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赏析选2011

发布时间:2014-03-14 10:41:05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诗人借“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怎样的情怀?

2)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3)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4)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春夜喜雨

节,当 生。

夜,润 物细 声。

黑,江 明。

湿 处,花 城。

1)选出对杜甫《春夜喜雨》一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即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落笔,写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心。

C.最后两句,诗人设想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虽不露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以体会出诗人喜雨之情。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②,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③。

【注】①玉露:白露。 ②他日泪:往年之泪。③暮砧:黄昏时分的捣衣声。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前人曾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鉴赏。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3.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1 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2 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1.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2. 西岭:指岷山。3.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4. 泊:停靠。

1 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2 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  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的风格。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水槛遣心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怎样的生活?“无村眺望赊”中“赊”是什么意思?

2 颈联中用“出”和“斜”作用是什么?诗的尾联说出了诗人此时心情的原由,这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心情?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王杨卢骆”是指初唐四个诗人 。这四人合称为“ ”。

2.“轻薄为文”是什么意思?

3.“尔曹”是指那些对“四杰” 的人,“不废江河万古流”来比喻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2)读第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

第二联:

第三联: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燃”字状物写景,妙在何处?

答:

2)“又”字有何意味?

答:

3)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

牛羊下来久, 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问题:(1)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这首诗是758年秋天在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县)所作。凉风:秋风。天末:天边,指秦州,古称秦州为文章:泛指诗文。命达:命运通达。魑魅:山精,鬼怪。冤魂:指屈原。投诗:把诗投下汨罗江吊祭屈原。

①“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既表达了对李白的同情,又富有哲理意味,请对这一哲理意味作简要的分析。

黄生在《读杜诗说》一书中指出: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评论?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①天宝十五年(756)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往奔,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八月写此诗。闺中:指妻子。只:只是。怜:可惜。未解忆长安,孩子们不懂得怀念远客在外的父亲,也不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事。香雾:雾本没有香气,香气是从用香皂之类洗过的头发中飘出。云鬟:形容头发稠密蓬乱。清辉:月光。玉臂:洁白如玉的手臂。倚:靠着。虚:空。幌:帷幔。形容悬挂起的帷幔,这里指门帘。双照:指月亮照着两人。

杜甫在诗中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说妻子望月忆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的分析。

②“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是以希望之辞作结,这一结尾好在哪里?请作简要的分析。

宿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释】宿府:在严武幕府中值宿。幕府:犹军署。井梧:种在井边的梧桐树。江城:指成都。永夜:长夜。角:军中的号角。中天:犹言天半。风尘:形容战乱流离。荏苒:辗转,这里指岁月的推移。关塞:边关要塞。伶俜:流离失所。十年:从安史之乱至今正好十年。强移:勉强移就。栖息:停留,休息。一枝: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诗中秋天的景色肃杀凄凉,可用哪两个字来概括?这两个字除了写景外,还有什么作用?用的是什么抒情手法?

诗中引用庄子文中的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用的又是怎样的语气?读后你有何感觉?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释】客:杜甫自称。万方多难:指安史之乱以来,内忧外患。登临:登楼眺望。锦江:一称浣花溪。杜甫草堂即临近锦江。春色来天地:春满天地。玉垒:山名,在成都西北,为蜀中通往吐蕃的要道。变古今:古往今来变幻无常。北极:北极星,喻唐王朝。西山寇盗:指吐蕃。后主:刘备之子刘禅。还:还有。祠庙:指刘禅的祠庙。聊:姑且。为:作,这里是吟咏的意思。梁父吟:乐府篇名,原为丧葬之歌,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喜欢吟此。

①“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是个因果关系倒装句,这一句式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杜甫登楼所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作较详细的分析。

咏怀古迹(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宗臣:为后世所尊仰的大臣。遗像:庙中诸葛亮的塑像。肃清高:纯洁高尚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纡:屈仰。万古:永世。羽毛:凌云之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高尚品德。伯仲:兄弟。伊:伊尹。吕:姜太公。若定:从容不迫。失:使……失色。萧曹:萧何、曹参。运移:国运改移。祚:帝位。志决身歼:意志坚决,以身殉职。军务劳:军事烦劳。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请作简要的概括。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杜甫什么样的创作风格?

诸葛亮的功绩或许难以和伊尹、吕尚、萧何相比,而杜甫却说诸葛亮超过他们,这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史识?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释】扑:打。任:放任,丝毫不加干涉。西邻:西边邻居一个穷寡妇。宁:怎么。此:指打枣的事。缘:因为。转:反而。防:因产生疑心而提防。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过虑。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填空:这首诗以___字为线索来咏江村的夏天。

(2)简答:颔联两句展现了江村夏天什么样的画面?颈联两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趣?

(3)简答:本诗构思上有什么特色?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他的性情的?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答: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诗人借“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怎样的情怀?

