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杜甫诗歌的主要内容
一、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
首先是表现在他所具有的那种一贯同情人民、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他的诗反映出人民所受到的各种压迫和苦难。
1、揭露出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如《岁晏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对统治集团其他各种腐朽现象加以多方面的抨击,如《丽人行》《枯棕》《洗兵马》《草堂》《潼关吏》《诸将五首》《释闷》等诗。
3、他总是怀着满腔热情去歌颂人民、赞美人民,对人民表现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如《负薪行》《又呈吴郎》
4、控诉封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如《前出塞》《兵车行》
5、统治阶级的腐败所引起的各种内乱外患,造成了“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惨状,如《征夫》《垂老别》
6、诗人不单单是反映了战乱给社会所带来的残破景象,而且更表现出阶级矛盾因此变得更加尖锐。这一切都反映在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中,尤其在《石壕吏》这首诗。7、地方军阀的叛乱,吐蕃、回纥的入侵,这许多战乱给人民所带来的灾害,“官军”和敌军一样地残害人民,如《三绝句》之三。
8、不断地喊出了这个代表着当时人民愿望的呼声:如《洗兵马》《昼梦》
9、诗人并不是一味反对战争。他又怀着沉痛的矛盾心情,在《新婚别》等诗中,劝人民去从军,平息这一给国家民族带来极大祸害的叛乱。
10、认为只要减少对人民的剥削,实行良好的政治,天下就能安宁;所谓“盗贼”,其实是逼得无路可走的人民,如《有感五首》
二、反映时事的诗,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杜甫还有另一类诗就是反映时事的诗,在诗人的作品中,一贯地表现着对政治的深切关怀。
1、还在安史之乱前夕,当诗人看到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阶级日益走向腐化时,就为国家的命运感到深深的忧虑了,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2、诗,在杜甫的手里,也是干预时事、指责国政的手段,如《塞芦子》《悲青坂》3、对祖国爱得深,当国家残破时也就痛得深,如《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自然界的花飞雨落也无不挑动诗人的爱国感情如《对雨》《登楼》三、其它方面的诗
除写了很多表现重大社会主题的诗之外,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诗。在这些诗中,或感怀、或赠送、或咏物、或题画、或登临、或怀古,都写得非常好,并且闪动诗人自己所独具的风采,同时又能变态万千,不拘一格。如他的怀念李白的诗《不见》。善于描写大自然,这也是杜甫诗歌的突出成就。他有许多山水诗、田园诗或通过写景来抒情的诗,都写得非常精绝,并且自成家数,如《水槛遣心》《秋兴八首》其一等。
《红楼梦》艺术成就
《红楼梦》标志着中国小说艺术的成熟,在继承中国古代小说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发展,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前所未有的高峰。其艺术成就表现在:一、结构宏大而精致。《红楼梦》中存在着三个世界:一个大观园、一个是大观园之外的社会、一个是隐约虚幻的神话世界。一个事件与一个事件互为因果,连环勾牵,毫不间断,交织成一张巨大密实的网,令《红楼梦》所展示的生活画面,如同生活本身那样错综复杂、丰富多彩。
二、语言含蕴在内里。文章既平淡朴素,又文采斐然,真和假、虚和实、平和奇达到了有机统一,

能于假中见真、平中出奇、虚实相生,天功人巧已经浑然难辨。
三、人物塑造艺术生命力旺盛,历久弥新。其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达四百余人,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达数十人,具有极其鲜明的性格特征,成了中国文学中不朽的艺术形象。
四、融合了诗歌、散文、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一切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诗化的性格和诗化的意境与风格,是对以前叙事体小说的一个突破。

