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著读书心得5篇

发布时间:2020-07-08 07:43:07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 5

1951 字)

读完了《爱的教育》 ,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 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 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 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 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 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 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 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 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 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 “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 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 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 “爱 的教育”这个概念。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 没有爱的教育。 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 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 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 是怎样学习、 生活,怎样去爱。 他们的爱里有宽容, 有谦让, 有亲情,有友谊。 《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 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 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 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 同。

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 演“为人师表” 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 缺乏教学经验、 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 ,用教鞭管教 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虚荣,逼迫学生在各项 比赛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许多“虚伪的荣誉” 。甚至以 “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 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颤抖,惭愧 不已。

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 心与真心, 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 “回馈”。因此有 “爱 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 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 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 所接触到、 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 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没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 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 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 来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 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 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 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 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 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

度重视,忽视; ;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 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 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 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 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 。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 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 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 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 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 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现在对国家、社会、 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 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 ,不是万能丹也不是 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 ,潜移默化的过 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满希望与理想。

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 1、系统思考 2、自我增进 3、 改善心智模式 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 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 * 进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 念的实践, 必须落实在教育工作上, 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 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三:教育专著读书心得——《教师行 为的 50个细节》( 1022 字)

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 50 个细节》,通过读书让我觉得, 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

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 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 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 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 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 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 话,一个细小不过的动作, 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 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 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 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 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 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 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 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

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直

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

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 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 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 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 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 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 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 。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 识激增的当代, 作为以“传道、 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 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 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

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 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 的日常行为, 也要时时注意细节, 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 在很多时候, 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 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 “身 教”,而且这种教育比“”言教更具影响力。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四:教育专著读书心得( 1865 字)

最近读了《教育的 55 个细节》和《爱的教育》 ,通过读 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 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 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 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 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 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陶渊明说: 勤学如春起之苗, 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 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 才的培养者, 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 最终达到一种境界: 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 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 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 于创新。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如读 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 为友等等。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 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 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 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 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 导意见。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

着问题读书 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

--- 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 得大家借鉴。

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 “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 得法。”他总结出一线教师读书的要点:

第一,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

1. 勤,天天读一点。

2. 博,各种书都看一点;

3. 新,追踪前沿的新信息;

4. 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宽度;新,是锐 度;思,是深度。

第二,读书要坚持内化:

1. 由数量上的积累进而形成质量上的积淀;

2. 将资源转化为能量。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

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

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论语》

1. 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 点,数量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

2. 返“本”,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 ,常读常新, 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该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 获。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 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 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 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 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 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

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 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 “观念改变行 动,行动改变命运” 。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 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 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 有高尚、 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 我们的工作, 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 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 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 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 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 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 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 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 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 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 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 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 里有爱迪生。 ”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 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 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 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 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 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 籍。 愿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五:读教育专著读后感( 1518 字)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读教育专著读后感。教育新形势下, 对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非常必要。 古诗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活动中,本人也受 益多多。

一、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 想的行政管理者,有思想的教育刊物,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 思想的教师,这些教师应该有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 求。

一句话,没有了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 没有了思想,教育者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他注定了会一事 无成、枉度此生。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 思想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 “观 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 。命运的改变, 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 改变。二是用思想陶养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 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 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 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人生, 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 ——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思想的创生, 是一种精神的历险, 需要胆识,需要勇气, 也需要宽松、宽容的氛围。让我们共同去营造,让我们用心

去呵护生长思想的土壤, 让阳光洒满大地, 让美好永驻人间, 让我们的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

二、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篇报告中指出: “教育的 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 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 思考、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读后感《读教育专著 读后感》。”

与“自由”相对的是压抑、禁锢、灌输、奴役、摧残、

践踏、束缚、钳制……这是两种向度的力量。 教育保证自由,

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 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 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 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 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 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

任何教育无论它处于什么层次,以哪一方面为侧重点, 致力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应是其安身立命之所,都是其 根系所在,人的自由、解放、超越、完善都应是其根本性内 涵。舍此,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

