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468450

诵读经典体味至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教学环节不容忽视,那就是诵读。书声琅琅曾是语文课堂的音符,但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在大环境下以成绩来衡量,所以诵读逐渐被淡化。为了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好,让我们的经典得以流传,我开展了“诵读经典,体味至美”的教学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能力。
一、彰显经典之魅力
经典诵读是经典内涵的外显形式,它是学生对语言文字品读后的有声表达,是深度思维的语音再现。如果我们把目光只停留在学生所考的分数上,那么,经典只是学生取得高分的踏板。在这样的考核标准下,经典和非经典的文章没什么两样,它们只是文字。尽管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教学已经普及,但是依然有一些地区和学校对经典诵读教学不够重视,没有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盲目地传授一些经典诵读的内容给学生。学习没有系统性,学生精力自然无法集中;没有学习兴趣,经典诵读教学也就毫无效率。我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让经典诵读真正起到作用。经典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诵读经典不可或缺。然而,有的教师认为,小学生理

解能力差,让他们诵读经典也只是凑个热闹,就算背会了也不能理解,有什么用?他们认为与其花时间、花精力去诵读那些“所谓的经典”,还不如让学生多做几套题、多背几段必考的课文,那样还能提高点分数。有些家长也这样认为。其实这样的想法都是短视的,他们忽视了经典的内在美,忽视了经典能让小学生感受美好、受到美的熏陶。例如,诵读《春晓》,会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春鸟的啼叫、春夜里的风声和雨声是大自然的语言。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脑海里会浮现出美丽的画面,幼小的心灵会生发出感受自然、感受美好的敏锐触角。时下,学生的世界被动漫和游戏充斥着,这些东西适度接触可以,但如果把课余时间和精力都投入进去,对学生的成长而言无异于灾难。而诵读经典,让学生从文化经典中寻求至美,就是对过于热衷动漫和游戏的学生的救赎。经典里的美不绚烂,但却温润如玉。初读觉得淡然,深悟方觉至美。虽然学生尚处幼年,一些经典不能完全懂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慢慢会对经典有更深刻的理解。幼年的诵读和记忆便是一种提前的积累和沉淀,何尝不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二、迸发经典之诗情
经典诵读教学要提高其实效性,必须抓住思维训练,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进行有滋有味的诵读。当然,我所说的诵读经典不是抛弃课本另行其道,而是在结合课本教学的基

础上,逐渐增加诵读经典的比例,让诵读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如之前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总觉得课文篇幅过长,不适合在课堂上诵读,因此,将诵读推到了课下。而课下诵读课文,教师是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学生的,因此,学生读的质量会大打折扣。学生从态度上也不会十分专注,会读生字、读顺畅文章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若谈诵读时加入情感、有更深的感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后来,我逐渐明白,忙着赶进度、急着把课文讲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放慢了脚步,把课堂阅读分成这样几步:第一步,初读,搞清文字的读音,学会断句,力求读得顺畅。第二步,结合课堂问题有针对性地默读,边读边解决课文中的问题。比如,人物的性格、故事情节、叙事顺序、景物特点,等等。第三步,跳读,纵观全文,总结文章的核心思想。最后,深情演绎经典,感受经典中美的情境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加的这个环节,学生是主角,并让学生自己分角色朗读。我做的工作是找好背景音乐,做好和课文相关的课件,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经典的诵读中。由于人物对话以外的语段比较多,我就安排了几个学生分读。一切安排就绪,学生在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后,开始诵读。开头是一幅美丽的海边瓜地夜景。学生因为是初次郑重其事地诵读,因此,不免有些紧张,读出

来的语句有点生涩,没有情感,更没有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赶紧叫了暂停,给学生范读这一段。我面带微笑,感情充沛,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范读了第一段,接下来再让学生练习。学生先自己投入地模仿我的诵读,当我感觉差不多时,就宣布正式开始。这一次,学生读得很投入,负责第一段的学生真的把我们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其余学生也听得非常投入。接下来,别的学生也完全进入了角色,顺畅而极富情感地读下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的诵读时而喜悦、时而忧伤、时而沧桑,已完全沉浸到了经典当中。三、品嚼经典之意蕴
经典诵读需要讲和读相结合。首先,一些有难度的经典就需要教师精讲。教师在讲授经典的过程中,要用引人入胜的语言和设问引领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乐于主动地品读。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不同年级的学生处在不同的认知阶段,所以,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的角度和侧重点也应是不同的。教师要由浅入深地设计自己的课堂语言。如在教学《弟子规》时,考虑到学生年幼,喜欢用丰富多彩的历史小故事来理解文字,因此在“入则孝”部分,我就分别用“黄香温席”“闵子骞芦衣顺母”“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冬则温,夏则?酢薄扒自魑遥?孝方贤”“亲所好,力为具”,而故事中的三位主人公成人后都在历史上有所成就,芳名远播。学生听得非常入神,也纷纷表示要向先贤学习,

孝顺父母。又如我为二年级学生讲解《悯农(二首)》时,学生一脸疑惑地发问:“既然农田丰收了,为什么农夫还会饿死呢?”我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了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平民百姓的剥削、压迫。学生听后都很震惊,不禁对当时的农民生发出了怜悯之情。如果不给学生深入讲解历史背景,恐怕这个疑问会持续多年。让学生简单背诵还是让其彻底理解?笔者选择了后者。再如三年级教材的宋词部分接连收入了李清照的四首词,分别是李清照人生中三个不同阶段的真实写照,我先让学生读词,然后问:“这四首词风格是否相同?”学生很快便发现词风由明快到阴郁。我又从词风变化入手,讲述了李清照一生的轨迹,学生听后恍然大悟。“文学即人学”。听了这节课,学生不仅背会了四首词,也明白了为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通过经典诵读,教师不仅使学生有所积累、出口成诵,而且使学生行舟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像这样的教学活动关注了文化的传承与鉴赏,突出了阅读教学的核心素养,是强化高阶思维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四、绽放经典之精彩
可喜的是,人们已经意识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认识到诵读经典、体味至美对陶冶情操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资源为我所用。为了让学生学习诵读的知识,积累诵读的经验,我为学生从网络上搜集了很多优秀的诵读

材料,其中有名家经典诵读视频,有名家经典诵读录音带,有经典诵读节目中的经典视频,还有每年的新年新诗会。这些优秀的影视资料,学生非常喜欢。在听或看的过程中,学生的诵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只学习不练习是不行的,为了让学生便于练习,即便是回到家里也能练习,我建了一个班级经典朗诵群,让学生的家长也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感受至美。学生家长也很配合,都在积极地参与。一些读得好的学生还能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当老师,教爸爸妈妈诵读。我的任务是每天往群里发送经典朗诵篇目,由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并适当地加以指导点评,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及家长跟评。在相互的诵与评中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促进了学生的深度思维。除此之外,我还寻求学校的支持,定期举行经典诵读比赛,以推进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经典诵读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长远考虑,把经典诵读继续坚持下去吧。
(作者单位:江苏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责任编辑杨壮琴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