李白诗歌主要内容
众所周知,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诗很多,他的诗不仅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而且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的诗以古体和绝句数量最多,成绩也最大。律诗较少,七律更少。古体诗中,乐会诗就占一百四十九首。这些乐府诗虽多仍乐府旧题,但内容却多即事兴慨,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政治性,如《战城南》《将进酒》《行路难》《梁甫吟》等皆是。这些诗和他著名的《古风》五十九首,以及他的七言长篇歌行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合在一起,构成了标志李白诗歌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有的抒写怀抱、有愤慨政治的黑暗,有的表现对动乱时局的忧虑,还有一些关心体贴妇女的作品,而最具特色的是那些慨叹政治失意的作品,感情奔放,如泻江河,不辨涘,最能反映他的性情和风格。他还善于用绝句的形式表现含蓄深挚的感情,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等,尤其是七绝,显得俊逸飘洒,从容不迫,如出天然,所以和王昌龄并驾齐驱,为有唐绝唱。另外,他的五律也显得气韵流动、古朴浑壮、不拘偶对、别具一格。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表现反权贵,轻王侯和愤世嫉俗,傲岸不屈的精神,对黑暗政治的猛烈抨击。一个伟大的诗人不可能不干预社会、干预政治。他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当然应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李白生活在唐帝国盛极而衰的时代,是光明繁盛的社会景象诞生和鼓舞了他的理想。少年时代的他,就要把自己的才能献给大唐王朝,甚至梦想辅佐皇帝济苍生,安社稷,建立不朽的功勋。李白为这一理想奋斗了一生,虽然历尽坎坷,然雄心不改。正是因为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李白写下了许多豪情逸兴的和悲歌慷慨的诗篇,而成为伟大的诗人。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诗人对李邕、裴敦复的被杀,感到愤激;对屠城邀功的哥舒翰投以嘲讽;对自己的遭谗被逐表示悲愤。这种对于黑暗政治的抨击是与诗人对于光明美好社会的追求紧紧相连的。事实上,繁盛兴旺的唐王朝,这朵艳丽之花只开过二十几个春秋之后,就为深刻的社会矛盾所摧折。如《古风》19首,《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大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表现对世俗强烈的不满,对自己的处境泰然处之,不羡慕富贵,不鄙夷贫穷,对权贵的公开鞭挞。
第二,表现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心情。从《行路难》这首诗中,可以充分的表现诗人这种心情。作为诗人的李白,无疑是非凡的。他以英姿卓伟而从少年时代起,就强烈地向往政治。如日中天的盛唐孕育了他的远大理想。他在许多篇章中反复吟咏的大鹏,就是他远大理想的化身。所以很多人都说大鹏精神就是李白精神。
《蜀道难》是李白一入长安后的作品。其中很多地方都暗含了诗人李白的政治理想。我们知道,浪漫主义作家是以内心的感受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不管实际的蜀道如何,事实上,诗人是以象征的手法,把“蜀道”作为“仕途”的形象再现的。尽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是想登上青天的。这个青天当然是政治权力的最高峰。因为他的理想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是,他看到了“剑阁峥嵘而崔嵬”。如果“所守或非亲”,那么,必将“化为狼与豺”。这即涉及到最高统治者的选贤任能问题。尽管“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但当他不得不离开时,依然“侧身西望”着。他曾问过自己:“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他后悔过吗?没有。即使第二次被征召入长安,玄宗以其“非廊庙器”,赐金放还之后,他在《梁园吟》中

依然说:“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应未晚。”所以,崇高的理想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心灵,他每时每刻都想着“东山再起”,想着有一天能够再得到皇上的赏识。
第三,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表现爱国主义思想。李白的《下江陵》这首诗主要是写回归江陵的一日行程及途中所见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欢悦之情的同时歌颂了祖国的大好山河,诗篇浑然天成,毫无雕镂文饰,历代评论家给这首诗以高度评价,称这首诗是“历代七绝第一。
第四,关心祖国命运,同情人民疾苦。例如《丁都护歌》云阳上征去,西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芒砀诸山产文石,统治者为了营建宫室甲第,强迫人民开凿搬运,这首诗写人民在夏天挽船运石的劳苦,是深表同情的。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也写得很动人: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这里不仅真切地写出农民秋作夜舂的劳苦生活,而且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深情厚意的衷心感激。李白直接写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虽然为数不多,但是他的诗歌中反映人民的生活并不限于这少数诗篇。李白曾经写过很多乐府诗,并取得很大的成就,象《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诗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普遍传诵的名作。从这些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民的生活、感情、语言是多么熟悉,对乐府民歌是多么热爱。没有长期“混游渔商”的生活,他是写不出这些诗歌的。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
李白的诗歌对当代和后代诗人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反抗权贵的精神,他的雄起飘逸的诗风对李贺,苏轼,陆游等历代诗人均有深刻影响,

