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及艺术风格

发布时间:2011-07-06 02:03:02

论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及艺术风格

甘肃定西夏钊

要:

曹操诗歌富有建安文学的时代精神,他的诗歌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及抒发他统一天下的抱负和志向,也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其诗歌梗概多气,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

关键词:

曹操 建安文学 悲凉沉雄 建安风骨

言:

建安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起点。从此“文学的自觉时代”开始了。文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这时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俊才云蒸,文体大备,作品丰富,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作家以他们辉映古今的文学成就,开创了一代崭新的文学风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曹操的诗歌,开一代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要探究建安文学,就不能忽视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及艺术风格。

曹操,旧舞台上的白脸、小说家笔下的奸臣、时评中的乱世奸臣,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实事求是地讲,曹操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而且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和他的儿子曹植、曹丕一道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局面,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兴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据史书记载:曹操御军三十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曹操诗作应该很多,可是由于历史烟尘的湮灭,曹操的诗作现存仅有20余首,这不能不说是曹操的遗憾、文学的遗憾、历史的遗憾。然而就是这仅存的20余首诗歌,却也能从管窥解曹操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曹操的诗歌在继承和发扬古乐府诗歌的基础上,缘事而发,推陈出新,雅俗兼顾,沉毅雄迈,峻奇披阖,意境开阔,堪称双绝。

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

建安文学是我国最有时代精神的文学。这也正是建安文学超出前代文学而呈现自己独特风貌的可贵之处。换言之,体现时代精神也正是建安文学的灵魂。在曹操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建安文学所特有的时代精神。

建安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历史时期。汉代末年,皇权旁落,战乱频仍,群雄割据,民不聊生,特别是中原黄河流域,军阀混战不断,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进军洛阳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 的二十年里,中原黄河流域变成了一个大屠场。洛阳、长安相继遭到严重破坏。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长安城外“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尽管社会面貌惨不忍睹,曹操诗歌却能正视现实社会,反映民生疾苦。

曹操现存仅二十多首诗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

1. 反映汉末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的苦难

其作品主要以《薤露行》和《蒿里行》为代表。这类诗现实性强.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外戚和宦官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外戚大将军何进为了对抗宦官势力,密谋召董卓率兵入朝相助,不久谋泄何进被宦官所杀。董卓入京后,诛杀大臣,废少帝,另立刘协为献帝,并挟持献帝迁都长安,百万群众也被迫西迁,纵火焚烧了洛阳。《薤露行》就是对这一历史事实的记述。作者在描写董卓焚烧洛阳,强迫洛阳上百万人民西迁的情形时写道: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作者“怊怅述情”,诗中真实地再现了百姓被迫迁往长安时哭声载道的惨景,揭露了暴乱者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号泣而且行”的百姓的同情及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愤慨。可谓是悲感填胸,“莽苍悲凉,气盖一世。”《蒿里行》内容与此诗相关,其原诗为: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雄。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帝称号,刻玺在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董卓的专权,引起了各地州牧郡守的不满。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09年),关东各地州牧郡守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并推举袁绍为盟主,进兵洛阳。各路军阀为了保存实力,他们谁也不肯出卖力气,因而观望不前。不久,豪强割据势力便开始了一场大混战,自相残杀。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号。初平二年(公元161年)袁绍谋立刘虞做天子,刻作金印。诗的前十句,就记述了这样的史实。最后六句,责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诗人饱蘸着愤怒感情的诗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悲惨、凄凉、的历史画卷。透过这幅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连年的征战,将士的铠甲不离身,生了虮虱,百姓大量死亡,累累白骨露在野外,千里之内荒无人烟,幸存者寥寥无几。这是一幅多么萧条、冷落、荒凉的景象,这与曹植在《送应氏》诗中所描写的“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王粲在《七哀诗》中写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惨景互为印证。看到这些,怎能不使人有“断肠”之感?这既是作者对苦难人民的同情,对战乱现实的愤慨,同时也道出了千千万万挣扎在死亡之线上的广大劳动人民对制造祸乱者无情控诉和强烈谴责。可谓是“怊怅述情”。作者是由愤而悲,悲愤至极。此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六句,但反映的内容却是十分丰富、深刻的。它与《薤露行》一样是汉末残酷现实的逼真写照,可并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此外,曹操反映民间疾苦的诗还有残存的《谣俗词》一类的作品。曹操在《谣俗词》中写道:

