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包括答案 doc

发布时间:2020-10-09 08:19:26

2 0 1 6 辽 宁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单 招 语 文 模 拟 试 题 及 答 案

一、( 18 , 每小题 3 分)

3、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倩( qi àn)影

杉( shā)木

(h ùn)

殒( yǔn)身不恤

B、芜 (wǔ)

(qi āo)

(l ín)

不可估量 (li áng)

C、埋 (mái)

(c án)

眼眶 (ku àng)

(d ù)长絜大

D、上溯 (s ù)

啃噬 (sh ì)

(s ì)

怅望低徊( huái

4、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屠戳

端倪

发愤图强

一蹋糊涂

B、璀璨

诀窍

潸然泪下

渡过难关

C、梦魇

傀儡

大名顶顶

祸起萧墙

D、斟酌

悖谬

要言不繁

焦燥不安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的地方。(《汉书

?匈奴传》)

B、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C、宋祁《木兰花》一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历来是炼字的典型,作者用一闹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D、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

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 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

沉, ,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②眼下有许多青年在结婚前先做好财产公证,专业人士认为,这样做是青年

意识强的表现。

③小说《呼啸山庄》的各章各篇都 着一种神秘的气氛。

A、情致 幽远 法治 贯穿 B 、情趣 幽远 法制 贯串

C、情趣 幽怨 法制 贯穿 D 、情致 幽怨 法治 贯串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B、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

作奖赏。

C、 四星级学校验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

作,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D、 天还没亮,就见一个个莘莘学子到校苦读了。真正的减负何时才能到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B、但是北京人的胡同文化对我们却是可以理解的。

C、鸟和花虽有连带关系,然而鸟有鸟名,花有花名,几乎没有一个是雷同的,惟有杜

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

E、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



二、 (12 分,每小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而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

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 1917 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 1972 年参加起就对其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

1978 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 UIY 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全国有 37 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 6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被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成为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

个缩影。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一个面积 20 多公顷的林区,这里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都呈

现出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地生存着。长白山的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结构最佳参照模式。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中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7、第一自然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3 )

A、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获得发展。D、人类怎样搞经济建设才能与环境相适应。

8、下列对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一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 )

A、人类以何种方式开发利用自然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B、人类怎样开发利用自然才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C 、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合众多的物种生存的最佳环境

D、哪些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能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借鉴。

9、对“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具体任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

A、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实地科研项目,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C、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D、参照生态系统典范,弄清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3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是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日益匮乏的产物。

B、人与生物圈计划标志着人类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C、人与生物圈计划将提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自觉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D、人与生物圈计划将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三、 (12 分,每小题 3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高熲( ji ǒng)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威乃止。

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劾威。上曰:“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因谓朝臣曰:“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辨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其见重如此。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国子博士何妥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共为朋党,上令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治之,事皆验。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威惶惧,免冠顿首。上曰:“谢已晚矣。”于是免威官爵。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六·苏威》)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舟大者任重 任:任务

B.后之君子,谁能弛乎 弛:放松,减轻

C.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 值:遇到

D.上令朝臣厘改旧法 厘:订正,改正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威深得高祖器重的一组是(

①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

②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③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④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⑤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曲⑥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威以贤能着称,故高祖征召他,认为他凭着出众的才华,可以兼任多职。当

言官弹劾他贪恋权位时,高祖认为即使他在举荐贤能方面有缺点,也不应苛责。

B.苏威办主采取较轻的赋税和劳役制度,他把改变以国家资财不足而制定的重税

之法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实现父亲的未竟之志。



C.苏威的为政之才深得高祖器重。高祖认为,杨素才辩天下无双,但是在斟酌古

今得失,帮助君主宣扬教化方面,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

D.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人结为朋党,被揭发查实后,他虽然认了错,但并没有

能得到皇上的宽恕,也因此冒犯了许多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

第二卷 ( 108 )

四、 (18 )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

(1)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 2 分)译文:

(2) 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 3 分)

译文:

(3) 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 3 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 )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此时杜甫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虚幌:薄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等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在写作手法上,两首诗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3 分)

2)两首诗均用一“独”字,请分析这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3 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任选两小题 )(4

)

(1)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王勃

《滕王阁序》 )

(2)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

赋》 )

(3)碧云天,黄花地,

。(王实甫《长

亭送别》)

五、( 18 分)

18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仰望苍天

在这片开阔地带,一切都是如此地平和与舒展,澄明和悠然。这时正好是仲秋,适时的气候给人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带来清爽的惬意。一些在都市里被遗忘的姿势,此时又在这山野中拣回来了。真的,我好久没有利用仰望这个姿势观赏苍天了。