三、学习,学习,再学习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 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 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 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 够用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在教育新形势下 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 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 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学习是人深层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的精神漫游。学习是辛苦的,但更是快乐的,是一种用努力 酿造的快乐。

学习是一种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 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渐 归于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 失信心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

学习能够拯救我们自己。我们通过学习,让知识活化成 了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 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这就是教者的魅 力所在。最终,因为学习,我们胜任着我们的工作,我们将 学习与工作合为一体,我们实现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教育读书心得一:读教育书籍心得体会

读书,就一个人而言,如莎士比亚的诗: “生活里没有 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 膀。”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虽然是教育类书籍,却 不同于以往我们常见的那种书卷气,案例分析式讲评,几乎 可以涵盖一线老师平时教育中的所有常见问题,具有实践性 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我一种思想的启迪:教师 在教育中出了问题是因为没有寻根求源,而当了情绪的奴隶, 使自己的工作陷入非智慧的体力化 ; 学生出了问题,也是因 为教师不够了解孩子的原因,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成长史、家 庭教育,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害怕什么 ; 师生关系 是最为微妙的,远近皆有度,远近皆因情绪而产生不同的学 问;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在现实并不理想,这就指导我们有很 大的必要性要花精力指导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教育 的源头疏堵漏洞,这是使自己的工作趋于轻松的必由之路

管理孩子不如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 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 读了书中的那一个个案例,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受益 匪浅。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 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 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爱究竟是什么 ?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 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 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 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矗 《爱的教育》 中有这样一段话: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 有教育。”如果我们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没有功利性的, 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是一个无 意的微笑,让孩子在轻松、和 - 谐的氛围中感受爱,并把这 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老师点评案例 1

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个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 到良好的效果。 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 学生病了, 老师上门探望,课落下了,利用业余时间补,校内跌了,碰 了,小心呵护,及时与家长联系。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 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 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我想,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 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 问题等。

学生之间打打闹闹, 斗嘴绊脚, 我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 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 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 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 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 位思考。并不陌生,却有那么陌生。 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 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 是什么 ?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 ?换位思考使我明白: 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 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 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 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们零距 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应 当把阳光洒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 他们、研究他们。 ”一语道出我们班主任比别人更要用心, 不仅对每一个学生用心, 要用心关注 “优秀生”、“偏才少年” 、 “灰色儿童” 、“潜能生”,慧眼识金,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 能助其自主成长。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 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 ,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 们投入细致的感情, 加温到一定程度, 他们会成长, 会进步。 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 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 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

教育读书心得二:教育书籍读书心得( 2389 字)

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我放假时间,静下心来,脚踏实地 地学习了《教育新理念》等书籍,冬天气温虽然很冷,但我 能克服一切困难,仍持之以恒地有计划的进行学习。通过新 一轮的教育教学新理念的学习与反思,我的大脑又一次的受 到了前首未有的洗礼,并对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能从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扎实的基 础。

对创造始于问题的认识

我个人认为: 一是教师的新理念、 新教法与学生的实际、 课堂教学要求相脱轨;二是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能真正体现 出备学生的过程,在教师的教案里,更难找到与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切合学生实际的提问。没有提问,哪有问题;没 有问题,哪知学生学得如何?这样做的关键是教师为了图省 事或认为学生文化基础太差,根本不值得一问,或借口课堂 时间非常有限,怕提问后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认为,多 一事还不如少一事。通过认真学习,我真正认识到了课堂提 问题的重要性,缺少了这一环节,课堂教学无论多完美、多 动听,总会让人觉得少了灵性和缺乏现实意义。因为有问题 意识、问题能力的课才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 始于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能找到独立思考途径的可能。 所以,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并带着更 多问题走出课堂。这就是所谓的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这种 教育,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 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特 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为目的,使学生终身受 益为目标。

