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弟子规的好处

发布时间:2020-05-10 22:40:22

学习《弟子规》的好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孩子的语感。《弟子规》言语流畅,三字一句、二句一韵,接近白话,读诵时朗朗上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感受正确而自如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快乐;

2、增长孩子的见识。《弟子规》是依据《论语》编写的,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风俗礼仪、人文智慧、成语典故、伦理道德等中国文化精髓,孩子在读诵时,不仅体验到母语的优美,同时又增长了见识;

3、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读诵《弟子规》等经典内容,孩子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中国语言文字之根在文化经典当中,这些千古美文就是最好的警句范文。这些好语录、文章、诗词记得多了,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久而久之,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4、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易经》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讲要给孩子很好的善良的教育,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弟子规》就是一本很好的启蒙素材;

5、提升孩子高贵的气质。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朱熹也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刘梦溪教授也说过阅读经典文本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6、心态方面。诵读《弟子规》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使孩子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态。

哈哈!家长朋友们,让孩子们大声的背诵《弟子规》,重温经典吧,日日行,日日背,日日悟!日日成长!

万事以孝为先.《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就是教育我们每一个孩子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虚心地接受父母提出的各项意见,并积极改正错误,听从父母的指挥,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只有这样做,才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让他们感到欣慰.想起我自己的所作所为,觉得非常惭愧.调皮的我,个性倔强,不听父母的教导,做了很多错事,令老师和父母伤透脑筋,令他们伤心,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后,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令父母感到欣慰.今后,我要严格要求自己,用《弟子规》里的各项准则衡量自己,虚心接受父母的意见,听取他们的教导,各方面要求进步.

我觉得这本《弟子规》很值得我们去看去读去做,如果一个人大部分的日常行为规范都依照《弟子规》里面的做,将来一定有很大的成就.《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闲邪存诚,养成忠孝家风.

《弟子规》诵读活动经验总结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习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而《弟子规》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华之作,它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为了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我们班从一年级开始,就积极开展了《弟子规》经典诵读活动,至今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 为了达到班内学生人人都能背诵并在生活中运用《弟子规》的目标,我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开始,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具体活动我是这样安排的: 利用每天晨读时间进行背诵学习,给孩子们讲《弟子规》中的名人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创设诵读环境。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所以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于是我就采用图文并茂的精彩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学习的兴趣。如《孟母断机教子》《黄香温席》《亲尝汤药》《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宋濂借书》等等,这些易懂易记的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孩子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孩子们就融入了经典古文的浓浓氛围之中。这样没过多久,一年级的新生就养成了规矩,明白了为人弟子应该怎么做。 与家庭结合,与德育结合,为学生创设较好的诵读条件,博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为了使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诵读的机会,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向他们介绍学习的好处,请他们支持孩子学习,并与孩子一起学习,提醒孩子在生活中使用所学的知识。最终的目的是规范孩子日常生活起居和学习行为,从细节处入手,以反复实习为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在开展活动时,我还将《弟子规》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们要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然后,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高尚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最后,读书学习教会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这三者缺一不可。 采用多种形式学习,与多门学科相结合,在游戏中获取知识。除了每天晨读以外,我们班还在课间游戏放学路队班会队会,学校集体活动中学习和展示,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课间游戏时,他们将《弟子规》当作游戏的儿歌来念唱。如拍手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弟子规圣人训,你拍二我拍二,首孝悌次谨信。孩子们学有所得,在玩乐中巩固了知识,受到了熏陶。在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送路队的过程中,我们班的小班长带领大家,一边排着整齐的路队,一边吟诵着经典的《弟子规》,走出了学校的大门,引来了许多的家长赞同的目光。在周二的班队会活动中,我们也举行了“学《弟子规》用《弟子规》”的比赛,孩子们以背讲唱画演等多种形式来汇报学习情况。他们开展背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画插图比赛,表演情景剧比赛,在欢声笑语中,在你争我夺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去年和今年我们学校举行的经典诵读古诗文情景剧比赛中,我们班根据《弟子规》内容改编的情景剧都获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班内一个叫李俊崎的孩子,表演的是因为挑食被大家指责的角色。孩子们伸出小手指向他,一起说:“对饮食,勿拣择。”最出色的小演员,还数我们班的杨斌,他上得台来,晕晕乎乎,走路东倒西歪,还拿着一个酒瓶,说话也不够利索,那模样活脱脱一个醉汉。他精彩的演出,引来观看的同学和老师哄堂大笑,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于是他在全校孩子的心中播下了“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的种子,使大家也记住了我们班的《弟子规》情景剧。 总之,小学生学习《弟子规》有很大的好处,它可以使孩子们养成做弟子应该遵守的规矩,可以教会学生孝敬长辈,与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做事,学会做人。 今后,我们还要将这项活动进行下去,持之以恒,我相信自己亲手播种的幼苗,终究会结出累累的硕果。 民三小学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方案

