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

发布时间:2023-03-07 07:00:16


语文学科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阿城区第一高中 奚梦红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就像每人都看到过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但没有谁能像牛顿那样思考: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往下掉?正是由于牛顿的这个问题才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现在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匮乏,为此我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教学实践中,高中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很少有人举手的,他们较少有提问和回答欲望,较多的是消极听课,只学不问,有问不答,等待老师自问自答。
一、出现这样的局面,问题主要在哪里呢?


第一、目标障碍。我国传统的教育是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目标,所以长期以来我们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即我们的着眼点在教“学”上,在解决问题上,以致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另外当今的高考制度,使许多学校把追求高升学率作为自己的目标,偏重于应试教育,偏重于通过机械记诵、反复操练、加重负担来赢得成功和声誉,从而忽视对问题意识的培养。
第二、观念滞后。主要是知识观和学习观存在问题。在知识与学习的结构中,我们注重的更多的是明确知识的学习,即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对于知识的另一重要形式——默会知识却缺乏关注。默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是不可言传的知识。在此观念指导下,我们的学习主要偏重于向老师、书本,课堂学,偏重于传授和接受,而忽视探究和体验,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主题精神和能动性的弱化,严重影响自由人格的形成,探究能力、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因缺少开发训练而逐渐萎缩。
第三、态度偏差。问题意识的产生首先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自觉的发生过程。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没有积极思维活动的开展,没有对学习内容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强烈兴趣,问题的产生是不可能的。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学科始终处于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地。有的同学认为语文课学不学、听不听差别不大,有时间不如多做一些数理化,抱着这样的态度,就连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都成问题,更不要说积极学习,产生问题意识了。
第四、技能缺乏。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提出问题则是一种能力,是对自己思维困惑的明确表述。有的学生想问却不知怎么问,这也是课堂上学生无问题、少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这是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先从教师做起。首先,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要能够把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这四个要素紧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