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1-04-20 15:06:2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一、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每个社会都有它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它以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具有自身的规模和历史连续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文化是与社会文化环境和背景相呼应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但它又对周围环境发生作用,并影响整个社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与社会文化的

建设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这种关系具体表现在精神、思想、道德、价值观和作风等方面,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每个社会都继承和发展了一种独特的生活、学习、劳动和生存方式,并将其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传给后代,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传承性。企业文化也具有这种特征,因为它是社会文化影响、渗透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融于

企业活动之中而形成的经营管理的结合物。企业文化依据社会恰当的行为所应共同遵守的信仰、准则、习惯以及规则、规范为主要内容,但又表现为企业员工自觉悟守的特有价值观念。因此企业文化既以社会文化作为其生长的土壤,又按照自身的规律演变和发展;既是社会文化的具体体现,又是企业经营管理最高层次的意识形态的反映。所以说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既有共同的结合面,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企业独特的个性。

()社会文化熏陶下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当我们培养和认定企业价值观时,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观;第二,以强国富民为本的共同价值理想;第三,以事业为本的人生价值取向;第四,以绩效和能力为本的主体价值取向;第五,以诚信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此外,建设企业文化时还要以民族文化为根本,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

企业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作为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端,中华民族文化不仅哺育了中华民族,对大和民族、高丽民族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摇篮,是企业文化的根。重新建构新型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需要继续从我国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总体上讲是围绕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这一基本精神而展开的。其中充满了矛盾,也具有鲜明的两重性。用现代的眼光看,它是积极与消极、进步与保守、主动与主静、务实与务虚、制天命与畏天命、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自强与自粤、重理性与重直观、开放与封闭、创新与调和持中等杂糅在一起的混合体,其申有精华,也有部分腐朽没落的糟粕。对于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前者将成为我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后者则构成我们不小的文化包袱。糟粕得不到抑制,会加剧企业文化的冲突,阻碍企业发展;精华得不到弘扬,新型的企业文化将失去根基,难以建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问题。所以,对我国传统文化应采取扬弃的态度,在分析、认清中国传统落后文化对现实企业消极影响的同时,还要认真总结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其发扬光大,成为推进企业文化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几个方面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团体意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团体主义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之上的,在一个家族团体内,以家族利益力最高目标,追求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强调团体(整体)重于个人,个人无条件服从整体,强调家族内部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和谐与稳定。这种文化固然有压抑个性、不利于创新和竞争的消极作用,但它作为一种持续了几千年的群体精神,对今天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企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可以视酣一个小家族",去掉封建性,保留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是不矛盾的。增强企业员工的"家族"观念,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利益以至国家利益,形成团体凝聚力和竞争力,重构人们以团体利益为重的团体精神。日本企业较好地利用了家族团体主义的传统,较好地处理了个人同企业团体之间的关系,企业的整体创造能力比较强。家族团体主义的本源在我国,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剥削制度,只要我们认真加以引导,处理好个性发展与整体利益、民主管理与行政权威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小团体与大团体(国家)的关系,我们更有条件利用这一精神财富。况且,讲团体意识与我们党长期倡导的集体主义是一致的,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具有强烈的危机感,这正是重构团体意识的好机会。

()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大体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把人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中心,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孔子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与西方传统文化中以上帝和神力最高标准的神本文化截然有别。其次是强调"爱人"思想。孔子把""作为他学说 "一以贯之 的惟一原则和最高道德标准,而""的内涵就是 "爱人",强调从无私的动机出发,舍己利人,舍己爱人。再次是人只要努力,皆可成才。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上述人本思想和现代企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主旨是完全相符的,对于培养企业 "重视人、尊重人、相信人、发展人"的人本文化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

