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审美意识(新)

发布时间:2018-07-02 01:15:06

第五章 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指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射和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为“美感”。美感就其内涵来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审美意识是广义的美感。它包括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狭义的美感,专指审美感受,即指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主体,在接受美的事物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着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因素的复杂心理现象。审美感受构成审美意识的核心部分。

第一节: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审美意识产生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随着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思维能力、客观事物的美,尤其是艺术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变化、发展、丰富和完善。它总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制约。

审美意识根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就其内容来说,它是审美对象的能动的反映,直接决定于审美对象和社会存在的一定发展状况和水平。就其反映形式来说,它是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直接产生于生产劳动,它已为大量的原始艺术的材料所证明。原始艺术史提供的材料充分证明了人类的审美意识直接产生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为生产实践所决定和制约。例如,原始狩猎民族在花草极为繁盛的地方却偏偏以动物为其艺术题材,不去理睬这些美丽的植物;他们的审美意识所以具有这样一种特点,便正是由于他们的“生产力状态、他的狩猎的生活方式则使他恰好有这些而非别的美的趣味和概念”。最初的审美意识还没有同实用和生理快感分开,只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的审美意识才逐渐得到提高和不断丰富,得到相对独立的发展。动物作为当时人们的欣赏对象,也与它的社会功利价值有密切联系。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不能认为,野兽的皮、爪和牙齿最初之为红种人所喜欢,单单是由于这些东西所特有的色彩和线条的组合,这些东西最初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带的。只是到了后来,也正是由于它们是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所以开始引起审美的感觉。”

   除了人的社会生活外,人们对和劳动生产有直接关系的自然事物,如土地、河流、庄稼等,也都发生了兴趣,这些本属于自然领域的客观对象,人们常常把它们当作为社会美来欣赏,带有明显和直接的社会功利观念。以后,随着人的社会生活的发展,不但对与人的劳动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对象,而且对与社会生活没有直接联系的自然美的对象,如树木、花鸟等等,也开始作审美的欣赏,产生了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一般说来,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出现,晚于对社会美的审美意识,特别是对山水花鸟等自然风景的独立观赏,则更是在社会形态发展较高阶段上才出现的。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领域的扩大,作为人的审美对象才日益地丰富起来。

   归根结底,审美意识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实践。

审美意识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审美意识随时代而发展变化,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理想都带有时代的特色,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风尚,作为审美意识凝聚物的艺术也受时代的制约。每一个民族都长期生活在共同的领域,过着统一的政治经济生活,形成统一的生活习惯,接受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他们的审美意识也各具特色,构成审美意识的民族性。在阶级社会中、人的审美意识归根到底要受人们经济地位的制约,因而往往带有阶级性。但不同阶级的审美意识,在特定条件下,也有某些共性,不能把审美意识的阶级性绝对化。

第二节: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

  从基本内容上看,审美意识作为认识、反映和超越现实的一种特殊方式,其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等六种基本形式。

一、审美感受

  1、概念:狭义的审美感受:审美主体对于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某一审美对象所产生的具体感受。

  我们面对幽静的山谷,空旷的荒漠,咆哮的瀑布,缥缈的烟雨,我们捧读伟大作家的杰构,聆听贝多芬雄浑有力的交响曲,我们静静地站在达·芬奇或毕加索的绘画面前,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象是从心底深处涌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我们会被感动。这种特殊的感受完全不同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常体验到的那种情感。虽然我们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时,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在不同的心境中所产生的这种感受,都有或大或小的区别,我们还是一般地,将这样一类特殊的情感称之为“美感”。

2、审美感受的特征

1)、审美感受的直觉性

  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活动中最显著也最基本的一种现象。审美直觉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是主体对事物感性形式的直接的、整体的、动情的观照。人们在美的过程中,不需要作仔细思考,刹那间能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的特征,这就是审美感受的直觉性。 所谓直觉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审美感受的直观性、直接性,即整个审美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形象的、具体的,在直接的感受中进行的;二是指在美感的欣赏中无须借助抽象的思考,便可不假思索地判断对象的美与不美。要领略美丽的自然景物,欣赏一部优秀的小说或一部精彩的电影,只听别人的介绍不行,非得亲自去感受,领悟不可。“桂林山水甲天下”,你要真正领悟,就得亲自去桂林看一看。欣赏诗歌也必须亲自去读,去感受不可。如欧阳修的《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而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惊岸飞。

