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

发布时间:2019-10-12 10:58:59

三、集体活动:艺术活动《拾穗者》

(一)活动来源

本活动来自主题《我们吃的粮食》,艺术活动《拾穗者》。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农事活动,而《拾穗者》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时代、乡土气息。作品的本身饱含着对憨厚淳朴、勤劳善良的劳动者的敬重和对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情。开展此艺术活动目的是带领幼儿欣赏米勒的(画面的内容:金色的阳光照在广阔的田野上,洒在前面三位妇女的身上,她们正低头弯腰捡落在田里剩余麦穗的情景;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感受收获季节劳动人民的辛劳。

(二)活动目标

1.欣赏米勒的《拾穗者》,理解画面内容,感受画面凝重的色彩和人物的动态。

2.尝试创作不同人物的劳动动态。

(三)活动准备

1.挂图19号;《小朋友的书·美工》。

2.带领幼儿到田野中参与拾穗活动,观察农民劳动的情景。

3.农民在田里劳动的录像或照片。

(四)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与实施要点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与实施要点

1.整体感知欣赏作品。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内容。

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这是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画面中的人是谁?在干什么?

你还看到了什么?远处的人在干什么?

2)教师介绍名画:这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他画了很多有关农民生活的作品。这幅《拾穗者》是一幅关于秋收的画。在画面的远处,收割者正在把丰收的粮食装运上车。金色的阳光照在广阔的田野上,洒在前面三位妇女的身上,她们正低头弯腰捡拾遗留在田里麦穗

第一环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让幼儿有目的地去观察其中的细节。

随着问题的逐步提出,幼儿对画面的观察也会更加细腻。通过问题的回答,也让幼儿加深对画面的印象。

教师介绍名画,拓展幼儿知识面,让幼儿更清楚画面内容,知道这是一位外国画家的作品,初步感受作者在画面上所表达的意思。

2.细部感知,进一步理解作品色彩和动态的表现手法。

1)感知色彩的浓重:画面中有什么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2)感知人物的动态:看看画面上的三位妇女在干什么?她们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她们的表情、衣服、动作)

3)看完整幅画,你感觉怎么样?

4)小结:画家用浓郁的色彩既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三位妇女弯腰拾穗辛勤劳动的样子。

第二个环节是通过引导幼儿从色彩、人物动态等感知画面的细部,从而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整体感觉。不仅能够发散幼儿的思维,还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教师小结,突出人们辛勤劳动的样子,为接下来幼儿创作活动打基础。

3.幼儿创作。

1)你看到过农民伯伯在田里劳动的情景吗?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劳动辛苦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幼儿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13页“拾穗者”上绘画。

欣赏完米勒爷爷的画,我们也来画画自己在田间劳动的样子。

启发造型:请你来试做。拾穗的时候,人的姿势是怎样的,重点观察身体动作和拿穗的手的位置及捡到穗时的表情等。

画完了小朋友在田间劳动,再想想后面可以配什么画面来表示丰收的田野呢?

第三个环节是幼儿创作。

创作之前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画面,目的是为了加深幼儿对画面的理解与印象。

请幼儿来示范动作可以更生动形象地展示拾穗的动作,教师也可在此时借机再向幼儿介绍拾穗的动作以及拾穗的表情。

最后再引导幼儿给画面配上背景,要求幼儿可以发挥想象但是要与丰收的景象相匹配。

5.教学反思:

《拾穗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