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他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深刻阐述了熟读经典的重要意义。他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

蔡尚思先生是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晚年回忆自己求学经历时,曾这样写道:“从19131920年,可以说是我入私塾、死背经书时期……背得最熟的是《四书》,光背诵而不解其意义,真感痛苦;一直到了懂得它的内容之后,才觉得幼时死背书的好处,自恨没有多背些古书。现在无论是自己和别人的有关著作,那怕只差一个字,我一看就知道其非原文。这比一部分中青年人,我和读过私塾者都是占了便宜的。”

严北溟先生也是复旦大学的教授,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他说:“常有人反对私塾式的死记硬背,把它归之为一种‘笨拙的教学方法’。事实上,启发式固然重要,但死记硬背在童年学习中也不能缺少。通过死记硬背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信息一时可能无用,但随着年龄增长和理解力加强,便会在各种知识的联系、综合中发挥作用。童年时通过死记硬背所培养起来的记忆力,使后来受用不浅,是我在贫苦自学途中体验最深的一点。”

江泽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他学的是工科。他于1997年访问美国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在提到有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时,曾回忆自己在高中时期所受的教育。他说:“记得我在高中读书时,老师给我们讲微积分,第一课就是讲《庄子》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很形象地使我建立起极限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古人早已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限的,也说明我们的先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的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博士也感激他父亲在他少年时期,重视对他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他深情地回忆说:“我九、十岁的时候,父亲已经知道我学数学的能力很强。到了十一岁入初中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回想起来,他当时如果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我初一与初二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朱子家训和诸葛亮的诫子书也值得孩子背诵

学国学的好处

  纽约诗画琴棋会、纽约诗词学会于中午设午餐会欢送中国诗词小天才张元昕。她今年才13岁,自4岁开始,便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到10岁时,能背诵1500多首,自已也创作了几百首。她自选出300首,结集为“莲叶上的诗卷”,2008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大陆颇有影响。鉴于张元昕的才华,南开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她为中文系本科生。一个美国出生的华裔孩子,竟然如此喜好中华传统文化,并以中国古典诗词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可说是一个颇有意义的故事。

  1、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

  幼儿时期是宝宝智力和记忆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宝宝如果在这一阶段通过学习经典古籍和诗歌,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智力和记忆力方面的开发,有实验表明,通过学诵读经典,他们的识字能力也会明显提高,识字量明显要超过一般的小孩。在学习和朗诵古典文学经典的同时,宝宝也学习了优美经典的文字、文言、文章。孩子既学到了“语”又学到了“文”,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为宝宝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宝宝良好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益”“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在杭州某国学班上,“上下课时间,孩子们都要排成一队,包括上洗手间,见人还要问好,这是应有的规范和礼仪。”一个女老师的说法是,给孩子们“立行”,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细节中。60岁的耿奶奶,开车一个小时从临平送孙子来杭州上课。她一边折纸花,一边等孙子下课。“我觉得孩子上这课好,现在他看到左邻右舍,都会鞠躬,问好,很有礼貌。”有个小朋友和父母一起逛街,妈妈看中了衣服,价钱挺贵的,正在犹豫下不下手,小朋友提醒妈妈,“衣贵洁,不贵华”,让妈妈感动之余,也让爸爸感激保住了钱包。

  3、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深圳一家国学课堂里,孩子们正在学习国学,通过《管宁割席》、《王羲之的故事》、《郗鉴选婿》等小故事学习古人好的行为习惯。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延展国学的内容,可以让孩子通过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国学文化的课堂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经文诵读理解与实践导行相结合,把行为规范与习惯养成相结合,寓教于乐,孩子的反应情况很好。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纷纷说这样的课新颖有趣,而且能学会如何为人处事的方法,懂得怎样去把握分寸,学到了很多。

