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窦桂梅老师讲座

发布时间:


听窦桂梅老师讲学
20101023日晚,在南充顺庆区政府的果城会堂,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附校长窦桂梅老师的讲座。窦老师讲座的题目是:回到教学的原点
看见大屏上反复闪烁的课题,我就在思考:这些年课改轰轰烈烈,新理念、新理论、新方法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在注重“新”,注重“改”,可能把原来本真的东东丢了,是的,该审视我们的课改了,或许改来改去,蓦然回首,才发现苦苦找寻的东西还在起步处。这不由让我想起了王国维总结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课改或许也是这样。不过只有经历过也才会有这样的感受,或许经历就是财富,就是成果。
窦老师在灯光的照射下,看上去还是很年轻的,一习短发,四六分开,声音很清脆,如银铃般悦耳。她说她有些感冒,嗓子不行,开头的声音比较低,后来,声音惭惭高了起来,可能是讲得投入了。工作人员在他面前摆了一瓶矿泉水,窦老师整个晚上一口都没有喝,行的。
窦老师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教学主张:回到母语。大屏幕上有一首诗:

“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
便成了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惠特曼《草叶集》
窦老师讲得很引人,语言优美,表达精到,我根本来不及作一些笔记,只散乱的记得说过下面一些意思:
母语是人成长的精神河床,母语不同于语文,不同于文字,母语有母亲的亲切感。孩子在母语环境里长,有如在母亲怀抱里长大……母语教师应该是牧羊人,知道哪儿有丰茂的水草,将羊群引向那儿。
(一)三个超越
母语教师要“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这是她10多年前,针对当时教材、课堂、教师“三中心”现象提出来的,当时国家组织“更新教育观念”的讲座,她有幸在人民大会堂作了专题报告。
大屏幕上有这样几句: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课堂天地,天地课堂师生一起,幸福成长
窦老师举了很多例子讲他是如何做的。她说她和孩子们泡在一起,有一次,有一个比赛类游戏,一个大个子学生把她压在下面,指

着她的鼻子说:“服不?”她答了“服”学生才起来松开她。
(二)主题教学的提出
“立足于语文教材,并从文本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中,获取具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价值的核心“语词”即“主题”。其体验、发现的过程称之为“主题教学”这里的“主题”不同于教材编辑中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的话题——它们仅从内容上加以归类,而忽视了对文本内核的把握和精神生命的关注;当然它也不完全等同于以往所说的思想教育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等。“主题教学”以“立人”为核心,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全身”——用“主题”串联起那些散乱的“珍珠”,将“听、说、读、写”训练与人文性知识统整起来,构成“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相融,从而形成教学的立体效果。一句话,主题教学,坚持以儿童生命价值为取向,指向人内在的言语与精神生命成长。(摘自窦老师博客)
窦老师讲了她提出的“主题教学”,她说她的课总是有主题的,她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她提炼的主题:
《秋天的怀念》,引领学生感受“母亲的‘好好儿活’“作者的‘好好儿活’,整堂课都聚焦在这个词语上。学生发现,“好好儿活”既是母亲最大的生命期盼,也是子女收获的最宝贵的人生礼物——简单的几个字,却是全文的核心意象,它是文章的“文眼”,自然也是教学的“主题”
《我的爸爸叫焦尼》——“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

《丑小鸭》——真正的“高贵”——“苦难中追寻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
二、课程建设:回到儿童。
窦老师主要讲了由于课标的笼统性、模糊性,而课改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反而让教师不知道教什么了。于是现在老师上的课年级特点不明显,一堂课,中年级和高年级的上法一样,挖掘的内涵也一样。
为了让老师清楚知道该教些什么,一堂课该让学生掌握些什么,她组织编写了《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该手册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考什么”的问题。
她归纳的小学语文目标如下: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一手好字,低年级要求正确,中年级要求正确+规范,高年级要正确+规范+美观
她特别要求老师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她们学校就创编了执笔写字歌,学生一写字师生就附和着说唱:
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伸着笔管向后躺着
笔尖离手一寸

身子离桌一拳眼睛离纸一尺
开始——写——
一副好口才,低年级要求倾听,中年级要求倾听+表达,高年级要求倾听+表达+应对
一篇好文章,要求读懂,能写。读属于吸纳,写属于倾吐。读低年级要求理解,中年级要求理解+统整,高年级要求理解+统整+评鉴;写低年级要求积累,中年级要求积累+观察,高年级要求积累+观察+运用。

