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赏析

发布时间:2023-09-27 15:36:39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望天门山》教学赏析
作者:周颖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2年第05
【关键词】《望天门山》教学赏析【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37-02在杭州举行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生态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江西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玲湘执教了四年级的古诗教学课《望天门山》,她在这节课中凸显出字理为根,以读为本的古诗教学特色。
师:这节课咱们就从认字开始。仔细看,认真想,这是什么字?
(教者先后出示天门山三字的古文字形引导学生析形索义,特别是通过对字的析解,让学生把字形与山形勾连起来,而后又引出人站立于土坡上抬头望月字的形义析解,学生的眼前自然出现了天门山高峻险要的内心视像。如此解题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初读时,要求读得字正腔圆;再读时,老师还辅以手势,引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师:题目是《望天门山》,李白望到了哪些景物呢?我们还是从字词入手,把表示景物的字词画下来。
(学生先后画出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教者着重就碧水一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是什么颜色呢?生:绿色。
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绿呢?下面我们仔细看的字形——
(课件把字放大,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王、白、石三部分组成,在老师的引发下,学生知道了的省笔,与组合就成了琥珀的,下面是的本义就是像琥珀一般的青绿色的玉。)
师:通过对字形义的了解,大家想想碧水是怎样的水呢?生:很清澈,带一点绿色的水。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生:似一块绿色的翡翠一般的水。
师:对,难怪诗人们对字情有独钟。(教者边叙述边出示相关诗句的课件)你看,贺知章笔下的垂柳色彩是”——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师: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的色彩也是”——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师:杜甫笔下的春草颜色还是”——生: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师: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仍然是”——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这个,诗人们是如此的偏爱它,也就是这个字,让我们感觉到眼前的江水色彩是那么的清亮,那么的澄明。
师:再看看这是什么色彩?(生:青色)师:孤帆是什么色彩——(生:白色)师:是什么色彩——(生:红色)
师:是啊!碧、青、白、红,这真是一幅色彩明丽的连环画!
(师生合作读,师读每句前四字,生读每句后三字,有意识地强化三字尾的朗读训练。)
【评析:上课伊始便充盈着浓浓的汉字文化味,王老师引导学生分别对望、天、门、山的形义从字理上进行析解,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诗题。对诗句中字的字理析解与它在文中的含义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引用不同诗作中的文句进行阐发和补足,以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而后顺势再引出青、白、红等表示颜色的语词,把学生引入了色彩明丽的诗的意境中。】
师:这首诗中还有一类字,它能够让景色和画面动起来,活起来,静静地默读,画出表示动作的字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生默读,找到中断东流等动词。)师:让我们好好品味这些动词,深入体会天门山的美。什么是中断”?生:从中间断开。
师:看字的繁体字。(出示繁体)左偏旁是用割断两束之意,右偏旁是锋利的斧头,字表示有力地砍断。展开你的想象,假如说天门山就是被斧子砍开的,这有力的大斧就是——生:楚江。
师:再看这个字的篆体(解析繁体篆文的字理),下部的是一双大手,正在把门闩拉开。如果说天门山就是这扇门,是谁用这样一双有力的大手推开天门山呢?生:楚江。
师:楚江是大手,楚江是利斧,把送进诗句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楚江水?生:水流湍急。川流不息。汹涌澎湃。
师:明明就是夹江对峙的两座静止的山,这是大自然形成的,李白却大胆地想象成被楚江水撞开的、劈开的。谁能读出这样的力量和气势?生:天门中断楚江开。(语气不够强)师:这天门山断开了吗?谁再加上动作读一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强调了字读得有气势。)师:多有气势啊!可以加上你们的动作来读。(学生朗读,颇有气势)
【评析:字的析解采用引繁识简引古识今的方法,使得无生命的汉字有了灵性,学生就能通过字词本身感悟到天门山的雄伟险峻和水冲山开的磅礴气势。有了这样的文字理解,朗读时便能情随字生,真可谓品词时悟语有多深,品读时悟情就有多深啊!】师:接下来我们来品品字。这是个象形字,(出示放大的古文字形)像一个旋转的旋涡。至此回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回来回转指天门山。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师:好,根据的字形,想象汹涌而来的楚江水是怎么流出天门山的呢?生:冲到天门山的石壁,又回转了,然后改变方向再流出去。
师: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一个字,真是水涌山阻,山水较量啊!把你的感受融进去,读好这个字!
