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发布时间:2022-12-07 23:41:59

第11卷第1期 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报 
VoI.11 No.1 
2010年3月 
J0URNAL 0F JIANGSU P0LYTECHNIC UNIVERSITY 
Mar.2O10 
浅析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牛明明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要:意象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月亮情结在中国文学和民俗中普遍存在.且在华夏民族心理中被 

贯认同。月亮意象在古典诗歌中表现为乡思、别离、隐逸、幽怨、闲愁、相思等六种主要类型。探讨古典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将 
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古典诗歌的内涵和意义,也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向心力。 关键词:唐诗;月亮;意象 中图分类号:]207.22 
文献标码:A 
文章编号:1672—9048(2010)01一OO73一O3 
“意象”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 
五祭月。其祭,果饼以圆。……女归宁,是日必返 境界和情调,是一种“理性和感情的集合体”,[]它有 其夫家,日团圆节也。”[]又比如我国古代的女子有 别于生活形象,是交融着思想观念与感情的知觉映 拜月祈祷的习俗,因为满月易使人想到团圆,而 象。在古人诗歌中常以“杨柳”为意象,用以表示 “圆”又与“缘”谐音,因此传统民俗中便将为男女 
生机盎然、绿茵荡漾的早春意象,哀婉凄切、恋恋 
青年起牵线搭桥作用的人冠以“月老”的称呼,且 不舍的别离意象,或者用以表示窈窕多姿、可爱宜 奉为神灵,说他专司人间婚姻,凡天下之人,虽贫 人的美女意象等等。[ 又如古人诗词中常由“桃”这 
富悬殊,仇敌之家,天涯海角,吴楚异地,只要月 

意象的“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李时珍《本草纲 老红线一牵,便定终身,所以年当婚嫁的少女或丈 目・果部》)的特性,想到青年男女也应该及时交游 夫远游的思妇,都会在月圆之夜设案焚香,虔诚跪 婚媾,生儿育女。因而便以桃花盛开赞美男女及时 拜,以求天赐良缘或夫妻团圆。据史书记载,秦祭 婚嫁,以桃之结实比喻妇女之生子,以桃实硕大祝 
八神,月神排第六,日神排第七。由于古人记月是 
福家庭人丁兴旺。[ 在古典诗词中,月亮这颗围绕地 以月的阴晴圆缺为依据的,我国又是农业社会,人 球运转的无生命的行星,由于它本身阴晴圆缺的自 们据月以安排农事,因而在古人心目中,月亮比太 
然变化规律以及中国人心灵深处素有的“月亮”情 
阳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才有了古人对月的虔 结的缘故,历来为文人骚客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诚与好奇心理。也就有了“嫦娥奔月”、“女娲捧 如李白有“欲上青天揽明月”句,苏轼有“明月几 月”等神话传说和“貂蝉拜月”、“西施醉月”等美 时有,把酒问青天”句皆以月亮为意象,或抒发其 丽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月亮在中国人心灵深处 志向,或表达其心绪。即使在中国最传统的民俗文 的确具有一种难以消释的情结,所以它总是被赋予 化中,也总带有一股浓浓的“月亮”情结。如将有 最浓厚的感情色彩或哲学意味,用以表示乡思、隐 
月圆之夜的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八月十五定为中 逸、别离、幽怨等情调。文人自古皆多情,中国的 秋节等。尤其是中秋节这天,时值秋季,秋高气爽、 文人骚客的血管中更是流淌着一股浓浓的月亮情 天高云淡、皓月如镜、朗照乾坤,圆月所引发的神 
结,每每夜阑人静而思绪难平时,月亮便成了他们 
奇想象,使中秋节充满了浪漫色彩,民间有赏月和 最忠实、最信任的倾诉对象。如《诗经・陈风・月 祭月的风俗,且要求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合家团圆赏 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祭月话家常。《帝京景物略・春场》说:“八月十 
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受兮,劳心兮。月出照兮, 

收稿日期:2009—1O一15 
作者简介:牛明明(198O一),男,甘肃平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敦煌学研究。 

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佼人燎兮,舒天绍熙,劳心惨兮,L 就以月亮明亮、静 谧的意象特征,写出了美人那不可再现的月下惊艳, 同时也表达了对美人的钦慕与恋念之情。本文试以 唐代诗歌为例,略谈古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谐地统一在画面中,颇有世外桃源之美。由此也写 
出了诗人弃官归乡,息隐田园的和平、恬淡、闲雅 的心境。再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L “写在王昌龄隐居的地方, 

