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甫

发布时间:2012-05-17 10:27:39

杜甫在诗歌的内容和技法上都有创新,引导后代诗人欣然从之,导致中国诗歌发生新变,具有开创诗歌新天地的重要意义。

一、诗歌内容方面。

1.杜诗在唐代诗歌史上呈现两大转折

个是变先前诗歌以抒情为主,转而成为以叙事为主;一个是变先前诗歌的歌唱理想转而成为描写实际人生。

通过叙事的手段真实地记录了大唐王朝由盛变衰的历史过程。这是以前任何诗人都没能做到的。杜甫用诗歌记录重大的时局事件,被历史学家看成是信史。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此外,“诗史”还包括:

Ⅰ用诗歌书写断代国史。如:《夔府书怀四十韵》。写安史之乱期间发生的史实;

Ⅱ用诗歌为故去的人物立传。如《八哀诗》。这首诗是追怀名将王思礼、李光弼、严武,还有贤相张九龄,还有国士李琎、李邕、苏源明、郑虔,这些人的生平经历、功业、德行、才干等等,所记的内容与史书相合。与史书相比传达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杜甫还为生人立传。如:《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这首诗是为唐朝大将哥舒翰立传。

Ⅳ用诗歌记录个人和家庭的乱世遭遇,笔触细腻,连孩子脚上的泥垢、老伴凄苦的容颜,都如实地写出来了,由此反映了人生的种种不幸和乱世的社会人情。

Ⅴ用律诗写时事,实为创举。表现在他对诗歌体式功能的突破性运用上,我们知道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这些体式,历来是用为抒情的,而杜甫却用来记事。如:五律《即事》这首诗,记录了宁国公主惨淡回国,途经秦州的事情。

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是有其充分依据的。但“诗史”又绝对不同于史书,它不是押韵的史书,史书只是梗概地记录历史事件,而杜诗却展开了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画面;史书要求撰写者冷静、客观,而杜诗却在记录事件中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情感。杜诗的写实做法揭开了诗歌史上的新篇章,从此以后,像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韩愈、张籍、王建和晚唐诗人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人,以及宋元明清众多诗人,都效法杜甫,创作出大量的叙事性、记实性的作品。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先导,它在内容上的这种变化对其他的文学样式的产生或者发展产生了连锁反应。从此以后,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明清小说,这些叙事文学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杜诗的叙事性可谓中国文学的主流由抒情到叙事的转捩点。

2.改造乐府诗。

乐府诗歌在汉代产生以后,由于内容上的写实性、语言上的通俗性,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使后代诗人对这种体式深感兴趣;同时,也正是这个原因,后代诗人对汉乐府的旧题目不敢变更,后代诗人或者是用旧题目来摹写旧事情,或者是用旧题目来写时事,常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直到盛唐仍然没有改变,比如李白的乐府诗歌,仍旧是用汉乐府的旧题目来写眼前的事情。

杜甫写乐府诗歌,则敢于摆脱乐府旧题。杜甫根据所写的事情而立题目(创造新题乐府),使题目与内容合为一体,这无疑是个大胆的举动,体现了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杜甫的这一创举,直接引导了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等人的新题乐府的创作热潮。

3.改造七律。

七律这种诗歌体式,其诞生之初,本是表现宫廷生活、君臣活动内容,内容空泛,缺乏真情实感,辞藻华丽。盛唐开始用七律写有朋送别、个人生活感受等,与同时期五律相比题材狭小。至杜甫,七律在题材内容上获得了与五律平等地位,把动乱的时局、沉郁的感受写入诗中。如:《登楼》、《登高》。

4.杜甫保持“创作心态宽松自由”。

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是灵感触发的过程。而灵感的触发有赖于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是拒绝接受外力干预的。作家艺术家在外力干预,比如权势干预、命意干预、衣食干预、时间干预等等,在这个外力干预之下是难以触发灵感的,其作品难以成为真正的艺术。杜甫自觉地遵循这种艺术之道,一生没写过“应制诗”,保障心灵活动的充分自由,作品充满了真情至性。