相关文章>>

·美13岁诗词小天才被南开录取

·用国学美德教育我们的孩子

·宝宝的国学美德教育5大经典

·学国学 让宝宝更有素质

·少儿国学 对孩子有好处就坚持

  给宝宝选择国学班的注意事项

  1、考虑宝宝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家长在给宝宝选择国学班时一定要考虑宝宝的兴趣爱好,有的宝宝对音乐感兴趣,那么可以让宝宝学习钢琴或小提琴,有的孩子对绘画感兴趣,那么就让他学习画画。国学班大多注重对于孩子从小的人格培养和礼仪教育,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孩子对其他方面兴趣更浓厚,就要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慎重选择。不要因为让孩子上过多的辅导班而带来负面的影响。

  2、考虑国学班的办学质量和收费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上国学班时,一定要细心考察国学班的办学质量。尽量选择那些声誉好的、影响力大的学校。现在社会上各种办学机构令人眼花缭乱,其中的办学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父母要多方打听,最好亲自考察一下,尽量给孩子选择一个办学质量好、收费又合理的国学班,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受到好的教育。

  3、家长自己也要适当学习些国学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家长在送孩子到国学班学习时,自己也应该了解并熟悉一些国学知识。这样一来,不仅自己收获到了新的知识和思想,也可以跟孩子交流互动,促进孩子在学习上的的提高和进步。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自信、独立、坚强、快乐并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而这与国学中对人的培养其实是殊途同归的——中国传统儒学文化对人的最高要求是“仁、义、礼、智、信”,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才艺培养,报各种培训班时,要进行客观分析,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

  学国学的三大环境

  1、多播放古典音乐,尤其能开发右脑的音乐,如:《潜脑音乐》、古琴曲等。音乐能让宝宝心情放松,同时更能对国学中的意境有所共鸣。宝宝在轻松的环境下就能体验到自由,学国学的热情也就更旺了。

  小提示:孩子多听会让耳朵更敏感。

  2、多布置名画:可选择色彩比较亮丽的、庄严的、厚重的名画,多熏陶不同风格的名家风范,这将直接提升孩子的审美标准。名画不一定要是很贵重的,有时一张韵味十足的画也是可以的,关键是画的内涵和画功。欣赏名画也对孩子的品质和性格发展有着明显的熏陶作用,可谓多利而无一害。

  小提示:孩子多看会让眼睛更明亮

  3、多跟孩子一起读经典。言传不如身教,如果父母真的认可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那就从自身做起,父母亲的兴趣也将直接传递给孩子,这“内在的环境布置”比外在的环境更重要得多!父母的陪同和支持是对孩子的最重要的鼓励,父母同时也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指导作用是不可推卸的。这样的亲子活动好处多多,相信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不过,父母要合理安排好时间,万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背诵,而强迫孩子!

  小提示:孩子多读经典会让思想更深远

  国学经典的活学活用

  场景1 吃东西时讲“孔融让梨”

  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是小皇帝,见了喜欢的食物只顾吃独食,或者先把好的挑了吃,不懂得谦让。此时,正是爸爸妈妈给孩子讲“孔融让梨”故事的好时机:孔融4岁时就非常懂得礼节。一天,父亲让孔融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挑梨吃,小弟挑了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个最小的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着他。”

  讲完了,问问孩子:“宝宝吃东西时应该怎样做呢?”也许,孩子立刻会挑一个最大的鸡翅递到奶奶嘴边:“奶奶年纪大,应该吃最大的。”

  教育要点:

  这个典故是培养孩子谦让、懂礼品质的最好事例,但不能指望孩子一步到位。因此,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将这个故事作为饭前或吃点心前的保留节目,请孩子给大家讲一讲。日久天长,就能将体贴关心他人的行为衍化成一种习惯了。同时,父母可以由此引导孩子诵读“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容易记住且有兴趣反复诵读,并能从中学到不少好品质。

  场景2 从“黄香温席”中懂得孝敬长辈

  在家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爸爸下班回家,累了,和衣而卧,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这时候教宝宝关心、孝敬父母,他一定能记得牢。妈妈拿一床小被子,自己握住两个角、让宝宝手牵另两个角,对他说:“看,爸爸睡着了,咱们给他盖上被子吧,不然要冻感冒的。”然后,和孩子一起轻轻走出卧室、关上门,关掉电视机,让爸爸好好休息。

  随后,妈妈告诉宝宝:“好孩子都要学着孝敬长辈。《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说的就是9岁的黄香关心、照顾父亲的事。那时冬天屋里特别冷,小黄香就悄悄给父亲铺好被、钻进被窝,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子,再招呼父亲睡下。他也用自己的孝心,温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从此就传开了。”紧接着,启发宝宝想一想:如今,冬天家里都有暖气、不用温席了,但宝宝是不是也该时时学着黄香的样子,关心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呀?