又如王维的名句: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这些诗词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无论是江南浩淼无际的水乡,还是塞外长烟落日的风光,的确使人心醉。诗中没有一个概念,它自始至终依靠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直接感受。

  美感的过程只有在具体、生动的直观形式下才能完成,它永远不能离开对美的对象的感知与表象感知因素。但不能由此否定美感中理性认识的一面。审美直觉确实能得到美感和快感。但是,第一,这种美感在整个审美感受中还只是初步的,肤浅的。比如,我们欣赏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初一看见这幅画,我们就会被画上和谐的色彩,合比例的构图,以及画中各种人物的生动形象吸引住,尽管我们还来不及想这幅画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也已经感到它是美的。可是,当我们的理性开始活动,联想到这幅画的内容,即犹大如何出卖耶稣,耶稣如何因此而被钉上十字架,再仔细分析一下作者对耶稣话出口一瞬间各种人物表情的处理:耶稣痛心地摆开双手,其他弟子或吃惊、或诧异、或猜疑,犹大则躲在暗处,面部惊慌而阴冷。我们就会觉得达·芬奇艺术水平的高超,感到其画更美。可见。真正的审美确有直觉,但更要靠认识。第二,美感的直觉的原因,也不是很神秘的,其本质仍然是实践的。实际上,在入们的审美直觉中,渗透了社会的、阶级的、民族的、情感的因素。人们的审美普遍性的获得,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审美实践的心理和文化两种方式积淀的结果。所以,感性的直觉本质仍是理性认识的浓缩。

2)、审美感受的愉悦性

   美感具有愉悦性。这是审美感受的又一重要特点。无论什么样的审美对象,它总是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喜悦。崇高美,诸如奇峰突起,绝壁悬崖,霹雳雷电,惊涛骇浪,虽然它们使我们的耳目受到强烈的刺激,但往往在情感上却能给人以一种愉悦感。如攀登武夷山的天游、大王峰,爬庐山的五老峰,一旦登上峰顶,心情格外舒畅。当杜甫登上东岳泰山时,他感到泰山的崇高、泰山的雄伟。于是在他的心底抒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悲剧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观赏悲剧时,常常对悲剧人物的巨大不幸给予深切的同情,甚至会落下伤心的眼泪。如《红楼梦》中的“黛玉焚稿”,“宝玉哭灵”,不知使多少有情人落下伤心的眼泪。悲剧直接给人以痛感,但痛感迅速向美感转化,造成了一种美的意境,从而使观赏者在情感上得到一种满足。

艺术美能给人们美的享受,自然美也能给人们美的享受。杭州的西子湖,固然能给人以秀美之感;内蒙古的大草原也同样能给人以美的体验;甚至浩瀚的戈壁沙漠,虽然寸草不生,还是给人留下了粗犷朴实的美感。

总之,凡是美的事物,总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感受。

李白的名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对此诗如不能很好理解它的背景,则李白在被贬夜郎途中忽闻赦书的那种惊喜交加的心情,恐怕就很难领会了,因而无法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欣赏画也是如此,尤其是中国画非常讲究意蕴。如明时的八大山人朱耷,隐居洪州(江西南昌)青云谱,常画鸟石,形态怪异,以寄“愤世”之感,又如抗日战争时期,齐白石画蟹,题曰:看你横行到几时?如果不了解伤口的历史背景,就不可能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3)、审美感受的功利二重性;