粒粟不足舂,寸布不可缝。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这首诗诗人采用了民歌的形式,反映人民无衣无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2.抒写自己的理想和雄心壮志

面对天下动荡、分裂局面,统一天下,实现封建治世,便成了政治家追求的最大的政治理想,曹操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曹操的政治思想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富强的国家。在其《对酒诗》中就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图景,来表达他要实现的理想社会,于是其后大半生时间戎马倥偬,致力于天下的统一事业。其诗歌也表现出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如曹操在北征乌桓时所写的《步出夏门行》组诗的第四首《龟虽寿》。曹操北征乌桓之时,已有五十三岁,作为一个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了统一祖国的北方,他整整奋斗了大半生。这次北征乌桓虽然历尽艰辛,但却取得了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的巨大胜利,为最后统一北方打下坚定的基础。在胜利面前,曹操一方面感到大业未成,任重道远;另一方面又清醒地认识到行将暮年,岁月易逝,在有生之年,不应苟延性命,而应奋发进取,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用自己的行动,奏出一篇改天换地的时代乐章。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曹操这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其诗云: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开篇诗人就独具匠心,巧妙地以神话中的“神龟”和“腾蛇”为喻,形象地阐明了世间一切事物都有生死和盛衰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论思想。“神龟”以寿长见称,“腾蛇”以能腾云驾雾名世。但就是这样寿命长和本领大的“神龟”和“腾蛇”,也有死亡和化为尘土的时候,何况是人呢?作者以形象和贴切的比喻,说明盛衰和生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话是全诗精粹之处,感情真挚,积极乐观,可谓是掷地有声。诗人以激昂的诗句,深邃的哲理,使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和飞跃。这里诗人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烈士暮年,就像千里马,虽然形衰,但壮志不减,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壮志豪情,统一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仍为泯灭。比喻生动贴切,耐人寻味,这正是诗人激越壮怀自我形象的写照。诗人以“老骥”自比,形象地表达自己虽已暮年,但心中仍怀着统一国家大业,这正是他所思虑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不同凡响地回答,如惊雷,似烈焰,散发出巨大地思想能量,很好地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这高亢激越,脍炙人口地诗句,千百年来,激励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奋斗不已。可谓是“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诗人从既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两方面,辨证对待人的寿命问题,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是由天来决定的,只要善于保养身心,便可以延年益寿。这表现了作者不信天命,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当然,诗人所希翼的长寿,绝不是为了苟延性命,而是希望在晚年干出一番事业。

曹操为了实现其统一天下的壮志,积极组织自己的骨干队伍,推行一系列选贤任能的用人路线,提出“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曹操思贤若渴,他希望更多地贤才加入到自己地组织队伍中,共谋统一大业,这种心情在其诗中也表现的很突出如《短歌行》。

《短歌行》感情充沛,气势雄健,给人以极强地感染力。全诗如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嗷傲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淡燕,心念日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之西,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中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辅佐,尽快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心情。这和他的晚年多次下求贤令是一致的诗的开头,写诗人在欢宴之际,想到年华易逝,功业未成,因而发出了“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慨叹。在“人生几何”,譬如朝露”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面前,可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感到无能为力,及时行乐;一种是珍惜时光,积极进取,建功力业,以补充人生短暂之不足。“志在千里”的曹操自然采取了后者地态度。为此,他在歌声慷慨激昂之时,“忧思难忘”,想要借酒来排遣忧愁。李白就曾有过“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涤荡千古愁,留恋百壶饮”的诗句,但酒浆又何能解除心中地忧思?他所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的统一事业。“青青子衿”四句表明诗人对贤才的思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篇里用以表达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诗人借以表达所思念的贤才,足见其对贤才思念之切、之深,可谓恳挚缠绵,一往情深。“嗷嗷鹿鸣”四句,表达诗人得到贤才后满心喜悦之情及对他们的殷勤接待。“明明如月”四句进一步表明了诗人思念贤才的苦闷未能中断,,这种忧愁是发自内心的。这也是峥嵘崛起的民族精魂的悲壮呼唤。“越陌度阡”四句,描绘出一幅贤士来访图,那些贤士越过田间小路屈驾来访,诗人同客人久别重逢,欢宴款待。写到这里诗人又以鸟择林为喻,比喻众多贤士们与诗人是两情契合的好友。最后四句则是全诗的主题,诗人表示要像周公一样的热情接待贤士。这四句完全是用比,只有高山、大海般的博大胸怀,周公吐哺般的礼贤下士,才能得到天下的衷心拥戴。充分表现了诗人为完成统一大业而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积极奋发的精神。清人陈沅曾指出:“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所言极是。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西汉的开创者刘邦渴望得到“猛士”来“守四方”,曹操则思贤才以定天下。他们在感情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总之,曹操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建安文学的时代精神,他在诗歌中写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对战祸造成的灾难的社会现实充满着愤慨之情,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贤才的极端渴望,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视等,都洋溢在字里行间。他的诗歌,豪迈纵横,苍凉悲壮,充满着慷慨之气,强烈地腾发出这一时代所具有的积极精神,开创建安文学的一代诗风。

