“这……”两个年轻人哑口无言了。大个子跳下车来,连连说:“我们错了。”他又转身告诉“花格子”:“你先走,我步行去!”临走时,两人还回头向老爷爷说了声:“谢谢!”这也许是老爷爷使他们懂得了交通规则的重要。

〔评语〕用对话的方式叙述一件事情时,要注意交待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开头结尾的相互照应。本文叙述一位老爷爷制止一位青年人骑车带人、违反交通规则的一件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先写老爷爷发现骑车带人,连忙制止;紧接着写以理说服,批评;最后写青年人接受教育,勇于认错。从中使我们懂得,人物的对话,可以推动事情情节的展开,更好地表现中心思想。

例三《老师教育学生》

放学后,我和王敏同学吵得面红耳赤。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里。我涨红着脸,准备“挨训”。张老师望望我,喃喃地说:“怎么啦,一下课,你们就吵起来了。”老师的一句话勾起了我的伤心事。我气呼呼地说:“王敏把我的铅笔盒碰在地上,还说活该!”说着,眼圈里直转眼泪。“噢,原来就为这点事。”老师听了不住地抿嘴笑。“不!”我理直气壮地说,“王敏还说,我的铅笔盒放的不是地方。”我越说越激动,恨不得让老师好好评评理。没想到,张老师却转开话题,拿起一本连环画,让我看看。那上面画着雷锋叔叔在学开拖拉机时,老师傅错怪他压得地面质量不高,批评他。可是雷锋叔叔却虚心接受,利用工休时间,重新翻整地面。张老师抚摸着我的肩膀说:“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绝不能得理不让人。你看,雷锋叔叔做得多好!”老师的话,像把小锤一下敲在我的心上,简直不知说什么好。张老师又从我的书包里掏出铅笔盒,仔细地检查一遍,亲切地说:“你瞧,一点也没摔坏呀!”说着,还用抹布擦拭着铅笔盒。我不好意思地赶忙接过铅笔盒,连连说:“老师,我懂了!”张老师听了,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这篇片段,紧扣题意“教育”二字写人叙事,文章思路清晰。在写人物语言的同时,十分细腻地写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二者之间紧密结合,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中心。本文写老师的语言虽然不多,但寥寥几笔,直点了全文的主题。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明了老师“教育”的效果,明辨了应该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纠纷。

例四《写大字》

我趁他不在,用舌头把笔舔得尖尖的,学着爸爸以前告诉我的执笔方法,写了起来。可这哪像字啊!一点是个大墨团,一竖像根细木棍,一横是条小蚯蚓,一捺变成了大扫把。我看着

人物对话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