魂牵梦绕、羁旅愁思的乡思意象 连松枝间露脸的月亮也为他洒下清光。清幽闲适,隐 
逸山水,溢于言表。 
由于月亮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在中国人传统的 
思想观念中,以月之圆象征人之团圆。且以每年八 总之,月亮这一意象以其皎洁、清幽、静谧、超 
月十五月圆之日为中秋节,要求这一天,身处异地 的游子一定要回到故乡,就像天上_的明月一样,和 亲人一起团团圆圆,一起把酒话桑麻。但由于种种 的缘故,许多客居他乡的游子却不能及时回到家里 与亲人团聚。于是他们只好对月咏叹,吟咏出了无 
数思乡怀亲的佳句。如李白的《静夜思》一诗,“床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毗抒发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怀。诗中以明月为 意象,写他独依床前,四周一片寂静。仰望天宇,明 月当空皎皎,此时才知道自己身在外乡,因而触发 
起思念故乡的客子情怀。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 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61一句,也是以月与鸡声、 茅店、人迹、板桥等意象一起,既给人画了一幅诗 人在荒山野店早起赴路的“荒山早行图”,而且将途 中的“道路辛苦,羁旅愁思”都见于言外。又如王 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 愁”、“撩乱边愁听不进,高高秋月照长城”,[_ 。 ¨ 以月等夜的意象,景动情,情映景,写尽边愁苦态, 
更将思乡之情写得激越悲凉。再如唐末隐逸诗人唐 《晓发》“几处晓钟断,半桥残月明-E4,5以残 
月半桥意象勾画出了一幅清寂的画面和一位饱经风 

霜、憔悴天涯的倦客形象,更是将思乡之情写得情 
真意切。 
二、闲适清淡,幽静宜人的隐逸形象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呜 春涧中。”(王维《鸟呜涧》)__ ∞。“独坐幽篁里,弹 
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 
里馆》)_ ∞ 王维晚年态度消极,且受佛学的影 
响,在辋川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从山水景物 中寻求乐趣。上面这两首诗歌正是王维这一时期的 作品。诗人以悄上山头覆照深林的宜人的月亮这一 意象,营构出一幅清风徐徐,桂花飘香,飞鸟昵呢 
和鸣,嘤嘤成韵,空谷独自抚琴的恬淡闲适的颇似 桃花源中人悠然自在的生活境界。又如“古刹疏钟 度,遥岚破月悬”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十 三)[∞“ 以明月渔火这一意象在夜幕中分外明亮 的情景,配以古刹钟声,将自然美景与人间烟火和 
然无求的形象特征历来被许多诗人借以写幽静安逸 的心境和追求隐逸的志向。 
三、哀婉凄切、缠绵难舍的别离意象 
在唐代诗人笔下,有许多借月写离别的诗,如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 寒。”(王勃《江亭月夜送别》)E82全诗写离人去 
后,冷落凄清的情景。人去之后,江岸上只留下门 已掩了的“寂寂离亭”,离亭四周,除了笼罩碧色台 阶的“乱烟”和高高的、孤零零的照着离亭的“飞 月”而外,还有什么呢?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油然而 生,使人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瑟缩,顿感寒气逼人。 孤照离亭的“飞月”这一意象正是诗人在离去后孤 独寂寞心境的体现。又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 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 
君不见下渝州。”L 
半圆的秋月照在峨眉山头, 
把清凉的光影投入平羌江中。夜里,诗人从清溪出 发,乘船向三峡飘去,再也看不到故乡和友人,在 淡淡的愁思中,蕴含着温馨的乡思别情。由峨眉山 
上的月写到平羌江水中的月,空间距离的跨度很大, 但因明月常在诗人心头,又因江水长流,伴诗人远 游,所以能够统一起来,谱成一曲人与月无限亲近 的月光曲。寄寓了诗人初次离乡时的深深眷恋之情。 再如唐末隐逸诗人唐求《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熊之 官》中有“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 删 句,更 是将残月如钩的秋夜中,诗人黯淡的心情和殷殷惜 别之情写得凄婉刻骨。 
四、哀婉、寂寞愁苦的幽怨意象 
唐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杨贵妃得到唐 
玄宗的专宠,又加上她的嫉妒,从此京城里年轻貌 美的宫女都被安排到远处的行宫中去,实际上是把 她们禁锢在那里。这些从民间掠夺来的美女,有时 
在行宫中一闭就是几十年,孤独寂寞地与明月为伴。 
有感于此,许多诗人为她们写下了同情的诗句。如 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 
水晶帘,玲珑望秋月。)164, 01一诗中,写一位宫女 夜深独处,久不成寐。下帘望月的形象。字面上无 