在城市里,我大都用平视或俯视的姿势,外出时是为了躲避往来的车辆和擦肩而过的行人;而在书斋里,则是为了翻读古书。这些往往把我小时候喜欢仰望的姿势冲淡了。那时仰望天空,感到神秘和不可思议;退而仰望自家的果林,笔直的木瓜树上黄澄澄的木瓜,垂于枝头红艳艳的荔枝,仰望时心田流满了口水。只是后来,这个姿势随着我的长大和城市的拥挤,不用似乎也无大碍。

现在,我坐在一堆奇形怪状的木头疙瘩上,仰望天幕,有一大群的鸟正从远方飞来。它们相互应和着掠过,转眼间就消失了。我的心因此快活起来,它们在这个夕阳



时分为我所仰望纯属一种偶然,却又因这一偶然使我随缘任意地想。我首先想到晋人,想到以鸟入诗的陶渊明,他喜爱以仰望的姿势来充实清贫且闲逸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悠然”二字,就是仰望的灵魂,真是闲雅得很。陶氏笔下多鸟的意象,鸥、鹤、燕、雁不胜枚举,这都不是大气象之鸟,却舒展了诗人紧蹙的眉头:人理应像仰望中的飞鸟才是。晋人似乎对仰望有独特的嗜好,如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仰观宇宙之大”的佳句,而当时的一些诗中,也多有“肆眺崇阿,寓目高林”的描绘。仰望与俯察可以说是常用的姿势,总是仰望更为提神,也更有超然玄远的意趣。

人靠仰望,靠自已的眼神,与浩渺无限的宇宙连为一体。

傍晚时分,天边推出了火烧云。如果你注意了,每一天的火烧云都是一幅绝版的佳作,他们御风而行,时缓时疾,不断地变换着身影。我欣赏的是火烧云那种天然柔和的行迹,在聚散中悄然无痕,在避就时极具宽松,人说“渊默如海”,云海就是如此。我眼前现出唐人怀素,这位酒肉和尚总是来到旷野上,昂首看云,“观夏云随风变化,顿有所悟,遂至绝妙。”比他更早的晋人卫铄,这位奇女子就认为笔画中的“横画”要写得“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这些赤诚的自然之子,通过仰望,使人性通于天性,笔趣融于天趣,终于笔底风云卷舒无碍。这不禁使我深深感佩古人的善解天意,想想吧,这么一种行走的风景总是不间断地从我的头顶掠过,可是我们忽略了上天终日无言的启示,这种不动声色不事张扬的显现,才是真正的大师手笔呀!

夜幕拉开的时候没有月亮就可以仰望到满天的星斗。墨色的穹庐密集的群星,会使人想起热闹和拥挤,这并不大合我的心思。幸好我在这里的几天中,正好是新月升空的时候,淡淡的,如同宣纸上淡墨一撇。在辽阔无垠的天幕上,一弯寒月未免过于孤单了,很自然使人想到清寒和简淡。我庆幸自己来得是时候。唐人也多有望月移情之癖,不少唐诗就沭浴在粼粼的月光里。只是唐人多以写三五月圆为乐事,面对苍茫天庭唏嘘不已。把玩这些月光晚会留下的佳作多了,会觉得感怀世事套路相近,无非是天上圆而地上不圆罢了。在我眼中,还是寒月寻味久远,那种缺失性的体验,会使人深刻一些,形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独特的审美指向,洞见人生来路的坎坷悲欢,慢慢摒弃一些虚妄和轻浮。再说了,仰观寒月必定对我笔下的韵致有些助益,我总是想,大凡把文章写得热闹了富贵了,不免世俗气升浮。文辞美仑美奂,乘起婉媚流波,圆满得皆大欢喜,心头终归还是贮存不住。寒月一般的笔墨大多有一缕淡淡的忧郁之美,低调潜行,藏露从容,避纤禾农 而就清淡。仰观朦胧如梦的寒月,你再看看周遭舒卷飘忽的寒云,幽深寂寞的寒山,森然静立的寒林,再烦燥不宁的心旌也会如同浴过一片清莹。真的,这样的月夜足以洗心。

仰望苍天,仰望那掠过的、飘过的、漫过的种种景致,靠我们有限的眼力和无限的眼神,远距离地与这一浩渺之美交通。人在仰望中测出了自己能量的疆界,内心必然充满起伏的潮汐:造物主赐予我们生命的同时,还教会我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姿势。每一种姿势的设计都是有所苦心,有所用途,绝非多余。不仅有显见的实用性,还有深邃的精神性。只是有些姿势在我们人生旅程中不知不觉地遗忘了丢失了。这也必然失落相应的那一部分体验。我们理应为此而深深地惋惜。

18.为什么在作者眼中,还是寒月寻味久远?( 4 分)

