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活动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2-17 02:32:29

世界读书日活动心得体会【篇一】非常高兴有机会在__三小“读书节”活动期间,和老师们交流分享我的读书经历和一些心得体会。退休返聘来到__三小近两年了,感觉这是一所充满团队凝聚力与文化气息的学校,老师们如亲朋好友一般和谐相处、相互关心帮助,使我初进校园便一见如故。老师们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相互支持和情感交融,让每一个工作日都洋溢着融融的暖意。在这样岗位上工作,特别有底气、特别有后劲。老师们在工作中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尤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我将五十多年的阅读经历和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在这里愿以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与老师们作一些表浅的交流和分享。一、博览群书,为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阅读感悟能力夯实基础在我的少儿阶段,喜欢阅读当时老师们喜爱的文化刊物《小剧本》《电影文学》和《大众电影》等以及一些“砖头书”,如《林海雪原》、《平原枪声》、《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和“三花”系列《苦菜花》、《迎春花》、《朝阳花》;还有近代俄罗斯的一些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著名苏维埃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那时,我就是一条“书虫”,整天手不释卷。空闲时读,吃饭时读,睡觉前读,甚至走路时也在读;经常写一些读书笔记,或模仿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学写、练笔。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文化大革命”阶段,每人必读的“红宝书”就是《毛泽东选集》(四卷)和《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四卷的出版是当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除了学习“毛选”,其他的读物就不多了,甚至连《新华字典》《汉语词典》等工具书都没有出售,新华书店里“满墙红”。我的学生时代真正在课堂上接受系统、规范的学校教育的时间只有小学五年和高中两年。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到初中阶段前后将近有五年时间,全面开展“文化117
大革命”,“停课闹革命”,除了学习“毛选”“红宝书”和“两报一刊”社论之外,都没有学习过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教科书。在这样的“教育空窗期”,我从雷锋、浩然以及鲁迅、贺敬之等著名作家的日记、小说、杂文和诗歌之中,汲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和富于文学美感的文化食粮,支撑着自己如饥似渴地读书、习作,曾经花了好几天时间,把借来的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完完整整地抄录下来,至今还有6本读书笔记保存到今天。得益于当年的自强不息,才有了后来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具有较高文化层次和文学素养的教师。当时,最能够使我奉为“明星”去追捧、去学习的,是三个人以及他们的三本著作。(一)雷锋及其《雷锋日记》。“文革”时期,比较适合少年儿童的读物只有19634月起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以及有关焦裕禄、王杰、金训华等英雄人物的事迹书籍。伟大的共产战士雷锋简直是当时的“大明星”,他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助人为乐的“钉子”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他虽然只有高小文化程度,却通过自身的刻苦学习和不懈努力,写下了几百篇闪耀着充满着理性思考、语言平实朴素而简练生动的日记,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当之无愧的人生楷模。(二)农民乡土作家浩然及其长篇小说《艳阳天》。在中学时代对我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学作品,是只有小学三年级学历的农民作家浩然写的长篇乡土小说《艳阳天》。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写出了《艳阳天》第一部,而此时他才三十二岁。这本超过百万字的宏伟篇幅,情节紧凑,横向插叙运用得自由灵活,时空转换自然,没有丝毫的拖沓之感,使那个时期的北方农村的风土人情、人伦习俗得到极大表现。《艳阳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过分渲染了阶级斗争,用阶级斗争的定义去套现实生活。但其展现出的建国初期中国农村的生活场景,及农业合作化的进展过程,已成为经典文本。其表现的阶级斗争文化场景,也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研讨标本,其史料性和艺术性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为共识的。(三)描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长篇小说《边疆晓歌》。217

世界读书日活动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