  人在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愉悦心情,是人的一种情感活动,而人的情感活动是离不开思想,并以一定的思想为基础的。所以,人在一定的社会过程中产生愉悦心情时,总是伴随着思想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并常常和功利联系在一起。如孔子认为,艺术作品的“兴”、“观”、“群”、“怨”的作用,只有其合乎“礼”的规范,并有助实现最高的理想“仁”才是美的。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也认为;“快乐与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都说明美感具有功利性特征,并受功利制约,但这种功利性绝非狭隘的功利主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原始人先是从生存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作用的,先有功利观,然后才发展到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产生审美观,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美的东西首先也是对人有益无害,人才能感受其美。比如银环蛇,既有优美的曲线,又有对称的花纹,可谁也不会感到它美,就因其对人有害。从美感的性质特征看,美感是有直觉性, 通过感性认识也可感到事物的美,人在审美观照时,可以没有想到它的功利性,但其功利性实际已经潜伏在审美享受的根底里了。

当然,美感功利性表现具有多种情况,有的事物,如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美、社会道德的美,其功利性都比较明显。而有的事物,如自然美, 偏重形式的艺术的美等等,其功利性就比较隐晦,但隐晦不等于没有,这些事物之所以能唤起人的愉悦之感,还在于它实际上对人是有益无害的。只是由于人们习以为常,

不去考虑其功利罢了。美感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审美快感不同于生理快感,它是心理上、伦理上和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偏重于审美价值和精神享受;而生理快感则偏重于实用价值和物质享受。美感也不同于实用上的满足感。人们所追求的实际的物质需要、物质利益得到满足,也可以感到一种愉快,这并不是美感。喜欢一幅画,想占有的目的是为了出售后的更大利润,这种愉快不是美感。只有欣赏时产生的愉快才是有审美的意义,才能产生精神上的享受。因此,美感是超脱了利害关系的精神愉悦。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超越了物质性需求的精神活动,是为人的精神性生命需要而产生、存在的。在此意义上,“审美”即是“非物质功利”或“超物质目的、功能”的意思,这是对人类审美活动的首要理解。

二、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指审美主体在产生审美感受的同时,对自己的情感态度反省内视,反复玩味与咀嚼。审美是一种以体验为基础的判断活动。没有体验, 就谈不上审美。

1)审美体验的主观性:P134

2)审美体验的主观性:P134

三、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稳定性选择倾向或爱好,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的个性化价值取向,它是审美主体审美心理成熟的标志,又叫审美情趣。

审美趣味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乃至体质、特定心境都有密切联系,是通过个人主观爱好形式表现出来的,由此决定人们在多种多样的美的形态中应有广阔的选择对象的自由,满足人在审美中实现自我的需要。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即使同一时代、民族、阶级的不同的个人,由于他们有着不同的教养、习惯、爱好,不同的审美标准、审美能力,因而他们注意、探究的对象也有着不同的指向性,他们的审美态度、评价也有着不同的倾向性,各自欣赏、追求着不同质或不同领域的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审美情趣、兴味。所以审美趣味有着个人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它不能强制,也不能一律化。 审美趣味既有个性差异的一面,又有时代的、阶级的、民族的共同性的一

面。这种社会性的共同审美倾向,反映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愿望,集中地表现

在一定时代、阶级、民族的审美理想之中。审美理想已不是对某一审美对象的反

映,而是在丰富的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对于现实美的更集中和更常有普遍性的反

映。它渗透在个人审美感受之中,对一定时代、一定阶级和一定民族的美的欣赏

和创造,起着能动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审美趣味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是不可分

