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歌曲旋律创作特征

发布时间:2019-05-02 04:47:10

谈歌曲旋律创作特征

作者:于凤君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4

        【摘 要】歌曲的歌唱性要求旋律与歌词必须连贯而流畅地融合为一体,不能只求旋律顺口而忽略音乐形象的鲜明生动。注意语音的抑扬顿挫固然重要,但创作歌曲旋律时,语音要服从整个语意和语调艺术表现的需要,最可贵的是那种活跃的、饱满的创作激情,像一条主线,把素材、想象、记忆、经验等吸引到一起,用音乐主题表现音乐形象,此时,旋律有着比语调、声调、节奏等更强的表现力。

        【关键词】歌曲;旋律;创作;特征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4-0059-01

        歌曲的歌唱性要求旋律与歌词必须连贯而流畅地融为一体,不能只求旋律顺口而忽略音乐形象的鲜明生动。歌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就艺术形式而言,歌词和诗没有本质区别,歌词是需要合乐歌唱的诗,因而满足歌唱的需要,歌词在内容、语言、声韵、结构等表现手法上受到音乐的制约。歌词与旋律完美结合才能成为一首好的歌曲。这种结合,既要求旋律与歌词声调之间抑、扬、顿、挫相吻合,又要使音调的高、低、强、弱、长、短与歌词内容紧密联系。歌曲的音调不可能字字都与语言的四声完全吻合,因此可能形成倒字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歌曲的演唱。传统音乐中,歌曲创作一般是先有歌词,然后谱曲,作曲家大都尽量避免倒字现象。但有时根据内容、音乐形象、音乐情绪的需要,可能会灵活处理音调与语调的关系,以适应旋律发展的趋势。如主题句、高潮句、关键词、结尾句、大跳的前后音等要严格一些,弱拍、虚词、单个字等可适当放宽要求。如在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常用极富表现力的一字多音的拖腔和甩腔手法,不受语调和声调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怎样利用语调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去创造性地发挥旋律的个性。

        一、旋律线的进行状态及表现特点

        (一)级进。按照调式音阶的顺序上行、下行或上下交替进行。由于民族五声调式音阶相,各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为大二度或小三度,所以,在五声音阶中级进也包括小三度。级进是旋律线的基础,平稳、流畅,接近语言的自然声调。

        连续级进上行的旋律与渐强的力度变化相结合,可以使紧张度逐步增强,表现逐渐明朗、高涨、激动的情绪;连续级进上行的旋律与减弱的力度变化相结合,可以产生缥缈、渐远的效果,常用于音乐结束后的尾奏。连续下行的旋律常会降低紧张度,使情感趋于柔和、宁静、平缓。

        在调式音阶中引入变化音级,可能会形成半音级进,这种变化使调式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但在某些民族音乐中,这些半音音级是体现地域特色的重要手段。

        (二)同音重复。减弱了旋律的曲调因素,突出了语言与音乐节奏、力度、和声等因素的作用,或在重复中增强节奏的张力,产生由近及远的效果,或形象地描绘了某种音乐形象。

        (三)环绕。乐音在不大的音程范围内上下迂回环绕,音乐动力感较弱,具有抒情性的特点,以表达细腻的情感变化。

        (四)跳进。三度进行为小跳,旋律既可以表现活泼的情绪,如儿童歌曲中运用比较多。也可以表现坚定和力量感,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主题、《义勇军进行曲》中的前奏等。

        运用四度或四度以上的进行为大跳,给人以开阔、豪放、粗犷的感觉,具有明显的力度感,高亢、明亮,在我国民族音乐中运用很多。歌曲创作中,大跳后一般接反向的平稳进行,以求声部的平衡,极少采用同方向连续大跳的进行。

        二、歌曲主题发展模式

        以某一种音型为主导音型,或以某一段乐句为主导乐句,作为音乐主题思想的核心,像种子一样,按照每个作曲者的创作个性和手法特点,通过重复、模仿、变奏、再现等旋律发展手法,在音乐发展中发芽、成长、变化,成为完整的艺术形象。这是音乐创作的普遍规律之一,常见于器乐作品中。而在歌曲创作中,主导音型的应用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只用一个音调材料反复出现,并略加引申即可创作出一首短小、完整的歌曲。有些主导音型以不同的落点多次再现,使旋律既有鲜明的形象性,又有发展的动力和层次。

        不以一种音型的反复出现及其变化发展来构成,而是围绕着某种音调特征,顺其自然发展。这种创作方法句读紧密相连,首尾呼应,有一个形象鲜明的起始句,接着有展开形象的发展句,最后是完成形象的结束句,有些像四句式乐段中起、承、转、合的关系。

        三、结语

        歌曲创作中,旋律的发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也很难单纯地运用某种手法发展旋律。每种技法所产生的情感变化,必须和歌曲诸多要素结合,才能完成音乐总体形象的塑造。

        参考文献:

        [1]陈世祥.歌曲创作,请关注旋律与旋律学——关于当前歌曲创作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303.

        [2]彭根发.歌曲旋律的淡化、平庸化、趋同化[J].人民音乐,200603.

        [3]于善英,施王伟.无调性声乐作品的教学应用[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02.

        [4]何新.中国艺术歌曲源起与发展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谈歌曲旋律创作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