  教育要点:

  孩子的行为需要鼓励,等爸爸醒来,妈妈一定要主动告诉他,宝宝怕爸爸着凉,给他盖上了被子。爸爸则要夸孩子懂事,是个和黄香一样有孝心的好宝宝。如此趁热打铁,下次去奶奶家,宝宝也许会说:“把我的巧克力给爷爷带上,这样他就能不抽烟了;我还要提醒奶奶按时吃降压药……”百善孝为先,教会孩子如何孝敬长辈,对其一生的成长都很有好处。

  场景3 孩子“以我为中心”时讲《弟子规》

  不少宝宝都是“小磨蹭”,父母招呼洗澡、收拾玩具或停止看动画片,说了几遍也不见他们动弹。每遇到这个场面,父母最好趁机教《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自己说一句、让孩子跟着学一句,再讲解一番,使之明白,父母招呼自己,应立即答应;父母要求自己做一些事,也应很勤快;父母教导的时候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批评要愉快地接受。告诉他,从古至今,孩子都是这样尊敬父母的,由此使他们学会尊敬父母长辈、懂规矩。

  当父母忙着做事而被宝宝打断时,教他们诵读《弟子规》中的相关的语句:“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之明白,看见人家没有空闲就不去打搅;看见人家身体不舒服,也不去请教问题;自己不想要的、不希望的,也别强加给他人。

  教育要点:

  家长应主要教育孩子做事要把握好时机,将心比心,尊重别人的感受,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在人家方便的时候才提出自己的要求,不能只顾自己,这是礼貌、更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爸爸妈妈不妨借助国学典籍中的基本礼仪,培养男孩的绅士风度和女孩的淑女风范。

  场景4 出尔反尔,讲“言必信,行必果”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孩子已约好了一个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儿,却又被另一个小朋友邀请去游乐场或公园。两者相比,孩子更乐意选择后者,于是毫不犹豫地要取消以前的约定。此时此刻,教宝宝“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再及时不过了:第一句话出自《袁氏世范》,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更改。后两句分别出自《论语》,前者的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赖,结交到真正的朋友;后者的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具体到孩子的行为上,是对小伙伴的许诺一定要说到做到,不可出尔反尔。

  此外,有关诚信的经典还有很多,妈妈不妨挑选一些讲给宝宝听,如《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即凡是说出去的话,都要以诚信为先;欺骗蒙混或花言巧语是绝对不可以的。《论语》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礼记》中也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旨在说明,讲诚信是做人之道。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宝宝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美德。等到六七岁,再系统地教他们诵读《论语》、《弟子规》、《千字文》等典籍。让孩子明白: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道德的根本,正如荀子所说:“养心莫大于诚”。

  场景5 被帮和助人时讲“涌泉相报”与“泛爱众”

  路人帮孩子捡起掉在地上的玩具,父母在教宝宝说“谢谢”之外,应利用这个情境及时给孩子讲讲有关感恩的格言警句,如《增广贤文》中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弟子规》中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解释字面意思,让孩子明白:在内心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点滴好处,加倍地、持久地报答,而对他人的怨恨则尽量淡化直至忘记,学会带着感激之心生活。

  当宝宝主动扶起摔倒的小朋友、为哭泣的小伙伴递上纸巾时,妈妈要及时地夸奖孩子,也要不失时机地讲讲《弟子规》中的“泛爱众,而亲仁。”“凡是人,皆须爱,天地覆,地同载”,让宝宝懂得: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上的,我们离不开周围的人,鼓励宝宝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给身边的人一分真诚的关爱,“以爱己之心爱人”,培养起孩子的博爱心、慈悲心。

 