(三)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源于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观。申庸之道于人们追求创新、竞争和成就不利,天人合一观于人们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不利。但其中体现出来的和谐思想还是具有积极意义。如中庸之道,主张人与人要和谐,和亲一致,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不偏不倚,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这对于调整目前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不合作、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对肃清""倾思想中过头的斗争哲学,发扬·""""、·""""传统,克服 """"""旧习,增强团结协作,避免"窝里斗",都是大有稗益的。还有,中庸之道中提倡 冲和"的思想方法,对于我们把握事物的"",保证处理经营管理问题的准确性、合理性,避免左右摇摆、矫枉过正等现象也有实际意义。又如天人合一思想,提倡人与自然要和谐,这对于企业生产经营中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使人与自然一体,保护生态平衡是有好处的。由此可见,和谐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应该在我国新型的企业文化中生根、开花、结果。

()求实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有玄虚蕴奥、重言轻实的一面,但其中也表现出很强的求实精神。这在中国的儒家、道家及法家文化中都有体现,如儒家的经世致用、道家的"无为"之申蕴涵的"无不为"、法家的奖励耕战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求实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重视人生理想,也重视现实;二是朴实无华的民族性格,经商治学都讲究脚踏实地和扎扎实实。当然,这种求实精神的形成也受封建统治推行愚民政策因素的影响。在封建统治下,广大农民在政治上被排斥,个人尊严受到压抑,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生存的"实际"上来。因此,传统文化中的求实精神的内涵不可能与我国现代企业所要求的求实精神完全吻合,但它作为一种长期养成的文化传统,对目前企业克服"假、大、空"和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改变重言轻实、重精神轻物质的现象,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是有实际价值的。

(五)爱国王义精神

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黑暗、蒙昧、剥削、专制的一面,中华民族不断产生着改变这一切的思想和理想,不断涌现出"为民请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力求 "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一种追求自由、反对剥削、为国图强的爱国主义传统,尤其是在中华民族遇到危难之时,这种爱国主义又衍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责任感。尽管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但这种光荣传统却不失为申华民族历史遗产中的瑰宝,不失为我们的民族魂,它激励着申国人民世世代代为保卫祖国、变革图强、追求社会进步而献身。爱国主义在今天不仅应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支柱,也应成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爱国

主义不是空洞的,发扬这种优良传统,有利于企业员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强国的自信心,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振兴企业的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员工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吃苦耐劳、勤奋自强的性格

中华民族以农立国,数千年来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不仅形成了劳动人民淳朴务实的精神,也锤炼出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在历史上,申国的农业、手工业曾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科学技术的成就也十分显著,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还有我

国数千万海外侨胞,他们远离故土,一张白纸,创家立业,在海外艰苦奋斗,在世界和中华民族历史上也写下光辉的篇章。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勤奋自强性格的真实写照。令人担忧的是,在我国的企业文化中,这种优秀的精神非但没有完全得到发扬光大,而且在受到消极无为和懒散作风影响较深的青年一代身上还出现不断丧失和山泯灭的征兆。这就需要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解决这种矛盾,使中华民族继续以吃苦耐劳、勤奋自强的形象和精神出现在世界上。与吃苦耐劳、勤奋自强的民族性格相联系,我国劳动人民还把勤俭视为美德,把浪费看成是不道德的,注重财富的积累,节约观念极强。虽然这种品性在封建伦理中也带有一些节欲主义的色彩,节约下来的财富并不是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只是迫于贫穷或表示道德上的修养。但其主流是有益的,只要我们善于把它与现代经济伦理有机结合,就会形成我国企业文化申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

()求索和开拓精神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安贫乐道、易于满足的消极面,但也不乏向黑暗势力抗争、向命运挑战、向自然索取的求索、开拓精神。尤其是在近一百年的中国近代史申,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前仆后继,寻找救国强国之路,更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性格。中华民族求索、开拓精神具体表现出来的是反抗强暴,至死不屈,危急关头奋勇崛起,探索真理契而不舍,为国为民奋

斗不息的性格和强烈的危机意识及振兴国家的信心。历史传统中的求索、开拓精神其含义虽与我国企业文化的要求有些差别,但它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值得我们发扬的,对于我国企业探索改革新路、开拓市场经营、推进科学技术是有益的。

总结、认识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必要的,没法把它融合到现代企业文化之中更为必要。企业文化失去民族文化这个根基就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因此,在建设我国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大力进行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克服盲目崇拜西方的心理,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过去是灿烂夺目的,在当代仍有许多方面是我们宝贵的精