对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的认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认为, 只要课前认真备课、 上课环节比较完美、课后布置一些作业就是一节好课。至于 学生能否学到多少有用知识、能力能否提高却不在思考之列。 若按这种教学,表面上看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仍是“应试 教育”的翻版,只不过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正所谓拉 “素质教育”之大旗,做“应试教育”之虎皮。为此,我通 过不断的学习,才真正的认识到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 的含义。因为知识才是人们真正的认知的结果。而知识的学 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太注重认知结果 的教学了。如果在知识发展缓慢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还有 情可原,那么,在知识和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就不能容 忍了。因为学生学到的仅是知识大海的一粟,而缺乏实际问 题解决的能力,跟不上快速更新时代的步伐。简单地说,智 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因为知识才 是真正启发学生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 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才能提高学 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对文科教育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的认识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少学生因为芝麻大小的事,大 打出手,甚至致人非命;有的学生对花草树木的随意攀折不 以为然;对弱势群体逞强、嘲讽;对可爱的小猫、小狗生命 的不屑一顾等等。从学生身上暴露出来的缺点,不难看出在 他们的身上难以体现人的生命价值观。这不仅说明当今的教 育确实存在一定问题,更说明一些学生的素质低下,只有看 到这些学生的不足,才能深刻地反思当今的教育。这让我想 起,为何国外也把保护动物写进本国法律中,并积极倡导保 护动物的生存权,创建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让动物成为人 类的真正朋友,以此来加强国民的素质教育、爱心教育和关 心弱势群体教育。这种教育的效果非常明显,国民素质大大 提高。所以,在这种教学中,要大力倡导人的真、善、美的 一面,极力反对暴力和战争,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关爱生 命。为此,在文科教学中,要把文学、哲学、道德所表达的 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成为教学的重 点,使学生真正感悟到人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才是人的这 种独特的生命感受。让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命 的跳动、感受到这种生命价值的升华,这才是文科教育的真 正任务和真谛的体现,也是文科教育的基本使命和基本教育 的功能。

对网络时代教师的认识

在逐步实现网络教育的今天,我们还有部分教师满足 “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陈旧教学方法。因为这种教学 既简单,又省事。但殊不知, 这种简陋的、 过时的落后教学, 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就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方可使用。 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哪个学校没有一到几个多媒体教室, 可这些配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多功能教室却完全成了摆设, 像装有漂亮鲜花的花瓶,仅供人欣赏而已,没有更多的使用 价值。当然,多功能教室也有发挥作用的时候,那就是上级 主管部门来现代化验收时,学生才有可能在现代化的教学中 快乐地学习、才能感受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导致这种不良现 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造成的,如多媒体上课,制作课件是一件 繁而难的事,或部分教师不求上进,不能利用有限的业余时 间学习电脑的操作,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家教或在“围城” 里面酣战,可对课件的制作却一窍不通。导致这种对多媒体 教学不感兴趣的现象,造成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充 分使用。这种结果要不了几年,设备老化,教学质量低下, 学生素质下降,最终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作 为一名网络时代的现代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 创新。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学习信息化知识,以此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所以,信息技术为现代教育的新飞跃提供了平台,提高了教 学质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根 本的严峻挑战,信息技术呼唤新世纪的教师,新世纪的教师 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最终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

总之,通过暑期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感触很深,体 会颇多。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 只有在不断的学习、 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教育教学新理念对现代教育的重要作 用,才能真正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和生存,才能紧跟时代教 育发展的步伐,才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读书心得三:读教育书籍的心得体会( 1365 字)

我相信,每个在从事教育的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的 时候是坦然的,自信满满的,胸有成竹的。自己的教学能够 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能让学生有一个 好的发展。而这一切,最基础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丰富的 教育理念,而读书就是获得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

黄爱华老师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 所为和所在不为。记得石校长在大会上经常要求教师们、特 别是年青教师应珍惜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多读书,为自己的 教育生涯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那时我就决定要多读些教育 类的书,以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 说来惭愧, 这几年来, 书是看了一些,但大多是看教育杂志方面的书,而真正的教 育理论的书看得很少。但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并结合自己 的教学实践,有了一些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有人说:读书就是在和大师们对话。确实是这样的,多 读书,特别是读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书,就常常会惊叹“原