 研究证明:只要是13岁以前的孩子,都可以培养出超凡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更是高得惊人,可以轻松学习5门语言,每天只需30分钟,就可轻松背诵3—30万字的经典国学。难怪有的家长惊叹:“孩子的学习潜力真是无穷,大大超出了成年人的想象。”

    大师背后的特别发现

    家长您知道吗?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各学科大师,像钱学森、钱钟书、季羡林、李四光、冰心、巴金、杨宪益、胡适、傅雷、金庸……不管是学文的还是学理的,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学功底深厚。国学功底为他们日后学贯中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们又是怎样学习国学的呢?他们不是我们今天这种普通的学法,而是在13岁之前,把大量的经典国学全部背诵下来,像胡适,13岁之前仅诗词就背了上千首。这种早期背诵对他们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智慧潜能的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令他们后来不管是学外语、学专业,还是跨学科学习都受益无穷。

    千百万父母已经不约而同地形成共识:一定要让孩子在记忆的黄金期里记住最有价值的知识,而背诵经典国学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

    中小学生的三道难关

    虽然许多父母已经强烈地意识到背诵经典国学给孩子带来的诸多好处,但苦于三关难过,父母心里着急却又束手无策。

    第一关:兴趣关。孩子因为年纪小,还意识不到背诵经典国学的好处,兴趣不高甚至是不接受。但时间不等人,一旦错过13岁之前的黄金时间,可能就要终身遗憾。

    第二关:方法关。方法单一的背诵会让孩子感觉枯燥,没有积极性,产生抵触情绪。

    第三关:坚持关。这也是孩子最难过的一关,很多孩子五、六岁就会背部分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但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背会更多的经典国学,不是没有时间,不是没有能力,而是难在坚持,最终导致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终身遗憾。王超文的妈妈就说:“孩子6岁的时候我就在家里教他背《三字经》,别说孩子有惰性,就是我们当父母的也有惰性,现在他已经10岁了,就背会了这一本,其它的典籍还没背。家里没有背诵环境,方法也少,现在把他送到背诵班里和其它孩子一块背,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省心多了。”

    不同凡响的背诵法

    破卷背诵法不是简单的背诵方法和记忆技巧,而是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同时又是有系统、有特色的背诵方法,尤其对背诵经典国学和英语课文最为有效。破卷背诵法的刘老师说:“很多孩子的学习是浮在表面上,并不扎实,一到考试就手忙脚乱。破卷背诵法讲求深度学习,就是要把知识学精学透,不留死角,任何时候考试都不会害怕。用这种方法可以将经典国学整本整本地背诵下来,英语课本也是如此。这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学习各科都有极大的帮助,像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同步提升,记单词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破卷背诵法突破三大难关,孩子13岁之前至少背诵5本经典国学不再成为难事。

    刘老师说:“专门针对兴趣难关,我们有很多的办法,比如:‘感觉引导法’、‘快乐学习发掘法’、‘伙伴带动法’、‘氛围浸入法’、‘榜样示范法’、‘激情调动法’、‘认知强化法’……这些特色方法,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能够激发97%以上孩子的兴趣。总之我们要让孩子以比较愉快的心情来背诵经典国学,这样效果才会好。”

    破卷背诵法用多种组合的背诵方法替代了单一的方法,让不同特点的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背诵效果,做到记忆深刻,减少遗忘。

    破卷背诵法独有的背诵过程管理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孩子难以坚持的问题。这个系统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凭借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受孩子欢迎的激励措施,以保证孩子每天都能按计划完成背诵,并能养成习惯,长期坚持下去,真正把经典国学背诵下来,成为一辈子的学问,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了解和普及。

    六项能力大提高

    现在,众多的孩子通过自身实践证明,背诵经典国学对他们来说是专长而不是难事,他们不断增强的学习能力令父母感到惊讶,这在过去是无法想像的。在学习成绩方面,背诵5本经典国学之后,96%的孩子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语文成绩优秀率99.7%,数学优秀率95%,英语优秀率96.3%。有的孩子更是创造了学习的奇迹:将《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唐诗三百首》、《孙子兵法》、《孟子》、《宋词三百首》、《增广贤文》、《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全部背过;所学《新概念英语》课本3册全部背过。无数的实例已经证明,背诵经典国学可以让孩子的6项学习能力大提高。