神财富。日本发扬了我国儒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结合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本民族的传统,取得了经济成功。西方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纯理性的管理屯 人与人之间关系淡漠,也正在向东方尤其是中国寻找和谐思想及东方文化中特有的人情味。所以,只要我们善于反省,克服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及落后部分,发扬优秀部分,并善于把它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仍然会大放异彩,成为我国新型企业文化的坚实基础。

三、中国工商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商业文明萌芽和兴盛最早的地区之一。古代很早就有了"日中为市",进行物物交换。西周时,历史文献中常有 "商人""百工"的记载。几千年来,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人留下了一系列辉煌的印记。商周青铜器、秦砖汉瓦、唐宋瓷器、唐三彩、明清家具、景泰蓝等,这些沉淀了千年文化底蕴的特殊商品,成了中国的象征,也成了世界了解我国文化的窗口。对我国的工商业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对中国传统优秀工商企业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的工商业文化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传统文化在工商业界的具体体现。二千多年来,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各行各业,士、农、工、商,均把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德行作为修身立命的根本,将儒学视为照亮精神世界的太阳,故有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旦"之说,这种思想体现在商业经营领域,就是提出了"儒商"的理想人

格追求。"儒酣 并不是普通的"有读书人风度的商人",而是具有较高文化道德素养和经营才干的商人,是 """"的有机结合,是智慧与道德的交融,是将做人之道与经营之道完美统一的化身,即具有中国传统人文美德与现代化的管理意识的商人。其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 "守信与重义",即在经商手段上遵循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商人职业道德;二是"仁爱与竞争",在管理上具有以""谋利的人文精神和现代化的管理艺术;三是 "修身与报国",具有 "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文化品格与社会责任感。"中国传统人文美德"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人文精神和品德,其核心是 "仁爱";"现代化的管理意识"指的是以西方市 场经济道德意识为代表的商人的经营观、人才观、广告观、名牌观等,其 核心是"竞争"。因此,当代新儒商指的是东方伦理道德和西方管理意识 "嫁接"和发展,其实质是 "仁爱与竞争"。这种以"儒商"为代表的 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帮助:

1.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

从孔子到汉儒,所提倡的儒家理想的人格是 "君子风度"。孔子强调 仁、智、勇是君子之道,渭之 "三达德";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为君子的"四端";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了仁、义、礼、智、信 "五常"是永恒不变的法则。有了"",才有礼、义、信,就如同有了火,自然就会有光和热一样。孔子说质朴大于文采则粗野,文采大于质朴则浮华,质朴文采搭配得当才算"君子"

如果把"君子。比做一棵大树,""就是这棵树的根本,有了德,君子之树才会枝叶扶苏,浓荫如盖。根出了毛病,树就可能枯萎。所以孔子把""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所谓 ""就是在 ""的基础上,包括了""""两个内容。""是指"正义",即维持秩序;""

是指信用。人无信用,无法立身处世。有了明确的道德规范,就要克己正身,把人们的思想言行纳入道德规范,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义。能够严格自律,而后方能自强。

儒家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力图为医救天下提供一套法则,为医救天下的人提供一部教科书,最终的目的就是使社会上各种人的思想言行能合式中规,便社会有序而进步。但现实的社会是混乱的。"君子"如何处世呢?儒家的主张是"教天命而尽人事""天命"既不是 "上帝"也不是神鬼,而是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儒家的这种处世态度,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无论祸福,许多不可知的因素谁能料到呢?只有"教天命而尽人事",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

儒家灌输的这套人生价值观念,对中国古代的商人很有影响,使得他们当中的一些饺饺者在经商时能自觉地按照儒家的学说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如明清时的山西商人王观,早年读书应试失败后,改志经商。他用孔夫子的学说指导自己的经商实践,被当时人誉为不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善贾。。在他的墓志铭中有一段训诫子弟的话,他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经,是故必名而后成。故利以义制,明以德修, 各守其业,天之鉴也。"再如徽州歇县商人黄玄赐在山东经商,由于他 "临财廉,取与义",社会对他的评价是 "非为良贾,且为良士"

