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发布时间:2011-03-14 11:20:0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电子教案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教学目的:

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二、教学内容: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想信念的概念

2、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4、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四、教学方法:

课堂发言、系统讲述、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要求:

本章的基本要求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持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力求做到准确性、科学性、针对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六、教学课时及分配:

总课时:3节课,共120分钟。其中课堂发言30分钟,案例演示20分钟,讲授70分钟。

教学进程:(幻灯片演示)

首先演示案例:青春在奉献中闪光(案例一)

然后,由学生课堂发言(上次课已经布置学生回去思考),谈谈对徐本禹行为的看法?(10分钟)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尚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30分钟)

幻灯片演示

案例一:

徐本禹,23岁,山东聊城人,199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27月开始到贵州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义务支教,2003年徐本禹考上本校研究生,当年7月,他申请保留研究生学籍,再次回到贵州狗吊岩村义务支教,徐本禹的到来,为狗吊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即使常常身无分文,徐本禹也寻思着为他人做点什么。大学4年,徐本禹用奖学金和生活补助资助了5名大中学生。他的行为,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成为2004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案例一)

(图片一)

导入)某学院老师曾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题目是:

谈谈对社会、人生看法。

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

“如果我是这样度过我的余生,我将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人,社会与人生这两个问题太深奥,请恕在下愚钝,没有能力深思,我只知道安于现状,乐于平庸,我满足、我快乐、舒服、舒服、真舒服,什么烦恼、压力都没有,啊!爽!”

(提问)1.他会快乐吗?(什么是快乐?有吃、有住、有穿、没有烦恼——这样的生活和动物的需求有区别么?这是人最基本的动物性需求,但,人区别于动物在哪里?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说明他缺少理想、信念)

2.他会爱每一个人吗?(爱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是要对别人、对自己负责,这样的学生对自己负责?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会能做到爱每一个人?告诉我们怎么做人!)

3.如此生活真的没有压力吗?(进入社会:别人会说是游手好闲的人,这不是压力?这两个问题(说明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性……)10分钟)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信念的含义、特征(先导入一些名言)

1、理想的含义: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提问) A、小时候的理想?中学?大学?进入社会?(图片三)

不同时代的理想是不一样的,分析得出理想具有时代性,同时这些理想是当时对未来的期望,也就是说理想具有超前性、预见性,(注意区分理想、空想、幻想)但是为什么有些同学小学的理想在中学本来可以实现的却一直没有实现,(比如进一个重点中学的理想,没有实现)说明我们的在制定理想的时候要合理和科学。同时引导到“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这是第三节的内容)——理想信念对我们大学生的意义告诉我们怎么做?做什么人?走什么路?怎么学?(及时引导理想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注意这里要自己根据学生当时的情况进行总结、引导)

B、阶级社会:比如奴隶社会奴隶主和奴隶的他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体现阶级性?

(总结)理想的特征:

1 理想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实践性

(图片二)

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邓小平

有人说:

理想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小时候用心灵去编织,长大后却化为泡影。

理想是一朵无果花,它只能点燃人们生活的激情,却始终尝不到它的果实。

理想是一团火,它燃烧着没落,孕育着新生。

理想是启明的星,航海的灯。

(图片三)

②理想具有超前性、预见性

③理想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所以我们为了更好了解理想就要知道理想的类型:

2、理想的类型(学生自己阅读后举例子)

从性质和层次上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图片四)

从时序上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从对象上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从内容上分为: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其中三个重点:A社会理想;社会政治理想是什么?讲社会理想的时候可以引用治理内蒙古阿拉善沙漠的问题、企业家们的例子:企业家不仅仅是挣钱的还要为社会做贡献;社会政治理想,举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社会理想对社会的贡献,也要在职业中实现,职业理想是贯穿在大学生活中的,所以讲成才要围绕职业理想、职业成才来讲,一个没有理想,建立什么样的理想,和一个人的环境和胸怀有关。

B讲清有些理想同时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类型。(小学生长大当科学家既是长远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等)

C为什么要树立理想?理想怎么样树立?

理想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东西,只要你想生活有意义,想成才,就必须有理想,列宁:“如果他不愿做一个庸人,他就要而且应该有理想。”周总理生前也讲过:“青年人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青年人应该有理想”。托尔斯泰:“理想好比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现实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吴运铎(duo):“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他是生命的动力,一个人有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这些话对理想的阐述非常深刻,一个人没有理想就迷失了方向,干不了事情,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理想,生命力也强大起来了。所以恩格斯讲:“一个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总是火热的”因为理想永远激发人的生命力,没有理想,稀里糊涂地过日子,有人无所适从,吃了喝了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人可怜,青年人要想有作为就要有理想,理想是前进的 方向,成才的向导,理想越远大,动力也就越足,高尔基说:“一个人的目标越远大,那么他的力量也就越充足,他对社会主义也就越有利。”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定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形成 ,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饶地追求理想目标,理想信念是指人们把一种对象视为最高价值、高古信服和敬仰,并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矢志不渝、自觉追求的精神状态。(插入案例二)