介迂腐的儒主。我跟一征浮云一同飘向远天,与一轮孤月一起度过长夜。老当益壮,愿为国效力。

2)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达思归之情。(或:将思归之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3)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 4)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春夜喜雨

节,当 生。

夜,润 物细 声。

黑,江 明。

湿 处,花 城。

1)选出对杜甫《春夜喜雨》一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即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落笔,写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心。

C.最后两句,诗人设想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虽不露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以体会出诗人喜雨之情。

2)除上述写春外,你能否再写出夏、秋、冬景的诗句各一句,并写出其作者?

1)夏景: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

2)秋景: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

3)冬景: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

本题为加分题,要求从严,答案略。(诗、词、曲、赋)皆可,文不行。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②,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③。

【注】①玉露:白露。 ②他日泪:往年之泪。③暮砧:黄昏时分的捣衣声。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前人曾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鉴赏。

答案示例: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从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郁郁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异无常和臬兀不安的前途。【对景物进行合理的分析,并能回答诗人的情感】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3.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1 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答:诗中有画,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

2 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

答: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1.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2. 西岭:指岷山。3.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4. 泊:停靠。

1 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答: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 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整首诗歌 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  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   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  采用的是_______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  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   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  的风格。

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秋风扫落叶的声态;大江东去的雄迈气势;雄浑开阔;慷慨低沉苍凉悲痛;沉郁顿挫。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  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  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水槛遣心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怎样的生活?“无村眺望赊”中“赊”是什么意思?

安宁的生活。远眺

2 颈联中用“出”和“斜”作用是什么?诗的尾联说出了诗人此时心情的原由,这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心情?

分别刻划出鱼的活跃和燕的轻盈,这正是诗人此时愉悦心情的表现。

宁静心情,自得其乐。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王杨卢骆”是指初唐四个诗人 。这四人合称为“ ”。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杰

2.“轻薄为文”是什么意思?

是指时人讥哂“四杰”之辞

3.“尔曹”是指那些对“四杰” 的人,“不废江河万古流”来比喻

讥哂“四杰”的诗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C。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了夜泊之景。ABD都是正确的,C项有误,关键是对第二句“风灯照夜欲三更”理解不当。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接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见了。而C项说成“江风吹打桅灯”就不恰当了。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C。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代作者已不多,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栽。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迟日江山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裁格式。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图画。此题正确选项应为C项,这是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写了“日、风、燕、鸳鸯”四景。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

2)读第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

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

①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②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意思是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燃”字状物写景,妙在何处?

答:“燃”字以火的燃烧写花的鲜艳无比,表现春光之美好(重在加点词)

2)“又”字有何意味?

答:暗指其滞留异乡时间长(或身在异乡已不是一年两年了)年年因春而生离乡之愁(或思乡而不得归的愁苦)。

3)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衬托或反衬或以乐景写哀情先写春光美好,以突出后两句所表达的思归之情。

牛羊下来久, 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问题:(1)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要求:点出景物并说明特点)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要求:点出思乡迟暮。意合即可)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这首诗是758年秋天在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县)所作。凉风:秋风。天末:天边,指秦州,古称秦州为文章:泛指诗文。命达:命运通达。魑魅:山精,鬼怪。冤魂:指屈原。投诗:把诗投下汨罗江吊祭屈原。

①“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既表达了对李白的同情,又富有哲理意味,请对这一哲理意味作简要的分析。

总结了千百年来多少天才文人命运多舛,关山失路,天涯饮恨,而奸佞小人却飞黄腾达,趾高气扬的历史。

【解题指要】本题解答的要领有二,一是这联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二是要有点中国古典文学史的知识,将二者结合起来回答即可。

黄生在《读杜诗说》一书中指出: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评论?

诗人让屈原复活,与李白对话,写出了他们千古同冤,同气相投。这一想象大胆而奇特,并使李、杜末路相亲之情充分体现了出来。

【解题指要】解答时首先要弄清用比用好在哪里,其次要理解诗中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之作用。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①天宝十五年(756)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往奔,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八月写此诗。闺中:指妻子。只:只是。怜:可惜。未解忆长安,孩子们不懂得怀念远客在外的父亲,也不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事。香雾:雾本没有香气,香气是从用香皂之类洗过的头发中飘出。云鬟:形容头发稠密蓬乱。清辉:月光。玉臂:洁白如玉的手臂。倚:靠着。虚:空。幌:帷幔。形容悬挂起的帷幔,这里指门帘。双照:指月亮照着两人。

杜甫在诗中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说妻子望月忆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的分析。

这样写显得布局奇特,用笔曲折,构思奇巧,含蓄曲折地把诗人悬念儿女、体贴妻子,以及自己深沉的爱说透。

【解题指要】解答本题应从构思、布局入手,结合诗贵含蓄这一基本原理和用笔曲折多姿进行剖析。纪晓岚所云入手便摆落现境,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别,可作为参考。

②“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是以希望之辞作结,这一结尾好在哪里?请作简要的分析。

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之乐,反衬出今日相思之苦,但有悲而不伤,语气中肯,充满信心,深得顿挫之法。

【解题指要】抓住题干中以希望之辞作结是要领,以将来反衬现在的表现手法也不可不知。

宿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释】宿府:在严武幕府中值宿。幕府:犹军署。井梧:种在井边的梧桐树。江城:指成都。永夜:长夜。角:军中的号角。中天:犹言天半。风尘:形容战乱流离。荏苒:辗转,这里指岁月的推移。关塞:边关要塞。伶俜:流离失所。十年:从安史之乱至今正好十年。强移:勉强移就。栖息:停留,休息。一枝: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诗中秋天的景色肃杀凄凉,可用哪两个字来概括?这两个字除了写景外,还有什么作用?用的是什么抒情手法?

