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院士的国内落选与美国当选

发布时间:2021-04-18

施一公,院士的国内落选与美国当选
打开文本图片集
从奥数一等奖到清华保送生,从清华再到普林斯顿,最后成为著名科学家,施一公的学术之路顺顺当当。他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一位杰出人才的代表,也是无数中国学子顶礼膜拜的偶像。毕竟像施一公一样能够幸运地成为一只直抵终点的荆棘鸟一般的人物,除了个人的努力和天赋,还与包裹自身的生存土壤相关。 从普林斯顿打道回府
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籍贯云南大姚。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生,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给他取名施一公,希望他一心为公自出生到上大学之前,他都在河南驻马店度过。施一公称 不仅是地道的河南人,更准确点说,我是驻马店人。
18岁那年,施一公从河南实验中学毕业,获得中国数学会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在清华园学习时,施一公学习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一。1989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在出色地完成生物系所修课程的同时,他还获得了数学系学士学位。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7年之后,在他还没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时,被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此后,普林斯顿大学为他提供200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的启动基金。在9年的时间内,他成了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癌症,研究的课题为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
施一公有他的学术梦,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梦。在美国生活了18年之后,施一公于2021年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放弃了美国国籍。在回国时,他给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写到:我回到清华,对普林斯
顿大学的贡献会比身在普林斯顿大得多。我希望将来能进行更多的学生交流活动,使普林斯顿、耶鲁、哈佛等这些名校的本科生有机会到清华来,到中国来。因为这三所大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美国未来的领导者,我希望美国的这些优秀人才在年轻的时候能在中国呆上一段时间,真正了解中国。
选择专业就像选择人生
施一公没有参加高考,因为数学成绩优秀,直接保送到清华。对于高考,很多人诟病其一考定终身高考需要持续下去。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考是保证农村孩子上大学的途径之一,高考存在缺憾,现在不是自主招生了吗?将来会有更多的改革尝试。谈起高考,施一公说道。
就在两年前的3月,位于深圳市的南方科技大学开学,迎接了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南科大自主招生仿佛一声春雷,惊起中国各界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土壤的热烈讨论。
考试,由古至今都是中国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到了现代,这种考试就成为了现在的高考。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的手段,考试在中国的意义比起其他国家意义更大。高考通过一次考试挑选人才,注重考试结果这个数字。高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排除了很多可能性,在努力获取高分的情况下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受到发展限制,产生的结果便是学生都会学习缺少个体差异。在国外,高等教育体系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以美国为例,整个高中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学生不同方面的爱好、才艺都可能为入学加分;互助或者参与社区劳动也可能计入入学考试分数,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一般美国学生会参加美国大学录取的标准化测试SAT ,一年可参加多次,成绩不满意可以重新考试。另外,来自任职教师的推荐信也会对学生的入学起到作用。
到了大学,国外高校大多宽进严出,要求学生提高实用能力,大都定位精准,各司其职,能够培养出很多专才。国内的高校注重要照顾到各个学科,追求有用性,而忽略自身办学能力和最初定
位。
事实上,高中毕业后,不少学生选择了出国。作为留学生中的佼佼者,施一公则不支持低龄学童出国,因为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如果这时出去,很难适应国外的生活,丧失成才的机会。 随着中国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中国的专业也出现了像动漫、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等所谓的红黄牌专业。虽然头衔、荣誉众多,施一公从不认为自己聪明,但他从不放弃。只要心中有目标,再苦也不觉得。在专业选择上,他认为兴趣占主导地位,其次才是就业。不少家长和考生一味追求热门专业,结果可能毕业时该领域人才过剩,就业难。 落选与当选
520日,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名字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21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在两年前落榜之后再次登上院士候选名单。就在此前一个月,施一公当选2021年度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于是,此事如坠河之石在中国教育、学术界激起波澜一片。 落选国内院士却当选美国双院士,施一公的经历引起了公众对于中美两国之间院士制度的思考。
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一次,在中国,这成了媒体炒作的固定戏码。施一公能否当选,这个谜团还要年底才能揭晓。 养活学术的制度
一位从事院士制度研究十多年的专家看来,无论是施一公还是其他人当选,都宣布了该人将获得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将因此得到提高。在中国,院士评选的标准一方面应该是学界精英,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若是成功获选院士,各种福利待遇也就随其而至。首先,各级津贴将增加,医疗条件可提高至副部级,同时还可以轻松获得十个各类头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求才若渴的单位和地方送上门的车子、房子和上百万的票子。

有人把美国的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翻译成美国国家科学院,但真正对其熟悉和了解的人会倾向于称为美国国家科学学会这不只是名字上的差异,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与中国的两院和院士相比,成功入列美国国家科学学会的会员群体,既不代表实现了最高学术成就,也不意味着拥有了终身的荣誉头衔。由此就决定了他们的会员不仅没有各种各样的津贴,反而还要定期交纳会费,没有参与科研投入决策、项目分配以及科技成果评定等大权,所以也就没有由此派生出来的各种问题。世界上除了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外,就没有中国意义上的院士。
其实,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早不是什么新闻。2021年,曾任卫生部长的陈竺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而他早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2021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样,也确有早已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却至今与中国院士失之交臂的中国籍科学家——李爱珍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本土人才1999年起数次申请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至今未入选;2021年,她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其中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记者,我和施一公也是多年好友,其实对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没必要太过解读,在我看来,中国科学院除了考虑学术水平之外,还会考虑对国家贡献等非学术因素,这与某个个人没关系,问题症结还是要回到院士评选的标准上来。 他还告诉记者,与他们这些美籍华人都不一样的是,在参与中国的院士评选时,他们是外籍院士,而对施一公这样的科学家来说,就是本国的院士,他说,中国要吸引更多一心扑在学术上的人才,对院士评选的标准就要考虑予以修改。
今年恰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增选年,作为又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时未当选中国院士的中国大陆科学家,施一公会否成为第二个李爱珍?其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但不管如何,我们不希望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为制度而受
到抑制,因为只有人才兴,国家也才能兴。 历程评述:
海归科学家、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时入选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的遭遇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中国院士与美国院士的评选标准及程序不同,价值侧重也不同。
因此,不能说入选了美国院士就必须入选中国院士,也不能将入选美国院士的标准复制成评选中国院士的唯一标准。但唯一相同的是,我们都希望科学在一个国家能够得很繁荣。


施一公,院士的国内落选与美国当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