2·做 "取财有道"的商人

义与利,是儒商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孔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董仲舒日,"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 之所养也,利者体之所养。养生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于人大于利。"在这里,""相当于今天的"精神文明"""相当于"物质文明",两者不可或缺。但二者权衡,""""更重要。

根据儒家的义利观,作为儒商,在""""的问题上,首先要讲""。符合""的就去做,否则即使是一本万利,也不去做。这个""就是于社会公众有益而无害。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商的思想己形成了一种体系。民间从商者普遍把儒家处世做人的准则运用于商业,并作为商人的理想人格和完美的处世准则。

儒家重义轻利,绝不是对"名利"不感兴趣、把"君子""名利"看作死对头。孔子未曾厌恶过"名利",而是提倡在讲仁义道德的前提下,得到"名利"

3·学得经商的真本领

世上万物,"天、地、人"全予囊括。这三要素也是经营的要素。经营者顺天时,占地利,得人和,就能够使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孟子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谓天时是指一切客观条件和机遇,"顺天时"就是耍抓住、顺应和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和机遇。管仲把天时与生财直接联系起来,说:"不务天时,则财不生。"所渭"地利"就是在经营活动中,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包括交通条件、市场特点、矿藏物产,以及地区消费特点和民俗风情等人文地理因素。所谓"人和"就是指在企业内部精诚团结,配合得当,在外部尊重他人,注意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战国时期擅长经商致富的白圭曾被商界奉为祖师爷。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盖天下治生祖白圭"。白圭集前人之大成,明确提出了"仁术",不但总结出一套致富经验,而且研究和形成了一套经商理论,后人称为白圭的治生之学。白圭的治生之学,可以归结为"乐观时变"。就是在讲仁义的前提下,善于预测市场行情,并根据预测进行决策。白圭还归纳了8个字的经营方法,即"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在购买商品时,不争购供不应求、价格看涨的热门货,而主要购买别人不太注意、不争相采购的商品。待某热门货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时,原先的冷门货成了热门货,从而"贱入贵出"。这样做,不像奸商那样靠坑蒙拐骗、哄抬物价去获利,它毫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经营中施行 "仁术",如河中养鱼,其源荡荡,其流浩浩,长盈不竭,长取不衰;"奸术""诈术" 经营,如竭泽而渔,决不可能持久不衰。

()对近代我国民族资本企业优良传统的继承

建立在机器工业基础上的中国近代企业,就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讲,是远远晚于西方国家的。尽管如此,我国近代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还是形成了很多优秀文化传统和可贵精神,值得认真总结、提炼,并在新型企业文化申得到发扬。

我国民族资本企业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条件下,一开始就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它们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依赖帝国主义,引进先进技术,推行科学管理,加紧剥削工人。另一方面又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那个黑暗年代里,它们的努力对争取民族独立,抵抗外来侵略与压迫,加速申国封建统治的解体,促进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分析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业报国、服务社会的精神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在创办、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大都怀有 "富国图强""实业救国""服务社会"的爱国思想,他们在同帝国主义及外国垄断资本进行的斗争中,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20世纪20年代中期,著名民族企业家刘鸿生倡导实行国产火柴业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以抵制瑞典和日本火柴的倾销,就体现了强烈的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近代知名企业家范旭东和侯德榜创办、经营的人大精盐厂、永利碱厂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早在1935年就公布了这个集团的四大基本信念:(1)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2)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3)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4)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莫大光荣。1925年创办于重庆的民生实业公司以"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展生产、富强国家"为准则,主张对内"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经济的"。这些实业报国、服务社会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文化的精髓。