;也写出了自己身世的清寒;用的是融情于景的抒情手法。

【解题指要】解答时首先要会找到关键字,其次要运用借景抒情的理论谈作用,一切便迎刃而解。

诗中引用庄子文中的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用的又是怎样的语气?读后你有何感觉?

表达了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无穷感慨,这里用的是自我解嘲的语气,读后令人更感辛酸。

【解题指要】典故的含义可从注释中领会,而杜甫的身世在答题时也不能不考虑,在此基础上,读后的感觉也就好说了。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释】客:杜甫自称。万方多难:指安史之乱以来,内忧外患。登临:登楼眺望。锦江:一称浣花溪。杜甫草堂即临近锦江。春色来天地:春满天地。玉垒:山名,在成都西北,为蜀中通往吐蕃的要道。变古今:古往今来变幻无常。北极:北极星,喻唐王朝。西山寇盗:指吐蕃。后主:刘备之子刘禅。还:还有。祠庙:指刘禅的祠庙。聊:姑且。为:作,这里是吟咏的意思。梁父吟:乐府篇名,原为丧葬之歌,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喜欢吟此。

①“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是个因果关系倒装句,这一句式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为读者设置了悬念,并引发读者深入展开思考。

【解题指要】因果关系倒装句可造成悬念,这也是一种规律,以之索骥可也。而悬念的作用此时已变的非常简单了。

杜甫登楼所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作较详细的分析。

一是以北极星为喻,说明朝廷维护统一,维护安定;二是向吐蕃统治者发出严正的警告,胆敢贸然进犯,必将遭到迎头痛击;三是讽谏代宗不可重蹈刘禅覆辙;四是抒发了自己流落异乡,壮志难酬的无穷感慨。

【解题指要】此题较难,且较为复杂,答案应从后两联四句中分别找出,然后深入探讨其意义。颈联是比喻,关键是找到本体;尾联是用典,婉而多讽,须仔细体味。

咏怀古迹(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宗臣:为后世所尊仰的大臣。遗像:庙中诸葛亮的塑像。肃清高:纯洁高尚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纡:屈仰。万古:永世。羽毛:凌云之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高尚品德。伯仲:兄弟。伊:伊尹。吕:姜太公。若定:从容不迫。失:使……失色。萧曹:萧何、曹参。运移:国运改移。祚:帝位。志决身歼:意志坚决,以身殉职。军务劳:军事烦劳。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请作简要的概括。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杜甫什么样的创作风格?

这首诗的主旨是热情赞颂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并对他壮志莫酬感叹不已。集中体现杜甫抑扬顿挫的风格

【解题指要】解答时只要结合已学过的《蜀相》一诗,自可化难为易。而杜甫的主要风格抑扬顿挫岂能不知?

诸葛亮的功绩或许难以和伊尹、吕尚、萧何相比,而杜甫却说诸葛亮超过他们,这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史识?

诗人有不以成败和功业大小论英雄的史识,可谓独具慧眼。用今天的话来说,杜甫早就掌握了历史辩证法。

【解题指要】写好咏史诗要有不同寻常的史识,还要有点历史辩证法,解答时应融哲学、史学知识于一炉。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释】扑:打。任:放任,丝毫不加干涉。西邻:西边邻居一个穷寡妇。宁:怎么。此:指打枣的事。缘:因为。转:反而。防:因产生疑心而提防。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过虑。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揭示了战乱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了双重的灾祸,表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解题指要】这首诗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可从尾联中的征求戎马两个词中悟出,而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精神,只要品读一番,便能体会得到。

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先批评那个寡妇,说她无端猜疑,实属多事,再说寡妇对吴郎在堂前围起篱笆产生了误解,但骨子里却是批判他未免太小气了些,太不会体贴穷人。

【解题指要】这首律诗措辞非常委婉是解答时必须考虑到的,抓住中间两联,仔细体会,小心求证,自可得胜回朝。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填空:这首诗以___字为线索来咏江村的夏天。幽。

(2)简答:颔联两句展现了江村夏天什么样的画面?颈联两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趣?

写物之,燕子自由、悠闲地飞翔,鸥鸟追逐嬉戏,都给江村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自得其乐。

(3)简答:本诗构思上有什么特色?

以表面的悠闲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忧虑。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他的性情的?

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的清寒隐士,虽有“园收芋栗”,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先生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竟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诗人从锦里先生的装束、家境、家人、环境、待客等多个角度,写出了这位清高恬淡又可亲可敬的隐士形象。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答:战争频仍,时尚动荡,民不聊生。(“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不达”)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

杜甫诗歌赏析选20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