猪的理想

(图片四)

天上纷纷掉饲料,

一天到晚睡大觉,

所有屠夫都下岗,

世界人民信回教。

信念之旗

罗杰·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浪浪汉的聚集地。因此,罗杰·罗尔斯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窗台上跳进教室,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没有批评他,反而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始终坚信这是真实的。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启示:信念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也许,在成长道路上,我们缺乏的不是机遇、也不是聪明才智,而是信心、信念。不要怀疑自己,要相信你一定行!记住——天生其人有其才,天生汝才必有用!

(案例二)

2、理想和信念的区别和联系

1)两者有交叉之处,理想离不开信念,信念是理想的基

础,在某些时候理想本身就是信念,信念本身也就是理想。

2)区别:侧重点和作用不一样

理想重在表示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指向未来的,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信念重在标志人对立物,观念看法和态度,面向现在的,为人们行动提供动力。

3)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分为四个层次:A科学信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从事物发展规律与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理论主张坚信不移,身体力行)B非科学信仰(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的崇拜)C反人类的信仰(邪教主张、信仰)D伪信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仰这词不多见,几乎只在汉语佛经中有所见,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中,信仰一词往往特指宗教和宗教信仰。我们说信仰马克思主义,西方把它当做宗教信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和文献中,信仰、理想两个概念出现的极高,是中国语境。

(三)走出几种误区

1、走出渺茫论的误区

表现: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美好愿望,是渺茫理想。(图片五)

错误概念:对共产主义及其发展规律的片面理解。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一种理论体系,一种社会制度,同时也是社会的一种现实运动,是实现理想的实际运动,十五大报告中说: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几代人或者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才能达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既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构成部分、又是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我们虽然不能享受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和幸福根本性质变都是共产主义历史发展这个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某一代人或若干代人共同努力成果,是一个漫长过程,每一代人或多或少地享受前人和自己创造的成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的教授,“两院”院士、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光斗在国家遭受苦难时,毅然放弃在哈佛继续读博士的机会,回国报效,当记者问他人生价值时,他说:“人生价值有两条,我们吃的住的都是靠老百姓,我们应该多为老百姓做些工作,国家很危险的时候,应该为国家做些工作这是一条;第二条、我们今天的生活没有电灯、电视、汽车、都是前人的劳动成果,我一生应该为后人做些工作,再有价值,名和利都是过眼烟云”。

2、走出怀疑论的误区

表现: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心有疑虑,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共产主义理想超出了人们思想觉悟、主张只提共同理

(图片五)

马克思、恩格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想,不提最高理想。

解决方法:毫无疑问,进行理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层次性,要

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和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要用共同的旗帜来动员、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但是这一切与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矛盾,既然共产主义是科学真知,既然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到了社会主义反倒不宣传 ?更何况个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灌输、教育形成的,否则永远达不到最高理想境界,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超前性,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如果,否认这种高于和超越,完全拘泥于现实,根本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的理想的产生,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人们也就失去永远的,根本的,明确的奋斗目标。

社会的发展总要为它的前进开辟道路,股份制是资本注意经济领域到最后出现的一个事物,资本主义国家早期也有股份,但那是一种集资规模要扩大需要更多资本,一家独占不可能了。另一方面,是资本开始从家族走向社会,原来一个大的资本家独占资本,老资本家一死,财产由几个孩子继承,一人一份,逐渐演变成为家族股份,,以后往往打破家族的界限,走向社会化,小资本家也可参与,现在演变到企业职工可以参股,(说明:别人入股,他就少一些利润,股份制实际上是对独占资本否定开始的,一个资本企业,如果外面股份越多,资本家的股份就越少,如果职工的股份越多,实际上就是资本家的利润合到工人这里来了,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一些税收法,包括遗产继承税、个人所得税等,这样资本垄断规模开始变小,资产走向平均。)

3、走出无用、或者无关论的认识误区

表现: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分离开来,认为社会理想与个人发展关系不大,也不能给人们带来任何实惠,对个人成才和人生幸福没有实际价值,

解决办法:个人的成功成才必须考虑社会大环境和大背景,大环境和大背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开了社会理想所谓个人才智不过是个人自我欣赏,故弄玄虚的小伎俩。只讲个人享受在广大人民眼里,虽然他们活着却已经死了,成为不齿于人类,无异于虚度人生的行尸走肉,人总是要点精神,没有理想信念等于没有灵魂。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0分钟)

首先导入案例三,然后要学生回答:结合案例谈谈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重要性?(10分钟)