5.提出“瘦硬”为美的审美主张

当时的社会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思潮,杜甫在艺术上提出“瘦硬”为美的观点,对于当时的社会审美潮流来说,可谓逆流而动。气韵生动,是一切文艺作品的审美追求;而皮相摹写,终归于神韵的丧失。杜甫提出以“瘦硬”、“雄劲”为美的主张,将“瘦硬”、“雄劲”作为导致气韵生动的途径。

杜甫认为“瘦硬”风格的作品具有生动的气韵。杜甫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瘦硬”为美的观点,但是我们读他全部的作品,的确能感到一种“瘦硬”的作风。

作品作品气势“雄劲”,也是杜甫的审美追求。他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凌云健笔”固然是对庾信晚年文章风格的赞美,但无疑也是杜甫的审美主张。他不满意当时文坛那些精雕细刻的小巧之作。杜甫对于那些具有雄劲气势的动物和绘画,尤其喜欢歌咏之。对于雄鹰、劲鹘、老松、古柏,均以凌厉的笔触再现其飒爽英姿。

杜甫追求“瘦硬”的审美主张与实践,对后人也产生了影响。比如,中唐诗人韩愈提出了“硬语盘空”,李贺写诗也崇尚“瘦硬”“坚脆”,晚唐诗人贾岛写诗

崇尚“瘦硬”,明显地实践着杜甫的审美主张。

6.在文学批评史上,首开以诗的形式来论述诗歌创作的先河。

在《戏为六绝句》中,提出若干诗歌创作的主张,如主张对前代诗歌艺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对六朝诗歌一分为二,拒绝全盘否定,从而纠正了王勃、杨炯、陈子昂、李白等人在矫枉中出现的偏颇。又提倡“凌云健笔”的诗风。同时,又强调学习前人的“清词丽句”,这对于建构唐代诗学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还有几首诗也是以诗论诗的形式谈到了诗歌创作的主张。以诗论诗的新形式,对后人影响很大。金代元好问就写了《论诗三十首》这就是继承的杜甫这种以诗论诗的形式,后代人用这种形式论诗是不可胜数。

7.精于排律

排律又称长律,是律诗的延长,除了首尾两联不必对仗,中间有多少联都必须对仗,同其它诗体相比,这种诗体主要是考验作者对仗艺术的能力。杜甫继承杜审言排律创作成就并发扬光大,语言典雅,对仗整肃,学力深厚,情感深沉,思想博大精深。

杜甫首开排律的创作对后世影响甚大,中唐以后,历代都有人作长律,在思想、情感、语言艺术上都无法超过杜甫。

8.首次把“当句对”引入七律作品。

“当句对”虽非杜甫所创,但他却是把五律的“当句对”形式引入七律“当句对”的第一人,从而丰富了七律的对仗形式。对于这种新的对仗形式,他在创作中采取了谨慎的态度,除非酝酿得十分成熟,一般不轻易使用。在他的诗集中,仅见八处这样的“当句对”。 杜甫制作“当句对”,无论写景、状物、叙事、议论,都显示出精深的造诣。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不雕不凿,自然天成。其二,不事游词,为情而设。其三,声音流转,和谐入耳。他把“当句对”成功地引入了七律。

对后人的影响也很大,元好问选编的《唐诗鼓吹》收录的中晚唐诗人七律作品中,常见这种对仗形式,宋代以及以后的诗人也常用这种对仗形式。

9.杜甫晚年写了八首“变格律句”,为七律句式做了一些开辟性的工作,打破了律诗仅有四种格式的呆板局面。中唐以后的诗人们在创作中广泛地使用了这种“变格律句”,许浑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10.创制新型五言诗句。