割的,带有个性特征的个人审美趣味,总是这样那样地和阶级的、时代的、民族

的共同审美理想联系在一起。个人审美趣味一方面带有个人的、偶然的东西,另

一方面又具有阶级的、时代的、民族的共同的必然的东西。前者是后者的具体表

现,后者制约着、规范着前者,但后者只能大致包括前者,而不能替代前者。因

此,承认审美趣味的阶级、时代、民族的共同性,并不意味着可以缩小甚至取消

审美活动中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审美实践是否正确反映了对象的审美特性、美

的规律,也是检验审美趣味的标准。

由于人的主客观条件的不同,使不同人的审美趣味在程度上有广狭、深浅

之分。在性质上有健康与消极、高尚与鄙下之分。狭隘的审美趣味使人的审美领

域、对象具有偏狭性,不健康的审美趣味往往使人无视美、歪曲美,甚至以丑为

美。审美趣味具有可塑性,通过审美实践的学习、训练,养成良好的审美趣味,

可以使人敏感地发现美,深入地理解美,并推动人按照时代、民族的需要和个人

的需要去创造美,发展美。这对艺术欣赏、艺术创造的作用尤其重要。

四、审美标准

   1、概念:人们在审美评价中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或遵循某种尺度去衡量和评估审美对象,这种用以衡量对象审美价值的尺度,就是审美评价的标准。

审美标准存在着相对性和差异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审美标准还存在着民族的、阶级的差异。至于审美标准的个体差异性更是普遍存在。审美对象的具体形象是变化多端、无比丰富的,同一阶级的各个成员的生活经验也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各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不同,形成了各个人独特的审美趣味。

审美标准的客观性,归根到底是由美的客观性决定的。不但美的事物的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主体和对象的审美关系也是客观地形成的,因而个人千差万别的主观感受中,总会这样、那样地反映出对象的客观审美属性的,反映着个体与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也就是说,总会积淀着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社会内容,普遍的、必然的社会历史之客观标准。

审美标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所谓“共同性”是异中求同的一致性;所谓“差异性”也是同中见异的差别性。世间没有绝对不变的审美标准,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审美标准,不过,变中有不变,差异中有普遍。审美评价的客观标准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而具有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特点。或者说,审美评价的客观标准,要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社会实践的具体历史内容所规定和制约。

五、审美理想

   1、概念:是指人向往和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的境界。它是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是这种经验的高度概括。审美理想产生于社会实践中,人的全部社会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地认识现实、产生理想,并实现理想的过程。人的审美理想就产生于这个过程中。作为审美经验的结晶与升华,审美理想与一般的社会理想、观念又有所不同,而且有经验性的形象特征,非逻辑概念所能函盖或替代,但是,要充分表现审美理想,使审美理想“物质化”,变成任何其他人都可以接受的东西,那就只有借助于透视审美理想的棱镜来反映现实的艺术才能做到。艺术作品对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以审美理想为媒介的认识,因此,它比现实美更高、更集中,更典型。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大体上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倾向性和艺术方法、内容与形式。

审美理想是相对的,具有可变性。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审美理想表现的不仅是个别人的直觉趣味,而且是整个社会集团和社会阶级的审美关系的实践,因而它所概括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的经验比审美趣味来得更为深刻、自觉、广泛,更鲜明地显示着一定时代、阶级的历史必然的理性要求。这使审美理想与一定的世界观、社会制度和实践要求密切相关,并在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而最终被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在阶级社会里,审美理想尤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各时代、各阶级有其自身的审美理想,从而形成一定时代的审美趣味与风尚。审美理想还同时有历史继承性和共同性。每个时代的审美理想都是从漫长的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由于历史地形成的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各个民族的审美理想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形成了一个民族共有的而区别于别的民族的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但同时各民族的审美理想又不可避免地有着客观的共同的要求,具有全人类的共同内容。审美理想渗透于审美感受之中,主宰着一个民族、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审美趣味、风尚和趋向。

审美理想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把实现理想的目的与手段统一起来,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强大精神动力。它可以用来衡量和评价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各种事物与现象,引导人的正视并揭露现实中的矛盾,鼓舞人的不畏艰难,为光明的未来奋斗、拼搏。

2、审美理想与审美活动的作用:

1)规范、引导作用

2)美的心理动力

六、审美观念

概念:简称审美观,由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归纳而成的概念形态。是主体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美感和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念。它能使审美主体以更自觉的地位,主动积极地接受对象的信息,并直接指导主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审美观受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随着世界观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审美观又与世界观不同,它是与具体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通过审美对象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表达审美主体的思想观念,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审美观又是与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通过审美对象强烈的感情色彩,来表达审美主体的思想观念,是表情达意的,不是论理的。审美观还和个性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它又是个性的。这是审美对象之所以能从情感上打动主体的重要因素。

