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猴子和香蕉》的故事,谈企业文化

发布时间:2018-06-30 13:06:52

由《猴子和香蕉》的故事,谈企业文化

小故事:猴子和香蕉

四只猴子被关到了一个笼子里,由于每只猴子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原先互相不认识,所以总是会发生冲突。前两天,四只猴子总是接连不断地打架。

对于这种现象,如果用学术一点的名词来说的话,可以叫“文化冲突”。

两天以后,在笼子的顶上挂了一串香蕉。但是,一只猴子是无法单独拿到这个香蕉的。于是,四只猴子开始相互协作,取下香蕉来大家一起分享。

这个阶段,我们可以说四只猴子有了共同的目标,就形成了一个团队,也可以延伸看作是形成了组织或者是企业。

但过了一个星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不管哪一只猴子,每当它快要取到香蕉的时候,都会有一只高压水枪向它喷水,稍不留神,猴子就会摔落到地上。由于这种情况从无例外,于是,四只猴子都不敢去取香蕉了。

企业的成员之间形成了共识。

过了些日子,笼子里又来了一只猴子。它看到香蕉的时候,非常想去取。但其它的猴子一起来告诉它,香蕉不能取,并且告诉它以前的那些痛苦经历。于是,这只新来的猴子从此就打消了去取香蕉的念头。

企业成员的共识或者共同的意识、行为习惯等可以在企业成员之间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方式延续下去,这个时候,企业逐渐形成了企业文化。

又过了几天,又来了一只新猴子,而一只第一批入笼的猴子被带走了。当然,这只新来的猴子也很想去取香蕉,但其它的猴子,包括那只从来没有上去取过香蕉的猴子都来告诉这只新猴子,不能去取香蕉。

企业文化逐渐对员工的行为产生了强大的约束。

经过几次轮换,笼子里的猴子越来越多,而第一批被高压水枪喷过的猴子全部都离开了笼子,但笼子里所有的猴子都知道不能去取香蕉。

企业文化的特点是具有延续性,而这种延续,不仅是通过企业的正式沟通渠道,更重要的是在非正式场合的沟通,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作用。

然而,事实上当第二批进入笼子的猴子不再去取香蕉的时候,管理员已经把喷枪取走了,只是香蕉还是每天挂在那里。但没有一只猴子敢去尝试。

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的影响未必都是正面的。

思考和评论:

其实,任何组织都是有文化的。正如上面第一批进入笼子的猴子,虽然经常发生冲突,经常打架,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只是在这种文化中,可能“利己”的成分多一些,“宽容”的成分少一些。有很多人说深圳的城市历史太短,没有形成文化。其实,深圳这个移民聚集的城市,也有特有的“移民文化”。

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一个“让优秀的东西沉淀下来,成为企业的文化财富”的过程。

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过程。企业文化,也可能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或者是在某个阶段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在另一个阶段就是负面的了。正如上面的小故事,开始的时候,老猴子告诉新来的猴子不能去取香蕉,这个阶段起到的作用是正面的,减少了新来的猴子的犯错误的机会。但当喷枪已经不存在的时候,原先的企业文化就产生了负面的作用——扼杀了员工的一种追求探索的精神。

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内适合的企业文化,可能换了一个时间、换了一个环境就不适用了。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单纯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去糟取精的过程,根据公司内外的环境,不断地调整的过程。

企业文化的建设,往往是要有配套的机制来配合的。就象上面的喷枪一样,每次上去都会被喷,触及必反,毫无例外。这一点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有可取之处。在一些对公司的绩效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上,公司可以采取一些强势的制度,只要员工触犯了企业的“红线”,也必然遭到惩罚。

当然,单纯的惩罚是很伤感情的事情。如果企业管理中再能加上“有功必赏”,这对塑造企业文化也有非常大的意义。如果说“触及必反”是在“筑坝堵水”,那么“有功必赏”就是在“引流疏水”

老猴子,包括新猴子,都告诉以后来的猴子不能去取香蕉,这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反映了这种企业文化的僵化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猴子成员的开拓精神。因此,塑造企业文化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种适应性,不能僵化。也就是说,要建立一种“流水型”的企业文化,而不能建成一种“坚冰型”的企业文化。“流水型”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筑坝堵水”和“引流疏水”的方式对员工行为有一些导向作用,一旦需要改变,把“筑坝”的位置和“疏水”的方向加以调整,就可以达到改变企业文化的效果。但如果是“坚冰型”的企业文化,虽然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比流水更好一些,但想“破冰”,万一方法不当,结果就是毁灭性的了。

由《猴子和香蕉》的故事,谈企业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