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

建安时代,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力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属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曹操的诗具有豪气奋迈,苍凉悲壮,质朴刚健的艺术风格。

首先,曹操首开学习乐府风气,富有创新精神。

他的诗采用乐府古题写现实内容,不受传统思想和体制的约束。如《薤露行》、《蒿里行》,用愤激之情,极写乱伤之惨,表达了诗人的苍凉悲壮之情。他在《薤露行》中指出,由执政者的无能,才造成董卓的作乱,使国家和人民遭受了祸殃。面对那被焚烧后剩下残垣断壁的“洛城郭”,诗人“悲感填胸”,正如方东树所云:“此诗浩气奋迈、古直悲凉、音节词旨、雄姿真朴,一起胸直高大,收悲痛哀远。?在《蒿里行》中,作者“看尽乱世群雄情形”,揭露了他们自相残杀为社会造成的严重破坏。“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悲哀至极。

其次,情调慷慨悲愤,沉郁雄健。

如《苦寒行》中甚是充满悲凉慷慨之气,“不过从军之作,而取境阔远,写景叙情,苍凉悲壮,用笔沉郁顿挫。《却东西门行》中描写征夫久役不归的怀乡之情,倾诉了将士离索之悲,吐露了作者自伤离乱的情怀。曹操面对离乱的现实,产生悲凉凄苦之感,但在他凄怆伤时的乐调里,却一直交织着慷慨奋发的音符,浩气奋迈,气韵沉雄。这从他的《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善哉行》等诗篇中都能感受到,可见,曹操的诗篇是以沉雄俊爽,刚劲猛健而自成一格的。对此,前人有很多赞誉,如敖陶孙云:“如犹燕老将,气韵沉雄。” 张玉毂云:“老瞒诗格极雄沉,开魏犹然殿汉音。” 刘熙载云“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 曹操是“梗概多气”诗风的开启者,其诗歌的这种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是深远的。

第三。语言简朴刚劲,善用比兴。

诗人在继承《诗经》四言古诗的传统,但有所创新。他的诗语言质朴简洁,遒劲有力。如《观沧海》用“澹澹”写大海无边,水波激荡;用“竦峙”点出山岛在大海中屹立的雄姿;用“丛生”写出树木繁茂;用“萧瑟”表现秋风劲吹的声响。这些质朴有力的语言描写壮阔丰美的景象,抒发宽广豪迈的情怀,有很强的表现力。有些诗句善用比兴,形象鲜明,如《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观点,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

注释:①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之关系》

②《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③王粲《七哀》

④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

⑤钟惺《古诗归》卷七

⑥陈祚明《采菽堂诗集》卷五

⑦《求贤令》

⑧《诗比兴笺》卷一

⑨同《昭昧詹言》卷一

⑩《昭昧詹言》卷二

⑾《诗评》

⑿《艺概》卷二《诗概》

参考书目:

《三曹诗文赏析集》 李景华主编 巴蜀书社 198811月版

《建安文学述评》 李景华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7月版

《三曹父子与建安文学》 王巍著 辽海出版社20021月版

《建安文学概论》 王巍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卷》茅宗祥主编汉语大辞典出版社 20026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罗宗强、陈洪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月版

论曹操诗歌的时代精神及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