一般说来,审美观念并不充当审美感受和审美对象之间的中间环节。人们对某一美的事物有了感受之后,就产生了审美经验,再遇同类美的事物凭借审美经验就感到美了。此外,审美感受还与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兴趣爱好、个性倾向以及先天气质、潜能有密切关系。因此,审美观念虽然指导着人们的审美实践活动,有助于人的审美修养的提高,但却不等同于人们的审美能力。

    第三节:审美意识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审美意识既具有客观的社会标准,又具有丰富的个性差异,这两个方面的复杂关系,是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审美意识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及原因:

  审美感受离不开主观的感性的愉快,各人都有理由保持自己主观的爱好、趣味。从表面看来,这些心理特征似乎是没有什么客观标准的;我感觉到这朵花美,并不能象科学证明那样说服别人,使别人同样从它得到审美的愉快。我们认为,审美意识既然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具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因而就应该有其客观的标准。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审美意识的客观标准不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而具有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特点。或者说,审美意识的客观标准,要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社会实践的具体历史内容所规定和制约。

  审美反映的个性特征是有多种的原因和因素。首先,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感觉的丰富性,而审美感受又是不脱离感觉的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因而感官的生理特点,的确也影响到审美感受的特点。审美感受以视听两种感官为主,而在这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在这里,先天的条件特别是后天的训练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先天失明的人无法有绘画的感受,先天失聪的人也无法有音乐的感受。对绘画和音乐的敏感程度,与人的视听器官的先天的敏锐程度有关,而后天各人生活条件和经验的不同,对感官的培养、锻炼的不同,更现实地形成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例如,一个人的听觉具有对于曲调、节奏、旋律、和声的敏感是从事音乐创作和欣赏活动的能力的标志;视觉对于形体、线条和色彩的美的敏感是从事绘画创作和欣赏活动的能力的标志……等等。这些个人的能力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虽然和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素质有关,但在本质上是人类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个人在生活中和审美活动(特别是艺术欣赏活动)中长期受到教育和训练的结果。

  其次,决定审美感受的差异性的,除了感知形象的个性差异外,还有理解内容的个性差别。人们对事物的态度,是由长期生活经验培养起来的,每个人的具体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因而对待事物的具体态度——如选择、敏感、注意、侧重、记忆、怀念等就可以有所不同;从而他们在审美中的想象、理解以至情感反应也有所不同。例如,阅读《红岩》、《红旗谱》等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可以使人受到深刻的教育,但对于有过相应的斗争经验和没有斗争经验的人来说,其感受仍会有所不同。

  心理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统一所构成的个性差异,还表现在人们各不相同的审美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和观察、思维的方式。例如,在审美感受中,有人善于捕捉对象的细致的变化,有人侧重注意它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有人在感受的同时已经渗入想象和幻想等等。这样一些特点,特别在艺术家的审美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审美感受的个性差异,还表现为个人受特定条件下的情感、机体生理情况的影响。例如,对同样的对象,由于心情不同而感受不同,由于身体健康情况不同而感受不同等等。可见,在肯定审美意识必然反映一定社会、集团、阶级利益的原则下,根据审美反映中的个性差异这一特征,并不排斥审美趣味中的主观选择和偏爱现象。由于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思想情感相对偏重的不同(如思维型与艺术型),爱好兴趣以及性格气质的不同,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的特点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便会有个人不同的偏爱,也可以保持个人的偏爱。人们不只可以更喜欢看绘画,可以更喜欢听音乐,也可以更喜欢不同形式的风格流派的绘画或音乐。人们可以更喜欢李白、可以更喜欢杜甫,也可以更喜欢李白或杜甫在主题、题材方面很有独特性的某些作品。但是,趣味的丰富性和规律性是统一的。不能用偏爱来肯定个人落后、不健康甚至是反动的趣味。审美感受的社会阶级的本质,总是要通过个人主观的感性爱好来表现的。假如离开了各人不相雷同的独特的审美感受,那末审美意识的客观规律也就不能存在。这就是说,如果审美主体没有个性,审美感受的丰富性也就不能存在;同时,如果否认个体的审美感受的客观的、社会的标准,把它看成纯粹主观的、个人的、随意的东西,也不可能正确理解个人的审美意识对他的社会地位的从属性的共性。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一方面有其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这些经验的偶然中,又必然受着社会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从而,审美感受的个性差异与审美感受的客观标准是统一的,审美意识的具体的心理活动与审美意识的普遍的社会本质是统一的。

