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苏轼、王安石改诗趣谈(2)

发布时间:2018-11-22 06:02:52

【课外阅读】苏轼、王安石改诗趣谈

一、苏学士错续菊花诗

苏轼,北宋文学家,号东坡居士,故后人经常称之为苏东坡。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记载了苏东坡续错王安石诗的故事,说的是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刚好王安石不在,却见案上有咏菊诗,只写下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暗自好笑,他认为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因此才会有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苏东坡认为菊花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按照原韵,续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句以后,觉得苏东坡的观察不够全面。后来二人因政见不和,苏东坡被贬到黄州。苏东坡到黄州后,一天正值风雨交加,苏东坡与友人在菊园赏菊,亲眼看到了落英缤纷、“满地铺金”的场面。这时才懂得了当初批错了王安石,认为还是自己见识不广。

苏东坡得出错误结论不是不以事实为依据,而是以他所见的局部事实为依据,犯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错误,这充分说明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二、王荆公误改明月诗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虽然讨厌苏东坡给他乱续诗,但有一次,他在给别人改诗的时候,也出现了失误。据说,当时南方的一位文人写了一首诗,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两句。王安石看了以后,觉得十分可笑。明月怎么会叫呢?黄狗又怎能卧在花心呢?于是他信手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他自以为改得很好,实际上改错了。原来,诗作者的家乡有一种小鸟叫“明月”,它叫的声音婉转动听;还有一种昆虫,叫作“黄犬”,它常在花间草丛中飞来飞去。王安石不了解这些自然现象,结果改错了。

看来只有注意调查研究,才不致于因为主观猜想而闹出笑话来。在这里,王荆公犯了和苏学士一样的错误。

三、王荆公拙改鸟鸣诗

南北朝的诗人王籍在他的一首《入若邪溪》的五言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一时轰动诗坛,传为绝唱。

宋朝的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于是在自己写的《钟山绝句》中,袭用了下句,并把它改成“一鸟不鸣山更幽”。改完以后,自己觉得挺得意,可是却被他的好朋友黄庭坚说成是“点金成铁”了。

王安石的改动,所以弄巧成拙、点金成铁,就在于他只看到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而不懂二者的统一。假若山中人欢马叫,鼓炮齐鸣,就不会有蝉噪和鸟鸣了。而我国古典诗词中一个优秀的传统艺术手法,便是善于巧妙地揭示这种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情景。

[课外阅读]苏轼、王安石改诗趣谈(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