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9-07-21 07:43:36

以史为鉴,可以知管理

           ――――从明万历二首辅看管理艺术

071010007 文学院 陈晨

摘要:万历朝堪称明一代最为繁盛昌荣的时期,本文试图通过当时两位首辅,张居正与申时行的从政经历和行政方式,浅析明代管理的艺术,重点分析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并以史为鉴,略指出一些可以给当今管理带来启示的部分。

关键词:张居正;申时行;领导者

所谓管理,即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的过程。

只要存在人类的集体活动,就存在对这种活动的管理。虽然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只有近百年的时间,但是管理思想却如人类历史般悠久深远。

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在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蕴藏着大量的管理思想与艺术。让时光倒转,聚焦明万历年间,听历史给我们讲述―――

明朝是封建专制制度极度发展的一个王朝。它的统治体制,造成君主绝对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官僚政治。从封建社会确立以来,皇帝对处理国家事务有至高无上的独裁权,明初又收回宰相的权力,设置内阁首辅作为皇帝的事务秘书,一切章奏皆由皇帝亲自过目审批,任何人不得过问。凡是断大事、决大疑,臣下只能面奏听旨,事无巨细统统集权于皇帝一身,君主的权力高度膨胀,超过历代王朝。而皇帝的个人精力毕竟有限,因而内阁首辅,这个离权力中枢最近的职位,就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

万历朝堪称明一代最为繁盛昌荣的一段时光,正是中国融入世界的时代,中国与全球经济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中国伴随西学东渐而发生巨变的时代,缔造者就是当时代帝摄政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及其继任者申时行。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荆州江陵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与当时进士沉迷谈诗写古文不同,张居正潜心讲求国家典故与政务之要。在翰林院任职时,和严嵩关系很好,多得内阁诸大老如徐阶的器重。多次上疏祈求改革朝政,涉及各个方面。隆庆二年,上 陈六事疏 ,全面缮述他的治国主张与改革思想: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塲武备。充分体现其所深信的申不害,韩非的法治思想。他虽以儒术起家,但深知当时政治弊病深重,以儒术不足以矫正,非用申韩法术不可。所陈六事,大多切中时弊,而且切实可行。与高拱结盟,先后除去内阁其他人,陈以勤,后联合冯保拌倒高拱。高拱被逐后,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在任期间推行万历新政,整顿吏治,改变颓靡之风, 革新政治,培养人才。十年改革从政治推向经济,从四个方面强国富民,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改革触及皇族权贵利益,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命运与新政连为一体,往往以喜剧开场而以悲剧而告终。虽然他们鞠躬尽卒为王朝解除危机,但终将成为王朝统治的牺牲品,这几乎是地主阶级改革家难以逃脱的命运,商鞅车裂,王安石郁郁而终,张居正也不例外,重蹈了他们的覆辙。其生前采用铁腕手段,树敌太多,而且个人生活奢华,贪污无度,与其提倡的改革精神相悖,给反对者留下口实。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

张居正即逝,继任者张四维为父丁忧。原内阁大臣申时行因缘际会,成为新的内阁首辅,登上了历史舞台。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长洲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卒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年八十岁。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负责修撰书籍。历任左庶子,后来掌管翰林院。因为文采出众受到张居正的赏识。万历中,升为吏部尚书,继张四维为首相,推行宽大政务,被世人称为长者。然而其专承上意,没有大的建树。内阁上疏请求建立储君,申时行之名写在最前面,后其又秘密上疏否认此事。于是言官弹劾他巧妙地避免出头之事,处事首尾两端。他曾十一次请求归田颐养天年,后终得批准。死后,谥号文定。

张居正与申时行,前后相继,在同样的官职上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结果一个轰轰烈烈却不得善终,一个如履薄冰,未得建树却得以颐养天年。个中原因,值得我们的深入探究。张居正可谓个人魅力型权力的掌管者,这种权力建立在个人崇拜基础之上,不能作为政治统治的稳固制度的基础,结果往往导致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的悲剧。而申时行则更多的代表了法理型权力,中规中矩按照标准规则被提升到领导地位。权力类型的不同导致了管理方式选择上的差异,如此也就成就了不同的政治人生。

不论处于哪一层次,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的职责是保持客观性。保持客观性的第一步是理解自己为什么该这么做。内阁首辅协助皇帝管理国家,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最重要的使命是维持帝国的正常运转秩序,这也是采取管理行为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中国传统社会对官员多采用道德上的约束,而张居正则采用了更具客观性的法制约束。作为铁腕首辅,其力图以法治国,以法治吏,在革新吏治方面都引入了强化管理的制度化手段。明神宗及两宫太后的倚重也是其达成目标的保证,以此不难得出万历新政的成功决非偶然。张居正被誉为宰相之杰也绝非过誉。反观申时行,与世俯仰,小心谨慎,一方面推行宽大之政,一方面事事务承帝意,使神宗权力欲得到充分满足。过于迎合上级指令而丧失掉自己的客观性原则性,为申时行在位期间的毫无建树埋下了伏笔。