二、以美感不例说明审美意识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及原因:

1、差异性

1)、美感的时代差异性

审美意识和审美标准具历史性,那么,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美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就以人体美为例,《诗经》开篇就提到“窕窈淑女,”“窕窈”有“苗苗条条”的意思。可见,我国很古就以苗苗条条作为审美标准的。但到了唐代,从许多雕刻、绘画以及诗文的描述可以看出,是以肥胖丰满作为美标准的。又以服饰美为例,我国古代人都喜欢穿长袍,以长袍大袖为美,今天,我们对这种服装就不感兴趣了,转而喜欢中山服、西服,就是穿长大衣,其款式也与古代的长袍决然不同。再以舞蹈为例,原始人是以“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为美,到文明社会中,人们对这种舞蹈就不可能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它了。所以,美感具有时代的差异性,而这两种差异性归根结底是由一定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实践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决定的。我们不喜欢古代人的服饰、不欣赏原始人的舞蹈,是因为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新的时代、新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已使我们的审意识和审美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

2)、美感的民族差异性

美感具有民族差异性,而形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在于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在实践中形成的民族传统不同,生活的地理环境、使用的语言以及在这一切的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状态的不同。维吾尔族姑娘喜欢鲜艳华丽的衣衫,并以辫子多为美,苗族姑娘则以在头上用红头绳扎一个大发髻为美。非洲传统时黑人舞蹈我们是难欣赏理解的,而我们的穿着长袍大褂表演的传统戏曲,外国人也会感到异样。我们中国最喜欢牡丹,称其为国色天香,日本民族则特别喜欢樱花,将其定为国花……。等等,这差异性都是由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所决定的。

3)、美感的阶级差异性

美感的差异性在阶级之间表现得更为突出。在阶级社会内,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人们对美的评价,一般都不能不带有自己的阶级观念。比如:“辛勤劳动,却不致令人精疲力竭那样一种富足生活的结果,使青年农民或农家少女都有非常鲜嫩红润的颜色——这照普通人民的理解,就是美的第一条件。丰衣足食而又辛勤劳动,因此农家少女体格强壮,长得很结实这也是乡下美人的必要条件。‘弱不禁风’的上流社会美人在乡下看来是断然‘不漂亮,’甚至给他不愉快的印象,因为他一向认为‘消瘦’不是疾病便是苦命的结果。”像病西施、林黛玉型的女子,肯定是不符合劳动人民的审美标准的。对于艺术作品的美感,阶级差别尤为显著,高尔基的名著《母亲》,受到列宁的高度赞扬和广大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喜爱,而沙俄反动统治者却对之恨之入骨,恨不得焚尽而后快。对于自然美,各个阶级的感受也不一样,比如,同是咏夕阳。在封建时代的诗人李商隐的笔下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而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的笔下则是“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阴。”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革命者老当益壮,奋斗到底的高尚情操,其差别是何等之大。

4)、地域性的差异:美感不仅具有时代、阶级的差异性,在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和阶层的人们之间也普遍存在着差异性。毫无疑问,对于同一时代、民族、阶级和阶层的人们来说,由于他们处于同样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社会存在和自然条件下,又有着同样的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他们在美感上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但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具体环境,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有着不同的文化教养以及年龄、性别、职业,不同的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和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因此,就必然会出现美感上的个性差异。如欣赏民乐《十面埋伏》《雨打芭蕉》和《二泉映月》等,不同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审美经验的人得到的美感就会很不一样,对乐曲的理解、评价也不会一样。而对西方的现代音乐,中国的传统戏曲,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年轻的人的美感差异可能会更大,。

