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925840


百年来甲骨文集成性工具书的编纂
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自晚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即公元1899年为人所发现,到今年已100周年了。这一直接来自殷商时代的古文字记录,证明文献中的商王朝世系并非杜撰,是为信史,使中国有文字可资考索的历史相应上推到三千年前。殷墟甲骨文堪与古埃及纸草、巴比伦泥版文字等相辉映,并且是与今日汉字一脉相承而在世界文化史上唯一没有失落的文字,由此构成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之一。甲骨文的发现,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之大事,经过海内外几代学者前赴后继创造性的探索,甲骨文中反映的殷商文化奥秘,逐渐揭示开来,崭然产生了甲骨学这门举世瞩目的国际性学科。
在甲骨学科领域,集成性的甲骨文工具书的编纂,百年来代有其作,最早的著作,实肇自罗振玉编《殷虚书契考释》
1914)和《xx契待问编》1916)。
在百年甲骨学史上,这类工具书的编纂,大体有过三个热盛时期:
一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王襄《簠室殷契类纂》1920,天津博物院)、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1923,决定不移轩;又1927年删校本;又1971,台北艺文印书馆翻印本)、孙海波《甲骨文编》1934,哈佛燕京学社)、曾毅公《甲骨地名通检》1939,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以及日本高田忠周《古籀篇》1925,古籀篇刊行会)等为代表。一在五六十年代,以金祥恒《续甲骨文编》1959,台北艺文印书馆)[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甲骨文编》1965,孙海波《甲骨文编》改订本,中华书局;又1979年香港中华书局版)、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196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日本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1967,汲古书院;又1971增订本)、永田英正《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索引》1968,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赤井清美《书体字典》1974,东京堂)
1/17



和《书体小字典》1976,东京堂)、小林博《古代汉字彚编》1977,木耳社)等为著。
一在八十年代以来,主要有高明《古文字类编》1980,中华书局)、徐中舒主编《汉语古文字字形表》1981,四川人民出版社)和《甲骨文字典》1989,四川辞书出版社)、日本小林石寿《展大甲骨文字精华》1985,木耳社)、《拓影展大甲骨文字字典》1987,木耳社)和《五体篆书字典》1988,木耳社)三书、加拿大许进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所藏甲骨文字索引》(一~九)19811988《中国文字》新四~十二期连载)、日本高嶋谦一《殷虚文字丙编通检》198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孟世凯《甲骨学小词典》1987,上海辞书出版社)、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1988,中华书局)、日本师春妙石《古典文字字典》1988,东方书店)、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1988,中华书局)和《殷墟甲骨刻辞类纂》1989,中华书局)、饶宗颐《甲骨文通检》19891999,已出先公先王先妣贞人、地名、天文气象、职官人物、田猎与祭祀等五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松丸道雄与高嶋谦一合编《甲骨文字字释综览》1993,东京大学出版会)、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1993,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日本水上静夫《甲骨金文字典》1995雄山阁)、于省吾主编《甲骨文诂林》1996,中华书局)等。如按这类工具书的内容体例的性质来分,大体有字汇、索引、字典及辞典、集释、通检等几大类。
一、甲骨文字汇工具书的编纂
甲骨文发现以来,甲骨文字形的汇集和字数的统计,始终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甲骨文的不断出土、传播与著录,故字汇的编纂也与之相应而时有推出,新字数当然也不断有所增加。罗振玉氏的《殷虚书契考释》《殷虚书契待问编》两书,可说是奠定了后来编纂甲骨文字汇工具书的基础,两书虽然旨在审释甲骨文字,但各有所重,前者专注於当时所能见到的甲骨文著录书中已识字,后者是未识字的汇编。《殷虚书契考释》初印本取《铁》、《前》、《后》、《菁》、《余》等五种甲骨著录书,得已识字485个,而在《殷虚书契待问编》则收入未识字1003个,共计1488个,这大体上是当时所能见到的甲骨文字数。待到1927年罗氏增订本《殷虚书契考释》,又增加了《龟》一种甲骨著录书,已识字增至571个,合未识字就有1574个了。
2/17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