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文本解读

发布时间:2017-02-28 15:12:22

专业:2014级汉语言文学1班

姓名:张鑫

《记承天寺夜游》文本解读

————探究东坡的心境与情怀

观东坡一生,可知他绝对是位命途坎坷,多灾多难的苦命文人。众所周知:“宋朝优礼士大夫,极少贬斥,诛戮更属绝无。”在崇尚文人的宋朝,士大夫绝对是受人尊重并极其风光的职位。可偏偏东坡却是第一个差点被推上断头台的犯人。因“乌台诗案”,42岁的东坡被流放黄州,由万人景仰的朝中大臣沦落到众人皆避而远之的卑微小吏。种种打击,他怎么可能无一点羞愧之心,挫败之感。但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或许也无法造就后来在词史上的辉煌。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写诗,写大文章有些顾忌,有意避开正统的诗文创作,选择词、小品、散文赋作为主要的抒情文类更重要的是,远离现世的纷扰,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使他能回到纯文学角度开始探寻内心世界

《记承天寺夜游》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文章寥寥几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根据以往的经验,大家都知道此文重点在于对东坡描写月光之景的空灵,以及结尾一句所表达出的感慨的理解。想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就不得不和他此前所作的两篇前后《赤壁赋》及黄州时期的词作联系起来了。我们不妨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随着问题去一一探寻东坡的内心世界。

①本文惜字如金,却为何对时间作了如此详细的描述?

东坡为何看到月光如此激动?

③为什么第一个想到的朋友是张怀民?

景物描写的意图与意境之美

最后一句抒情之如何赏析

第一个问题,全文共85个字,时间叙述占据10个字。说明那段时间对作者而言很重要。元丰六年,是东坡流放黄州的第四年,此时他的心境已经和刚被贬谪之时大不相同了,刚来的时候,东坡还处在“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的顾忌和幽怨哀叹之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自名为“东坡居士”之后,他便逐渐把对俗世的愤懑转移到对自然,对心灵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之中了。元丰五年之后有“一蓑烟雨任平生豪迈之气,也表现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隐逸情怀。所以东坡在此突出时间也许是他想表达自身变化的“有意之为”。

第二个问题。在中国,月亮必是古代文人所离不开的抒情对象。思乡之时要望一望明月,心绪低落之时要与冷月举杯同饮,如若处于欣喜之中,月亮也会变得“完美无缺”。可见,月光往往是文人心境的折射。而此时,东坡看到月光照进门洞,即刻便无心入睡而要“欣然起行,月光对他而言,有何意味呢?我们不妨再看看下一句“念无与为乐者”。东坡身边不是没有人,他有妻子,还有一群孩子。但对东坡而言,他们只是他生活上的伴侣,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不相通的。很多人应该体会过身边一群人但仍然很寂寞的那种孤独感,东坡比我们更孤独。他本来是个很喜欢找朋友聊天的人,可是被贬到这样的偏远落后之地,加之很多人因害怕被牵连而疏远他,他的内心是很孤单的,并且是一种沉痛的孤单。另外,与自己挚爱的弟弟相隔千里不得相见,有故乡却回不去,处在如此荒凉之地而远离当年使自己意气风发的京城……或许这种种一切都是让东坡对月光无法释怀的原因。

第三个问题。黄州人士千万个,东坡却偏偏选中了张怀民。而怀民也正如他所想“亦未寝”。他们之间有何种牵连呢?简单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当时的张偓佺同样被贬黄州,与东坡相距不远。张偓佺曾修建“快哉亭”,由东坡命名,为方便友人间的交往。可见他们是有相同的孤独感的,既然相遇了,便只能惺惺相惜,苦中作乐。

第四个问题。刘少雄教授曾说:“东坡的月光是轻灵,但很温馨的。不是写单一的月光,写月光照遍天地的感觉。他把冷清清的月光赋予一种人间的情味。天地虽然冰冷,但有份温情可以滋润我们的生命在景物描写中,东坡把澄澈的月光看作了明净的潭水,浮光掠影之间,还有藻在轻柔地摇动,多么美妙的意境。既然被贬至此,黄州绝对不是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后人也证明它只有一片荒芜之景。可在东坡的笔下,黄州完全成了人间仙境: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虽然此时只有凛冽的月光与孤寂的竹柏,但东坡的心中住着一片大海,到哪里便都有我爱的景色。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博大的胸襟与旷达的情怀。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他又怎能坚持到如今呢?

最后,也是文章的重难点。东坡两个问句步步逼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天长地久,夜夜都有月;天大地大,处处是竹柏。看似普通的事物,到了东坡眼中,为何变得如此与众不同?他自己也给出答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闲人,在字典里的意思是“指没有事情要做的人、与事情无关的人。东坡想做闲人吗?当然不。他也羡慕项羽的雄姿英发感慨自己“早生华发”。可见他的心里仍是有不甘的。而后写前后《赤壁赋》,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间徘徊,如今又以闲人自嘲,虽举棋不定,但还是可以看出他想改变自身境遇的愿望。而后他随君命升迁,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刘少雄教授:“宋词,阴柔之中有种韧性,不会舍弃生命,表达出很认真面对生命的情感东坡所面对的东西比我们所晓得的多的多,东坡所表达出来的比较旷达乐天的一面,你要减一分,东坡骗你的,没那么容易解决。当东坡写到苦难的时候呢,你要多加一分,因为实在不是言语能够表达的了。”想当年,自己闻名四海,如今却只能当个“闲人”,人生易逝,就甘愿如此了吗?不,他要像竹柏那样,屹立寒冬而不屈不挠,即便生活给他无穷的打击,但还是要保持自身永不放弃的精神。再苦再难,仍努力向前,这才是真正的苏东坡,才是世人敬仰,万世不倒的苏东坡。

参考文献:刘少雄《东坡词》

记承天寺夜游文本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