另外,由于人们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活动,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完全处在一种自由和谐、自在的关系之中。主体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感情、喜好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审美对象。在观照过程中主体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自由地,有目的地从不同侧面去感觉同一事物的美,而且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形象。这样,便产生了美感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差别性。人们通常说的艺术欣赏中的“形象大于思维”,就是指这种情况。比如,欣赏古希腊著名雕像维纳斯,有的人注意到的是那通过细腻雕刻表现出来的女性优美的身体曲线,有的人则根据它的造型想到中国的千手观音塑像,了解希腊神话的人还会想到神话中的维纳斯,喜次艺术的人还会推想这尊雕刻的原样,并考虑如何为其补上断臂。……

5)、个性的差异:生理条件和思考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同一阶级的人的美感差异性,比如视觉和听觉能力欠佳的人,就不可能得出和正常人一样的美感。而对那些完全失去视听觉或嗅觉的人,其通感能力就会与别的正常人不一样,其美感自然也就不会相同。还有,那些惯于抽象思维的人和惯于形象思维的人的美感也不会一样。如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杜甫《武侯庙柏》诗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太长乎?”其实,杜甫采用的是夸张手法,加入了他自己的情感与想象,而沈括则从纯客观的角度来看这棵树。可见,他们的思维方法不一样,其得到的美感也不一样。

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由于年龄、实践经验、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或一时的景遇心情身体起了变化,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也会产生差异性,比如杜甫在情绪好时,对黄鹂鸣翠柳是较欣赏的,而当他处于国破家亡,流散异地时,听到鸟叫就感到“惊心”了。又如,歌德早年受流行观点影响,对哥特式教堂是十分反感的,但当他二十八岁时,成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一名积极参加者后,却一反成见,对属于哥特建筑的斯特拉斯堡教堂产生了十分强烈的美感。再如:像苏轼说的那样:“绘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儿童对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国画往往不喜欢,但当他们长大并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后,就会感到齐白石、李可染等人的画是很美的了。

总之,美感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它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和永久性。

2、美感的共同性---全人类的共同性

所谓美感的共同性,指的是人们由于具有某些相近或相同的审美观点、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而对同一审美对象所产生的某些相近或相同的审判断、审美评价。这种美感的共同性既表现在同一时代、民族、阶级之间,也表现在不同时代、民族和阶级之间。既表现在对于自然美、社会美的观照上,也表现在对于艺术美的欣赏上。其在对于自然美、物质产品美、以及艺术形式美等不具鲜明强烈的社会内容的审美对象的审美评价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和普遍。

1)、在自然美的欣赏中,如桂林山水、西湖景致、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不管什么民族、阶级的人见到,同样都会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形成这种对自然美的共同美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主体方面看,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与自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二是从客观方面看,自然美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不带阶级性,入们在审美时,可能因阶级、民族、时代的原因而联想、想象、再造出的形象不完全一样,形成某种差异,但都不同程度地从中得到美感这一点则是相同的。比如对于欣赏梅花,宋代诗人林逋和陆游欣赏的是:“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道《山园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得到的美感是高洁而又孤独寂寞。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则欣赏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产生的美感是勇敢无畏而又高尚乐观的,和林道、陆游显然不一样。但他们都通过梅花得到美感,都认为梅花是美的,这一点是一致的。这说明,不同民族、阶级对自然美的感受有绝对差异的一面,也有相对共同的一面。

