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豳风·七月》赏析

发布时间:2020-06-27 10:52:03

《诗经·豳风·七月》赏析

《豳风·七月》是一首信息量非常大的农事诗,全诗共有八章,每章仅各有十一句,每句由四字组成。且这首诗歌基本上是按一年时序依次叙事,类似民歌中的四季调或是二月歌。在详谈这首诗歌之前,先讲述一下我对这首诗歌的每章所展示情节的理解,俗称“翻译”。

七月

七月开始大火星自南方高处向偏西方向下行,天气渐渐转凉,九月时妇女们开始缝制寒衣。十一月北风呼啸,大地上的草木发出沙沙声响,十二月时天气就变得十分凛冽,寒气袭人。可农民没有好衣也没有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就要开始修锄犁,二月就要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为领主监工的农官见了十分高兴。

七月开始大火星自南方高处向偏西方向下行,天气渐渐转凉,九月时妇女们开始缝制寒衣。春天的阳光暖洋洋的,黄鹂儿婉转的唱着动听的歌。姑娘们提着很深的竹筐,彼此相伴,一边顺着小路走,一边伸手采摘鲜嫩的桑叶。春天的白日渐渐变长,来采摘白蒿的妇女有很多。姑娘们的心中好伤悲,唯恐随富贵公子嫁到他乡去。

七月开始大火星自南方高处向偏西方向下行,天气渐渐转凉, 八月就要开始收割芦苇。三月时修剪桑树枝,去取来锋利的带有方孔的斧头,砍掉长的特别高或者特别长的桑枝条。用绳子拉住鲜嫩的桑枝。七月里伯劳鸟不停鸣叫,八月就要开始把麻织。染丝颜色有黑又有黄,我的色彩十分鲜亮,要把它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时远志开了花穗,五月知了声声鸣叫。八月到田间忙着收获庄稼,十月树上叶子片片飘落。十一月时去上山猎貉,猎取到的狐狸皮毛好,就把它送给贵人做皮袄。十二月里,猎人聚集在一起,继续操练打猎的功夫。打猎时打到小野猪就归自己,猎到大猪就要献王公。

五月里螽斯到处乱蹦鸣叫,六月里纺织娘振动翅膀。七月时螽斯待在田野里,八月就都跑到屋檐下。九月螽斯们都又跑进门口,十月里都纷纷钻进我的床底下。堵塞住鼠洞用来熏老鼠,封好北边的窗户并糊好门缝以此抵御寒风。怜叹的我妻儿好可怜,岁末将过新年到,才迁入这屋把身安。

六月里吃李子和葡萄,七月时煮葵又煮豆。八月就要开始打红枣,十月又要下田去收割稻谷。这时候酿成的春酒又美又香甜,用来为主人祈求长寿。七月里就可以吃瓜果了,八月又要去摘葫芦。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要去砍柴,以此好安定农夫的心。

九月要忙着修筑打谷场,十月忙将庄稼收进仓库。早熟和晚熟的稻子, 麻豆麦粒都要收入仓库里。感叹我农夫真是辛苦啊,刚将所有的粮食收拾完,就又要为官家筑宫室。白天要去收割茅草,夜里赶着搓绳索。赶紧上房修好屋,开春还得种去百谷。

十二月凿冰声冲冲,正月就要把冰块搬进冰窖中。二月开初忙着祭祀祖先,献上韭菜和羊羔。九月里凝露成霜寒霜降,十月忙着清扫打谷场。用两壶美酒敬各位宾客,宰杀羊羔供大家品尝。登上主人的庙堂,举杯共同敬主人,齐声高呼寿无疆。

用简单的白话翻译过来,不难发现,这首诗不仅语言朴实无华,就连它所描绘的农夫四季活动的风情画,也如诗中语言般朴实而耐人寻味。这首诗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它反映了一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衣食住行多个方面。我们虽然不能确定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但可以凭借它的内容猜想到作者就是这部落中的一员,否则一个外来着不可能如此详尽的了解一个部落的贫苦百姓的生活。从诗歌描写的角度,我们也不难发现,作者的猜想又能缩小到一范围。对一年的农事如数家珍,诗歌内容又吐露“苦”字,在我看来,作者就应该是这个部落的劳苦大众中的一员。但千百年前的事,我们也无从考证,这不过是我的一点小小的猜想。