2·"人和"精神

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申,大凡有成就的企业,都体现着一种"人和"精神。这种"人和"精神大体根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民族资本企业在创办之初多是以宗族、家族形式出现的,人员的招聘及职务安排往往首先考虑家庭成员或亲戚、同乡等,因此形成了企业的血缘基础和 "人和""亲和"氛围,以后即便企业扩大了,也容易保持同呼吸、共命运的群体意识。二是受中国传统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团体观念的影响,认为"人和"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三是由民族资本企业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它同时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在夹缝中生存,企业全体同仁只有团结一心,和衷共济,才能保全自己,得到发展。民族资本家深知"人和"之重要,所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和发扬这种精神。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旧申国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茂新、福新、中新总公司,在招揽人才时,多用亲属和同乡,确保亲和。民生实业公司提出"职工困难,公司解决;公司困难,职工解决"的一体化思想。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推行 "职工股份化",同时利用精神灌输和员工参与的办法强化企业的"人和"精神。我国众多的民族资本企业正是靠着这种"人和"精神,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保证了它们能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生存,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3·严细精神

这种精神主要表现在: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一般都比较重视严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对产品质量有严格和详细的标准,对顾客认真负责等方面。严细精神突出者当首推创建于1932年的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这家企业非常重视严格管理,厂方制定的"厂规"及单项规则、制度、工友须知就有28503条。为了培养员工,制定了"东亚铭"12条,员工天天背诵,并且据此编写了大量讲义。1941年出版了《精神训育稿》11种,《规则训练稿》16种,《工友训练讲义》59种,后来又把这些汇编成册,形成 《东亚精神》,以此对员工进行训育,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正是靠着这种严格的管理,公司不仅业务发达,产品质量高,盈利也丰厚,剩余价值率一般年份都保持在400%以上。这在近代民族资本企业中是少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同仁堂药店,生产管理严格,用料讲究,精心研制,质量好,疗效高。直到今天,这种严细精神依然光彩夺目。1918年创办于上海的永安公司是中国民族资本商业申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它也把严格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他们把"顾客永远是对的"作为柜台营业员烙守的准则。为了实现对顾客的高质量服务,企业专门订有服务规章和员工业务考试制度,并把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工资奖励结合起来,以"夜工钱""生意奖金""升工工资""年货"等形式鼓励员工努力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民族资本企业尽管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但毕竟是资本主义企业,其经营管理主要体现民族资本家的意志,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提出的这些企业精神也仍然带有一些欺骗性,但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和顺从办企业规律的角度看,上述企业精神还是可以为我们所批判继承的。

()对新中国社会主义企业优良传统的继承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没收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企业进行赎买和改造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一开始,这些企业就在党的领导下,长期接受党的优良传统的熏陶,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了很多优良传统和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这些传统和精神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体现得最为充分。十年浩劫使我国企业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遭到冲击和破坏,许多珍品丢弃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了部分优良传统,创造了多元化的企业精神。总结我国社会主义优秀的企业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形成主要是我们党长期对企业职工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在我国社会主义企业中,工人忘我工作,勇于奉献,力争多为社会做贡献,是有传统的。用一年时间完成三年 (或更多)工作量的"生产标兵"大量涌现;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劳动英雄"成为人们自觉学习的榜样。特别值得颂扬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庆人在"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草原一片"的艰苦条件下,战天斗地,不怕困难,开展石油大会战。他们在1205钻井队队长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精神"鼓舞下,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自觉忘我地工作,经过三年艰苦奋"斗,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油田,表现了我国工人阶级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主人翁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大庆人的这种精神对其他企业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国涌现出一万多个"大庆式先进企业"和千千万万个王进喜式的劳动模范。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以大庆为代表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仍然成为我国众多企业的最高追求。

2.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这种精神既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长期倡导的,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体现。解放以后,它成为我国很多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法宝。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我国工人阶级面对经济上的困难和帝国主义的封锁,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怕苦,不怕累,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胜利的凯歌。"大庆精神"就是那时最典型的代表。上海金山化工总厂经过长期培育形成的"金山精神",第一条就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江南造船厂工人以"啃硬挑重"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北京制药厂、宝鸡石油化工厂等企业的文化中都包含一个共同的内容,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挑重担,奋发图强。