成功的领导者还必须为下属提供安全感。对于内阁首辅来说,他们充当着皇帝和官员之间的纽带。因此文官集团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了内阁首辅的下属,张居正把文官摆在个人的监视之下,只当作了行政的工具,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严重威胁文官集团的安全感。忽视了文官集团的双重性格,即虽称主仆,实系主人;有阴则有阳,即兼有私心贪欲和道德伦理。无法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技术上的争端一经发展,就可以升级扩大而成道德问题。身后遭受非议有多大,即反映生前文官的积怨有多深。成功地管理者会客观透彻地认识情境,并发挥自己、上级、同事、下级以及周围环境的长处。组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用来发挥成员的长处,中和成员的短处,并使其短处尽可能不发挥作用的工具。所以,有效的管理者不是看重成员不能干什么,而是重视成员能干什么,不是看重成员的短处,而是看重成员的优势,并通过自己的协调、指挥,将成员的各自优势发挥出来。首辅的最大贡献则在于,使各种人才都能在政府中发挥长处,除非把全部文官罢免,代之以不同的组织和原则,身为首辅的人只能和文官合作,按照他们的共同意志办事,加之以感化和领导,即为申时行所称的诚意。其充当和事佬的角色,尽管被斥为首尾两端,缺乏原则性,但至少为文官集团提供了安全感。使组织运行不因情感因素而节外生枝。管理一个大的帝国,在许多问题上一定会生罅隙的,张局正以整饬纪律自居,实际强迫要求个人保证不生罅隙,申时行用恕道待人,鼓励诚信,期望个人自动各尽其能,补救罅隙。

成功的领导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必有其过人之处。人,是最重要的资本,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核心,人力投资的效益最高。因而人事行政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它在国家管理,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纵观张居正的政治生涯,可谓成于斯亦败于斯。在万历新政初期,大力提倡人才培养,起用了一批得力的改革派,其善用文官武将的佳誉已经载入史册。却在晚期刚愎自用,偏听偏信,使他自蔽视听,不能客观地考察人选。这样就违背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任人唯贤原则。大量任用私人,对反对之声过于敏感,如此既无法使组织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降低了对领导者的心里认同感,其身后的悲剧很大程度上也与此相关。在这一点上,申时行或许要明智的多。他多采用温和的方式对待下属,甚至对于反对的声音,也显示出了领导者应具备的睿智与大度。

张申二人的经历使人扼腕。以史为鉴,古人的经历给我们当今的管理者以深刻的启发与指导。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政治抱负的实现,与管理者做人做事的风格密切相关。管理者做人可以中庸,做事却一定要有魄力。

作为领导者,其有效性本质不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的能力,而是做正确的事的能力。管理应以结果为指摘,所有管理行为都为追求结果最优化而施行,而不应单纯追求符合程序合法性。遵循程序固然重要,但一切以程序为纲未免犯了本末倒置的谬误。程序依靠一般情境而设定,但情景随时随地处在变动之中,特殊情况层出不穷。正确认识环境与形势,能在变化的情景中明确切实可行目标,并为目标实现选择最优方案确为成功领导者必备素质之一。

成功的领导者还应该注重与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组织环境。有效地发挥下级长处,必须考虑以下原则:

一是不设计常人不能承担的职位。

二是职位要求要严,而内涵要广。

三是用人时先看他能做什么,而不是先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四是在用人之长同时,还应容人之短

发挥上级的长处应注意二点:

一是发挥上级的长处,不能靠阿谀奉承的方法,而应坚持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这是原则问题。并以一种能为上级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

二是必须对上级的长处有所了解,并调整自己以适应其长处。这种适应主要应该注重怎样适应而不是适应什么

领导者还必须坚持自己的方向不随波逐流;对于确定的远大目标,注重所产生的效果,而不是求简单、保险。管理活动必须富有活力,瞻前顾後,或者唯上级马首是瞻都会影响最终目标的达成。无法把握个人的行为方向亦或只求个人安危必然会在管理生涯上留下遗憾,有效地领导也就无从谈之。

结语:回首华夏历史沧桑,找寻管理中的艺术,以史为鉴,可以知管理。

参考书目: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管理学》    陈传明,周三多

《晚明史》    樊树志

管理学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