为了实现“三个一”质量目标,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手册》我们将语文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板块构建,组成语文学习的“立体网络”——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段特点,及课时分配,将教学分为“主题识字”“主题阅读”“主题讲读”“主题诵读”“主题作文”等五大板块,建立起立体的“校本课程体系”。这一实践同时也拓展了“主题教学”的内涵。
主题识字——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依据低年段特点,教学中对字理识字、归类识字、集中识字、韵语识字、定位识字、随文识字等识字类型,以及识字、写字习惯和方法展开主题研究。一句话,“主题识字”就是不仅要让学生会认、会写这些字,更重要的是能够

感受到汉字中的历史与文化魅力。
主题讲读——重点研究教材中的“精讲”课文。通过深入备课,挖掘到课文“定篇”中核心的、带文化意味的主题,以主题带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体味文章的写作手法与审美意蕴。每学年我们都会选择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类文本,作为全体语文老师共同的研究主题。比如2006年的“古诗、古文、古代故事”专题研究。2008年的“童话”主题研究并开发出“安徒生童话系列课程”2009年的“古典小说”主题研究以及开发出的“水浒传系列课程”等等。
主题阅读——以“亲情”“童年”“成长”等主题作为核心线索,串起课外阅读中那些散乱的“珍珠”。课内学习如何读懂一篇文章,并强调一篇课文带多篇文章;课外学习如何读懂一本书,并强调一课书带一本书,甚至多本书。按年段,每学期推荐必读和选读书目,强调“经典性”“序列性”和“儿童性”
主题作文——以“主题”带动课内“读写结合”与课外写作方法的掌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围绕“主题”,形成一套以看图作文、写事作文、写人作文、写景作文、状物作文、应用文写作、话题作文、想象作文、诗歌写作等为内容的儿童习作体系。
主题诵读——根据儿童年龄、心理特点,按照一定主题,每学期选择一些必背和选读的古代和现代的经典诗词文赋,利用晨读时间,采用朗读和吟诵的方式,日有所诵。
同时(这个词是否删掉),在对不同板块的研究中,我们总结、归纳出了“三个一”年段具体要求,拿出了一系列经典课例。分项研

究实践是在努力给儿童掘一口口井,期待能为他们找到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围绕主题教学的课程建设与研发,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努力满足儿童母语学习与生命成长的需要。也就是我常说的“为生命奠基”,为儿童打好“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摘自窦老师博客)

窦老师花了大量时间讲主题诵读。他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吟诵、读。她说,吟诵适合于古代的诗歌、文赋;朗读适合于现代的诗歌和散文。她动情的引导老师们朗诵:
天黑了,钓鱼的回家吧,你的妈妈在等的鱼儿的妈妈在等她
窦老师轻轻的朗诵,老师们小声附和,心情是那么平静,气氛是那样静谧。窦老师说,放学的时候,学生往书包里放书,一边放,一边朗诵,定能让学生焦躁的心安静下来。
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
蝴蝶是会飞的花花是不会飞的

蝴蝶是花花是蝴蝶
多么简单的组合!而是多么优美的意境!学生朗诵了,自觉不自觉学会了创造:
月亮是不可以吃的香蕉香蕉是可以吃月亮
香蕉是可以吃月亮月亮是不可以吃的香蕉
香蕉是月亮月亮是香蕉
文学就是这样,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造自由。
爸爸回家
每次听到你下班回家的脚步,我心中的快乐,
就象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幅拼图。爸爸,我们家的这幅拼图,是一块也不能少的。
还有什么表达比这更能温暖人的心灵,让你感恩一家的幸福和谐!窦老师说,有一个孩子的父母闹离婚,她就让这个学生每天给爸

爸朗诵这首诗,竟让这位父亲回心转意了。这就是语言的力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三、团队引领,回到教师。
由于时间关系,窦老师没有讲这部分内容。现摘其博客内容如下:⒈“共读一本书”:组成“专题学习”共同体。
众所周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专业素养已成为制约教师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就是发展的机遇!能改变的,教师要立马改变;不能改变的,一定要找到不能改变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简单地概括为两句话:第一、解读教材的功夫;第二、课堂教学的功夫。然而如何培养这些素养,如何让教师所受的专业教育和积累下来的专业经验,融于教师课堂上的言谈举止之间,成为教育的机智和情怀,成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吸引学生热爱语文的强有力的磁场?这一切要求我们必须集思广益,把问题专题化、项目化、课程化,组成一个共同学习的团队,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研方式,通过学习共同体的专题阅读研究,让老师与儿童共同分享阅读经验,都能获得良好的根部滋养。
2007年上半年为例,我们开展了共读《西游记》的主题系列活动。为什么读这本书?为了以读促教。教材中只是选取了书中的几个章回,如《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猴王出世》等。我们力图通过阅读整本《西游记》寻找到源头活水,从原著中准确地提取出“教学价值”但读的过程并不简单。《西游记》成书四百年来,被人们反反复复地改编、重新审视,这样的经典里蕴含着太多属于中