杜甫在创作实践中,五言近体诗的正格律句,“平平平仄仄”可变为“平平仄平仄”第三字拗,第四字救,并提醒人们注意这种拗救的句子第一字必须是平声。当这种句子(“平平仄平仄”)的第一字不是平声的时候,则把它的对句的第一字的可平可仄的声调务必作成一个平声,即“平仄仄平平”。

杜诗风格——“沉郁顿挫”

杜甫诗歌风格因题材不同、生活处境不同、心态不同而呈现为多种面貌。“沉郁顿挫”是其主要风格。对于“沉郁顿挫”的具体含义,历代文论家大都从内容方面解释“沉郁”,从形式方面解释“顿挫”。

一、“沉郁”的内涵所指

对于“沉郁”的内涵所指,人们一般认为是杜诗的思想感情之沉厚、深沉、沉雄、沉着、浓郁、郁勃、忧郁、郁结。

1.从内容上看。

杜甫奉儒守素。诗中表现的先秦儒家的思想精神,如忧患精神、人本精神、和合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使他的诗歌具有深厚、沉雄的性质加上他身经战乱,残破的山河、凋敝的民生与大唐盛世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诗人又拒绝对这种现实的认可、坚信盛世的复兴于是,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又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这些也必定会使他的诗歌具有忧郁、郁勃的特征同时,杜甫家世的血族悲剧以及幼年丧母的不幸经历、青年时期的坎坷仕途,由这些投在心灵上的阴影而形成的持重、忧郁的性格,使他的诗歌具有沉着、郁结的风格

杜甫看问题总是比别人深入一层、慎重几分,这为他的诗歌带来了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比如对待玄宗对南诏的战争,杜甫却能以国家存亡为视点唱出反调。这就是他的作品“沉郁”风格之表现。

杜甫由玄宗的频频发动开边战争而导致国力削弱、生活腐化而丧失民心、信任奸佞而导致乱政,预感动乱将要发生。

京都收复之后,玄(肃)宗君臣喜笑颜开,以为大功告成了。又是杜甫以冷静的头脑提出了忠告;在肃宗打击玄宗旧臣、制造分裂的严重时刻,杜甫忠于谏官的职守,为上书进谏而夜不成寐;在九节度重兵包围邺城、唐王朝的形势堪称大好、许多在战乱中隐居的人纷纷归朝,大写特写《河清颂》的时候,又是杜甫提出警告,要肃宗君臣不得被胜利冲昏头脑。这些忠警之辞,我们在其他诗人的篇章中也未曾发现。这是杜诗的深刻之处,就是“沉郁”风格的具体表现和形成的原因。

2.从艺术形式上看。

杜甫在一些描写山川景物或个人身世的作品中,每每采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即在一个联语一个押韵单元的两句诗当中,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下笔,使诗境具有超常的广度、厚度与深度,杜甫在描写壮大的景物和感叹个人身世的联语中,经常使用“时空并驭”的手法。

A.描写山川景物采用“时空并驭”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前句以“吴楚”写“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乾坤”写日月之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杜诗的雄厚之处,正在于既写了景物的空间状态,又写了景物的时间状态,以纵横交叉的笔墨展示出景物的雄伟现状和悠久历史。所以,这景物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有雄伟的身姿,又有丰厚的阅历。

B.个人身世的作品采用“时空并驭”

杜甫“时空并驭”的手法,还常用于表达漂泊岁月中的时局和身世感受。常使用“百年”、“万里”、“日月”、“乾坤”等词汇,极力扩展时、空的程度,造成悲壮深邃的诗境,塑造出白发老人面对天下烽烟的艺术形象。如“万里悲秋常作客”,前一句以“万里”写故乡之远隔,是从空间角度落墨;后一句以“百年多病独登台”之“百年”写自己一生的困况。是从时间角度落墨。

总之,作者善于在一个联语中,把自身的形象,置于广大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坐标点上。通过时空的交构,精确地概括自己终身漂泊的生涯以及对时局的感受。抒情形象具有广博的视野,深邃的思维,现实的高度,历史的厚度。