一、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共同理想: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见8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七十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现我国杂交水稻的各个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此后,他又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概念,国家863计划据此将两系法列为重要项目,经项目组科技人员6年的刻苦研究,已掌握两系法技术,并推广种植,现占水稻面积的10%,效果良好。

1997年,他在国际超级稻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实验田取得良好效果,亩产近800公斤,且米质类粳稻,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解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难题奠定了基础。

在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76年至1999年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稻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近60%,年增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口,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案例三)

决议》)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1)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在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具体

表现。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和最高原则,为现阶段目标奋斗时,不能等同最高理想。

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必经的阶段,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最终目标和归宿。

二、为什么要树立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1)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党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2)共同理想实现了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是我们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3)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核心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4)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必须澄清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如何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我们党和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图片六)

科学性: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是真理。

崇高性: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人类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方向。(案例四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作为一个以指导革命与建设为己任的开放式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近150多年来,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中前进。

3)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把民族精神融到社会历史大变革中加以思考,尤其着

力于犹太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解放等重大问题,他认为①以民族精神是民族自觉、民族解放的必要精神条件。民族解放需要“批判的武器”(理论指导)和“武器的批判”(武装斗争)②民族解放首先需要阶级解放,这样阶级解放就成为民族解放的必要条件,也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目标。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一旦建成,会比以往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给人类带来更多幸福,这些信念支配了他一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价值导向,也为无数民族国家为之奋斗提供了强大理论和精神支柱。

(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

英国广播公司(BBC1999秋天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伟人”最后结果是马克思排在第一位,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西方社会家对马克思的评价是四海为家、才华横溢的天才,是思想最深刻最有创见的社会思想家。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学家的任务不仅仅是描述世界,还要改造世界。马克思曾就如何选择自己职业时说,但是他绝不可能成为完人和伟人”、“如果选择了为人类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做出的伟大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不是一点自私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案例四)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最科学、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理想

(图片六)

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从历史上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斗争中的选择。

1900年,中国是一个跌倒的巨人,被八国联军侵略,庚子赔款4.5亿两。百年中国政治舞台,各种力量,任东、西方列强掠夺、凌辱。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有谁能够救中国于水火?在守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面前,从无穷无尽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其震惊中外的坚苦卓绝奋斗向世界证明: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

中国为什么要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大英帝国凭借16条军舰,4000名陆军迫使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186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万人的英军,7200人的陆军长驱直入在中国首都杀人放火,将圆明园付之一炬。

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一纸《马关条约》不仅开出了空前割地赔款,更使大清王朝经营30年“洋务运动”发展的美梦彻底破坏。当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两大命题,清政府一个也完成不了的时候,它本身就成了中华民族实现自身利益的第一道障碍。所以一个文弱的孙中山也能振臂一呼,云集大众,使延续2700多年的封建制度在中国轰然倒塌。推翻清朝创立民国,但旧中国那种随意被踢开国门,东西方列强随时可进来烧杀掠夺的现象并未因辛亥革命而结束。北洋军阀执政下的中国虽然作为一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但就在人们欢呼“公理战胜强权”的兴奋时刻,英、美、法、意、日操纵的巴黎和会,竟然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盘转让给日本。于是“五四”运动发生了,北洋政府在轰轰烈烈的北伐运动中倒台,民国政府又先后在1931年“9.18事变中丢掉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中丢掉华北。(图片七)

1.9万兵力就敢面对19万人的东北军发动9.18事变,日本华北驻屯军以8400人就敢面对10余万人兵力向29军发动七七事变,除了攘外必先安内,也难作出其他解释。

中国共产党的五度辉煌:

1)北伐革命

2)抗日战争

3)民族战争

4)新中国成立的前8年,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小学生进行军国主义教育

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

日本侵略者杀人比赛

(图片七)

四次挫折:

1)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土地革命前期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3)大跃进

4)文化大革命

100多年来的所有政治力量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够作到坚决有效的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对今天中国政治制度的选择是对自己根本利益的选择。

2、从改革发展的成就上讲(图片八)

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公司(CNN)中国共产党的十大成就

①经济发展(GNP1952年的679亿人民币增加到2001 年的95930亿元)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后,名列世界第六。

②经济改革:巩固了包括国有企业改制和公司上市的市场机制,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提高素质:6600多万党员中有20.5%受过大专教育,更多年轻人、女性和少数民族被提升为党和政府的高级官员。

④国家统一:在“一国两制”模式下,分别在97年、99年相对平稳地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但台湾尚未统一。

⑤军事实力:在洲际弹道导弹等国产和进出口武器的支持下,人民解放军正在迅速地成为一流军队。

⑥国际影响力: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一直以平等姿态与美、日、欧盟和俄罗斯等世界大国和集团共同参与国际事务,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得到改善。

⑦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除几千万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外,已达到使13亿中国人满足温饱的目标,除爱滋病外,肺结核和麻风病等正基本消灭。