(生朗读第二句,作重音朗读,在老师引导下,还体会到表面上写水,实际上写的是山的高耸和险要。)
师:刚才我们反复品味了中断这几个动词,感受到山水气势的壮美。再来读读这两个动词,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读——生:相对出日边来
师:什么叫相对?什么又叫相对出
(教师以两竖排的学生喻指两岸青山,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什么叫相对。又引导学生想象船在前行时全新的景象不时扑入眼帘的情景,以此体会相对出的含义,并由此顺势引出了扑入眼帘的情景——“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醒目的白帆从辽远的天边而来,向着诗人渐行渐近。青山出迎,孤帆来就。山在李白眼里不是山,帆在李白眼里不是帆,他和山水已经融合在一起。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王老师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揣摩品味相对等字词,联系诗句情境,注重情感体验,反复吟咏诵读。字理析词,感情朗读一以贯之,构成了本课教学的一条主线。】
师: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26岁,年轻潇洒,志向远大。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从庐山往下,顺流到了天门山,看到眼前的天门山是那样的高远,联想到自己心中的志向也是那样的高远,于是写下了——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青山出迎,孤帆来就,这时候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生:无比激动。对未来很憧憬。
师:如果说李白是远方的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生:主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师: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生:啊,天门山,我终于见到了你的雄姿!
师:在李白的眼里,天门山不仅仅是山,它还是富有灵性的人呢。生:天门山,我的好朋友,谢谢你的迎接!生:天门山,你真是我的知己。师:这一出一来,还仅仅是写景吗?生:还写了李白心中远大的志向。……
师:带着这样的理解,想象你就是李白,沿长江顺流而下来到天门山,只见水冲山开,山阻水回,楚江敞开胸怀,青山伸出手臂,在热情地迎接你,更有那辽远的白帆奔你而来,明丽的色彩因你而灿烂,眼中的景激起心中的情,于是提笔写下了——
生:(配乐反复诵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评析:教学一首古诗,就是走近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释一段历史。课中,王老师结合李白的身世背景资料进行教学,意在让学生感受李白青年时的意气风发和踌躇满志。让学生说说李白可能会对天门山说什么,较好地对学生进行了思维想象能力的训练,也使学生融入了诗中的情感世界,引起了心灵的共鸣,在想象漫游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师:一千多年过去了,汉字的字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件:天门山)。但是汉字仍然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我们看到字就能想起图画。这些字已经融入到古诗《望天门山》的灵魂中,它书写着景,传达着情。李白的《望天门山》望到了景,抒发了情,但仅仅是这样的景,这样的情吗?李白还会望到了什么呢?下课。
【评析:意象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情境、格调和境界,《望天门山》是写景,更是写,景与的高度契合统一,便能达到一种物我相亲、主客相融、自然与心灵合一的境界。作者的与读者的既可能是一致的,也可以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教者最后用李白还会望到了什么呢收结,让同学们带着思考下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这与其说是下课,不如说又开始了一堂多元思维的大课。】【总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综观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明显看到,王老师紧紧抓住字理这一识字析词之,带领孩子们追溯汉字的源头,巧妙地把字理析解与诗句的理解紧密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始终徜徉在浓郁的汉字文化氛围和诗歌情境里,充分地领略感悟祖国深厚的汉字文化,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伴随着这形象的文字析解,教者引领学生走进诗句,感悟意境,而感悟诗歌意境最主要的方法便是以读为本。这节课中,可谓读法多样:教师辅以手势营造氛围的造境读;教师读前四字,学生读后面三字尾接续读;为感悟字的精妙,延伸体会多位诗人妙用字的扩展读;体会情境后的个性化感情朗读以及多个回合的齐读等,真可谓书声琅琅,占鳌头。
概言之,字理为根以读为本构成了这节课的主旋律,在这样的交响乐中,把学生的主动参与、思维训练、说话表达等融入其中。这样的语文课,真是既简单而又多彩,既,又实用。


《望天门山》教学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