19.文章的第二段如果删去,似乎也并不影响行文的连贯,结合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说说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4 分)



20. 合全文 作者通 仰望 天 一姿 体会到哪些“深邃的精神性”。( 6

分)

21.下列 篇散文的 析正确的两 是:( 4 分)(

A.陶渊明笔下的 多不是大气象的 ,是因 些 的意象象征了 逸生活的悠

然。

B.相 于俯察而言,晋人更喜 仰望的姿 ,因 后者更有超然玄 的意味。

C.相 于“我” 云的感悟而言,晋人 和唐人 素 于云的感悟主要 重于

“形”的 幻莫 所 来的 于“笔趣”的触 。

D. 天的星斗 得 于 和 ,不能 人想象的空 ,无法拓 仰望的

野。因此作者 仰望星斗“不大合我的心思”。

E.在作者看来,唐人写月的作品 是以写三五月 事,缺乏 生活的深刻的

体 ,因而看得多了令人乏味。

六、( 12 分)

22、 下面 段,用自己的 概括“大量新 与社会大 革相伴生”的原因。( 4

分)

的 展有其内在的 因。如果 从 象上看, 史上的大 革 期,春秋 国、 代、南北朝、“五四”前后和解放初期,都是新 出 的高峰期。 什么大量的新 会与社会的大 革相伴生? 需要 辨析:先秦 百家争 ,各派思想学 在相互 中,促成了大量新概念、新 的 生;佛教文化 入中国后,出 了大量的佛教 ;“五四”前后,西方文化思想、科学科技大量引 ,新的政治、科技 大量涌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方面的新 尤 活 ,如“知 ”、“ 本运作”、“ 重 ”、“世 ”等等。物理学中的核裂 之 ,各种微粒高速碰撞, 生新的微粒。 言 象与之 似。

原因在于



23、在下面的横 上,填上必要的句子,使 段前后 。(



(不超 二十个字)

4 分)



公民的道德水平,往往通 具体的事情体 出来。 些具体的事情,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展 一个城市市民的个人素 ,体 着一个地方百姓

的道德水平。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 。 ,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才会有 的基 。

答:

24、根据文意,仿照画 句的句式,用 例的方法 展 句。(

4 分)

入中学后,我瞄上了“大部 ”的中外名着,它 成了我的良 益友,使我得到了无 的美的享受:我 而在曲径通幽的大 园中流







而在高大巍峨的巴黎圣母院前



足,



⋯⋯



七、( 60 分)

25、 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小天 听 一个老人在叫 “一根羽毛 取两个虫子”。就忍痛拔下一根羽毛 了两个虫子,美餐一 。第二天, 着小天 翔于天空, :“等你羽毛丰 了就可以 得更高更 ,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小天 点 ,但心中仍 着虫的美味。第三天它一狠心拔下三根羽毛 了六个虫子,吃得非常高 。



以后,它成了老人的常客,不久,小天 自己 翔的本 不如从前,但出于吃虫的欲望,它 拔毛 虫。直到有一天它再也 不起来了⋯⋯

小天 羽毛没了,老人也不 了。最近它悲惨地含恨而逝。

多事物只能 足人的一 欲望,但 它所付出的代价却太惨重。有理性的人 当需

要 真掂量啊!

以“欲望与理性”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 在 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 。

④ 目自 。

⑤不少于 800 字。

⑥不得抄 。

参考答案

1

字 音

3

A

B 中 “ ( wú) ”、“悄(qi ǎo)然” C

“埋( mán)怨”、“孱( chán)弱”、 “度 (du ó) 絜大” D 中 “伺

候( cì)”、“ 望低徊( huí)”

2

字形辨析

3

B

A 中 “屠戮”、“一塌糊涂”

C 中 “大名

鼎鼎” D 中 “要言不 ”、“焦躁不安”

3

点辨析

3

D

A、 句内括号,括号 放在“少草木,多大沙”后

B 、 ,第一个 号改成逗号

C 、作者用一 字中,“ ”上 加引号

4

辨析

3

B

注意是作“人 ”的定 , “有情趣的”;

“幽 ”在 里 的是“感触的幽深”,“幽怨” 的是“内心的怨恨”;

