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生“村官”项目及其政策发展历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31 03:55:40


重庆大学生村官项目及其政策发展历程研究
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打破重庆农村人才匮乏的局面,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进重庆城乡统筹的发展。从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背景入手,以时间为轴线,以文件政策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提炼出历年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演变历程及其政策的发展状况。

标签: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城乡统筹;一圈两翼战略

一、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背景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发展,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和大库区工业带大农业仍然是重庆的特殊市情,这一市情与传统体制下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重庆显著的城乡发展差距,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民工,农村籍大学生等大量农村人才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极大制约重庆城乡统筹发展。200611月,重庆市为解决城市经济实力辐射带动农村能力不强的难题,提出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该战略中的大学生村官项目尤为引人注目,通过政策引导选派大学生到基层服务三农,打造一支能够扎根基层、勇于贡献、充满活力、具有重庆特色的农村人才队伍,从而实现从传统的单向人才流动转变为城乡间的双向人才流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二、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演变历程

第一阶段:预备期。20067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2005]18和中央14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6]16文件精神,重庆市印发了《重庆市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意见》(渝委办[2006]27《意见》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从思想认识、政策措施、组织领导三大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在完善优惠政策、激励制度;鼓励创业、灵活就业;做好选调生重庆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三支一扶等十二个项目里,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毕业生就业体系建设。从而初步定下了重庆市大学生村官政策发展的路线图。

第二阶段:探索期。伴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大范围的展开,重庆市2008年正式启动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进入实践探索期。20085月,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渝委办发[2008]17《计划》中明确指出从2008年起用五年时间选派32 511名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到乡镇(全市901个)机关、事业单位及行政村工作,充实农村乡镇人才队伍。五年内,为每个行政村从本科以上毕业生中选派大学生一名,每年选派2 000人左右,五年共计选派9 986人。并且,每年

安排一定指标,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村干部中招录(聘)乡镇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录(聘)用后派驻村两委工作。力争到2012年,全市乡镇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占比由现在23%提高到35%两委班子中大学生的占比达到30%以上。

第三阶段:成熟期。20089月,根据中央组织部等四部委印发的《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18号),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重庆市大学生到村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从岗位、职责——培训——管理——培养——考核——录用——待遇和保障等九大方面系统的指明了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具体管理办法和措施,为重庆市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建设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指导蓝图。

虽然至今仅短短三年的时间,但重庆通过政策杠杆,创新了大学生村官期满后分流问题的解决办法,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公务员——区县的年轻领导干部的干部培养链条模式成为大学生村官”“重庆模式的最大特色,给身份、给待遇、给位置、给空间,确保前期引得来、引得好、下得,中期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后期送得好、有前途。该模式集领导重视、政策整合、系统规划、多渠道转移、专款保障于一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三、20082010年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执行状况

(一)选派名额、资质要求以及报名情况

1.选派名额以及资质要求变化

首先在选派数量上,2008年选派行政村村官2 000名,20092 500名,20102 100名,选派数量较为稳定。其次在资质要求上,2009年和2010年与2008年相比对于专业和学历都提出新要求:一是专业要求,即原则上理工(含农医)类专业占65%,文史类专业占35%,二是学历要求,即在所有选派大学生中,研究生的比例不低于5%

2)实际报名人数变化(见表1

1 200820092010年重庆市大学生村官选派名额、报名人数对比表

从报名情况表中可以得出,按地区比较,农业人口占到全市2/3人口的地区参报人数最多,主城区最少,但研究生的报考更多的集中在主城区,远远高于一圈两翼地区的研究生报考人数;按专业比较,文史类考生多于理工类;按学历层次比较,专科、本科参报人数远远大于研究生;报名总人数与选派名额之比,逐年近两倍的速度攀升,竞争愈加激烈。

(二)考生籍贯分布和学历层次



2008年重庆籍考生居多,应届本科生居多,极少数硕士研究生。2009年,市外生源增加,名校学生增加(如:清华,北大,北师大,浙大等),并首次有博士生、甚至海归参考。2010年被录取的学生中甚至有乌克兰国立即福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学生。

(三)选派地域范围

2008年规定,当年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或2008年以前参加重庆市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重庆)计划,现仍在我市基层岗位服务的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在选派范围之内。

2009年,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比较大的调整和完善。首先,严格划分选派范围,分为主城区建制村主城区以外建制村分别进行划定。其次,规定了各地域范围学历要求,其中主城区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余要求应届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往届本科及以上学历。再次,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职正式工作人员(含试用期人员)不列入选派范围。

2010年,规定和2009年大致相同,但是取消对主城区中北部新区的选派。

(四)待遇及相关政策

2008年,经济待遇上规定了选派大学生执行所在区县新招录人员的工资、津补贴标准,并为其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保险费用为每人每年200元。政治待遇上规定了选派到乡镇的研究生可担任乡镇长助理,优秀的可担任乡镇副职。选派到村的大学生关系在乡镇,工作到村,可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经过一定程序的考察,可担任村两委负责人。发展待遇上规定了服务满两年后,经考核合格,正式录用为公务员。

2009年,在继承了2008年政策的基础上作了两方面的调整。首先,在职务选派的对象上,统一为到建制村的大学生进行职务的统一划定。其次,在期满考核合格录用为公务员的对象上,要求更加严格,规定为到村干部岗位的大学

2010年,最大的完善是明确界定公务员录用的具体负责单位,即期满考核合格者,由重庆市公务员局录用为公务员。

(五)笔试地点

2008年的重庆市主城区、万州区、涪陵区、永川区考点调整为2009年和2010年的重庆市主城区和北京考点,这也使北京成为市外设置的唯一一个考点。

(六)笔试合格分数线(见表2

2 200820092010年重庆市大学生村官笔试合格分数线对比表



从表中看出,按地区比较,主城区分数线均高于一圈两翼地区。按专业比较,文史类分数线高于理工类分数线。按学历层次比较,本专科层次,主城区分数线比一圈地区平均高出9分,两翼地区平均高出10分;一圈地区比地区平均高出近4分。然而,研究生层次,却是两翼区县的分数线高于内区县的分数线。

重庆市大学生村官项目和全国其他地区村官项目相比较,起步较晚,但是却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其所特有的给身份、给待遇、给位置、给空间的方式开创出了大学生村官重庆模式大学生村官也成为了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排头兵。



重庆大学生“村官”项目及其政策发展历程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