    第一项:理解能力。理解力和词汇量密切相关,词汇量掌握得越多,理解力就越强。背诵经典国学后,孩子可以快速地增加词汇量。五年级学生董一杰的妈妈说:“孩子原来做数学应用题困难,我感觉他是理解力差,不明白题意。用破卷背诵法背诵经典国学后,他的识字量已经增加了4000个以上,理解能力也跟着提高了很多,应用题做错的情况少多了,数学成绩能够保持在95分以上。”

    第二项:记忆能力。背诵经典国学是强度最大的记忆力训练,因此也是效果最好的,它开发了孩子一辈子的记忆能力,以后可以很容易吸收各学科知识,做到博闻强记,这是任何其它记忆力训练无法比拟的。四年级学生周依琦的妈妈说:“孩子用破卷背诵法能够将那么多的经典国学和英语课文背诵下来,我真是吃惊不小。我英语挺好,但为孩子补习英语让我伤透了脑筋,既费了劲,效果还不明显。破卷背诵法解决了我的大难题。”

    初一学生李欣然的爸爸说:“我过去不提倡让孩子背诵经典国学,觉得那是死记硬背,没什么用,提高记忆力应该找点捷径、窍门。但2位同事都和我说:孩子背诵经典国学后,记忆力明显提高,不管是背课文还是背单词,都比过去快多了,也牢固多了,而且背诵的量很大,能够将书本整体地背诵下来,看着好像是费时间了,实际上却是省时间了。我后悔没让孩子早点开始,现在都有点晚了。” 第三项:写作能力。作文写的好不好,关键在积累,而读10本书不如背1本书,背诵经典国学是提高作文成绩最快最好的方法。实验小学的王老师很有感慨地说:“我们发现,很多以前不喜欢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学生,在背诵了大量的经典国学之后,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变强了,无论说话时的语言描述,还是作文时的遣词造句,都比过去生动、形象、有深度,作文也能得高分了。”

    小学六年级学生任远哲的妈妈是小学语文老师,她说:“我们班有个学生背诵经典国学后,作文成绩一直很好,现在他写的作文每次都被引为范文,文章条理清晰、妙语连珠,无形之中体现出一种大师般的文采,所以我下定决心让自己的孩子也开始背诵。”

    第四项:阅读能力。孩子阅读能力低下,主要是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或是识字量太少,背诵经典国学对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二年级学生庞倩瑶的妈妈说:“孩子用破卷背诵法背诵经典国学后,认的字多了,爱看书了,过去即使看书,也是看以画为主的漫画书,现在经常会看一些以文字为主的课外书,懂得多了,知识面拓宽了不少。”

    第五项: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和别人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四年级赵铎的爸爸说:“孩子过去不太爱说话,缺乏自信心。自从背诵经典国学后,变得开朗了,也爱和同学沟通交流了,老师说他上课也能主动回答问题了。这学期,他们班里选班干部,给他投票的同学还挺多,孩子高兴了好一阵儿。”

    第六项:想像力。想像力是孩子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它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经典国学中,像李白的诗歌、庄子的文章都是很好地培养孩子想像力的教材。

    背诵经典国学对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而孩子更多的变化也让父母们惊喜不已。刘致的妈妈就说:“我过去不相信背诵经典国学有那么大的作用,觉的那是老掉牙的东西,跟孩子的学习一点边都挨不着,补课都补不过来呢,哪有功夫背那些,不是瞎耽误功夫嘛!可他爸爸坚持让他参加背诵班,那就试试看吧。儿子背诵经典国学后,带来的变化却让我很吃惊,我没想到他能背下来那么多字的经典国学,而且还学得挺扎实。还有就是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比过去主动了,也变得懂礼貌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真真正正体会到了背诵经典国学给孩子和家长带来的好处,我现在鼓励儿子背得越多越好,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举数得的好事。”

    国学背诵班寒假开启

    破卷经典国学背诵班,提高孩子学习能力,补充学习能量,塑造良好性格,培养自信精神,让孩子成绩、能力全面提高。

    破卷背诵班推荐书目: 《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孟子》、《庄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孙子兵法》…

 

