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行业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6-03-25 18:25:14

中国建筑行业的分析

摘要:通过对中国建筑行业的产业状况和产业问题进行分析,利用五力分析法、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找出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产业问题的解决方案,找出行业的盈利方法,为提升产业价值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利用五力分析法、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建筑业

中国的古代并没有建筑业这种概念,以前的人们修建的建筑都是一砖一瓦砌成的,并没有现在这么多先进的技术和器械,而且并没有进行交易。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已经成为一门行业,而且可以用于交易,发展迅速。

到了二十一世纪,起初,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业总产值和增长值都保持在20%以上,位居第四,仅次于工业、农业和商业。解决了一部分中国就业率问题,而且是中国的经济支柱。但发展至今,建筑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建筑业的发展趋于平缓。在我看来,是因为房产商的房地产开发越来越慢导致的,实际上是房子的饱和度太大。在二十一世纪初,房子供不应求,随着发展,房子数量太大,能买得了的人们已经买了房,想买的却没有足够的能力买得了,所以在这个世纪出现了房贷。商品房大多数都空置了,所以影响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中国的建筑业的企业总体在资金、技术、体制、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进入WTO,中国各行各业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经济所处的内部环境也不再简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2005年,全球建筑业的投资达到了5.3万亿美元,但是我国建筑企业国际承包业务在国际之中占的比例非常少,与国际大型施工承包公司相比,我国绝大多数公司在如何开拓国际建筑市场方面依旧有很大的盲目性,对未来的长期发展缺少规划,造成了大量的市场竞争力缺失和资源浪费,不能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缺乏持续竞争取得盈利的能力。

五力分析法分析:

一个行业除了受到总体环境的影响外,还会受自己特殊的行业环境的影响。由此,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对竞争环境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的五中种力量模型。五力模型是用来确定一个行业的竞争程度,其理论假设是行业获利能力不是有商品属性或产品的技术含量决定的,而是由行业的市场结构决定的。

一、 新进入者的威胁

加入WTO之后,导致外资、外商进入我国建筑业的壁垒降低,从而对我国的建筑企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国家对所有外来企业实施国民待遇,国外建筑业及其相关的建筑安装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增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规模扩张力,势必被迫退出建筑市场,由此,更多的市场份额可能被外资、外商所得。外资企业又容易得到国民的信任,而且资本雄厚,技术更加成熟,所以威胁巨大。

而且存在产品差异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客会渐渐相信一个企业的产品是独特的。这种认知会给企业带来进一步服务的机会,为了使广告变得有效企业也将可以领先其他公司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通常新进入者要分配很多资源用于消除顾客对原先产品的忠诚。它们经常采用更低的价格相抗衡,随之企业利润相应减少。我国建筑业中的各个企业,不管是新加入者还是在位竞争者,采用差异化都尤为重要,而要实现差异化战略,企业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房地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强化特色经营是必由之路,同样的商品附加不同的服务其特色就不一样,对顾客的吸引程度也就不一样。特色的商品再加上特色的服务,比较优势就转化为竞争优势或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还有政府政策也会影响。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运行与操作规则给予了相应的规定,作为新进入者要密切关注政府的政策法规,从中权衡轻重,依政策办事。

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我国的建筑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无论是国外的建筑企业还是材料、产品的供应商都密切关注这一市场。当关税降低之外国木材进口量将加大用于住宅建设,建筑修建过程中使用大量建材,如钢筋、机电产品,如空调、电梯和卫生洁具,随着关税的降低和各类进入产品限制条件的放宽,国外产品将大量充斥国内市场并对国内产品产生巨大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导致国产商品的价格下降。单就建筑产业来说,这或许是有利的。

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企业作为供给方总是想方设法提高价格,而买方会尽量压低价格。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是需求逐渐小于供给。而且建筑行业的买方日益减少,需要修建的地区越发偏远,而偏远地区的经济不发达,所以买方的购买能力比较弱,导致企业只有降低价格以致减少利润来争取长久发展。

四、当前竞争对手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行业内的企业相互制约,建筑企业的行为必然会引发竞争反应。因此,企业为了追求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利润必然积极投身竞争。如果受到挑战或者有一个显著的改善市场地位的机会,就会引发激烈的竞争。在资源和能力方面各有不同并努力使自己与竞争者不同,企业会在顾客认为有价值的、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方面并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与有竞争能力者的不同。向公众说明自己企业的技术资金和管理体制以及售后保修等优势,以此来赢得大家信任。在中国的体制下,企业更多的是要赢取政府的信任,因此和当地政府部门搞好关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五、替代品的威胁

建筑行业从大体上来说几乎没有替代品,因此没有多少可考虑的,也没什么可改进。

通过对建筑业五种力量的分析,投资主体应该能够对该行业的吸引力做出判断看是否有机会获得足够的甚至超常的投资回报。还有就是针对购买者这方面可做出改进,而且可以扩大自己企业的商业范围,有可能的话就发展到国外去开发修建,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PEST分析法:
PEST分析法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是考虑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以此来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以及面临的额状况。