绝对贫困 2365 收入上限683

相对贫困 4067 收入上限964

⑧教育:除贫困山区外,九年义务教育已成为执行标准。

大学生比例从1978年的1万比8.9上升到1万比32.8

⑨科学技术:虽然中国尚未有人获得诺贝尔奖,但中国科学家从人类基因图谱到空间技术等尖端领域研究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神州五号、神州六号发射成功。

⑩体育:已成为一个体育强国,在悉尼奥运会上摘取28枚金牌、在雅典奥运会上摘取32枚金牌

3)从人群中精英来讲,在各战线上做出突出成就,成绩的大多是共产党员。

4)从苏共亡党教训中吸取经验,加强反腐倡廉的决心,反腐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党内绝不允许有腐败份子的藏身之地。

5)开展先进性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其优越性在哪里?我们把中国

美丽的拉萨

我国自行生产的水陆两栖坦克

我国已成为一个体育强国

我国人民受教育的水平大大提高

(图片八)

和印度进行比较,都是发展中国家,只不过一个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个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

问题“为什么现阶段发达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

回答要点:①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最能解放生产力的

一种生产方式,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现发展到垄断阶段,并未到死亡阶段,要消灭资本主义首先要消灭资本,资本不消灭,资本主义消亡不了,资本的消亡依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

②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但由于中国是从“两半”社会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在生产力上要“补课”。中国社会上存在一些问题既有封建腐朽思想观念作崇,又夹杂着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所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异常迫切。

我国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

我国核工业有了巨大发展

石油工业世界领先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图片九)(10分钟)

理想信念既是认识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心动不如行动”。

如果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实践是联系两者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是个曲折的过程,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

1)树立远大志向

大量事实说明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作出卓越

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立下鸿鹄之志之人。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立志做大事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结合,个人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需要和人民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孙中山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不抹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成员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3)立志须躬行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关系是基础(案例五)

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又不等同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升华;

现实中包含着理想因素,孕育着理想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今天的理想是明天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图片九)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杆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作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的海洋时,浑身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饿死在海边。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同样得到长者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终于来到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生活。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欢娱,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案例五)

4、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

民日报》2002516日。

6、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1221日。

7 罗国杰:《道德建设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 黄应杭:《伦理学新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 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 宋希仁:《道德观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 文清源:《自私论——万恶之源的理性批判,》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 郑仓元、何建华:《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变革与构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 唐日新:《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 苏颂兴、胡振平:《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5 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6、李德顺:《价值新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

课后讨论:

大学生当兵值得吗?

2002年冬天,上海高校涌动着一股应征入伍的热流。据统计,共有近千名大学生报了名,这还不包括那些因明显身体原因不能获准,但也踊跃报名者。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的人认为,这样将会荒废学业,耽误大好青春时光。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校大学生去当义务兵值得吗?

华东理工大学物业管理系女大学生苏佳英在讲到应征的原因时说,

当兵是圆一个梦,一个强军梦,一个强国梦。苏佳英从小向往军营,2002年冬上海首次征集在校女大学生,给了小苏一个机会,她十分珍惜,执意应征,得到了父母亲的支持,但班主任薛老师有些舍不得。苏佳英是名学生干部、中共党员,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小苏,你丢掉专业去当兵,值得吗?”薛老师问苏佳英,小苏回答说:“科技强军,我们大学生肩上的责任很重。如果有可能,到部队后我还可以参加军事科研,这对国防建设有用啊!”
   大学生参军后,受到部队的高度重视和青睐,他们被尽可能地分配到了与所学专业相近的技术兵种岗位工作,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济南空军某部领导拿出一份新兵连文化摸底考试成绩单,全连平均30分出头,而大学生兵员全在80分以上。东华大学的姜卫挺在全连400多名新兵打靶考核中,唯一一人十发全部中靶;周旭峰和朱晶在连队板报比赛中,包揽了前两名;华东理工大学的郁华进在较短时间里就掌握了修理雷达的技术,并取得了装备法规知识竞赛一个第一名、一个第六名的优秀成绩,受到嘉奖;华东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大四学生裴廉是上海第一批在校大学生进藏兵。裴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已积满学分,原打算明年本科毕业后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对自己参军的选择,母亲等亲友曾劝过他:好不容易从江西老区考进上海的名牌大学,去西藏岂不浪费时间和机遇。在上海一所中学任教的父亲却十分支持儿子的举动,鼓励裴廉“听从祖国召唤”。裴廉坚定决心,对父母说:“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这些文化水平高的青年,高原军营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在校大学生去当义务兵值得吗?你如何看大学生士兵理想的实现?

思考题:

1.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2. 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3.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

4. 结合历史与现实,他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阅读书目:

1. 冯天策:《信仰导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 林语堂著:《信仰之旅》,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 刘宏伟 廉清:《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