幼儿国学接受国学教育的好处:孩子天生都是记忆的高手,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记忆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诵读经典让孩子开口说话,加上经典里丰富的词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通过指读,能轻松解决孩子的识字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背诵经典文章,并结合听寓言故事,观看动画片的多元化国学教育模式下,学生识字量会不断增加,从以前枯燥的阅读转变为以阅读为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掌握了大量词汇,认识了大量汉字,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变得水到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就艺术而言,不仅中国的国画、石刻、壁画等在世界艺术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民族音乐对人类文明也是一个巨大贡献。增加民族文化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就艺术而言,不仅中国的国画、石刻、壁画等在世界艺术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民族音乐对人类文明也是一个巨大贡献。有一首诗写道:“八音”古乐久沉埃,艺苑老花今日开。百卉争妍该独秀,清风引得凤凰来。“八音”是哪八音?如果不清楚“八音”是哪八音,是难以想象古乐中的“八音”之美妙的,而这个出处就是《三字经》中的“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如果不读《三字经》,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成年人怕也是似懂非懂的。另外还可以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要用很少的文字将其概括实属不易。然而,《三字经》中的从“自羲农,至皇帝,号三皇,居上世。”到“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仅仅用了三百个字,就将一部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比较完整地揭示了出来,实在是令人称奇叫绝。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到了小学教材中所学不到的厚重的中国朝代更迭和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的知识。

学校教育延续做人教育的根本。首先是教育儿童孝亲,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这样,家庭教育的尊师和学校教育的孝亲就合而为一,得以紧密衔接。孝亲尊师历来是做人和成就学问的根本,其次才是技能的教育。有了这个坚实的大根本,未来人生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状况,这个孩子都不会自暴自弃,更不会因为无法摆脱困境而自残或危害他人。因为他的人格没有缺陷。相反,如果把技能的教育当作大教育的全部却忽视了健全人格的培养,那么即便是这个孩子技能再高,考试成绩再优异,也难免做蠢事,做傻事。一旦遭遇困境,不仅自身难以化解,还有可能用自己之所学,成为危害自身乃至于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分子。也谈不上孝养父母和尊师重道。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教育,培养大量的中上等学子就是我们中和教育学校的当务之急。

国内首套名家手绘国学经典《中国绘·国学经典启蒙系列》出版

  日前,国内首套国画手绘国学经典启蒙丛书《中国绘·国学经典启蒙系列》由新世纪出版社隆重推出。该系列丛书针对当下国学启蒙教育的种种误区,将厚厚的“经史子集”创造性地配合名家水墨绘本,化难为易,简洁精练,图文并茂,一出版即受到追捧。

  采写及图

  记者 吴波

  岭南名家手绘配图

  目前,关于很多国学启蒙的绘本配上了色彩艳丽的卡通形象这个话题,著名学者钱文忠先生表示,“市场上大部分的国学启蒙读物都采用颜色艳丽的卡通图画形象来描绘人物或场景。这种流行的插图形式,的确为现在的孩子所熟悉和喜爱,但无疑更适合于表现现当代作品。用来表现古代经典,反倒是自降了品格,非但不能体现经典之神韵,反而给孩子的阅读和领会造成了视觉障碍。”

  而记者了解到,《中国绘·国学经典启蒙系列》精选了中国古代六部国学启蒙经典之作中的精华篇章,配以精练的注释及相应的简短英文释义,此外,所有绘本均由岭南名家创作。

  当今国学热仅浮于表面

  近几年,国学大热,不仅大学纷纷开设国学研究机构及课程,针对孩子的国学启蒙教育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新世纪出版社负责该套丛书策划的副总编辑翁蓉告诉记者,这样的“国学热”只是浮于表面的“假热”,如果国学教育不能触及国人的精神内核,则此“热”必不能长久,而且仅仅是国学在当下虚弱的膨胀。

  她指出,“传统国学当中有许多精华,非常有必要让孩子去汲取,但关键在于这些经典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和面貌出现在小读者面前?把厚厚的‘经史子集’丢在孩子面前?只怕会把大部分的孩子吓跑。放任千篇一律、改编或制作粗糙的启蒙读物占据孩子的书架?那些不古不今的人物形象、俗艳的色彩能让孩子有鉴赏美的能力么?把有‘营养’的传统文化经典装在劣质的容器中,不仅不能有效实现文化的传承,反倒有让孩子饮鸩止渴的危险。国学之于今日教育的深厚意义,其实并不在于一个孩子读了多少本国学专著,能背诵多少首唐诗宋词,也不在于一个学校开设了多少堂国学课、在国学教育中投入了多少银子,而在于,让一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懂得如何做‘人’。”

  走出国学经典诵读误区

  在“国学热”中常见的疑问便是——让孩子诵读国学经典,孩子学到了什么?是让孩子认识更多字了?能把《三字经》《弟子规》倒背如流了?能随手引用几句古诗词写作文了?考试能得高分了?通过填鸭或应试般的“学习”,多多少少是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但,这是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呢?