“法治”是“根据法律治理”的意思,用在 里不妥;“ 穿” 的是“穿

, 通”,“ 串” 的是“从 到尾穿 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5

成 辨析

3

B

A“入木三分”的主 不能是他,而 是‘他的

察’”; C“功 垂成”,快要成功的 候遭遇失 ,与句意不符;;D“莘莘学

子”不能用“一个个”来修

6

病句辨析

3

C

A 中 去“知 ”; B 主客体 倒, 是“我

北京人的胡同文化”; D 主 关系 倒, 是“他的 两句 是他 斗的一生的

真 写照”。

7

信息

3

C

“秘密”所指的内容 当在 全文后回答,它

然指的是人与 境的和 相 。

8

信息

3

C

句 的理解 把重点放在“人与自然”上, C

恰恰缺了“人” 一要素。

9

信息

3

A

A 得 于概括,不属于具体措施。

10

理解推断

3

D

A 的是“人与生物圈 划” 生的背景,与第

一段不符,此 划的 生 是人 水平提高的 果。

B 的是 划的

意 , 划与科技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C 的是 划的作用, 然有

所夸大。

11

文言

3

A

荷,承担

12

文言虚

3

B

前一“其” 第三人称代 ,作 属性定 ,可

“他的”;后一“其” 副 ,表示 度 气。

A 均 介 ,表示 作、行

生的原因,可 “因”“由于”。

C 均用作副 ,表示反 ,可 “ 什

么”“怎么”。 D 均 “被”。



13

信息筛选

3

A

排除⑤⑥

14

概括分析

3

D

“也因此冒犯了许多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应为

“由于苏威而获罪的有名的士人有一百多人”。得罪,现代汉语意为招人不快或

怀恨,冒犯。古代汉语意为获罪

四、( 18 分)

15、文言文翻译答案:( 8 分)

1) 译文:因为你一人兼有许多人的才华,不要推辞多任事务

2 分)

2) 译文:

现在做的,就如同拉紧弓弦,不是平常时代的法令制度。后代的君

子,谁能够放松它呢?

3 分)

3) 译文:

苏威没有遇到我,就没有办法施行他的见解;我没有得到苏威,又

靠谁来实行我的主张?

3 分)

16、( 6 分)

1)在写作手法上,两首诗均是从写亲人思念入笔,构思巧妙。杜诗从妻子独自望月的角度来写思念之情,王诗是从兄弟在登高时必然会想到身边缺少了一人来写自己的乡思。委婉曲折,动人心弦。(意思对即可。第一点要扣住“均是从写亲人思念入笔”来答,第二点分析杜诗,第三点分析王诗。本题共三个得分点,每点 1 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扣 1 分)

2)用一“独”字,都比较充分地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杜诗中的“独”字,是用小儿女的天真反衬妻子的‘独看’的孤独无助,委婉细致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无限爱怜,增添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而王诗的“独”,则直写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寂

寞。(意思对即可。以上三点各为一个得分点,答对一点得 1 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扣 1 分)

17、默写下列古诗文(任选两题)( 4 分)

(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2)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 西风紧,北雁南

每句 1 分,凡错、漏、多一字该句不得分。

五、( 18 分)

18.寒月带来的缺失性的体验能令人对生活有深刻独特的感受,摒弃虚妄和轻浮;寒

月可以使下笔时的韵致忧郁低调,从容清淡。每点 2 分。

19.一方面,通过长大后不再仰望与儿时时时充满好奇与渴望的仰望形成对比,呼应

上文;一方面,儿时的仰望更多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表现,为下文对仰望苍天的精神性意义做铺垫,与文末的“只是有些姿势在我们人生旅程中不知不觉地遗忘了丢失了”,形成呼应。每点 2 分。

20.( 1)仰望苍天让我们与浩渺无限的宇宙连为一体。

2)仰望苍天让我们懂得在人生聚散避就时的宽松自如,不事张扬。

3)仰望苍天让我们洗去我们内心的浮躁,洞见生活的真谤。每点 2 分。

21AC 2 分。 B 是“我”更喜欢仰望。 D 是因为星斗满天让人联想到热闹与拥

挤。 E 令人乏味表达不妥。

六、( 12 分)

22[ 压缩语段 ] 4 分)参考答案:不同思想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答“新思想文化的传播”、“外来思想文化的引进”或只答出“交流、碰撞、融合”中的一点,可得 2 分)

23[ 连贯 ] 4 分)参考答案:要努力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意思对即可,每一点得 2 分。)



24[ 仿句 ] 4 分)参考答案:时而在烟波浩淼的梁山泊上徜徉;时而在寂静无声的顿河岸边漫步(或:时而在凄风苦雨的潇湘馆里徘徊;时而在耸入云霄的大钟楼里远眺)(第一,横线上所涉及的名着必须是“大部头”;第二,横线上的句子必须点出名着中的地点及其特点;第三,第一条横线上必须填中国名着,第二条横线上必须填外国名着;第四,可以是一部中国名着的两个地点对一部外国名着的两个地点,也可以是两部中国名着的两个地点对两部外国名着的两个地点。每

2 分。如果是一对二或二对一,可在内容正确的情况下从对应角度扣

1 分)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包括答案 do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