2)、对于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形式美的欣赏,如产品装饰中的花纹图案,日常生活中各种器皿的造型,文学中的语言,音乐中的节奏、旋律,绘画中的色彩、构图,以及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等,也是任何民族、阶级的人都能得到美感的。有的艺术作品,如李煜的词,内容或消极颓废,或意义淡薄,但其独特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卓越的技巧都引起了历代不少不同阶级的人的赞赏(当然,他的有些词的内容因反应了共同的人性等,也引起了共同美感,这另当别论)。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艺术的形式美对内容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艺术的形式是全人类共同发现、认识并加以运用的,本身不带阶级性,只要人们在运用它时,适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可能引起大家的共同美感。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在它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人可以抛却前人或其它阶级、民族所创造的艺术品的内容,单独继承其形式来为自己所用。因此,只要是符合美的规律的艺术形式,都可以跨越时空。

和形式美比起来,社会产品和艺术品的内容美要复杂得多。但仍然有共同的美感。其原因在于:

首先,由于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人在社会实践上有继承性和共同性。从而使人性、人情事理乃至审美观、审美趣味产生某些一致性。比如,古希腊的奴隶社会与我们今天的社会已相去甚远,奴隶主阶级和无产阶级在世界观,历史使命方面已完全不同。但古希腊人那种对自然与社会压迫作斗争的精神,不屈服于命运的勇气,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以及这一切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仍然给今天的无产阶级以鼓舞。尽管在我们今天看来,古希腊人的行为在许多地方是天真和幼稚的,但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实际上也不过是一种比他们在更高阶段上的重复。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成人不能变成儿童,否则就显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所以,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艺术,到今天仍有永久的魅力,“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些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4页)

其次,由于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人在社会实践上既有矛盾性、差异性的一面,又有继承性和共同性的一面。因此便决定了他们在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和审美观上既有互相排斥斗争、又有互相制约和渗透的一面。这样,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人们之间,对同一审美对象的感受既有差异对立的一面,又有共同一致的一面。比如,当新兴地主阶级起来反对奴隶阶级的时候,一方面,它们并不是对自己所推翻的对象作全盘否定,而是在伦理观、审美观、甚至制度方面都继承了奴隶主阶级的许多东西,另一方面,新兴地主阶级与当时的农奴阶级在许多利益上是一致的。在意识形态上也不表现得完全敌对。这就决定了在某些内容方面有可能形成共同的感受。象《诗经》中的《绵》、《生民》等篇,尽管其内容反映的是周人的起源及生活情景,它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情况,直到今天,仍能为我们所欣赏。其它的如十五国风里的诗,大部分反映了民风民俗及爱情,人民的怨怒,就更能为历代不同阶级的人所欣赏了。另一方面,对于艺术内容美的共同美感,还被艺术反映生活的特点、深度和广度所决定。我们知道,政治和艺术并非是一回事,而艺术也不能简单地等于思想,而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特殊手段,艺术作品表现社会道德观念的方式并非象政治檄文一样直言不讳,往往是比较曲折、间接、隐晦,以多维的形式呈现出来。欣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这些内容。比如《诗经》首篇《关雎》,封建文人毛颖在《毛诗序》中认为此诗是咏“后妃之德”、“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而现代许多人则认为是描写恋爱的作品。显然,各阶级的人欣赏角度明显不一,而其原因在于此诗的内容是以多维形式呈现出来的,既能被这个阶级的人所接受,又不与那个民族的阶级的伦理道德,政治观念发生直接冲突,所以,就能被大家所欣赏。有些作品,虽有鲜明的思想性、斗争性和阶级性,不一定能为其它阶级的人所接受,但因其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斗争的规律,其它民族、阶级的人也能从中获得启示和美感。比如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作品,都是明显地表现了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思想的,但由于他们在作品中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并塑造了具有典型比的形象,所以得到革命导师们的高度评价,为我们今天的人们所欣赏。

审美意识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

审美意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大学美育》习题集

1"美是生活"这一观点的进步性,局限性

2、什么是美的形式 美的形式与一般形式的区别

3、什么是形式美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主要区别

4、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有哪些 举例说明.

5、比较优美与崇高在审美特征和形态特征上的不同.

6、中国传统的审美范畴主要有哪几种

7、审美意识有哪些基本形式

8、举例说明审美意识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9、美的感染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10、论述美的形象性特征。

第五章 审美意识(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