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20 16:12:12

浅谈如何培养问题意识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的是问题教学,即教有问题的地方,无问题的一带而过。所以这里的学生有没有问题很关键,问题的好坏又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可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有问题并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浅要谈一下个人看法:一、正确把握问题的“度”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总是将学生的问题意识复杂化、难度化,觉得只有综合性的、难度较大的问题,甚至高于教材的问题才是问题,而学生一个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一个词,不理解的一句话,读不懂的一段话等就不是问题。对此我不敢苟同。就我们语文学科而言,由于学生基础不同、生活阅历不同、认知规律与思维方式不同,所以每个学生的问题也就不同。这就犹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你能说哪个说得有理,哪个不对吗?显然不能。因此像学生不认识的“袅娜”“稚嫩”“深恶痛疾”等字不认识,这是问题;“器宇轩昂、正襟危坐、诚惶诚恐、泉而茗者、而城居者未知之也”等不会解释的词是问题;《列-托尔斯泰》一文中写他的眼光有威力能看穿一切时有这样一句话,“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部分同学对其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时,回答“农奴、沙皇贵族”,这无疑说明他对这个词语的指代作用还没弄清,进而到这他对这句话的
不理解,这同样是问题;以此类推,无法理解的句子是问题;段落内容归纳不出或归纳不完整还是问题;中心概括不准仍然是问题等等。实际上综合起来说,凡是学生解决不了的、弄不懂的都是问题。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学,问题就在字里行间。实际我们细想一想,语文学习无非就是“咬文嚼字”,文字读准了,读懂了,会用了,我们的语文能力也就拥有了。二、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的培养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对于语文学习来说,结合报刊所获及自身实践,我认为还是有路可循的。大概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方法:(一)从学科出发,明确解决的问题记得曾经看过全国著名教师于漪老师写得一篇文章,上面提到我们的语文学习实际上就是再认读新出现字词的基础上,完成三项任务:1文章写了什么?----(内容)2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写作目的即主旨)3、作者又是如何写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等)。实际上我们若静下心来仔细体会体会,便会发现学习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我们把这三个问题弄清读懂。因此,它们也就成了我们每个学生学习每篇课文的一个共性的问题所在,学习的时候必须带着这三个问题去自学、合作、讨论交流。至于其它的问题则是再根据文体、内容、能力等因素再定或者是学习过程中的新生成了。这是培养问题意识途径之一。(二)从文题入手,打开问题发现之门
我们还可以从题目出发,引发学生对肯文内容的猜想、思考,然后再带着这些问题对文章进行学习。如田子奎老师在执教《藤野先生》一文时,首先问学生,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由此说出了文章写了藤野先生哪些事情?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为什么要写藤野先生?等。这些问题无疑会牵扯着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进行全身心的学习中。(三)从追问开始,提高问题意识教师要在巡回指导中要根据同学平时的学习情况及学习习惯,善于提问、追问,从而时刻提醒学生处处都要有问题意识。比如,我们在学生初读课文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新出现的字词,并且这些字词再课后中的读一读、写一写中没有,而且这样的字部分同学们很可能一带而过,或乱读,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根据我们对学生的了解程度,随时进行提问;还有便是对于文中存在一些关键句子、疑难句子,意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其阅读程度随时进行检测评价,从而改变其只看到句子表层含义,而不能去深入理解深层含义,具体语句理解上也要有问题意识;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将字、词、句、段、篇的内容都理解消化了,那么本文就会完整而深刻地嵌入学生的脑海中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提高问题质量的途径,只要我们躬下身来,悉心研究,相信大家会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措施,从而使得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总而言之,就我们了解,虽然学生已经读了很多遍,也较为流
利、正确,也提不出问题,难道就证明他真的没问题了吗?事实绝非如此。这种现象则恰恰证明了他没读懂,问题很多,而是不知哪是问题,如何提而已。所以,我们教师首先从小处入手,从细处入手,提供必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