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璞》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是否合理?

发布时间:2015-08-10 21:27:00

《遗璞》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是否合理?

小说《遗璞》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首先,这道题的探究集中指向了对文本的理解。什么是探究式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只是运用了这个概念,并未对它的教学内涵加以界定。于是它在教学实践中被无限放大,有资料把近几年的探究题归纳为:比较型、评价型、续写型、感悟型、应用型、拓展型等。看似蔚为大观,但仔细审视可以发现许多题名为探究,实则与信息筛选、归纳整合类题目没有任何区别,是伪“探究”。乱“探究”,比如很多命题认为一提探究就要从“你如何”的角度来发问,以体现个性阅读的特点,可是如果脱离文本的理解,考题只是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看法的话题,对信度、效度有着严格要求的高考来说,很重要。

辽宁卷这道题的思维指向非常鲜明,它把考生的思维紧紧地吸引在对文本的探究上,笔者以为这应该是阅读探究类试题必须遵守的一个前提。

其次,这道题的“探究”足以包容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个人创新阅读的成果。贾平凹的《遗璞》是一篇主旨倾向明确且又很耐读的小说,设题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读出小说极富包容性的语言之下的丰富内涵来,只有这样才能对“是否合理”作出有价值的判断。看似对一个情节的质疑,实质是考查对整篇小说的把握,因此这一判断有宽度,也有难度。

小说《遗璞》开篇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极为偏僻的小山沟,这种封闭性的环境是其落后的客观因素。第三段说这是一块女娲补天的遗漏之石,其寓意非常鲜明——一块有用而不得重用的石头。村民们修水渠表示他们也在努力改变现状,但改变的方式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对这块“仙物”的认识上。大部分村民认为这块“仙物”是他们自豪的资本,坐在家门口就看到了省城的大人物,并还以此得到了一些“救济粮、救济款”;以蛮儿为代表的一部分村民却并不这样认为,没有让他们的思想与另外一部分人进行交锋,只是用最后的爆炸声宣布了他们的胜利。其实这正是这篇小说貌似浅显实则深刻之处,蛮儿们的思想隐藏在村民的表现之后。省城老贾也是一块“遗璞”,不过他很快地破石而出了,依靠他能不能解救遗璞村民呢?不行,因为他的兴趣在于为“遗璞”写篇文章,写文章不是为了解救遗璞村民,而是为了倾诉自己的不平。由此可知,那些“救济粮、救济款”不过是施舍而已。这层意思大部分村民不知道,但却被识字的“蛮儿”看透了,他们意识到解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这块“遗璞”的价值不在于它的身份是女娲遗石,而在于是否发挥了它的使用价值。当领悟到了此中内涵的时候,他们便选择在“黎明时分”这含着无限希望的时刻,把“遗璞”炸破了,还它以应有的归宿。

小说中活动着两类人,一类是不知往哪里走的村民,一类是以“蛮儿”为代表的有着开拓创新勇气、有着明确方向的年轻村民。把这群年轻人隐藏在幕后,让我们从那声爆炸里认识他们。那一声爆炸把那封闭的环境炸破了,把“遗璞”的委屈炸跑了,把老一代村民们等待守旧的思想基础炸光了。爆炸情节是对小说明、暗线的整体揭示,从整篇小说的构思来说,合情合理。这是从小说内部的逻辑结构来分析。如果跳出小说来看,它有没有不合理之处呢?

我们把它与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作比较可以发现,由于小说的暗线埋得过深,而且较多地使用了一些干扰因素,比如,老贾对石头的留意、拍照,许多大人物来观看等,除了通过妇女的嘴说出读报的一点信息外,蛮儿这个人物未作任何介绍,显得突兀。

由此可知,这道题可以考查不同阅读层次的阅读水平,仁者见仁的“仁”被限制在认识深浅、眼界宽窄的不同上。因而这道题的选材与命题都给探究提供了很好的发挥空间。

但是,命题者所给的参考答案却令我们尴尬——

观点一: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观点二: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地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地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理念。

命题者的探究角度很显明:情节、主题、叙事、现实。可是让我们感到不解的是,这里面包含着多少对文本探究性解读的“结果”呢?先来看观点一,全文中那么多的合理性没有列出,只给了个“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这完全是套话式的应付。“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又从何而来?尤其令人尴尬的是观点二的第条,这篇小说与“保护文物、合理开发”哪有丝毫联系?这种不尊重文本的过度探究是非常危险的。

笔者依据上文对小说的探究把答案整理如下,以作对比思考——

观点一: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从情节上说,封闭落后的遗璞村为了走出新的生活之路,一部分人期望依靠“仙物”求得帮助,而事实是他们渴盼的不过仍然是有“凉鞋”穿,从而暗示出要真正改变村民的命运,必须改变遗璞的作用,因而炸掉它成为必然的结局;从主题上说,小说意欲告诉人们走出落后的唯一出路是靠自己,是把人们的生存本能和生存能力释放出来,炸遗璞修水渠则是最有力的宣告;从表达艺术上看,小说有明、暗两条线,明线的主体是普通村民,他们思想陈旧,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可又抱有依赖思想;暗线的主体是以蛮儿为代表的年轻人,他们有文化,富有开拓精神。因此,文末炸掉遗璞这一设计是用最少的笔墨揭示了两种思想冲突的必然结果。另外,这种出人意料的设计也给人带来了阅读快感。

观点二: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仅凭对省城老贾文章的阅读而炸碎它,理由还不是太充足,如果能加上蛮儿们受外界影响和自我反思的曲折斗争的影响,则更好;从表达上看,追求出人意料的效果无可非议,可是还须有个“情理之中”的前提,由于小说铺垫不够,文末情节显得突兀;从小说的意蕴开掘上看,如果不炸掉它,而是让它摆在两代人思想矛盾冲突的焦点上,小说的阅读空间可能会更广阔。

于是,我们不禁质疑,出了一道好题,为何弄出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答案?如果细心看看每年各地试卷的答案会发现,这样的答案又数量庞大,师生们大都奉此如圭臬,这怎能不令我们担忧:用这样的答案去引导探究,岂不南辕北辙!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阅读理念有问题。全国近二十套高考试题,近四十篇现代文阅读,充斥的是“结构上有何作用”“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上有何技巧”等,除了对个别句子含义的理解外,几乎没有真正的文本解读考查,大都是浮在文章学概念上的游戏文字。总的来看,少的是耐心细致的品味,多的是概念术语的罗列;少的是审美性的欣赏,多的是功利性的说教。在这种阅读现状下,真的是难“探”、难“究”。

真正的探究还须向文本深处“沉潜”,应“探”出文本自身的意蕴来,应“究”出文本自身的问题来;应“探”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来,应“究”出个性解读的科学性来。

《遗璞》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是否合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