一、政治要素,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当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府对组织所经营业务的态度发生变化时,当政府发布了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时,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随之做出调整。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外贸法规等,政治、法律环境实际上是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的一组因素。处于竞争中的企业必须仔细研究一个政府和商业有关的政策和思路,如研究国家的税法、反垄断法以及取消某些管制的趋势,同时了解与企业相关的一些国际贸易规则、知识产权法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等。这些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能够影响到各个行业的运作和利润。二、经济要素,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GDP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水平、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市场需求状况等等。由于企业是处于宏观大环境中的微观个体,经济环境决定和影响其自身战略的制定,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了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的相互依赖性,企业在各种战略的决策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搜索、监测、预测和评估本国以外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三、社会要素。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构成社会环境的要素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收入分布、消费结构和水平、人口流动性等。其中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的容量,年龄结构则决定消费品的种类及推广方式。四、技术要素。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同样,技术领先的医院、大学等非盈利性组织,也比没有采用先进技术的同类组织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一、政治因素

对于建筑业来说,有影响的因素大概包括以下几点:宏观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但这几个因素发生变化时,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必须随之做出调整。就以建筑业中的房产业来说,国家今年发布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其中说明了开盘时间、项目户型、付款方式等多个问题。面对该政策,房产商以政策为基本原则,充分了解政策及政府态度,稳定房价,加快工期,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同。

二、经济因素

对于建筑业来说,经济因素主要包括GDP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问题以及一些重大事件。就2008年中国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说,北京的鸟巢、水立方等新型建筑给建筑业带来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契机。北京从2003年起正式启动奥运工程,投入了将近28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对建筑业给了巨大推动力。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人口规模、收入分布、人口流动性、年龄结构、消费心态和需求、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建筑的认可度不同,比如在繁华的城市,人们比较喜欢高大的宏伟的没有光污染的建筑,但对于偏远地区的,人们对一般的比较大的建筑就感到非常喜欢,也不会在乎光污染,而且施工单位经常与施工地区的人们发生矛盾,这就在于没有和当地的人们关系搞好。所以建筑业的考虑方面很多,不然就会导致工作进展的不顺利。

四、技术要素

技术要素包括建筑的修建基础技术水平、建筑周围环境的设计、施工时的器械技术等。先进优秀的技术能提高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的难度,保证更高的质量,从而能建造出更加新颖的建筑形状和更加环保的建筑结构。更加特别的建筑通常都会成为特殊的地域标志,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所以,一个成功的建筑这会增加一个建筑企业的知名度。

通过PEST分析法,建筑企业能更加清楚地知道如何让企业得到人们的认可,如何能成功的接受更多的业务,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将SWOT分析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战略规划工具包含在内。

竞争优势和劣势是内部因素,机会和威胁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础,著名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理论从产业结构入手对一个企业可能做的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说明,而能力学派管理学家则运用价值链解构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注重对公司的资源和能力的分析。SWOT分析,就是在综合了前面两者的基础上,以资源学派学者为代表,将公司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SWOT分析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隶属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

竞争优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资金逐渐增加,国家对建筑业的注视度增加,积极发展整个中国的各个地区,而且中国需要发展的地区多,像西部地区正处于快速建设中,建筑业的业务较多。建筑业的发展也较快,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产业优势,针对一些常见的建筑学问题都能够很好地解决。而且建筑业的经济地位也逐步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在2011年的时候达到了8.9%,全社会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达到4400万人以上,占总量的17.7%,成功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而且劳动力价格低,保证了盈利的目的。

竞争劣势

中国的建筑业企业结构不合理,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技术水平一般,在中国进入WTO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导致国内企业的压力增加,国人很多就是崇洋媚外,而且国外的技术相比国内更加全面,器械更加先进。随着发展,大城市的建筑已经基本成型,没有那么多的工程,工程大多在偏远地区,因此施工难度较大,运输上需花费更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因此,工人们的工资逐渐增加,基本费用加大。而且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巨大支持与推动作用。制订企业发展战略时没有将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与发展相匹配的人员管理体系,对管理人员的提拔、考核也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企业管理人员有的单纯是技术出身,有的则既不懂技术又不懂管理从而造成整个管理层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机会

国内来说,总的就是当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且西部开发越来越受关注,国家加大对建筑业的关注度,大力发展该行业,增加了投资,而且最近国际注重绿化,所以绿化建筑规模化发展,因此对基础设施投资加重,给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国外,经济的复苏让世界各地经济都呈增长趋势,我国建筑企业增加海外投资项目,增强了国家竞争力,对于非洲等较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大,受到了各地的欢迎;而且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建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颁布相应的政策、法规以鼓励和扶持建筑企业。

威胁

随着国外的竞争企业进入国内,对国内企业的要求加大,因此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会对国内企业产生冲击,而且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这样会导致国内人才的流失,并逐渐影响工人的工资上涨,减少利润;而且针对能源日益紧张,国家明确制定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机制,有可能导致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价格上涨。科技的更新也可能会导致企业投入资金的增加;能源供应紧张也可能导致国际承包项目建设成本的上涨,从而减少利润。

根据以上的分析建筑业可以做一些策略:

优势和机遇中可以发挥建筑业定型的优势,发挥经济主导地位,从而得到更多的认可,接受更多的工程;抓住国家发展期,扩大建设,增加国际竞争力;抓住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期,提前运用各种环保技术,为未来成功奠定基础。

劣势和机遇中必须把握住建筑业的转型,重组产业结构,增加企业的合理性;提高企业文化,提高企业人员综合素质,以此增加企业实力。

优势和威胁中企业要自主创新,发展高科技技术,争取在能源问题上避免浪费;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增强企业竞争力,避免其他企业带来的冲击。

劣势和威胁中企业可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融资的能力,给企业带来更强的竞争力;改变企业建设生产的常规模式,发展绿色建筑,着力发展新产业。

总的来说,企业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等,而且管理者需要有长远规划和领导力,才能保证一个企业的长久发展和盈利。

中国建筑行业的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