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博罗县石湾中心小学邓秋红
2013915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邓秋红博罗县石湾中心小学516127

内容摘要:这篇论文针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与培养创新思维展开论述,主要阐述在数学教学上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握知识与创新思维去营造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拔学生进行再创造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从理论依据到具体做法,都作了深入的阐述、实践表明具有明显的可行性,亦是达到教学效果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激励氛围再创造培养好奇心拓宽思维
时代呼唤着教育教学改革,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要从创新意识抓起。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自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谈本人的几点做法: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习的学习情绪。利珀认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而,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确立“服务意识”;要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要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比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答问时用一些简短而激励性语言“你讲得真好”“你真职明”“这个见解很独特”等,或是“不要紧张,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优化新课导入,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每人写出任意的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各一个,并分别除以3看看能否被3整除,余数是几?然后让学生把任意一个报给老师,老师都能很快地说出能否整除,余数是几。不管学生报什么数,老师都对答如流,学生


非常惊奇,探求其中奥妙的欲望油然而生。这样,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优化新知探索,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弗氏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数学知识的编排,一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新知识,二是原有知识的引申发展。教学中,要根据知识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通过有目地的观察、动手操作实验以及动口交流等行为,从外到内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使自己得到发展。
1、注重实践活动。波利亚说:“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其重要性的地步,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对于从生活实际引发出新知识的教学,要尽量提供原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如:教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在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认识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的含义后,给学生每人发一个长方形(大小不一),要求他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这时,可以发现学生都用直尺测量,但有的是量四条边的长,有的只量长方形的长和宽。虽然这两种测量方法,反映了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但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这一学习活动。在列式时,有的列:(长+宽)×2,有的列:长×2+宽×2,较多的是把四条边长顺次相加。这时让学生大胆说出思考过程,在相互交流和讨论、分析和比较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把低层次的数学知识,上升到高层次的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了数学。
2、注重独立思考。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原有的数学实际,潜能的开发离不开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实践活动。教学中应做到: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前,放手大胆地让他们尝试探求新知,在独立思考中学会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兴趣。如教学“倒数”时,在学生理解了倒数的意义后,改变过去由教师出题让学生求倒3,同学们很快说出它的倒数,当第数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出题,第一个学生出
5
7
二个学生出15后,教师提出:能不能出有新意的题目?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激励学生凝聚认知注意力去另辟蹊径。这时学生积极动脑,出的


数有假分数、带分数、小数以及特殊的数“10”等,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求倒数的积极性。从而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创新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练习设计,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保证
对于一个问题,所求的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有新想法、新设计,表现得很独特,就属于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这种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课堂练习设计时,除基本练习外,还应当设计一些开放题,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数学的交流机会,较好地体现“人人掌握数学”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大众数学教育思想。
1、一题多解的训练。一题多解有两个含义,一题有多种答案和一题有多种解法。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进行这样的训练,把24个苹果放在盘子里,每盘放22个以上,有几种放法?又如:“你最多能用几种方法解答下题?”“计划修一条240米长的水渠,前4天修了80米。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这条水渠还需多少天?”此题可能有以下几种解法:①240÷(80÷4)-4②(24080)÷(80÷44÷80×(240804×(240÷80)―4评价时,教师不要轻意评定某种方法的优劣,而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水平出发,沟通联系,让学生自由取舍,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
2、一题多变的训练。一题多变,利于沟通知识联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1,桃树有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如:“果园里有梨树120棵,桃树是梨树的
4
111
多少棵?”可改条件②为:1是桃树的2桃树比梨树多3比桃树少4444)桃树和梨树的比是1:4……改问题为:1)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2)梨树比桃树多多少棵……这类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3、一题多验算的训练。验算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手段。解完题后,要求学生根据条件与条件或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如:“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学生解得:①(50+60)×5=55050×5+60×5=550列出验算方法:①550÷(50+60=5550÷5-60=50550÷5-50=60这样不仅验证了原题的解,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根据教材特点,布置一些灵活题思路为解决的创造性作业,以开放学生思维,激活其创新心向。
实践证明,要将优化课堂教学和培养创新思维真正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数


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创新思维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来培养,持之以恒,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