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为了破解这些文化密码,我们围绕原著,读了《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西游记与民俗文化》、《名家读西游记》、《西游记漫话》、《看罢西游不成经》等相关书籍以及上百篇评论。为了让研究更加深入,我们还读了《文学理论》《文学概论》《当代西方文论》、《中国叙事学》、《叙事诗学》、《叙事学的中国之路》、《现代小说美学》等相关文艺理论书籍。
“没有被厚重的经典名著洗礼过的人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读名著,让老师和学生一道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最后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两节好课,更有看不见的熏陶与浸染。于是,《西游记》到《安徒生童话全集》,再到《水浒》,几年来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培养机制,有力的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⒉“共上一堂课”:促成“深度教研”共同体。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圣地,但如今课堂评价标准不一,教学研究往往不容易达成共识。于是我们突破原先的教研模式,提出所有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都参照“学科特点、学段特点、课时特点”这三个标准,并以此来引导形成“深度教研”共同体。
1)开展“主题深度备课”。
所谓“主题深度备课”,就是团队以教材为起点,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定尽可能地趋于合理。

深入研读文本——做一个老老实实的“读者”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而又多维度解读,从文本标题、用词、造句、修辞、语法、标点、结构等入手,逐一进行细读。最后通过对学生的前测,确定课堂教学主题。
深度研究设计——做一个认认真真的“教者”要求在深入研读文本后教师预设课堂流程,写出教学预案,努力实现教师研读的“深入”和学生习得的“浅出”。这是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因此,教师必须反复琢磨,力争将阅读教材获得的认识同拓展研读得到的收获结合起来。同时,这也是基于儿童学习心理,实现备课再创作的过程。
深刻反思教学——做一个大大方方的“评者”。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结。教学完成后,我和老师们深入反思,将教学收获条分缕析地归纳、总结,从中提炼出宝贵的“闪光点”,并争取将这些认识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2)开展“同课多轮”教学活动。
以往的一课一研分散备课,或是“同课异构”,上课教师收获很大,但是教研的辐射作用却有限。鉴于此,我们提倡“与特级教师共上一节课!——当“共备”课文确定后,每位老师与我同备一节课:先是教师自己研读教材,链接相关素材,提出思路,拿出教案。开学后,各年级推选能代表本年级水平的老师组成备课核心组,整合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带着大家的理解和思考,与我一起研讨并共上一堂课。比如今年的“小说”教学,以《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为抓手,先后有6位老师与我共上了这一课,并就《水浒传》中与此相关的《景

阳冈》、《林冲夜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进行了研究。这一艰辛的过程中,于老师们而言,真实地获得了成长;于我而言,也收获了许多发现的欣喜。几年下来,语文教材当中不同体裁的文章均被我们纳入研究范围琢磨了一番。
⒊“共写一本书”:养成“拥有尊严”的共同体。
如果说“以教促读,以读促教”成了共同体成长的专业范式的话,那么“以教促写”也是专业成长中必须的一环。写作是具有更大效应的、远比现场议课更高层次的对话。“共写”,是对教师专业尊严的唤醒,它唤起的是对专业的志趣与认同。通过“读书、教书、写书”这样的路径,有了这么几个来回,老师们便拥有了共同的情趣和共同的话题,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能够促使自我的不断反思,加速专业成长。这种由成长带来的幸福与满足会长久地留存在共同体中,成为教师尊严的标志。
从每月“五个一”工程的写作一篇文章到老师们出版自己的教育专著,从文章一篇篇的发表到12本《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和12本《主题作文丛书》的正式出版,我和团队的专业成长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沉淀,最终以时间年轮的方式铭刻在生命的记忆中。
回首主题教学的个人实践、课程建设、团队成长历史,它所经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条努力向儿童生命、母语学习本质和教师专业发展回归的道路。如何让三者更好地融合发展,并走向教育的理想状态——真正的教育理想也许永远在路上,但始终朝向“伟大的事物”出发,将是我和我的教学主张永远的姿态。


2010-10-26

听窦桂梅老师讲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