二、“顿挫”内涵所指

学术界对“顿挫”的解释,目前来看,是仅仅从表现形式上着眼的。“顿挫”这个词的出处。

这个词最早见于陆机的《文赋》,陆机在谈到各种文体特征时说道:“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唐人张铣注释说:“箴所以刺前事之失者,故须抑折前人之心,使文清理壮也。顿挫,犹抑折也。”张铣他从“箴”这种文体的功能角度来解释“顿挫”一词的含义“箴”是规劝、告戒性的文字既然是劝谏性的文字,当然要“刺前事之失”,而要做到“刺失”,就须“抑折前人之心”。“抑”就是压制,阻止;“折”就是扭转而使之归正。“抑折前人之心”,就是说要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思想批判,借以警示时人。因此,张铣所说的“抑折”,就是“批判”的意思。这种批判性的文字,当然要思想清纯、有理有据,这就使“箴”这种文体具有“文清理壮”的特征。张铣等五臣注《文选》又是开元年间完成的,此时杜甫正值青年,自应读过此书。后来,他又曾引导他的孩子背诵《文选》,并且写诗告戒儿子要“熟精《文选》理”。那么,他对于张铣所诠释的“顿挫”一词的意义是清楚的。由此看来,他把自己的诗文概括为“沉郁顿挫”,首先是指作品的内容而言的:既思想感情沉郁,又能讽刺规谏。

其次,还可以从“沉郁顿挫”一词的语境中寻绎答案。其中也是包含了作品的内容的。他把自己的诗文概括为“沉郁顿挫”,首先是指作品的内容而言的:既思想感情沉郁,又能讽刺规谏。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说道:“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舍诸?”这段文字提到扬雄、枚皋,杜甫说自己的诗文能够达到他们的水平。他所说的“沉郁顿挫”,就是指作品具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能。杜甫在使用“沉郁顿挫”的概念来评价扬雄的时候,他的心里是装着张铣对“顿挫”一词的解释的。在他此时的心目中,“顿挫”就是“抑折”,就是“抑折前人之心”,就是批判前人的不良思想行为。他所说的“沉郁顿挫”,就是指作品具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能。

“顿挫”这个词的本意,本原意义是“抑折”,后来又派生出新的意义。南朝宋人范晔作《后汉书》,在《孔融传赞》中说:“北海天逸,音情顿挫。”李贤注释说:“顿挫,犹抑扬也。”此后,“顿挫”一词就常被人用来指诗文、绘画、书法、舞蹈的跌宕起伏、回旋转折,意义由原本的内容范畴进入到形式范畴了。应该说,杜诗的“顿挫”风格,既包含张铣所说的内容层面,“抑折”就是“批判”这种意思,也包含了李贤所说的艺术层面的意思。

杜诗每每在一句或相邻的两句之中,意思发生逆转,前后形成针锋相对之势,这是造成“顿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咏怀五百字》为例说明之。此诗开头写道:“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一般说来,人的年纪变大,阅历增多,就会变得乖巧、世故起来,可是杜甫却恰恰相反,他说自己是越老越拙笨了。读者由“老大”而形成的期望值一下子竟变成了负数,于是,“老大”与“转拙”就构成了尖锐的矛盾,感情的波澜便随之而起。诸如此类,诗中处处是对立,处处在撞击。读这样的诗篇,我们如同置身于群山之中,看不到一处平地;又如同行舟于黄河的壶口,满眼是旋涡,是激浪。读者的心不能不随之而频频起伏、频频颠簸。所以我说,杜诗的“顿挫”风格。

杜诗的“顿挫”风格还来自他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杜甫言愁,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丽景。他惯以丽景伴愁心,心越愁而景越丽,可以掀起巨大的感情波澜,从而构成情与景巨大冲突,在冲突中,感情表达获得了超常的力度。杜诗“顿挫”风格的形成,与作者多用丽景写悲情的手法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手法造成情与景的尖锐矛盾,使情感在冲突中得到了力的逆折之势,

杜 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