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之心

发布时间:2013-05-14 09:07:53

谈谈教育的敬畏之心(一)

台北路学校 张京莉

敬畏之心是自然生灵之间尊敬、畏惧的心理状态,因为敬仰和膜拜,就会谨言慎行,守好本份,处事客观公正,随时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敬畏之心是善良之心、真挚之心、诚恳之心、负责之心、尊重之心,它促进了相互之间的和谐,带来了双方利益的共生共长,在共同愿景和手则下维护了秩序的稳定。

对于教育而言,也尤其希望唤醒彼此的敬畏之心。教育工作者需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知识与科学,敬畏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敬畏受教育者的自我尊严和不断发展的权利,敬畏家长的信赖与托付。

学生需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父母的辛勤付出、养儿不易,敬畏生命的宝贵和时光的流逝,敬畏老师授业解惑的权威,敬畏科学、知识的神奇魅力,敬畏学生之间互助友爱、取长补短、你争我赶的无限可能。

家长需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自己养育、教导子女的不可懈怠的责任,敬畏稚嫩儿童懵懂求知、纯真无瑕的目光,敬畏引领孩子成人成才的校园殿堂,敬畏老师呕心沥血、不求回报的辛劳付出。

社会对教育也需常怀敬畏之心,还校园一方净土,树立教育者师道尊严的社会地位,呼吁全社会保障教师的权益。同时,滤化纷繁的世态百相对学生的影响,更多关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特殊性,呵护他们求知求真求善的心灵。当全社会都引起对教育本身的尊重,就会带来教育的希望、民族的希望。

可是,今天的教育慢慢丧失了敬畏之心。社会对教育的维护减弱,家长常以怀疑、审视、苛责的目光质疑着教育种种,学生对老师失去应有的尊重,对知识更多的是轻视,教师的心态渐渐浮躁,敬畏的心情渐渐远去……

让“敬畏之心”少一点

——谈谈教育的敬畏之心

台北路学校 张京莉

几年前,人们将教育比作是“戴着镣铐的跳舞”,来形象的形容教师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面前的尴尬,这也是教师时至今日的内心真实写照。

面对教学过程,教师有说不出的无奈,考点、考分、应考策略如芒在背,约束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面对家长的质疑、审视,教师谨小慎微,百般顾忌,纵有浑身解数也难以施展。教师的敬畏之心不是没有,而是过多、过重,这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如履薄冰的境况极可能带来教育的死气沉沉。我们呼吁社会给教育松绑,给教师心灵松绑,同时,更希望教师自身,坚守教育的底线,相信自我,力排众议,勇于创新,少一点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