就如我前面所说,这首诗歌读起来它的内容尽流露出劳苦大众的“苦”,但在全诗,从年初到年末,从种田养蚕到打猎凿冰,在这一年的辛苦劳作的描述中,没有一个“苦‘’字,但凄切清苦之情贯穿全诗歌。诗中用词准确的描绘出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字字句句凄切清苦,仿佛在哭诉着下层人民的苦难。但除此之外,虽然这首诗歌一直都在为贫苦大众诉苦, 但从一年四季的所有劳作都为贵族辛劳,很明显的表现了这篇诗歌的作者有很清晰的阶级意识。但在已过去的几千年后的现在,对我们这群普通的《诗经》读者而言,我们再去考究什么意识形态,也没多大的意义,我们只需赏析它的艺术色彩和技巧。

这篇的第一章,从七月写起,到春耕时节结束。“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天气刚开始变冷,农妇们就要开始忙着缝制冬衣,好来抵御冬天的寒冷。冬天有多冷呢?从十一月起,就北风呼啸,吹的大地上的草木呼呼作响。冬日的自然环境是那么恶劣,可怜的穷人只能拼命劳作。到了十二月最寒冷的时候,“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本来就需要厚衣服来抵御寒风,可贫穷的农民,哪有什么衣物去抵御寒风?都不知道该如何熬过这刺骨的凉意?等好不容易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正月里农民就又要马不停蹄的去修理农具,因为开春了,到时候去田里干活了。壮丁们在田里干着最重的活,妇女和儿童也都不能闲着,全要到地里去给她们的丈夫、他们的父亲送饭。这群农民在田地里挥洒汗水,却突然出现“田畯至喜”,在这样辛苦劳作的过程中,却有人面露喜色。多突兀啊!但它恰在好处。田地里是一群正拼命干活的农夫,而看管他们的民官站在一旁观看,还面露喜色。大的反差,巧妙地讥讽技巧。而且这一节,总括了全诗,仅仅几句,就勾勒了农夫生活的大体框架,呈现出当时农夫生活的整体面貌。

第二章要是用一幅画来描绘,就是一张春日采桑图。“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多么美丽的时节啊啊!在这鸟儿争春的季节里,辛勤的妇女们可也都没闲着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多么美好的春日采桑图。可是,“女心伤悲”,妇女们突然悲伤起来,是生活悲苦,还是怕什么?“殆及公子同归”,原来是那些贵人之子,看到他们的到来,美丽辛勤的妇女们,担心被掳走而遭受侮辱。公子们权势滔天,趾高气昂,看到美丽的妇女就想霸占。多么可怜的妇女啊!简直不敢想象那是妇女的不堪的生存状况。

在第二章中写完妇女们采桑养蚕,第三张就开始讲述妇女们纺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蚕月也就是三月,人们开始修建剪桑枝,用斧头砍去高枝与长条,以便它更好的生长。“猗彼女桑”,再去拉住枝条采摘鲜嫩的桑叶。“七月鸣鵙,八月载绩”,伯劳鸟的咕咕叫声,就好像是在提醒妇女们开始动手纺织。染成的布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可最漂亮、最鲜明的颜色,不能为自己所有,“为公子裳”,那都是为贵人们做衣服准备的。多么可悲啊! 

第四章就是一张狩猎图, 农事差不多都结束了,忙碌了那么久的农民本该可以休息,却又要为贵族们狩猎。“一日之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刚刚收成结束,树叶纷纷落下之际,就要前去为给人们猎取狐狸,给他们做暖裘。“言私其豵,献豜于公”,十二月去狩猎的声势是多么浩大啊!可怜的农夫们,猎到的大的野兽要送给贵人们,只有小的猎物可以为自己所有。多么压迫,都没人令人心寒的阶级分配啊!那些在底层劳作的人们拼死拼活只能过着最差的生活,而那些贵族阶级,却可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虫般的生活。

这一忙,就又到了最难熬的冬季,第五章就讲述了贫苦的大众如何挨过这最难熬的时刻。“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从田野跑到屋檐下,再跑进屋里,最寒冷的时候又跑的农民的床下。还真是,随着蟋蟀声愈来愈响,天气就越来越寒冷。农民如何度过呢?“穹窒熏鼠,塞向墐户”,把屋里所有的空隙都堵好,用烟将老鼠熏出洞来,赶出去。然后把门缝、窗缝都堵得严严实实,好抵御着寒风呼啸。感叹我的妻儿,一年里大多都睡在田里谷地,好不容易挨到新年,才有机会到屋里歇息。哎!一年到头都在忙碌,直到新年才可以稍微歇息一番,这其中的辛酸,令读者动容。