3·爱厂如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爱厂如家,团结合作,重视集体荣誉,这是我国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的表现。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我国企业很多工人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以厂荣为我荣,以厂衰为我衰,把个人同企业紧紧地连在一起,表现出较强的集体意识,以及对企业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依附感。尤其是很多老工人,作为企业的创业者,他们对企业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愿意把

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企业这个 "大家庭"。在这方面,鞍钢老模范孟泰"爱厂如家,埋头苦干"的精神成为我国一代工人阶级高尚品德的缩影。这种精神无疑对我国新型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4·鼓足干劲和力争上游的拼搏精神

我国企业的这种文化主要源于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运动和我们党长期提倡的共产主义劳动竞赛运动,反映出我国工人阶级"比学赶帮超"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和我国企业争创一流,争为国家做贡献的良好风尚。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企业文化在众多企业中仍然得到继承和发扬。北京吉普车有限公司以"第一流企业;第一流管理,第一流人才,第一流技和 为企业宗旨。广州南方大厦争创一流形象的目标是 "一流商品、一流服务、一流环境"。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莫过于辽宁省朝阳重型机器厂,该厂鼓励职工争行业第一,争国内第一,倡导"惟旗是夺"的最佳精神,员工们的共同信念是,凡是关系到企业荣誉的锦旗、奖状不管来自何处,也不管对手是谁,都要拼搏力争,结果这家企业仅1985年一年就夺得200多面锦旗,在生产、技术等很多领域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

5·讲求质量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这种精神既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企业中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能够在我国很多企业深深扎根。解放初期我国纺织行业出现的"郝建秀工作法"(国营青岛第六棉纺织厂)"裔式娟小组"(上海国棉二厂)"赵梦桃小组"(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等经验都是以提高产品质量、对人民高度负责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医药行业中有名的华北制药厂也告诫职工 "好药治病、坏药致命",体现了医药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服务行业,全国著名劳动英雄、掏粪工时传祥"不怕脏,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很多企 业得到发扬。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售货员张秉贵对顾客的一团火"精神也 正在激励着成千上万名商业职工,成为新型商业企业文化的象征。

6·精打细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我们党提倡 "勤俭办一切事情"自然成为我国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这方面最为突 出的是北京墨水厂提倡的"一厘钱精神"1962年北京墨水厂工人 "从每件包装材料降低一厘钱"人手,开展了一个节约生产费用的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效益。这种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精神很快得到传播。北京制药二厂从利用"一分钟"做起,开展了创财富竞赛。北京火柴厂提出"为减少一根废火柴"而奋斗的口号,取得显著效果。也有很多企业提出节约一滴水、一寸布、一度电、一颗螺丝钉,这些都很好地再现了我国企业的这种优良传统。

除此以外,我国企业的政治责任感、计划观念都较强,同时重视参与管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追求团结友爱的人际环境。尊重人才、锐意进取、创新求实等精神在我国企业文化中也有一定体现。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企业具有优良的传统,它是我国企业文化的宝贵财产。令人痛心的是,有些企业没有把这些传统继承下来。实践证明,我国企业的上述传统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市场经济迫切需要的。我们应认真总结、倡导,真正找回我国企业的精神支柱,并把它融人新型的企业文化之中。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引导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和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卫生、体育和科学普及活动,倡导文明

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可见,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重大举措,它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注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引导。

()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礼主要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既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也是对建设企业文化指导思想的具体引导。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二者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是一致的。在其建设过程中全面、正确、积极地坚持和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企业里要具体落实这个目标,就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坚决纠正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打假,反对欺诈,大力培养爱岗尽责、方便顾客、优质服务的敬业精神;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初步呈现优秀精神产品大量涌现、文化市场活跃有序的繁荣景象;坚决治理一些地方社会治安不好和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创建更多的文明企业,从而促进更多的文明村镇、文明城市的涌现。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时,要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人、培养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反映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机 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

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耍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因而,要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创业等都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企业活动中,国家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利益,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得手当经济利益;同时引导人们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同时也要大力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要注意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加强宣传教育,以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等。企业文化建设是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化,其方式方法与之相辅相成。除了强调富民强国的共同理想和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外,还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改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形势下、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放松和削弱。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企业文化建设,促使企业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