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对联历史的简介

发布时间:2020-03-13 00:35:42

有关对联历史的简介

  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的历史。

  3000年前,中国先民就已使用对偶句了。商周两汉以来诗人的对偶句及魏晋南北朝以来辞赋中的骈俪句,为后来对联的产生在文字上做了原始积累。汉语词义和汉字字形的特点决定了使用汉语、书写汉字的文人对于“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有独钟。盛唐以后形成的格律诗、律赋,对偶严格精密,对偶句已经是诗文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独立性在渐渐加强。

  对联就是由格律诗的对偶句和骈赋的俪句开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因此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跟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则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教师笔记《对联的历史》。”。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亲密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替代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欣赏取乐。从此,文人学士无不把习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进入清代,对联曾昌盛一时,出现了不少到处颂扬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 开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有关对联历史的简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