来还可以这样上” 。印象最深的是有幸听了黄爱华老师的 《比 较数的大小》 ,华应龙老师和张奇华老师的《圆的认识》 ,被 他们的教学智慧深深的吸引住了,之后花许多时间去看他们 的教学设计,寻找他们的教学视频,经常惊叹“原来还可以 这样上”“我怎么没想到呢” 。所以经常去读些书,在教学实 践中思路会更宽,更具有创新性,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 的。

二、多读书有利于更深入地钻研教材

多读教育书籍,有了更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对我们 教学实践中分析教材是很有帮助的。刚开始教学时,拿到教 材不会分析或者分析地很浅,不会自己深入研究。慢慢地, 有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就知道为什么教材上这样设计,为什 么又要这样处理,遵循的是什么教育规律等等,知道了这些 在教学时就能更好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质量。也 就有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改变和重 组。教材能研究透了,相信课堂质量肯定是高水平的。

三、多读书会促进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关注课堂细节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教师是否 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之一。而会不会反思,对青年教师来说 也是一个问题。 多读书, 在读书过程中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 那就应该及时地记录下来。 对教师而言, 能否以“反思教学” 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 度的一个标志。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智慧也随之不 断增长。因此,我们要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才能更好 的反思自己的教学。

阅读教育书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你更加关注课 堂的细节。多读书的老师经常会从书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缺 点,而这些缺点更多的是一些细节方面。比如说:上课过程 中没有关注全体学生,课堂上对学困生的关爱不够了,某些 方面没有让学生养成习惯了,忽视了一些教学中重要的隐性 问题了等等。 而当你关注这些细节后, 你的课堂将更加精彩。

四、多读书会提升教师气质,伸展教师个性

既然新课程理念是培养有个性的学生,那么首先我们教 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我们经常备 专家们的的教学智慧深深折服。 我想,正是他们对书的热爱, 阅读大量的书籍,才慢慢形成了大气的风格。我们每个人也 应具有自己的风格, 但是前提是要多读书, 从书中慢慢积累,

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书籍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就让我们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 来好好读点书,边读边思,与思考结伴,为自己的成长之路 打下扎实的基础吧。

教育读书心得四:读教育书籍的心得体会( 853 字)

我相信,每个在从事教育的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的 时候是坦然的,自信满满的,胸有成竹的。自己的教学能够 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能让学生有一个 好的发展。而这一切,最基础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丰富的 教育理念,而读书就是获得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

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了一 些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有人说:读书就是在和大师们对话。确实是这样的,多 读书,特别是读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书,就常常会惊叹“原

来还可以这样上” ,“我怎么没想到呢” 。所以经常去读些书, 在教学实践中思路会更宽,更具有创新性,这也是新课程理 念所提倡的。

二、多读书有利于更深入地钻研教材

多读教育书籍,有了更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对我们 教学实践中分析教材是很有帮助的。新课标施行后,刚开始 教学时,拿到教材不会分析或者分析地很浅,不会自己深入 研究。慢慢地,有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就知道为什么教材上 这样设计,为什么又要这样处理,遵循的是什么教育规律等 等,知道了这些在教学时就能更好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提 高课堂质量。也就有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一 定的改变和重组。教材能研究透了,相信课堂质量肯定会提

三、多读书会促进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关注课堂细节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教师是否 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之一。而会不会反思,对教师来说也是 一个问题。多读书,在读书过程中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那 就应该及时地记录下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智慧 也随之不断增长。因此,我们要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 才能更好的反思自己的教学。

阅读教育书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你更加关注课 堂的细节。

比如说:上课过程中没有关注全体学生了,课堂上对学 困生的关爱不够了,某些方面没有让学生养成习惯了,忽视 了一些教学中重要的隐性问题了等等。而当你关注这些细节 后,你的课堂将更加精彩。

书籍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就让我们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 来好好读点书,边读边思,与思考结伴,为自己的成长之路 打下扎实的基础吧。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5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