王维山水艺术特色
王维山水诗承上启下,将山水诗由勃兴期推向昌盛期,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山水诗.下面从王维山水诗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两方面加以论述.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仅画意盎然,清逸明秀,意境深远,其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诗中有画"诗画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高度赞扬王维山水诗成就的.王维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凭着自己长期隐居于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的独特敏感与对画理的娴熟运用,他别巨匠心地剪取自然界中那些最有特征的水色山光写入诗中,凭借诗情绘画,使山水诗与山水画互为渗透,融而为一.他的山水诗不仅体现出画诗的构图,色彩和造型之美,还能充分表现山光水色在时空瞬变中的神采.给自然景色注入了人的气质,人的性格,人的精神,从而使他的诗,形神俱佳,气韵生动.
如王维的早期诗作《桃源行》的意境是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来体现的."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春来遍是桃花木,不辩仙源何处来."等等画面的展现造成诗的意,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面以外的东西,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又如王维的后期山水诗代表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写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写空山的杳无人迹,寂静与幽暗.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再看王维的《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诗人在首联中描写终南山直干云霄的壮伟雄姿和东延海隅的磅礴气势,在辟空而来的突兀挺拔之势和极富艺术想象力的对句中,给人强烈的壮美印象,"近天都"虽属夸张,但这是诗人仰视终南山时对它巍峨高峻之势所作的艺术概括."到海隅"描写终南山逶迤绵延,峰峦起伏之态,概括出远观的景.颔联写诗人攀登终南山时所见云烟变幻的美景,诗人置身于大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像是云的海峰,

往前走,白云化为雾气,至走入雾中,连近处的雾气也看不清了,既显示出大山景物的变幻多姿,也表达出诗人不由兴起的惊叹,愉悦和赞美之情.在迷蒙的喜悦之中,诗人登山中锋,此刻群山万壑因地势和位置的不同,现出千姿百态,以衬托中峰的雄姿.
以上都是王维以画入诗的名作,这是六朝以来山水诗创作的一大发展,它融入了画师的匠心,捕捉自然山水之美的精髓,以求神似,克服了受繁杂表象的束缚,刻画过于琐细的毛病.王维突破了山水诗人实录描摹的手法,以画法入诗,使山水诗具有浓郁传神的诗画美.
("形神兼似"的空灵美
王维山水诗,既继承了二谢(谢灵运,谢朓的工笔精细,注重形象实感的优点,又能以禅入诗,使山水诗从直感,直叙跃进到妙想入神的境界.即从"形似"跨进到"形神兼似"的新阶段.如《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夸张地写汉江同三湘,九派的联系,将天地之外的江流和似有似无的山色,同江中的城邑倒影及奔向远方的波澜,虚笔写实,浑为一体,从而把汉江的辽阔悠,襄阳悚立江畔的神姿,诗人闲逸的心境,都表现得极为生动传神.
王维受其母亲的影响较深,吸收禅宗的超然脱俗,以佛家的目光观察世界,"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又将佛教的"",""之境,作为人生的归宿.因此,他的诗作,尤其是后期写的《辋川集》,呈现出"空灵境界",这正是他的山水诗达到极致的一个标志,也是他的山水诗形神兼似的最好解释.所以他的山水诗空灵冲淡,幽雅悠远,意蕴无穷,具有永恒的魅力.
(和谐统一的音响美
王维凭着对音乐的特殊修养,在创作山水诗时,能够比别人更敏锐地感受并精确地把握山水自然的天.通过精炼而富于诗意的语言,作有声有色的表达.请看他的山水小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弓鸟,时鸣春涧中.

古代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