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一碗面

发布时间: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记忆中的一碗面
作者:管驶
来源:《美食》2019年第01
我虽是上海人,却爱吃面,尤其是汤面。
小时候家里经济困难,阿婆一天只烧一次菜,要等爸妈下班回来一道吃,中午要么是蛋炒饭、酱油炒饭,要么是汤面。汤面也就是普普通通的菜湯面,切了细细的青菜外加几滴黄黄的菜油,清汤寡水,没有什么味道,只好加味精吊吊鲜头。偶尔放了几根肉丝,面汤也会喝得一滴不剩。也许是吃了太多,现在菜汤面我是绝对不吃了。
小时侯还有一种面是我很期盼的,就是生日面,不仅自己的生日、家人的生日,就是邻居有人做寿,也会端面来分享。那面就上档次了,汤一般是鸡汤或蹄膀汤,虽然不见油花,但真材实料,不放味精也很鲜美,而且这碗面还加浇头——一块红烧大排,绝对吃得眉开眼笑。过年回老家,念念不忘和阿爹去吃一碗家乡的头汤面,似乎只有吃了这碗面,才算真真回了老家。早上五点刚过,老街上的面馆已透出昏黄的灯光,面馆老板往灶膛里添一把砻糠,火苗顿时窜了起来,面锅里冒出一串串水泡。老板随手抄起一把须面,均匀洒在锅里,右手斜拈着一尺来长的竹筷轻轻搅动。面锅里雾气蒸腾,几百条细龙在沸水中翻滚。乘焐面的当头,老板麻利地端出特制浓汤盛入面碗,点上成卤(红汤面),随手翻一下锅里的面条,竹筷一推一挡,散开的面已经聚拢,左手面观音
(捞面专用工具)顺势一撩,随着一道弧线划过,面已全部盛到了碗里,竹筷挑起面条左右一晃,顺手从老汤锅里夹起巴掌大的焖肉,堆放到排列整齐的面条上,一股十分熟悉又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我深吸一口气,精神倍增。我爱吃家乡的头汤面,也爱看面馆老板这套行云流水的动作,视觉和味觉的双满足。吃饱回家,翻出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看看书中对头汤面的描写,品味与现实生活的大不同
前几年,听同事介绍上海本地人有大热天吃伏羊面的习俗,很是好奇,特地在周末的早晨开车去松江张泽。清晨张泽老街上,高大的香樟树下一排圆桌和方凳,人们三三两两围坐着喝茶聊天,也有正在吃面的,活脱脱一个都市夜排挡的缩减版。张泽羊肉面为白汤面,有一点羊杂,还有几点碧绿生青的葱花,很是养眼。大热天吃热汤面,个个满头大汗,晶莹的汗珠挂满脸颊,奇的是大多数人还点瓶白酒。白酒配羊肉外加一碗羊汤面,据说是张泽人传统的吃法,在大伏天有驱寒进补的功效,
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清早喝高度白酒、吃烂糊羊肉,两种热性食物在腹中融合,在大热的天里不知是否会产生燃烧效应?也许张泽人的胸怀不同一般吧,毕竟还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实在不敢苟同此种吃法,只当了一次旁观者。

记忆中的一碗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