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观念 转思路 转作风 - --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9-04-30 10:13:54

转观念 转思路 转作风

----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今年是我们县进行精准扶贫工作关键的一年,但是在进行进村入户做扶贫工作期间,扶贫干部任劳任劳任怨工作得不到认可,困难群众接受扶持帮助却毫不领情。事实上,“群众无感,干部不满”不仅仅体现在发展落后地区的扶贫战线上,在很多非贫困地区这一现象也较为普遍,“干部群众都不满意”俨然已成为了基层工作的常态。

为何出现“群众无感、干部不满”的现象?为何百姓“有怨言”、干部“很受伤”?看似是基层干部受了委屈,实际反映的是广大干部在基层治理上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是基层干部观念过于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群众多变的需求。当前群众权利意识越来越强,义务意识却不断弱化,为人民服务简单的庸俗化为市场关系中的“服务”,群众以“雇主”的心态要求干部时,不仅群众会面临期望过高的窘境,干部也会感到不适并有“委屈感”,干群关系“扭曲”。

二是基层干部工作方式方法落后,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化解基层矛盾。例如,有些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打“感情牌”,只从情绪上安抚群众,但事情却不给解决,看似问题解决,过后矛盾重新出现。还有基层干部在拆违过程中,与群众协商,拿钱解决“违建”,导致群众不能充分认识到违建的本质。

三是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不务实,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浮现。政府厘不清界限,一些问题完全通过市场可以解决,政府却自己兜底,造成群众“巨婴心态”。有些干部形式主义严重,按照要求下村了、去群众家里了,坐群众家里一天,什么却没做,“到点下班”造成群众反感。避免这些问题出现,需要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转观念。基层干部要转变自身观念,坚持把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坚持把自治、法治、德治作为根本方式,努力构建基层社会善治新体系。基层干部不仅是服务者,也是群众观念的培育者,要把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动员起来,让他们成为社会治理的一员,培养群众的“公民意识”与主人翁观念,让他们自觉参与到疏解整治促提升、门前三包等社会治理事务中去,而不是等着“政府服务”。通过基层干部观念的改变,带动群众观念改变,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有机更新。

转观念 转思路 转作风 - --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