  有多年儿童读物编撰经验的翁蓉表示,“如果一个孩子能一字不差地默写《弟子规》,却不懂得尊敬和谦让他人,能流利对答出唐诗宋词的作者和朝代,却不懂得爱护自然万物,或者我们的大人们整天教育孩子要懂礼貌,自己却做着不文明的事情,那我们的国学教育就是失败的,即使在青少年中推行得很顺利,也极易造成教育的断层。如果哪一天,我们在公共场合不再见到随地丢弃的垃圾,在公交汽车站不再见到争先恐后挤上车的人群,也许才可以说,我们真的学到了一些东西。”

  记者了解到,现在的国学教育,很多其实还是在走应试教育的路。学拼音,识字,背诵,翻译句意,概括中心思想……学校的教育有时候也会误导家长们,让他们觉得让孩子读课外读物,也是为了跟课堂上一样的目的。其实,孩子要学的最基本的东西,是如何做人。因此,当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时,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引导他们理解纳入,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陶冶情操。而孩子是否能流利地背诵,或把每个字义都解释得清清楚楚,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国学阅读应该求精

  记者通过网络采访阅读过该系列丛书的部分家长,他们抱怨,“为什么《唐诗》选得那么少?为什么《增广贤文》不是全本?”

  针对这些问题,该书的责任编辑李粒子表示,“我们也接收到类似这种‘求全本’的问题反馈,屡见不鲜。但我们却想反问:求全本的目的是什么?全本的作用在哪里?”她表示,再怎么好的经典,也须讲究“适不适合”的问题。尤其对孩子而言,并非“全本”就是好的。就像给孩子挑书一样,大家都知道要挑适合孩子看的。可一旦碰到“国学”的范畴,我们便会犯晕,以为肯定是全本更“权威”。

  选本好不好关键是看里面选了什么、怎么选的。在选编《增广贤文》时,该书的编辑们发现,其中有一些过于成人化的思维,不适合传播给孩子,于是精选了其中孩子能理解、也适合孩子去学习的句子。《唐诗》《宋词》《千家诗》已是前人精选的优质篇章,但也并非所有的篇章都适合孩子阅读,一个是内容、情感上孩子是否好理解,一个是词句是否够晓畅,生僻词是否过多。这些都是选编时考虑的因素。而至于《弟子规》《三字经》,原本即是给孩子读的启蒙著作,篇幅也不大,因此采用了全本,但在考究版本和解释大意时,也力求摒弃其迂腐成分或过旧的知识,有重点地把适合于现代人的价值观和知识传递给读者。如果盲目“求全”而不去考虑儿童成长发育的规律,不去考虑经典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情况,则反而会揠苗助长、误人子弟,得不偿失。

该套书与其他国学启蒙书不一样的地方是,孩子可以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共读,一边欣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之美,一边从《唐诗》《宋词》《千家诗》中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和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从《弟子规》中学习勤俭、礼让、孝悌等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从《三字经》中观览天文地理、中国历史文化等包罗万象的知识,从《增广贤文》的精妙格言中体会人生哲理。通过阅读,孩子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到成长的智慧,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觉得背诵古诗文有以下的好处:

1、增强记忆力,记忆古诗文,无疑等于每天做一套脑体操。

2、提高语言文字能力,学生头脑中有大量的名篇佳句,还担心他将来写文章不文思泉涌,出口成章?

3、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中华文化的历史文化知识蕴含在古诗文经典中,背下这些优秀篇章,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能经常进行古诗文朗读比赛,即可形成壮观的朗读氛围。

5、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千古美文,形成独特的审美能力。

6、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背下大段的古诗文,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7、磨练学生的意志和坚持力,培养学生的耐性,在长期 坚持学习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

8、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以载道,背下精选的经典古诗文,等于拥有了打开华夏宝库的钥匙。

9、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背诵弟子规的好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