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海燕》

发布时间:2019-05-25 04:23:05

初中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

9《海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积累词语

2. 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海燕等形象特点,理解其象征意义。

4.透视中考考点,总结“理解象征意义”的解题方法。

5. 培养自信乐观坚强的精神,揣摩作者表达的情感。

学情分析:

八年级处在初中教育的中间阶段,有好学或不学,学的好或不好等两级分化现象,对于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提到的知识点总是有掌握不牢,理解不透的,这需要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常温故而知新,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清课文内容。

3..概括海燕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4.了解“理解象征意义”的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

1.分析海燕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2.掌握“理解象征意义”的答题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三课时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积累字词。

2.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查阅资料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列宁评价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

(二)背景链接(查阅资料)

本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当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三)初读课文处理疑难词语积累词语

1.给黑体字注音:

( ) 翠( )( )叫

( ) 白 ( ) 起(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悬yá( ) chǔn( )笨 深yuān( )

3.解释下列句中用黑体突显的词:

(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积着乌云。

(2)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3)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四)再读课文整理课文,理清内容

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描绘了三幅画,请根据提示补全内容。

第一幅画面(1--6自然段):暴风雨将来时,海燕( ),

)暴风雨;

第二幅画面(7—11自然段):暴风雨逼近时,海燕( ),

)暴风雨;

第三幅画面(12—16自然段):暴风雨即来时,海燕以(

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五)反复自由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六)家庭作业

1.完成课时练P32自主学习1—4题。

2.自主课外阅读《红岩》,关注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及其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内容理解

学习目标:

1.概括海燕的形象特点,了解象征及其作用

2透视中考考点,总结“理解象征意义”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听读课文,画出文中正面描写海燕的语句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2)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直冲向乌云。

(3)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4)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5)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二)齐读这些句子,再分析句子表现了海燕什么特点?最后用下列句式回答:从第( )句,可以看出这是一只( )的海燕。

(三)联系背景体会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试概括海燕代的形象。

联系写作背景,思考:由这样的一只海燕你想到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哪类人

(五)明确写作手法即为象征

1.象征及其作用:作者用海燕歌颂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这种表现手法有个专业名词叫“象征”。具体说象征就是所谓的托义于物,就是凭借具体的物象来表现与之相似的概念、思想感情等。象征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还可以使思想感情表现得含蓄、耐人寻味。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还有悬念、抑扬、衬托、白描、对比、夸张等。

2.明确中考考点

中考出题一般要求分析某种形象的象征意义,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3.关于理解象征意义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解题关键是能够把握事物特征,找准象征的具体形象与被象征的思想或感情之间的相似点,通过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得出答案。我们可以分步完成答题:

第一,分析形象自身的特点,如海燕不畏暴风雨来临前的环境恶劣,自由、勇敢、高傲地飞翔。

第二,要体会形象的精神内涵,如海燕有矫健勇猛斗志昂扬无所畏惧乐观自信勇于献身的特点。

第三,结合写作背景,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象征体和本体联系起来,如海燕像俄国1905年俄国革命时期的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第四,分析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散文诗表达了作者高尔基渴望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早日到来的强烈愿望,热情讴歌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渴望革命、企盼胜利的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总之,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应该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着眼于全篇,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等,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揭示其象征意义。而不能望文生义,不能只从表面上理解。

六)家庭作业

1.请运用答题技巧,完成思考题:

文中在描写海燕同时,还写了暴风雨,大海,风云雷电,海鸥、海鸭和企鹅,它们都分别象征什么?

2.按计划自主课外阅读《红岩》,列举作品中的人物,试概括每个人的特点,说说你最欣赏的一个或几个。

第三课时·写法探究

学习目标:

1.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2.鉴赏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答题技巧,完成思考题: 文中在描写海燕的同时还写了暴风雨,大海,风云雷电,海鸥、海鸭和企鹅,它们都分别象征什么?

二、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一)跳读课文找出文中具体描写以上这些事物的句子。

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第1段)

2.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第7段)

3.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第8段)

4.狂风吼叫……雷声轰响……(第12段)

5.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第13段)

明确:课文题目是海燕,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描绘了三幅画,文中那些直接描写海燕的句子也就是对海燕的正面描写与此相对,那么我们刚找到的这些描写暴风雨,大海,风雨雷电和海鸥、海鸭、企鹅的句子就是侧面描写。

(二)思考,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1.烘托:渲染气氛,使海燕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2.对比:通过比较突出海燕的英勇无畏乐观自信和坚强等特征。

这就是侧面描写的作用。

(三)鉴赏表现手法

理解了本文的象征意义,我们知道象征是本文最典型的表现手法。我们还应该知道作者除了象征还运用了侧面描写来对比和烘托等表现手法,使文章内涵更丰富,主题突出。

请分析下列语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1.“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3.本文在描写海燕时为什么描写海鸥、企鹅和海鸭等其他水鸟?

明确:

1.运用烘托的表现手法,以“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来渲染黑暗、险恶的社会氛围,以黑云压城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形势来烘托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战斗雄姿。

2.运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狂风、雷电、乌云一起出动,表现出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用这样的背景来烘托海燕那英勇善战的豪迈激情。

3.作者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文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刻画了它们在暴风雨到来之时惊慌失措的丑态。这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海燕的高大形象。

总结: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学以致用: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和运用。

四、家庭作业

1.找出文中其他几处运用烘托表现手法的语句,仿照示例分析其作用。

2.完成第9课课时练。

3.继续课外阅读《红岩》,学习中国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者的忠诚和勇敢,精彩摘抄并附感言。

9《海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