“怨”字,而怨情却溢于言表。台阶用玉石砌 

牛明明.浅析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成,可见这里不是寻常百姓人家,“白露”已浸湿了 “罗袜”,不但表明了人物是女性,而且表明她伫立 在风露中已经很久了,她不能再耐寒气的侵袭,回 (iS)到房中,垂下了“水晶”帘子。依然没有丝毫 的睡意,不得不移坐窗前,仰望着美玉(玲珑)一 般的皎皎秋月,也只有这玲珑的月亮才能安静地聆 听她满腹怨情。诗仅2O个字,但在这极其有限的文 字构图中,却能引导我们从这个下“帘”望“月”的 
见》)L“ 。《乐府解题》说:“独不见,伤思而不得 见也。”此题历来多写闺中伤离别恨之情。这句诗便 是如此。它以明月映照流黄制的帷帐为意象,写出 
了闺中少妇思念征夫而长夜不寐的幽怨和对丈夫久 戍边地,音信不通的担心和思念。又如“日色已尽 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 
 
以含烟春花、如素明月等意象反衬出思妇春夜怀念 远戍的丈夫,难以为情、不能入眠的心情。“家住秦 
意象中,联想到千千万万宫女命运及她们怨情的幽 远。又如“禁门宫树月痕过,媚影惟看宿露窠。” (张祜《赠内人》),[ ¨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 帘卷近秋河”(顾况《宫词》)[7,96都是以月亮为意 
象,将寂寞孤独哀怨的宫女的处境写得凄凉而逼真, 对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境给予深切同情。 
五、矛盾、苦闷难驱的闲愁意象 
作为人之七情之一的“愁”是难以捉摸的,那 种苦闷难驱的心绪就如同天上的月亮一般时盈时 
亏、时阴时晴,因此,月亮便又成了诗人们聊以寄 愁的载体。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 问月》) ̄9.6漫长的历史,悠久的岁月,生活在今 
世的人们,从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如今普照大地 的月亮却是照过古时的人的啊——月亮,是永恒的; 人生,是短暂的。一代接一代的人生有如长流水,一 去不返。而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生中,又有谁在仰 望明月时不曾怀着同样的思绪发出内心的感慨呢? 又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 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船m铊一诗,写诗人 
在幽美明净的月光下面,幽香四溢的花丛旁边,在 徘徊中独酌,幻想与明月作永恒的交杯的情景,反 映出诗人孤独、空虚、寂寞的心情。上面李白的这 
两首诗歌,诗人借永恒的月亮作为意象,抒发了他 矛盾、苦闷难驱的闲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人生 易老的感慨和对岁月易逝而功名未就的忧心如焚的 
心境。 
六、凄惨伤恻、绵绵无尽的相思眷怀意象 自古多情伤离别。有情人一旦分别,一寸相思 

寸灰。寸寸相思全会化作绵绵无尽的千万愁思。每 
每夜阑人静,月上中天之际,更是“此情无计可消 
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于 是,高悬中天的月亮便又成了他们倾诉相思之情的 对象。借月以寄托相思的诗作便吟咏而出。如“谁 知含愁独不见,使妾明月照流黄。”(沈期《独不 
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皇甫冉《春 
思》)[∞ 船 以眼前的明月想到远戍不归的丈夫,表 
达了这一长安少妇对出征边塞的丈夫的怀念。“更深 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夜 月》)[ 
。夜深人静,月光只照着半个庭院,诗人 
艺术家特有的敏感,通过写绿纱窗里一个闺妇对物 
候细微的观察来写出其落寞之情,极富韵味。 
除此之外,月亮有时用以指“美玉”,比喻高尚 的品质,纯洁的人品。如屈原《楚辞・九章・涉 江》)中有“被明月兮佩宝璐”句。有时又用以表达 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如屈原(《楚辞・九章 

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 
月兮齐光”[句。有时也用以写少女的美丽。如“长 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 (李白《越女词》之 

 [4・ 
参考文献: 
[1][美]庞
德.现代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3:264. 
[2]倪同刚.古代诗词中“杨柳”的十种意象[J].文史杂志, 
2000(2):48—49. 
[3]潘
莉.古籍中的桃意象[J].文史杂志,2000(4):38- 
4O. 
[4]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 
社,1983:69 
[5]孙建芳.民俗文化与团圆意识——浅谈中国人对圆月的崇 
拜心理[J].贵州文史丛刊,2003(4):54—56. 
[6]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45 


246. 
[7][清]曹寅,彭定求,沈三造,等.全唐诗:卷一六五 
[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928. [9][明]汪
瑗.楚辞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62. 
【英译转至第83页】 

浅析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