农民除了农事之外,还有其他一大堆事情必须去做,而第六章,就是写农民的身外之责。自然,这所谓了身外之责,也是统治阶级强迫压到他们身上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六月里摘瓜果,七月里煮葵菜,八月收葫芦,九月里拾芝麻。可是,这些都不是农民所能拥有的,都要统统献给统治阶级。而农民自己呢?“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不是地里的东西不多,农民食不果腹。而是地里的东西都被统治者残忍地掠取,农民还有什么能吃的的?只能用水煮一些苦菜,来生存。

到了第七章,又是一段心酸事。“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九月里修好打粮场,十月把粮食都收入仓库。可“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不管早熟的粮食,还是晚熟的,虽然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可收获后,却不能归农民所有,都要送往贵族的仓库。多么可悲!地里的农事一忙完,把自己辛辛苦苦劳作的成果送给他人,就要立刻去为统治者们修筑房屋宫殿。“昼尔于茅,宵尔索綯”,白天黑夜没有一刻可以偷闲,白天割草,晚上就有要忙着搓成绳子。“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这边房子刚修筑好,又快到了春播的时候。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自己种的粮食不是自己的,又要去给统治者修筑房屋宫殿。看看自己的房子破成什么样,再看看修筑好的房屋宫殿有多么富丽堂皇。所有劳作都是农民在做,却不能享受一点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一年四季何时才是个头啊?

第八章,有事多么的讽刺。“二之日凿冰冲冲个,三之日纳于凌阴”,十二月里去凿冰,正月里藏入冰窖。可这也不是为自己准备的,而是为那些寄生虫般生活的贵族们准备的,好让他们在夏季消暑用。想象,农民们在夏季做什么, 农民一年拼死拼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都被统治者压榨过去,还要向统治者高呼祝贺“万寿无疆”。可自己又能享受什么呢!杀了羔羊,准备好美酒,可自己都不能享用,这都是为贵人们准备的。“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多么轻快的词句,多么愉悦的笔调。可这其中的复杂情绪,只能让我们后人来想象。

《七月》作为一首诗,是长诗,但作为叙事的故事,是短篇。不过短短四百余字,就像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农事图,也是一幅幅古代贫苦大众受统治者受压迫的图。它采用叙事的手法,通过对百姓一年四季的劳动的描绘,来展现统治者对贫穷百姓的压迫。农民们一年四季不停息的贫民劳作,却没有一点收获,所有的成果都被统治阶级霸占,仅仅留下让他们苟活一点苦菜。作者在真实的描述中穿插着那个时代人们的阶级意识,在叙写终流露真情实感。通过字字句句的讲述,为千年后的我们留下一幅独属那个时代的凄苦画卷。一首长诗,讲述一段历史。读诗,就如与千古对话,一人站在面前娓娓道来。年复一年的繁重劳作,苦难的生活,生不由己的命运,是那么的悲切,那么的凄苦!虽不敢直接在诗中表达自己的不满,但诗中字字句句都在控诉,用自己的真实生活,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与残忍。虽然我们是不出声的,但反抗的种子已经埋在我们的心底,终有一天,我们会反抗,我们会为自己的自由生活而拼命斗争。苦难的生活,凄清的词句,在哭诉一部沉重的历史。

在前文中,我就已经说过,这首诗在哭诉悲哀的同时,也流露出清晰地阶级意识。“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言私其豵,献豜于公”、“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在这些描述中,都表露出对上层阶级的不满,以及对他们不劳而获的愤恨。其外,这首诗还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昭示统治者的蛮横霸道。如农民在地里辛苦劳作,竟“田畯至喜”,苦与乐的对比;贫苦的民众没有衣物来抵御寒冷,却还要“为公子裳”,冷暖相较......其实,在这首不足五百字的诗中,这样的对比比比皆是,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这些鲜明的对比,是在有意识的表达贵族对他们的压迫。此外,这首诗虽然词句朴素,但和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来展现时令变换对劳苦大众的影响。特别是第五章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用小动物的活动来展现季节的变迁。这几句话中,没有描述一点天气的寒冷,我们却能在不自觉中理解它的气候在一点点变冷。在这首诗的其他章节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描述手法。

通过对全诗的通解,朴素的词句,却也带有浓浓的诗意。平淡的故事,用诗的语言娓娓道来,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和劳动场面,在朴实的叙述中,暗藏着贫苦民众的血与泪。诗中对一年十二个月的详尽描述,正是劳动人民对剥削者的无声控诉。

《诗经·豳风·七月》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